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台湾北部的文学爱好者,或者喜欢逛独立书店、二手书店的读者,在这几年很难完全没听过永乐座。在台大附近的温罗汀巷子里,每一两周就会出现文艺讲座或新书发表会,俨然法国左岸的沙龙气息。而如果你的心中一直燃烧着左派魂,一定也知道在台湾近年的书籍折扣论战中,有一篇戳出许多读者思考误区的著名文章,叫做《折扣的背后》。那篇文章,出白永乐座的文艺老板石芳瑜。
实体书店不死
在网络时代,芳瑜相信读者永远有需要实体书店的理由。即使电子书逐渐抬头,网络书店成为新书销售的主要通路,但是她相信纸本是书的一种呈现媒材,拥有独特的媒材美学。纸本书有装帧,有排版,有纸质的触感以及气味,注定和电子书的呈现方式不同。此外纸本书在店内的陈列感觉,以及读者在店头试翻的空间感受,都是电子书和网络书店无法做到的。
即使哪天真的发生了什么想象不到的变革,让纸本书完全消失了,读者还是会需要一个跟书有关的空间。书籍的阅读与消费注定与人际交流绑在一起,读者除了会逛架上新出现的书,也会想知道其他人在看什么书,想听别人对某本书的看法,想和同好讨论文本与作者等各种主题。你很难在公共的文字论坛完全放开自己聊这些话题,它们拥有一些先天的亲密性,像是某种秘密结社。你会想在述说和聆听的时候,跟其他每一个人处于同样的物理空间里,看见每一个稍纵即逝的珍贵瞬间。
跟其他商品比起来,书的消费者跟生产者连得很紧密。我们永远需要读书会和分享会,我们会因为读了一本书而更想了解书的作者,也会想在出版作品之后知道读者的反应。如今成为台湾出版界定番惯例的新书发表会,是永乐座从很久以前就一直在做的事。如今永乐座已经成为台大附近的著名艺文沙龙,老老少少的作家们在店里开讲座、分享会,其中不乏重量级作者或者粉丝众多的名人主动选择永乐座,结果听众挤爆场地的状况。
芳瑜说,一开始办这些活动是希望书店能够被看到。永乐座在巷弄里层,并不是什么都不做就能吸引读者上门光顾的地段,而不同的文学活动会吸引不同的读者走进巷子,认识永乐座并且产生兴趣。但在另一方面,她也明白小书店是独一无二的分享场域,是联系读者与作家之间的平台。在永乐座,她保持更多作家与阅读的主体性.不用商业机制去筛选办活动的作家,也不接受与阅读无关的场地租借。来的作家不管红不红,对书店和作家都是好事,即使大型的连锁书店也同样办分享会,明亮宽敞的现代疏离感,还是无法取代小书店的温暖空间;而为了参加活动而造访的读者们,以及读者们因为参加活动而对书店产生的印象与情感,都不是大书店、网络书店,甚至未来可能的虚空间能够给予的。
开二手书店,你必须够懂架上的书
二手书店会吸引一些更为深层的读者。许多关于书的知识,是超越文本本身的,像是书的版次、作者的旧作或罕见作品、相关文本与书籍,甚至是珍本、遗珠本等等,各式各样有如古董学或艺术鉴赏一般的主题。有些二手书店的常客会知道这些事,这些客人也知道某些东西只能在二手书店找到。新书的销量与价格有许多商业成分,但一旦离开了新书营销的加持,就会有其他东西渐渐随着时间浮上水面被看见,当书籍从新书区淡去,被遗忘,在一段时间之后再重新被谈论,被市场需要的时候,它的价值是内生的。读者是因为文本或作者而想阅读它,因为对文本的爱而想收藏它。
