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服装专业教学改革探讨

来源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ichard_ka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高职院校培养出来的服装专业毕业生与社会就业以及用人单位不能很好的接洽的现在不在少数。为了打破这种局面,需要我们静下来加以反思与探索,对传统服装专业教学加以改革,并根据当前市场特点对一些教学体系采取必要的措施。
  关键词:高职 服装专业 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3(b)-0191-01
  高职院校承担着为社会培养出一批又一批具备熟练操作技能的中高级技能的技术人员的使命,在全国大力呼吁发展职业教育的时机,却普遍存在着服装专业毕业生就业难,用人单位继续缺人找不到满意人员的困境。那么就需要我们从教者认真思考,对服装专业教学改革加以研究探讨。
  1 现状形式分析
  1.1 服装专业学生就业形势
  近年,大量人员涌入发达地区,而高职也试着输送大批对应毕业生,然而纵观事实,服装专业的毕业生就业形势存在如下特点。
  (1)实践能力欠缺,不能很好适应用人单位需求。有的因为教学条件受限,导致学生实践机会欠缺,有部分是因为一直对服装专业学生到底是主要手执画笔还是剪刀存在争议,最主要是因为服装专业教育与市场的结合存在一定的不全面,可以将专业与对应的职业岗位群对应好,设置相应的专业模块体系,如专业模块(包括其子模块)和职业模块等。注重对专业市场信息的及时接收,减少毕业生理论与实践的脱节现象。
  (2)专业课程设置与市场就业情况不符。市场工作一般将分工细化操作,而学校专业的设置却泛而不精。主要是学校考虑到学生毕业后就业可能不稳定,于是为了拓展学生专业知识面,便将专业课开设了几十门,但都是一些基础理论,可以说是实际操作中的皮毛知识,如此一来,学生在企业上岗后需要很长时间的适应期,这一因素也是导致企业用人一直顾虑的原因,录用人时不敢大胆当即拍案定板。
  1.2 服装市场人才需求现状
  目前市场经济发展与日趋完善形式下,要求各行业分工越发专业与系统化,在当前服装企业经过兼并与重组之后,对服装专业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服装专业人才不仅懂得用于专业知识,更要懂得市场运作规律,能够关注国际化动向,所设计的东西要能很好的与市场,国际时尚很好的衔接。如此情形下,便要求服装专业人才懂得服装的基本设计的同时,要同时懂得设计服装的材料、结构、色彩等对整个衣服时尚感的影响,要具备选购材料和掌握服装美学、心理学以及预测市场和管理的能力。而目前高校服装专业教学并不能很好的与全球化市场很好的嫁接,很多地方存在不足。
  2 高职服装专业教学改革探讨
  2.1 高职服装专业教学改革原则
  (1)明确目标。
  根据上诉情况,认真研讨最终明确好高职服装专业教学目标。可以培养出具较强专业技能、较强技术应用和较强职业素质与创新能力的学生为目标,根据各个不同阶段学生所具备的实践能力的不同再加以细化确定不同环节的教学目标,最终将大目标落实并实现。服装专业毕竟是进入企业后实践性较强的专业,因而我们需在教学中将理论与时间有机结合,将教学管理同教学各个环节统一起来。
  (2)将能力的培养提上日程。
  改变以往传统观点,要将培养学生实际动手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上日程,改革传统教学运行模式,确保学生有足够机会能够将所学应用于实践教学之中。
  (3)进行科学的改革。
  切忌盲目改革,要遵循现代经济社会和科学发展情况以及当前所具备的教学条件加以何来改革,将实验、理论、教学手法手段等结合,有机互辅,进行科学改革。
  (4)大胆开拓合作环境。
  我们在进行教学改革时,可以努力开展与企业合作培养高技能人才模式,有利于实现教学与企业的双向推动,利于实现产学双向合作局面。
  2.2 高职服装专业教学改革建议政策
  (1)多层次化服装专业课。
  我国众多高校服装专业课程的设置基本一样,培养的定位也类似,很易导致培养的人才过于单一,一些其它相关企业找不到所需人才,而另一方面单一企业人才过剩,不利于学生就业。与时尚之都巴黎,相比较而言,其高校服装专业的设置较多元与多层次些,比如一些名校定位于服装设计所选面料上,而一些名校则将培养目标 定位于服装设计的技术手段上,还有一些名校定位于服装色彩上等。同时,即使是同一所学校,其研究院根据不同学历设置的专业课程也有区别。这样不论横向还是纵向的多元与多层次化更利于人才的分布。而具体到我国情况,我们可以借鉴此点,可以根据自己院校自身情况加以定位,不一定非要全国院校一个样,我们要充分应用自身院校优势,形成自己的办学特色。既打破服装专业毕业生面临的就业困境,也利于高等院校自身发展。
  (2)加强基础课程训练,提高学生实际动手能力。
