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珠海市香洲区香洲市政维修站 广东珠海 519000
摘要:市政排水管管道正常运营的基础建立在排水管的管理和维护上,而且这也是我国城市建设过程中关键的构成部分。在整个的排水系统投资中市政排水管网的投资占据着最重要的部分。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城市道路也开始大量修建,使得城市的地下排水系统被大面积的使用。如何做好市政排水管管道的维护,成为了我们面临的一个首要难题。本文分析了排水管道维护中出现的问题,提出了一些关于维护必要性以及优化的几点方案。
关键词:排水管;管理维护;优化策略
城市水污染防治工程中关键性的建设任务是市政排水管网系统建设。同样,市政排水管道系统也是城市水污染防治和城市排涝、防洪的重要工程。它的主要作用是及时收集和排送人们生产、生活产生的污水、废水以及雨水和冰雪融水等,避免污水直接排入江河湖海以造成污染,给人们的生产、生活造成不便。如何将所需投资费用降到最低,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便利并抵御和减轻灾害性气候带来的损坏,是我们优化设计排水管道的主要目标。
一、市政排水管道管理中的问题
(一)机械化程度低
在我国目前使用的排水管道,有相当一部分建于20世纪60到80年代。早期的排水管道机械化程度低,检查和修理采用传统的人力开启。由于长时间的腐蚀并且没有及时的维修和更换,管道多存在碾压变形的问题,致使开启困难。如果遇到灾害天气,地面积水则给开启检查造成了更大的困难。不仅井盖位置难以确定,而且造成人员受伤。
(二)缺乏重视程度和合理的系统规划
对于地下排水系统来说,地面上的建筑在城市规划过程中往往更被管理者重视一些。以至于在路网规划过程中没有充分分析和研究地下排水情况,导致排水规划不合理。有的只考虑城区局部的排水措施而忽略上游的排水流量,有的甚至根本就没有做整体的排水系统规划,只在市政道路设计时,才进行排水网的设计,其他的地区进行单独的管道设计,最后在成型的时候根本无法把每个区域的管道连接起来。
(三)设计标准偏低
我国很多城市在市政排水系统中采用的标准是一年一遇或三年一遇,并且按照这个标准采用了很多年。但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城市化建设不断提高,市政道路两侧的地块被迅速的硬化利用,使得地表径流系数不断提高,地面积水很难渗透到地下而积聚路面,这使原有的积水系统排放方式的压力大大增加,容易形成内涝等问题。尤其是近几年来,一到暴雨天气,我国的很多城市都会出现内涝的情况,严重影响交通的正常通行。例如,2012年7月北京出现多起因行车至积水地段而造成被淹车辆内人员伤亡的事故。这有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城市排水系统设计的标准偏低。
(四)管道清掏和有害气体处理技术落后
排水管道日常维护主要的工作就是管道清掏,占总工作量的60%左右。与国外的一些国家相比,我国的总体技术相对落后。清掏技术没有较大的提高和改进,造成许多管道不能有效的得到处理。而且在疏导污水的时候,污水里含有大量的有机物,在排放的过程中,污水中含有的恶臭气体大量逸出,容易造成环境污染。污水长时间得不到排泄,会在管道中发酵,产生如硫化氢等有毒气体。构成安全隐患。
(五)互联网等先进技术应用水平不高
互联网技术在各行各业中都有较为广泛的应用,由于对城市地下排水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我国目前在对管道规划设计、维护管理、调度运行等方面还没有系统的开发和运用相关的互联网技术。从而造成管道设计整体水平低下,以至于给以后的修理维护造成困难。
二、管理维护的必要性和优化策略
(一)必要性