也因此,要经营二手书店,经营者必须拥有店内陈列书籍的专业知识。她必须知道哪些旧书会被需要,会被不断重读,必须知道哪些作者的哪几本作品是重要的,而且在新书书店可能很难找到。她必须知道哪些文本拥有内生性的价值,即使暂时沉寂一阵子,起死回生也是迟早的事。如果更生意经一点,她甚至必须知道有哪些书籍很特别,是那些拥有搜藏欲望的重度爱书人可遇不可求的。一开始,芳瑜把自己熟悉的文学书,以及长期逛二手书店的经验当成永乐座的起点,但在几年的经营之中,她从聊天、销售、收书的过程中不断拓展涉猎收藏的广度,甚至也从店里的年轻店员们那边,得知社会科学界与文学界完全不同的需求取向。
在2015年的新书《就这样开了一家书店》之中,写散文出身的芳瑜,把这些唯有二手书店才能经历的收书历程、与作者与出版者的交流,甚至参加出版阵线的故事,整理成一本主题和内容都极为独特的集子。
小书店是维护阅读多远性的城堡而折扣战会杀了它
而说到出版阵线与“友善书业合作社”,芳瑜忍不住提及2014-2015年曾经掀起一阵讨论的书籍定价论战。在网络书店还没有开始爆红,也没有祭出新书79折这把砍价大刀之前,其实台湾的大书店与小书店之间很难在售价上有足够明显的差异,但近几年来,台湾的读者真的被网络书店“养坏了”,把折扣当成理所当然、不能改变的事情。当小书店老板们联合起来,要求制定德国那样的法律禁止打折的时候,网络风向竟然飘向了“小书店老板赚太爽”之类的言论。大量的人被似是而非的说法弄昏头,完全忘记折扣战根本不会影响到读者购书的实际成本,唯一的效应只有打击出版社跟独立通路而已。
芳瑜认为读者想省钱是正常的。来二手书店的读者之中,有一部分就是想捡便宜。捡便宜不是什么坏事,但为了捡便宜而放任各个通路玩折扣战,绝对只会让小书店一家家关门,出版社越来越难做,作者越来越难出书,创作与出版丧失独立与多样性,读者的阅读选择以及品味越来越限缩。
就像是她2014年那篇被文青们疯狂转贴的《折扣的背后》写的那样,折扣跟定价是一体两面的,读者在通路折扣战中根本不可能因此买到更便宜的书,只是被迫集中在几个通路买书而已。通路的集中化,在书籍产业的上下游产生了可怕的负面效应。通路方跟出版社要求更低的进书折扣,让大通路与小书店的进价差异更大,微薄的获利逼得书店哭门。即使小店死撑不关门,每本新书的个位数进货量,也让经销商或出版社根本不想发书给这些小店。
书卖得贵、种类少,没有大通路才给得起的优惠,谁还要去小书店买书?纽约巴黎的书店倒得像骨牌一样,不是没道理的。
而当小书店一家家倒闭,整个书市只剩几家巨无霸通路的时候,读者还有阅读的自由度可言吗?选择阅读的究竟是读者,还是金钱导向的畅销排行榜?甚至,经营大型通路的人,可以透过种种市价与排序机制,决定你该读什么,不该读什么。这种反乌托邦难道一点都不可怕吗?
