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我国中等职业教育,逐步走上了稳定、健康的发展轨道。但是发展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是我们这些中等职业教育工作者必须迎接的挑战。我们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中等职业教育的时代意义,用积极的态度应对中等职业教育存在的突出问题,用有效的策略寻求中等职业教
育发展的活力。
【关键词】科学发展; 中等职业教育
【中图分类号】G613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9-0070-01
2010年12月2日至3日,教育部在上海召开全国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创新工作会议,总结全国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创新工作经验,谋划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职业教育的科学发展。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职业教育的发展,职业教育逐步走上了稳定、健康的发展轨道。事实证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是推进我国经济发展的迫切需要,是促进社会就业和解决“三农”问题主要途径,也是完善现代国民体系的必然要求。
1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中等职业教育的时代意义
中等职业教育担负着为国家培养大批高素质劳动者、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历史使命。当前,发展中等职业教育,提高职业教育质量,推进发展速度,为实现我国本世纪中期达到中等国家发展水平远景目标具有时代意义。党中央明确提出了实现两个具有全局意义的根本性转变,而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经济运行质量的提高、国民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就必须改变长期以来主要依靠外延扩大再生产的状况,大力提高企业员工的整体素质,切实把经济建设转移到依靠科学进步和提高到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为此我们就必须不断扩大对人力资源的开发利用,科学发展职业技术教育,为经济增长奠定牢固的人力智力基础。而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实现两个根本转变,最终都要依赖劳动者素质提高。科学技术、文化知识对社会的促进作用,最终是通过劳动者在实际操作中的职业技能来实现的。经济发达国家和我国经济发达地区的经验一再说明了提高劳动者素质,加强职业教育的重要性。因此发展中等职业教育是国家富强的必由之路。
2用积极的态度应对中等职业教育存在的突出问题
作为教育与职业连接的主要桥梁之一,中等职业教育既具有教育的一般属性,也有与职业相对应的产业属性。中等职业学校面临的诸多问题,从本质上说,是经济和社会矛盾在职业教育领域的反映。就目前情况看,一方面学校招生难,另一方面,社会急切呼唤高水平职业教育,企业苦于招不到理想的技术人才。这种强烈的反差说明,有效需要不足和供给不优的问题同时存在,这是当前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的根本问题,既然社会有如此强烈的需求,为什么中等职业学校长期处于招生困难的状况呢?根源在于中国长期以来“重德轻艺”的传统教育观念、当今的社会环境和职业学校自身教育供给水平制约着潜在教育需求向实现教育需求的转化。“学而优则仕”是中国教育千百年来的传统观念,绝大多数家长把接受普通教育、考上名牌大学作为改变社会地位的阶梯,轻视职业教育。不少学生家长认为职业教育是低等教育的代名词,上职业学校成了一种无奈的选择。从职业教育自身来看,虽然近年来党中央一直加大对职业教育的投入,但是,跟职业教育所需还是不能匹配的。实验设备和实习、实训基地建设严重滞后,职业教育师资力量薄弱,使以职业能力为本位的职业教育培养目标难以实现,所以毕业生供给不优,不适应社会需求。面对种种挑战,作为中等职业教育工作者,我们要有高度清醒的认识,要有紧迫感、危机感和责任感。如此同时,我们也必须认真剖析形势变化规律。审时度势,从而采取相应的积极态度和妥善对策,敢于迎接时代对中等职业学校提出的挑战。
3用有效的策略寻求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的活力
对照问题找差距,寻求活力谋发展。在一些领域实现重点突破,狠抓落实,齐抓共管,这样才能确保职业教育发展与改革真正取得实效。
4深化办学体制改革,增强职业教育的办学活力
