【摘 要】
:
利用一次中强以上地震(M_0(?)4.7)发生后头3天的地震序列资料,应用模式识别、模糊聚类等方法对未来3个月内是否可能发生相当(M=M0±0.3)或更大(M(?)M0)地震作综合判定研究.回顾性预报评分结果表明,应用这些应用数学方法作综合判定比单项方法的效果明显地好.其中模式识别 CORA-3算法的 V 评分值最高,44个已知地震序列样本(5个Ⅰ类,39个Ⅱ类)参加学习和训练,内符识别全部正确.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利用一次中强以上地震(M_0(?)4.7)发生后头3天的地震序列资料,应用模式识别、模糊聚类等方法对未来3个月内是否可能发生相当(M=M0±0.3)或更大(M(?)M0)地震作综合判定研究.回顾性预报评分结果表明,应用这些应用数学方法作综合判定比单项方法的效果明显地好.其中模式识别 CORA-3算法的 V 评分值最高,44个已知地震序列样本(5个Ⅰ类,39个Ⅱ类)参加学习和训练,内符识别全部正确.对事先留下的最后4个已知地震序列(2个Ⅰ类,2个Ⅱ类)作外推检验也全对.对研究过程中新发生的二次地震序列
其他文献
采用三轴压缩实验方法,以不同尺寸的大理岩作样品,测定并研究了试件尺度对岩石剪切断裂参数的影响。样品的D(直径)×L(长度)从20mm×44mm到90mm×198mm。围压从20MPa至50MPa,以30MPa为主。结果表明:断裂能G、特征位移δ~*及其平均值δ、弱化带宽ω均随样品尺度的增加而增加,一般关系式为 G=G_0+K_gD~π δ=δ_0+k_δD~M ω=ω_0+K_ωD~P式中D为表征
本文研究了滇西北伸展构造区活动构造、地震活动和新构造环境的特点。该区构造与地震的活动强度为南、北部强,中间弱;第四纪最大沉降中心、湖积台地及第四纪褶皱分布呈对角对称。滇西北地区的伸展构造是在近南北向挤压力和南西—北东向剪切力的共同作用下形成的,其合力方向为北北东,与用水压致裂法和物理模拟获得的结果相符。该区在形成机制上属于一种特殊的拉分构造。
川滇块体边界断裂沿线及附近地区有大量的CO_2泉出露,其分布与1900年以来强震震中的分布大体一致,这表明该区CO_2释放可能与现代地震活动有直接关联。稳定碳、氧同位素证据表明,现代活动断裂释放的CO_2绝大部分来自地壳深部,并有两种主要的释放机制。现代活动断裂既可以直接产生大量的热动力变质成因CO_2,又可以作为通道释放来自下地壳甚至上地慢的CO_2组分。连续监测深源CO_2的释放动态有可能获得
本文建立了一种三维半解析边界元子结构法。这种方法可在频域就三维轴对称凸起山包对地震波的散射进行分析。这种方法节省存储空间、计算工作量小。另外还叙述了拐角的处理方法。
通过研究邢束地区的地温场、大地热流和其它地球物理资料,对该区的地温场分布、深部结构及其相互关系有了较深入的认识。研究证实:该区地温场具有明显的横向不均匀性,并与地壳上地幔结构有较清楚的对应关系。地温场的分布与构造的关系表明,凸起区与凹陷区相比,前者具有较高的热流值和较大的地温梯度。对该区地震分布与地温场的关系分析以及热应力的数学模拟结果说明,热应力在地震发生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
本文系统论述了国家地震局的科技成果奖励政策及其特点并介绍了10年来的执行状况。 地震系统建立的国家级、部委级及基层级(厅局级)三个层次的奖励体系是合理有效和可行的,它进一步调动了地震系统广大科技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促进了地震科技工作的发展。
本文通过对山东省某矿的矿震(冲击地压)发生条件、时空分布与某些征兆的调查研究,提出了利用矿震及其前兆观测探索天然地震前兆与预报方法的初步设想。
本文根据野外调查和力学分析,认为渭河盆地东南缘铲形正断层上盘块体沿凹曲的断层面向下滑动和旋转作用,在山前冲洪积平原区产生了同向断层、反向断层和上盘横断层。这些构造的差异活动及其在地表的表现特征,可作为铲形正断层分段的重要标志。
对在pH6.5时含不同浓度锰、锌、铁和铅的培养液中,预处理3天的Pistia stratiotes 叶片,进行了O_2的吸收与释放及其叶绿素a,b含量的测定。结果表明:4种金属离子抑制O_2的释放而促进叶片对O_2的吸收。锌预处理可以提高叶绿素a,b的含量,而铅使叶绿素含量减少。用铁和锰处理时,可使叶绿素a积累而叶绿素b减少。上述结果意味着金属离子防碍叶绿素的形成及光合电子的转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