而且其实台湾已经陷入这样的垄断状态很多年了,但大半的读者至今仍没有注意到这悲哀的危险性。
幸好几个小书店的经营者联合起来,在2014年成立“友善书业合作社”这个经销渠道。它学习小农合作的商业模式,增加合作社的总进货量,再转给独立书店销售,藉此维持小书店的进书多样性,并且缩小独立渠道和大通路之间的进价差异,减缓书籍折扣战产生的负面效应。
如今,许多小书店跟友善书业保持良好的合作关系,在资本主义的压力下维持住独立精神;另一方面,也出现了愿意只供书给友善书业的出版社,让更多伙伴愿意转向这种经营模式,由下而上地维持住书店与阅渎的多样性,甚至,乐观的芳瑜也相信未来真的可以制定相关法规,限制书籍折扣幅度,从根本解除资本主义与阅读自由之间的冲突。
而在2015年,过去曾经得过几大文学奖的芳瑜,决定重新回到文学创作。她说自己在很多年问一度以为没有书写的动力,但经营书店的几年让动力又回来了。从散文起家的她如今想写小说,书写自己曾经经过的几十年代。她去东华大学华文所攻读文学创作,把自己的时间重新分给阅读与书写。在不久之后,我们又可以期待一本独特的作品诞生了。
实体书店不死
在网络时代,芳瑜相信读者永远有需要实体书店的理由。即使电子书逐渐抬头,网络书店成为新书销售的主要通路,但是她相信纸本是书的一种呈现媒材,拥有独特的媒材美学。纸本书有装帧,有排版,有纸质的触感以及气味,注定和电子书的呈现方式不同。此外纸本书在店内的陈列感觉,以及读者在店头试翻的空间感受,都是电子书和网络书店无法做到的。
即使哪天真的发生了什么想象不到的变革,让纸本书完全消失了,读者还是会需要一个跟书有关的空间。书籍的阅读与消费注定与人际交流绑在一起,读者除了会逛架上新出现的书,也会想知道其他人在看什么书,想听别人对某本书的看法,想和同好讨论文本与作者等各种主题。你很难在公共的文字论坛完全放开自己聊这些话题,它们拥有一些先天的亲密性,像是某种秘密结社。你会想在述说和聆听的时候,跟其他每一个人处于同样的物理空间里,看见每一个稍纵即逝的珍贵瞬间。
跟其他商品比起来,书的消费者跟生产者连得很紧密。我们永远需要读书会和分享会,我们会因为读了一本书而更想了解书的作者,也会想在出版作品之后知道读者的反应。如今成为台湾出版界定番惯例的新书发表会,是永乐座从很久以前就一直在做的事。如今永乐座已经成为台大附近的著名艺文沙龙,老老少少的作家们在店里开讲座、分享会,其中不乏重量级作者或者粉丝众多的名人主动选择永乐座,结果听众挤爆场地的状况。
芳瑜说,一开始办这些活动是希望书店能够被看到。永乐座在巷弄里层,并不是什么都不做就能吸引读者上门光顾的地段,而不同的文学活动会吸引不同的读者走进巷子,认识永乐座并且产生兴趣。但在另一方面,她也明白小书店是独一无二的分享场域,是联系读者与作家之间的平台。在永乐座,她保持更多作家与阅读的主体性.不用商业机制去筛选办活动的作家,也不接受与阅读无关的场地租借。来的作家不管红不红,对书店和作家都是好事,即使大型的连锁书店也同样办分享会,明亮宽敞的现代疏离感,还是无法取代小书店的温暖空间;而为了参加活动而造访的读者们,以及读者们因为参加活动而对书店产生的印象与情感,都不是大书店、网络书店,甚至未来可能的虚空间能够给予的。
开二手书店,你必须够懂架上的书
二手书店会吸引一些更为深层的读者。许多关于书的知识,是超越文本本身的,像是书的版次、作者的旧作或罕见作品、相关文本与书籍,甚至是珍本、遗珠本等等,各式各样有如古董学或艺术鉴赏一般的主题。有些二手书店的常客会知道这些事,这些客人也知道某些东西只能在二手书店找到。新书的销量与价格有许多商业成分,但一旦离开了新书营销的加持,就会有其他东西渐渐随着时间浮上水面被看见,当书籍从新书区淡去,被遗忘,在一段时间之后再重新被谈论,被市场需要的时候,它的价值是内生的。读者是因为文本或作者而想阅读它,因为对文本的爱而想收藏它。