  以德国为例,其实践性课程占总学时的四分之一以上,通过实习与实践来巩固学生所学到的理论知识。结合我国高职教育的实际状况,笔者认为要贯彻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原则,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始终将服装制作工艺贯穿于教学之中。制作工艺技能需要较长时期的学习和训练才能掌握,因此,要想培养学生的服装制作工艺技能,就必须做长期打算,将服装工艺课贯穿于服装专业教学的全过程。这种贯穿不是简单的增加课时,而是针对服装设计理论各部分内容涉及到的制作工艺进行适时培养,使学习的理论知识、设计才华与必不可少的工艺技能同步得到培养、锻炼和提高。
  (3)加强服装教学基地建设。
  面对市场对实用型人才的急剧需求, 传统的封闭型培养模式很明显已经不能适应这种市场需求。因此,当前高职教育要加强服装教学基地建设,尽可能争取社会各方面对学校教育的参与和支持。把科学研究、技术推广和社会调查实践活动与学生培养过程结合起来,探索产、学、研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与社会建立固定的、长期的合作关系。高校学生社会知识与能力的考核,可借助这种合作桥梁以达到目的的实现。笔者认为,这是当前高等职业教育由封闭式向开放式所要经历的必然式跨越。
  3 结语
  对服装专业教学加以改革,需要我们做出全方位的调整,要结合时下市场趋势以及其它因素,确定培养教学目标,并将目标细化,落实到各个教学环境之中,创造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机会,让高职院校的服装专业的发展有更加广阔的天地,从而为社会培养一批顺应时代的人才。
  参考文献
  [1] 蒋乃平.职教课程探索的三个阶层[J].职业技术教育,2001(11):10-11.
  [2] 杨凤飞.高职服装教育教学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07(4):164-165.
其他文献
多元化的社会筹资可为我国地方高校提供资金支持和社会资源,支持学校进一步改革发展。相比于国外一流大学社会筹资工作,我国地方高校的筹资经验明显不足。通过对美国加州大学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进步發展,素质教育改革也在不断的前进和深化,学校对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倍加重视,有效加强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对社会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语文是一门蕴含着深厚人文精神、人文情怀的学科,同时也是一门能够有效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课程,语文这一门学科对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有着很重要的作用。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是有必要的,因此本文将对初中语文教学中对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进行分析研究。
<正>3月15日,国家发展改革委、住房城乡建设部联合印发了《关于推进全过程工程咨询服务发展的指导意见》(发改投资规[2019]515号)(以下简称《意见》),要求在房屋建筑和市政基
《大学信息技术基础》作为一门面向全校的基础课程,依据其课程的特点需配备相应的教育模式与手段,本文就该课程的特点及在教学过程中的难点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并针对相应的教
项目教学法在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等方面具有其独特的优势。本文通过对项目的设计、实施和评价等环节的分析和研究,对在AutoCAD教学中引入项目教学法,用来提高教学质量提出自己的一些见解和看法。
人文情感教育是语文情感教育的核心,即让学生提升人文素养、树立人文观念、感悟人文化特点等,新课改下,语文教学应利用自身教学优势,与情感教育建立方式、内容、过程上的密切联系,从而提升情感教育水平。据此,本文将从情感教育的重要性和如何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进行情感教育两个方面分析,重点分析人文情感教育的整个过程,具体如下。  一、初中语文教学中情感教育  初中语文教学内容主要是对语言和文化的具体研究,这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