现在全球都面临着水资源匮乏以及严重污染。市政排水管道系统不仅仅是最基本的截污、防洪、排涝的作用,而且还肩负着防止水污染和为城市提供第二水源的重任。因此,如何科学的、合理地规划设计市政排水管道系统,是我们面临的最重要的一个课题。
(二)维护的优化
1、建设方面
市政排水管道的建设是城市的一项最基础的公共设施之一。相对于其他的建设工程,具有导向作用。并且与其他地面建设工程相比,它具有一定的隐蔽性并且外观难以检测。从日后发展角度来说,应该严格选定排水管道的位置,避免造成因管道上方的空间超负荷而造成管道变形等问题。同时,参考其他国家先进的工作经验,把管道规划建设的目光放长远。因此就要求我们做好设计工作,严格控制施工质量。要保证按图施工,施工步骤和选用的材料都符合国家规定,各项标准达到要求。在上一道工序完成后,先做好检验工作,合格后方进行下一步工作。
2、维护方面
(1)优化设施
我国目前的管道检查井井盖仍然采用人工开启。而人工开启容易使井盖变形,我国应大力引进机械辅助技术,提高机械化程度。为以后的清理疏通工作提供便利。
(2)改善清掏技术
传统的清掏工作主要是使用大铁勺、铁锹等工具进行人工清掏。而这种方法往往伴随着工作效率低、安全隐患多等问题。采用合理的机械清掏技术不仅使工作效率高,而且能有效的处理人工难以清掏的地方,保证设施的正常运行。目前,我们有多种方法可以借鉴,如:一是德国的雨水口网篮技术。在雨水口中安装拦截垃圾的网篮,这样一些垃圾、树叶等就不会进入管道中,在清理时,就可以直接把网篮提出倒掉垃圾。二是采用水力冲洗车。通过1.1~1.2MPa的高压水枪对准淤泥物将其冲开,冲入管道下方并用吸泥机抽取,以实现管道清理工作的正常进行。
(3)有效的处理管道问题
管道由于长时间的使用而出现诸如变形、脱节、断裂等问题。而这些问题往往会导致管道排水能力降低。造成大量污水外泄,不仅会对地下水造成污染而且还会对周边的设施造成影响。针对这些问题有不同的解决方法,管道出现变形、沉降的问题,最有效的方法是增强管道的支撑能力。具体做法是对管基损坏程度较轻的地方进行混泥土加固并灌注水泥砂浆以增强它的承载力,严重的部分可以采取开挖处理,进行进一步的加固。管道出现脱节、断裂的情况,采用的方法通常是增加HDPE内衬。但是要注意保证增加内衬后的管道流量,保证最大流量能够排放并做好检查维护工作。
(4)合理选定排水出路和划分汇水面积
在城市现有的排水系统的基础上,结合天然排水系统做进一步的规划。保证污水、雨水等排放出路在流量和高程两方面都能够顺利排出。根据地形并结合城市规划进行合理地汇水面积划分,满足汇水面积合理、汇水面积图的形状比较规则且与地形变化紧密结合等目标。
(5)增强预警系统的作用
预警系统在减轻内涝损失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第一,预警系统可以将内涝的影响降到最低。对争取公共设施的正常运转、运输系统的通畅起着重要作用;第二,预警系统可以预留足够的时间。让政府部门及公共事业单位有足够的缓冲时间来加强管理布局的实施。第三,可以第一时间对消防、救灾人员及物质的统筹发放进行合理、有效的调动。对维护社会稳定、增加政府公信力有着重要作用。
图一 预警标准及防御指南
结束语
对于市政排水系统的规划设计不能沿袭旧的模式,必须综合考虑城市发展的规划、水平和布局,以城市建设为基础,因地制宜,结合各个部门的意见和建议,制定符合自身的市政排水管道的规划与建设。合理选择新型的设计建造技术,优化发展各项管网设计,使得市政排水系统的作用得到最大程度上的发挥。
参考文献:
[1]张港,刘云.市政排水管道管理维护的几点探讨[J].科技致富向导,2013,05:200.
[2]张玉鹏.基于雨水管理理念的城市排水规划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3.
[3]郑阳.基于市政排水管道养护技术的探究[J].中华民居(下旬刊),2013,12:190.
[4]賀翠萍.市政排水管网的设计及优化[J].中华建设,2014,02:104-105.