职业教育不应该,也不能由政府包揽,而是要依靠政府、行业、企业、社会团体、个人等各方面力量来办。温家宝总理强调,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必须服务于社会主义建设,着力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必须满足城乡居民对职业教育多样化需求,为他们就业、创业和成才创造条件;必须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实行政府主导、面向市场、多元办学的机制;必须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紧密结合,实行灵活多样的人才培养模式,逐步形成完备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而我国现阶段的中等职业学校,办学模式、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方式等方面发展滞后。尽管教育部关于做好2012年中等职业学校招生工作的通知中规定“合理确定普通高中和中等职业学校招生比例,今后一个时期总体保持普通高中和中等职业学校招生规模大体相当”,但是中等职业学校招生还很困难。应该看到,招生难只是一个表象,本质问题是职业学校办学思想滞后,在办学指导思想、目标、特色、管理、专业设置、教学、实习操作等方面不能紧跟市场,毕业生的素质和技能不能完全满足市场对人才的要求,就业优势不明显,发展后劲不足。因此,学校缺乏强烈的吸引力,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职业教育的持续发展。
作为中等职业学校,应以“办学体制多元化、办学模式多样化”为切入点,面向市场,以就业为导向,积极推进多种形式的“产教结合”和“校企合作”,加快职业教育教学改革步伐,大力发展中等职业教育,增强中等职业学校办学活力。
5贯彻职业教育法规,创造发展良好条件
《职业教育法》是全面规范各类职业教育活动的专门法律,各级政府及教育、劳动、经济计划等部门对发展职业教育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但实施这部法律绝不只是这几个部门的事情,而是各级政府、行业、企业及社会各界的共同责任。为了职业教育的发展,要形成齐心协力兴办职业教育的良好局面。第一,分解落实《职业教育法》规定的职责,依法行政。第二,市县级政府应该将职业教育的部分经费列入地方财政预算,依法保障发展职业教育的经费支出,认真解决职业教育发展中的困难。第三,加强舆论导向,更新大众观念。通过新闻媒体大力宣传《职业教育法》,让大众从不同的渠道了解职业教育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认识到它不仅要承担适龄人口的职业准备教育,还要在普及高中教育中发挥作用,承担就业、升学、公民素质等多种职能,促进受教育者全面发展。培养高素质劳动者,职业教育具有其他教育不可代替的作用。同时中等职业教育也是向高等职业教育输送生源的有效途径。
毋容置疑,随着时代的发展,在市场经济的变革中,职业教育的重要性,通过正确的引导,已经逐渐为人们所接受。作为职业教育战线的工作者,我们更应该坚定信念,正确把握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大方向。我们相信,乘着“全国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创新会议”的东风,中等职业教育一定会迎来崭新的明天!
育发展的活力。
【关键词】科学发展; 中等职业教育
【中图分类号】G613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9-0070-01
2010年12月2日至3日,教育部在上海召开全国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创新工作会议,总结全国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创新工作经验,谋划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职业教育的科学发展。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职业教育的发展,职业教育逐步走上了稳定、健康的发展轨道。事实证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是推进我国经济发展的迫切需要,是促进社会就业和解决“三农”问题主要途径,也是完善现代国民体系的必然要求。
1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中等职业教育的时代意义
中等职业教育担负着为国家培养大批高素质劳动者、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历史使命。当前,发展中等职业教育,提高职业教育质量,推进发展速度,为实现我国本世纪中期达到中等国家发展水平远景目标具有时代意义。党中央明确提出了实现两个具有全局意义的根本性转变,而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经济运行质量的提高、国民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就必须改变长期以来主要依靠外延扩大再生产的状况,大力提高企业员工的整体素质,切实把经济建设转移到依靠科学进步和提高到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为此我们就必须不断扩大对人力资源的开发利用,科学发展职业技术教育,为经济增长奠定牢固的人力智力基础。而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实现两个根本转变,最终都要依赖劳动者素质提高。科学技术、文化知识对社会的促进作用,最终是通过劳动者在实际操作中的职业技能来实现的。经济发达国家和我国经济发达地区的经验一再说明了提高劳动者素质,加强职业教育的重要性。因此发展中等职业教育是国家富强的必由之路。
