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化学教学的改革目标、新的化学课程标准的精神实质,说到底就是为了谋求化学教学与时代、与学生的身心成长规律、与化学学科的特性相和谐。应该说,实现多方面、多层次因素的和谐,是启迪化学教学活力、发挥化学学科优势、形成化学教学合力的核心。
一、 教学过程与价值取向和谐
化学教学作为一门自然科学的特殊性,应当以发展学生、以“立人”为自身的价值取向。学生作为发展中的主体,教学过程不仅放在学生知识的获得上,更需要重视开发学生的潜能、弘扬学生的个性、养育学生的创新精神、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着力于学生的主动性、自主性、创造性的自我培养,着力于科学素养、创新精神、合作意识的自我培养。
二、教学观念与教学行为和谐
作为一名化学教育工作者,对新理论新观念,既要全面贯彻学习、真诚接纳消化。同时又要内化为自身修养,能用自身的教学行为去体验、见证观念的转变。做到观念更新和行为创新和谐一致,唯有如此,化学教学面貌才会焕然一新,化学教学才有出路,才能整体革新。
三、教育教学与师生关系和谐
教师爱学生,学生敬教师。爱、敬都是倾心的、真诚的,这是教育活动得以有效开展的基础。师生人格平等、思想相通、情感认同,这是取得化学教学实效,化学教学魅力无穷的根本保证。
面对规则秩序,师生都是遵守者维护者;面对知识疑难,师生都是探求者研究者;面对理想未来,师生都是憧憬者创造者。师生之间要互相激发,互相带动、互相鼓励。对生活中的化学知识的感受,教师有自己的经验感受,学生有自己的经历感受;化学计算的习得,教师有教师自己的思维解题路径,学生有学生自己的认识感觉处理方式。对于这些差异,教师要持尊重、包容、接纳的态度,鼓励学生独立思考、独有创见,培养学生各抒己见、发表言论的安全感。
四、 教学内容与教学环境和谐
化学是生活的反映,化学教学内容应成为生活的有机部分。教学内容与教学环境的和谐,首先是整个教学内容与现实生活的相通相融。其次,开发、选择什么教学内容,采取什么教学方式,教学到什么程度,应与学校人才培养的舆论氛围、学校的教学条件相和谐。再次,应根据具体教学内容营造相应的课堂教学、心理情感氛围。
五、资源开发与教学目标和谐
所谓教学,其内涵之一就是积极有效地开发、调遣、整合、利用丰富的资源,以实现整体育人的教学目标。在新课程理念下,教师不再只是教材的被动使用者,而更多的应成为课程、资源的开发者、建构者、创造者。
六、教学设计与学生愿望和谐
教学设计是教学活动展开之前对整个教学流程的全面策划,是教学活动中极其重要的一环。
固然,教师对教学设计起着主导作用,但是学生的参与也是必不可少的。这里,教师不能只顾自己的教而不管学生的学;只顾施教意图而无视学生的感受体验、愿望需求。否则就会出现教与学“有谋而不合”的现象。教学设计的方式方法尽管不胜枚举,但都要充分考虑学生实际,贴近学生生活,直击学生的疑难困惑。
通过有针对性的教学设计,才能增强化学教学活动的实效性,充分体现化学知识的灵活性、趣味性和实践性。
七、学得技能与习得知识和谐
“学得”,重在课内,主要面对化学教材,以“指导”、“训练”、“实验”的方式,务实求精,有计划有步骤地培养化学知识特长、实验技能。“习得”,主要面对生活世界,以“感悟”、“欣赏”“积淀”的方式,灵活求广,去发现感知化学社会,去理解欣赏化学知识,形成勤于观察思考、勇于参与实践的化学素养。只“学”不“习” ,知识难以灵活拓展,难以感悟创新,难以升华为习惯智慧;只“习”不“学”,知识难以纯正精粹,难以融会贯通,难以优化结构。
八、 内在自由与外在自由和谐
内在自由,是指心灵、精神、情感、思想的自由,是灵性才情的释放,它可以让学生充分享受自主学习的乐趣,享受“我要学”的愉快。外在自由,是指观察、倾听、思考、发言讨论、结对研究的自由,是活动选择、参与、放弃的自由,是对眼、耳、口、手、腿的“松绑”。它能让学生自己真正成为支配它们的主人。
内在自由是外在自由的根本,外在自由是内在自由的表现。在教学中,师生内外自由的和谐,是新的教学秩序较之旧的教学秩序的本质区别所在,是新秩序的灵魂。无论是化学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元素化合物知识,还是实验、计算的教学,都需要自由,需要性格,需要充分展示发挥独特的个性。
九、 化学教学与生命成长和谐
