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43年农历正月初十,时任中华书局美术部主任、首部《辞海》编辑的郑午昌在家庆50寿诞。是日,京剧“伶王”梅兰芳和著名国画家吴湖帆相约前来祝寿。席间,他们谈及国难当头、生灵涂炭,无不慷慨激愤,或作诗或作画,无情揭露日寇侵华的罪行。郑午昌题七律一首,诗曰:“大河东去夕阳西,独立苍茫首自低。湖海放怀犹有酒,江山入梦已无鸡。莺花地老余人骨,鱼米乡空换马蹄。幸蜀恨深难渡恨,三春风雨杜鹃啼。”
郑午昌、梅兰芳、吴湖帆三人都生于甲午年(公元1894年),而甲午年恰是中华民族蒙受奇耻大辱之际。联想现在华夏国土又遭日寇践踏,三位艺术家义愤填膺。为纪念“国耻”,激励抗敌之志,他们决定发起组织民间爱国社团。与他们同龄、矢志抗日的周信芳(京剧演员,艺名“麒麟童”,陈少荪、范烟桥、汪亚尘、李祖夔、席鸣九、蔡声伯、秦清曾、张君谋、张旭人、章君畴、汪士沂、孙伯绳、陆铭春、陆书臣、徐国震、杨清馨等17位文化艺术界、教育界、工商界社会名流代表人物,响应郑、梅、吴三人倡议,欣然加入。1943年中秋,他们在上海万寿山酒楼相聚,揭竿立社,联袂成盟。20位名流年龄相加,恰巧一千岁,故定名为“甲午同庚千龄会”,因都属马,亦称“千岁马会”。郑午昌生日最早,被公推为“马首”;吴湖帆生日最晚,被谑称“马尾”。
上海成立“甲午同庚千龄会”的消息不胫而走,远在大后方重庆的国画大师徐悲鸿闻讯,特地画马首折扇扇面一帧,题“马首是瞻”四字,托人送沪,向郑午昌致贺。
上海成立“甲午同庚千龄会”之后,每年农历正月,20位同龄人必在万寿山酒楼聚餐相会。届时,各携20件礼品互赠。郑午昌崇仰梅兰芳蓄须明志、不与日伪合作的高风亮节,一次曾画密梅扇面一帧赠梅兰芳,上题诗云:“争羡东风第一枝,曾经冰霜有谁知。功名自古从寒苦,请看此花灿烂时。”周信芳大智大勇,不畏强暴,在日寇猖獗时敢演京剧《徽钦二帝》、《明末遗恨》,暗喻“亡国之痛”,收到日伪特务机关授寄的附有子弹的恐吓信仍不屈服,准备再演出《文天祥》、《史可法》,向为郑午昌钦佩,他画疏梅扇面一帧赠周信芳,上题诗云:“万木方寒苦,暗香林下来。自怜颜色好,故向雪时开。”
“千龄会”成员在抗战时期各尽所能,支持抗日事业,或拯救难民。张大千擅长荷花,郑午昌擅画白菜,素有“张荷郑菜”的美誉。1944年,郑午昌在上海永安公司举办“郑午昌卖菜画展”,轰动上海滩。他为白菜画作诗云:“一钱买数斤,一斤卖万千。菜价贵如此,相隔才半年。衮衮食肉者,哪知小民艰。”“龙门身价重荒年,一菜贵于买肉钱。总觉得时非素愿,万家茅屋几家烟。”“青衫在野自萧然,傲骨经霜见精神。”郑午昌写菜咏志,反映了敌占区百姓的疾苦和愤世之情,深受各界多层次人士的赞扬。每幅国画价以画中菜数论价,尽管一棵菜的画价高出当时市场菜价1000倍以上,而所展出的一百幅菜图在一周内便销售一空。郑午昌将所得巨款全部捐献给秘密抗日团体和赈灾单位。
梅兰芳在抗战时期息影舞台,杜门谢客,展纸作画,坚守节操。1945年春,他和叶恭绰联合举办了一次画展,共展出170多件作品,人们争相观赏,交口称颂。著名作家周瘦鹃曾为梅兰芳的《瓶梅图》题咏一诗,颂其风节:“梅君歌舞倾天下,余事丹青亦可人;画得梅花兼画骨,独标劲节傲群伦。”梅兰芳将卖画所得的巨款,除留下一部分维持生计,其他部分赠给数十位生活陷入困境的京剧艺人。
“千龄会”的爱国义举,吸引了众多属马的知识分子与进步人士入会,会员发展到数百人,又成立了“午社”。1952年,“马首”郑午昌谢世,“马尾”吴湖帆书挽联一副,题曰:“辰年竟遭厄,马首何是瞻。”表达了同道对“甲午同庚千龄会”的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