2用积极的态度应对中等职业教育存在的突出问题
作为教育与职业连接的主要桥梁之一,中等职业教育既具有教育的一般属性,也有与职业相对应的产业属性。中等职业学校面临的诸多问题,从本质上说,是经济和社会矛盾在职业教育领域的反映。就目前情况看,一方面学校招生难,另一方面,社会急切呼唤高水平职业教育,企业苦于招不到理想的技术人才。这种强烈的反差说明,有效需要不足和供给不优的问题同时存在,这是当前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的根本问题,既然社会有如此强烈的需求,为什么中等职业学校长期处于招生困难的状况呢?根源在于中国长期以来“重德轻艺”的传统教育观念、当今的社会环境和职业学校自身教育供给水平制约着潜在教育需求向实现教育需求的转化。“学而优则仕”是中国教育千百年来的传统观念,绝大多数家长把接受普通教育、考上名牌大学作为改变社会地位的阶梯,轻视职业教育。不少学生家长认为职业教育是低等教育的代名词,上职业学校成了一种无奈的选择。从职业教育自身来看,虽然近年来党中央一直加大对职业教育的投入,但是,跟职业教育所需还是不能匹配的。实验设备和实习、实训基地建设严重滞后,职业教育师资力量薄弱,使以职业能力为本位的职业教育培养目标难以实现,所以毕业生供给不优,不适应社会需求。面对种种挑战,作为中等职业教育工作者,我们要有高度清醒的认识,要有紧迫感、危机感和责任感。如此同时,我们也必须认真剖析形势变化规律。审时度势,从而采取相应的积极态度和妥善对策,敢于迎接时代对中等职业学校提出的挑战。
3用有效的策略寻求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的活力
对照问题找差距,寻求活力谋发展。在一些领域实现重点突破,狠抓落实,齐抓共管,这样才能确保职业教育发展与改革真正取得实效。
4深化办学体制改革,增强职业教育的办学活力
职业教育不应该,也不能由政府包揽,而是要依靠政府、行业、企业、社会团体、个人等各方面力量来办。温家宝总理强调,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必须服务于社会主义建设,着力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必须满足城乡居民对职业教育多样化需求,为他们就业、创业和成才创造条件;必须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实行政府主导、面向市场、多元办学的机制;必须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紧密结合,实行灵活多样的人才培养模式,逐步形成完备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而我国现阶段的中等职业学校,办学模式、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方式等方面发展滞后。尽管教育部关于做好2012年中等职业学校招生工作的通知中规定“合理确定普通高中和中等职业学校招生比例,今后一个时期总体保持普通高中和中等职业学校招生规模大体相当”,但是中等职业学校招生还很困难。应该看到,招生难只是一个表象,本质问题是职业学校办学思想滞后,在办学指导思想、目标、特色、管理、专业设置、教学、实习操作等方面不能紧跟市场,毕业生的素质和技能不能完全满足市场对人才的要求,就业优势不明显,发展后劲不足。因此,学校缺乏强烈的吸引力,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职业教育的持续发展。
作为中等职业学校,应以“办学体制多元化、办学模式多样化”为切入点,面向市场,以就业为导向,积极推进多种形式的“产教结合”和“校企合作”,加快职业教育教学改革步伐,大力发展中等职业教育,增强中等职业学校办学活力。
5贯彻职业教育法规,创造发展良好条件
《职业教育法》是全面规范各类职业教育活动的专门法律,各级政府及教育、劳动、经济计划等部门对发展职业教育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但实施这部法律绝不只是这几个部门的事情,而是各级政府、行业、企业及社会各界的共同责任。为了职业教育的发展,要形成齐心协力兴办职业教育的良好局面。第一,分解落实《职业教育法》规定的职责,依法行政。第二,市县级政府应该将职业教育的部分经费列入地方财政预算,依法保障发展职业教育的经费支出,认真解决职业教育发展中的困难。第三,加强舆论导向,更新大众观念。通过新闻媒体大力宣传《职业教育法》,让大众从不同的渠道了解职业教育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认识到它不仅要承担适龄人口的职业准备教育,还要在普及高中教育中发挥作用,承担就业、升学、公民素质等多种职能,促进受教育者全面发展。培养高素质劳动者,职业教育具有其他教育不可代替的作用。同时中等职业教育也是向高等职业教育输送生源的有效途径。
毋容置疑,随着时代的发展,在市场经济的变革中,职业教育的重要性,通过正确的引导,已经逐渐为人们所接受。作为职业教育战线的工作者,我们更应该坚定信念,正确把握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大方向。我们相信,乘着“全国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创新会议”的东风,中等职业教育一定会迎来崭新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