化学学科本身所具有的科学性、思想性、情感性、生命性,使化学学习与生命成长汇聚成一条汩汩流淌的清泉。只有真正领悟、感觉到化学学习的美,学生的生命生活才会迸出与之和谐的激情。
一、 教学过程与价值取向和谐
化学教学作为一门自然科学的特殊性,应当以发展学生、以“立人”为自身的价值取向。学生作为发展中的主体,教学过程不仅放在学生知识的获得上,更需要重视开发学生的潜能、弘扬学生的个性、养育学生的创新精神、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着力于学生的主动性、自主性、创造性的自我培养,着力于科学素养、创新精神、合作意识的自我培养。
二、教学观念与教学行为和谐
作为一名化学教育工作者,对新理论新观念,既要全面贯彻学习、真诚接纳消化。同时又要内化为自身修养,能用自身的教学行为去体验、见证观念的转变。做到观念更新和行为创新和谐一致,唯有如此,化学教学面貌才会焕然一新,化学教学才有出路,才能整体革新。
三、教育教学与师生关系和谐
教师爱学生,学生敬教师。爱、敬都是倾心的、真诚的,这是教育活动得以有效开展的基础。师生人格平等、思想相通、情感认同,这是取得化学教学实效,化学教学魅力无穷的根本保证。
面对规则秩序,师生都是遵守者维护者;面对知识疑难,师生都是探求者研究者;面对理想未来,师生都是憧憬者创造者。师生之间要互相激发,互相带动、互相鼓励。对生活中的化学知识的感受,教师有自己的经验感受,学生有自己的经历感受;化学计算的习得,教师有教师自己的思维解题路径,学生有学生自己的认识感觉处理方式。对于这些差异,教师要持尊重、包容、接纳的态度,鼓励学生独立思考、独有创见,培养学生各抒己见、发表言论的安全感。
四、 教学内容与教学环境和谐
化学是生活的反映,化学教学内容应成为生活的有机部分。教学内容与教学环境的和谐,首先是整个教学内容与现实生活的相通相融。其次,开发、选择什么教学内容,采取什么教学方式,教学到什么程度,应与学校人才培养的舆论氛围、学校的教学条件相和谐。再次,应根据具体教学内容营造相应的课堂教学、心理情感氛围。
五、资源开发与教学目标和谐
所谓教学,其内涵之一就是积极有效地开发、调遣、整合、利用丰富的资源,以实现整体育人的教学目标。在新课程理念下,教师不再只是教材的被动使用者,而更多的应成为课程、资源的开发者、建构者、创造者。
六、教学设计与学生愿望和谐
教学设计是教学活动展开之前对整个教学流程的全面策划,是教学活动中极其重要的一环。
固然,教师对教学设计起着主导作用,但是学生的参与也是必不可少的。这里,教师不能只顾自己的教而不管学生的学;只顾施教意图而无视学生的感受体验、愿望需求。否则就会出现教与学“有谋而不合”的现象。教学设计的方式方法尽管不胜枚举,但都要充分考虑学生实际,贴近学生生活,直击学生的疑难困惑。
通过有针对性的教学设计,才能增强化学教学活动的实效性,充分体现化学知识的灵活性、趣味性和实践性。
七、学得技能与习得知识和谐
“学得”,重在课内,主要面对化学教材,以“指导”、“训练”、“实验”的方式,务实求精,有计划有步骤地培养化学知识特长、实验技能。“习得”,主要面对生活世界,以“感悟”、“欣赏”“积淀”的方式,灵活求广,去发现感知化学社会,去理解欣赏化学知识,形成勤于观察思考、勇于参与实践的化学素养。只“学”不“习” ,知识难以灵活拓展,难以感悟创新,难以升华为习惯智慧;只“习”不“学”,知识难以纯正精粹,难以融会贯通,难以优化结构。
八、 内在自由与外在自由和谐
内在自由,是指心灵、精神、情感、思想的自由,是灵性才情的释放,它可以让学生充分享受自主学习的乐趣,享受“我要学”的愉快。外在自由,是指观察、倾听、思考、发言讨论、结对研究的自由,是活动选择、参与、放弃的自由,是对眼、耳、口、手、腿的“松绑”。它能让学生自己真正成为支配它们的主人。
内在自由是外在自由的根本,外在自由是内在自由的表现。在教学中,师生内外自由的和谐,是新的教学秩序较之旧的教学秩序的本质区别所在,是新秩序的灵魂。无论是化学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元素化合物知识,还是实验、计算的教学,都需要自由,需要性格,需要充分展示发挥独特的个性。
九、 化学教学与生命成长和谐
化学学科本身所具有的科学性、思想性、情感性、生命性,使化学学习与生命成长汇聚成一条汩汩流淌的清泉。只有真正领悟、感觉到化学学习的美,学生的生命生活才会迸出与之和谐的激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