也因此,要经营二手书店,经营者必须拥有店内陈列书籍的专业知识。她必须知道哪些旧书会被需要,会被不断重读,必须知道哪些作者的哪几本作品是重要的,而且在新书书店可能很难找到。她必须知道哪些文本拥有内生性的价值,即使暂时沉寂一阵子,起死回生也是迟早的事。如果更生意经一点,她甚至必须知道有哪些书籍很特别,是那些拥有搜藏欲望的重度爱书人可遇不可求的。一开始,芳瑜把自己熟悉的文学书,以及长期逛二手书店的经验当成永乐座的起点,但在几年的经营之中,她从聊天、销售、收书的过程中不断拓展涉猎收藏的广度,甚至也从店里的年轻店员们那边,得知社会科学界与文学界完全不同的需求取向。
在2015年的新书《就这样开了一家书店》之中,写散文出身的芳瑜,把这些唯有二手书店才能经历的收书历程、与作者与出版者的交流,甚至参加出版阵线的故事,整理成一本主题和内容都极为独特的集子。
小书店是维护阅读多远性的城堡而折扣战会杀了它
而说到出版阵线与“友善书业合作社”,芳瑜忍不住提及2014-2015年曾经掀起一阵讨论的书籍定价论战。在网络书店还没有开始爆红,也没有祭出新书79折这把砍价大刀之前,其实台湾的大书店与小书店之间很难在售价上有足够明显的差异,但近几年来,台湾的读者真的被网络书店“养坏了”,把折扣当成理所当然、不能改变的事情。当小书店老板们联合起来,要求制定德国那样的法律禁止打折的时候,网络风向竟然飘向了“小书店老板赚太爽”之类的言论。大量的人被似是而非的说法弄昏头,完全忘记折扣战根本不会影响到读者购书的实际成本,唯一的效应只有打击出版社跟独立通路而已。
芳瑜认为读者想省钱是正常的。来二手书店的读者之中,有一部分就是想捡便宜。捡便宜不是什么坏事,但为了捡便宜而放任各个通路玩折扣战,绝对只会让小书店一家家关门,出版社越来越难做,作者越来越难出书,创作与出版丧失独立与多样性,读者的阅读选择以及品味越来越限缩。
就像是她2014年那篇被文青们疯狂转贴的《折扣的背后》写的那样,折扣跟定价是一体两面的,读者在通路折扣战中根本不可能因此买到更便宜的书,只是被迫集中在几个通路买书而已。通路的集中化,在书籍产业的上下游产生了可怕的负面效应。通路方跟出版社要求更低的进书折扣,让大通路与小书店的进价差异更大,微薄的获利逼得书店哭门。即使小店死撑不关门,每本新书的个位数进货量,也让经销商或出版社根本不想发书给这些小店。
书卖得贵、种类少,没有大通路才给得起的优惠,谁还要去小书店买书?纽约巴黎的书店倒得像骨牌一样,不是没道理的。
而当小书店一家家倒闭,整个书市只剩几家巨无霸通路的时候,读者还有阅读的自由度可言吗?选择阅读的究竟是读者,还是金钱导向的畅销排行榜?甚至,经营大型通路的人,可以透过种种市价与排序机制,决定你该读什么,不该读什么。这种反乌托邦难道一点都不可怕吗?
而且其实台湾已经陷入这样的垄断状态很多年了,但大半的读者至今仍没有注意到这悲哀的危险性。
幸好几个小书店的经营者联合起来,在2014年成立“友善书业合作社”这个经销渠道。它学习小农合作的商业模式,增加合作社的总进货量,再转给独立书店销售,藉此维持小书店的进书多样性,并且缩小独立渠道和大通路之间的进价差异,减缓书籍折扣战产生的负面效应。
如今,许多小书店跟友善书业保持良好的合作关系,在资本主义的压力下维持住独立精神;另一方面,也出现了愿意只供书给友善书业的出版社,让更多伙伴愿意转向这种经营模式,由下而上地维持住书店与阅渎的多样性,甚至,乐观的芳瑜也相信未来真的可以制定相关法规,限制书籍折扣幅度,从根本解除资本主义与阅读自由之间的冲突。
而在2015年,过去曾经得过几大文学奖的芳瑜,决定重新回到文学创作。她说自己在很多年问一度以为没有书写的动力,但经营书店的几年让动力又回来了。从散文起家的她如今想写小说,书写自己曾经经过的几十年代。她去东华大学华文所攻读文学创作,把自己的时间重新分给阅读与书写。在不久之后,我们又可以期待一本独特的作品诞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