摘要:市政排水管管道正常运营的基础建立在排水管的管理和维护上,而且这也是我国城市建设过程中关键的构成部分。在整个的排水系统投资中市政排水管网的投资占据着最重要的部分。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城市道路也开始大量修建,使得城市的地下排水系统被大面积的使用。如何做好市政排水管管道的维护,成为了我们面临的一个首要难题。本文分析了排水管道维护中出现的问题,提出了一些关于维护必要性以及优化的几点方案。
关键词:排水管;管理维护;优化策略
城市水污染防治工程中关键性的建设任务是市政排水管网系统建设。同样,市政排水管道系统也是城市水污染防治和城市排涝、防洪的重要工程。它的主要作用是及时收集和排送人们生产、生活产生的污水、废水以及雨水和冰雪融水等,避免污水直接排入江河湖海以造成污染,给人们的生产、生活造成不便。如何将所需投资费用降到最低,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便利并抵御和减轻灾害性气候带来的损坏,是我们优化设计排水管道的主要目标。
一、市政排水管道管理中的问题
(一)机械化程度低
在我国目前使用的排水管道,有相当一部分建于20世纪60到80年代。早期的排水管道机械化程度低,检查和修理采用传统的人力开启。由于长时间的腐蚀并且没有及时的维修和更换,管道多存在碾压变形的问题,致使开启困难。如果遇到灾害天气,地面积水则给开启检查造成了更大的困难。不仅井盖位置难以确定,而且造成人员受伤。
(二)缺乏重视程度和合理的系统规划
对于地下排水系统来说,地面上的建筑在城市规划过程中往往更被管理者重视一些。以至于在路网规划过程中没有充分分析和研究地下排水情况,导致排水规划不合理。有的只考虑城区局部的排水措施而忽略上游的排水流量,有的甚至根本就没有做整体的排水系统规划,只在市政道路设计时,才进行排水网的设计,其他的地区进行单独的管道设计,最后在成型的时候根本无法把每个区域的管道连接起来。
(三)设计标准偏低
我国很多城市在市政排水系统中采用的标准是一年一遇或三年一遇,并且按照这个标准采用了很多年。但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城市化建设不断提高,市政道路两侧的地块被迅速的硬化利用,使得地表径流系数不断提高,地面积水很难渗透到地下而积聚路面,这使原有的积水系统排放方式的压力大大增加,容易形成内涝等问题。尤其是近几年来,一到暴雨天气,我国的很多城市都会出现内涝的情况,严重影响交通的正常通行。例如,2012年7月北京出现多起因行车至积水地段而造成被淹车辆内人员伤亡的事故。这有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城市排水系统设计的标准偏低。
(四)管道清掏和有害气体处理技术落后
排水管道日常维护主要的工作就是管道清掏,占总工作量的60%左右。与国外的一些国家相比,我国的总体技术相对落后。清掏技术没有较大的提高和改进,造成许多管道不能有效的得到处理。而且在疏导污水的时候,污水里含有大量的有机物,在排放的过程中,污水中含有的恶臭气体大量逸出,容易造成环境污染。污水长时间得不到排泄,会在管道中发酵,产生如硫化氢等有毒气体。构成安全隐患。
(五)互联网等先进技术应用水平不高
互联网技术在各行各业中都有较为广泛的应用,由于对城市地下排水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我国目前在对管道规划设计、维护管理、调度运行等方面还没有系统的开发和运用相关的互联网技术。从而造成管道设计整体水平低下,以至于给以后的修理维护造成困难。
二、管理维护的必要性和优化策略
(一)必要性
现在全球都面临着水资源匮乏以及严重污染。市政排水管道系统不仅仅是最基本的截污、防洪、排涝的作用,而且还肩负着防止水污染和为城市提供第二水源的重任。因此,如何科学的、合理地规划设计市政排水管道系统,是我们面临的最重要的一个课题。
(二)维护的优化
1、建设方面
市政排水管道的建设是城市的一项最基础的公共设施之一。相对于其他的建设工程,具有导向作用。并且与其他地面建设工程相比,它具有一定的隐蔽性并且外观难以检测。从日后发展角度来说,应该严格选定排水管道的位置,避免造成因管道上方的空间超负荷而造成管道变形等问题。同时,参考其他国家先进的工作经验,把管道规划建设的目光放长远。因此就要求我们做好设计工作,严格控制施工质量。要保证按图施工,施工步骤和选用的材料都符合国家规定,各项标准达到要求。在上一道工序完成后,先做好检验工作,合格后方进行下一步工作。
2、维护方面
(1)优化设施
我国目前的管道检查井井盖仍然采用人工开启。而人工开启容易使井盖变形,我国应大力引进机械辅助技术,提高机械化程度。为以后的清理疏通工作提供便利。
(2)改善清掏技术
传统的清掏工作主要是使用大铁勺、铁锹等工具进行人工清掏。而这种方法往往伴随着工作效率低、安全隐患多等问题。采用合理的机械清掏技术不仅使工作效率高,而且能有效的处理人工难以清掏的地方,保证设施的正常运行。目前,我们有多种方法可以借鉴,如:一是德国的雨水口网篮技术。在雨水口中安装拦截垃圾的网篮,这样一些垃圾、树叶等就不会进入管道中,在清理时,就可以直接把网篮提出倒掉垃圾。二是采用水力冲洗车。通过1.1~1.2MPa的高压水枪对准淤泥物将其冲开,冲入管道下方并用吸泥机抽取,以实现管道清理工作的正常进行。
(3)有效的处理管道问题
管道由于长时间的使用而出现诸如变形、脱节、断裂等问题。而这些问题往往会导致管道排水能力降低。造成大量污水外泄,不仅会对地下水造成污染而且还会对周边的设施造成影响。针对这些问题有不同的解决方法,管道出现变形、沉降的问题,最有效的方法是增强管道的支撑能力。具体做法是对管基损坏程度较轻的地方进行混泥土加固并灌注水泥砂浆以增强它的承载力,严重的部分可以采取开挖处理,进行进一步的加固。管道出现脱节、断裂的情况,采用的方法通常是增加HDPE内衬。但是要注意保证增加内衬后的管道流量,保证最大流量能够排放并做好检查维护工作。
(4)合理选定排水出路和划分汇水面积
在城市现有的排水系统的基础上,结合天然排水系统做进一步的规划。保证污水、雨水等排放出路在流量和高程两方面都能够顺利排出。根据地形并结合城市规划进行合理地汇水面积划分,满足汇水面积合理、汇水面积图的形状比较规则且与地形变化紧密结合等目标。
(5)增强预警系统的作用
预警系统在减轻内涝损失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第一,预警系统可以将内涝的影响降到最低。对争取公共设施的正常运转、运输系统的通畅起着重要作用;第二,预警系统可以预留足够的时间。让政府部门及公共事业单位有足够的缓冲时间来加强管理布局的实施。第三,可以第一时间对消防、救灾人员及物质的统筹发放进行合理、有效的调动。对维护社会稳定、增加政府公信力有着重要作用。
图一 预警标准及防御指南
结束语
对于市政排水系统的规划设计不能沿袭旧的模式,必须综合考虑城市发展的规划、水平和布局,以城市建设为基础,因地制宜,结合各个部门的意见和建议,制定符合自身的市政排水管道的规划与建设。合理选择新型的设计建造技术,优化发展各项管网设计,使得市政排水系统的作用得到最大程度上的发挥。
参考文献:
[1]张港,刘云.市政排水管道管理维护的几点探讨[J].科技致富向导,2013,05:200.
[2]张玉鹏.基于雨水管理理念的城市排水规划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3.
[3]郑阳.基于市政排水管道养护技术的探究[J].中华民居(下旬刊),2013,12:190.
[4]賀翠萍.市政排水管网的设计及优化[J].中华建设,2014,02:104-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