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应急管理能力的要义
对于应急管理不能片面解释为应急响应或恢复,应做好全面闭环管理。领导干部面对突发的危机,必须具备7种应急管理能力:
应急研判能力
第一,需要详实的信息数据:突发事件发生时间、地点、性质、规模、初期发展特征,地区人文特征、救援资源等。第二,当即研判:当局领导应尽快组织工作人员对突发事件级别和管辖范围进行初步研判,并迅速向上级机关报告。第三,研判是动态的。社会安全事件的演进并不遵从线性发展规律,处于不断演变之中,必须学会结合客观数据和资料,运用多种科学方式,精准把控即将出现的问题、风险进度。
应急决策能力
第一,掌握科学决策方法。面对突发风险事件根据以往经验作出的决策,具有紧急性、时间性及非理性等特征,对于其是否科学有效最终还是需要投入到实践中去检测。第二,构建决策机制并善于践行。如科学决策机制、民主决策机制等。进而保障决策更加科学有效,有效避免一言堂、主观性强的行为。第三,除配套机制之外,应急决策能力还受到个人知识含量、心理素质、策略思维等影响,因此决策者需有良好的基本素质和科学思维。
应急规划能力
第一,按照周期为标准,可将规划方案分解为长、中、短期规划。第二,按照内容为标准,可将规划方案分解为重设规划、防治规划、应急处置能力提升规划等。第三,在突发事件管理中还需建设完整的防控链条。从顶层开始设计,做好通信、物资和技术三方面的应急保障,运用科学思维等,提高应急规划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应急动员能力
第一,动员对象。在应急处理中需借助媒体、竞争动员等多种方法动员各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及社区群众等各层力量提供人力、物力、财力、信息技术、应急避难场所及应急交通运输等资源。第二,动员方式。领导干部作为动员主体,可进行制度动员、社会多元主体的动员及实行军地合作,建立完善的专业应急管理服务团队。第三,动员任务。应急动员任务除配合当地开展应急救援任务、还囊括社会志愿服务任务、捐赠、宣传教育等,通过联网联动切实提高自我救助与相互救助的能力。
应急沟通能力
第一,领导干部要意识到危机沟通是理解与认同的桥梁。除做好对上汇报对下公布的信息沟通之外,还应意识到由于危机的突发性和紧迫性,有时需要采取非常规甚至是独创性方法。第二,作为应急处理主体在适度可行范围内运用媒体提升危机沟通能力。信息的有效传递不仅有赖于信息的接受者和输出方,也与信息传播渠道有关。第三,进而引导舆论环境,积极回应公众问题。保障应急管理组织间的沟通、组织与公众间沟通、借助媒体的沟通及危机沟通的双向互动性有效无阻。
应急表达能力
第一,表达精准。对外发布信息目的是向公众提供尽可能准确、权威的事实,要根据突发事件的客观情况进行直接快捷表达,按照报告的程序及时公布,将事件发展过程交代清楚,提升公信度。第二,表达简明。简明并不意味简单,亦指平时要善于研究语言艺术。对突发事件的表述内容务必细细推敲,做到凝练、严谨。第三,表达注重态度。新闻发言人不是自然人而是制度人,面对公众在其无法提供更多事实的情况下,避免情绪化语言,语调不能过于高亢、激昂。
应急联动能力
第一,将政府、企业及第三部门力量加以整合,形成网状化格局,发挥整体效能。第二,及时将突发事件发生地同周边地区建立同声相应的应急互助伙伴关系,尤其要充分发挥武装力量的突击队作用,体现军民结合、平战结合的精神。第三,针对不同部门、不同区域、不同层级之间进行联动,构建统一指挥中心,实现抱团合力应对突发风险。
科学思维视角下提升领导干部应急管理能力的要素
应急管理能力是抵制风险的屏障,必须坚持历史思维的指导
一是要从历史中汲取智慧,使每次化解危机阻击战的方法更科学、措施更有力、成效更显著。二是要以此为契机,习惯运用历史眼光看待各种风险,对已完成处理的突发事件需反复梳理思考,总结其经验。三是将应急处理植入到日常工作中,使应急处理非常态转化为常态,真正做到 “召则来、来必战、战必胜”,做到从以往风险挑战斗争中不断提高重大风险的防控和化解能力。
应急管理能力是驾驭总体的考量,必须坚持战略思维的研判
一是始终保持头脑冷静,对影响领域、持续时间、可能带来的损失等进行科学判定。二是在专业化干部选育中,应有“严把准入”的标准,将“第一责任”履历尤其是“一线抓全局”工作经历作为“一专多能”干部选拔的“门槛”。三是应有“动态倒逼”的标尺,对兼挂、专挂也应形成日常操行等级和阶段性工作实绩的量化考评硬指标,进而形成感性向理性升华、理论源自实践的战略思维。
应急管理能力是着力关键的阵脚,必须坚持创新思维的推动
一是要求领导干部必须学会自我革新、勇于创新、提升数字化治理能力,“数字化”助推创新思维。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力量,积极融入互联网、“通过网络走群众路线”,“善于获取数据、分析数据、运用数据”。二是加强数字应急技术的应用。重构、变革与升级应急治理体系,提升自身应急治理能力,加快区块链、云计算、人工智能、5G等在应急相关领域的融合应用。三学会构建大数据应急分析模型。构建一体化大数据应急分析平台,提升大数据对应急治理的综合支撑能力。
应急管理能力是衔接节点的闭环,必须坚持辩证思维的审视
一是在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非常时期,应对领导干部开展培训,进而全方位、全过程的体系化考核。二是应注意在应急管理体系建设中,“应急管理的法律法规、预案体系(一案三制)、监管落实、风险评估、应急队伍、宣教演练、应急保障、治理防范、监测预警、应急处置与救援、公共信息管理、危机沟通、社会参与和恢复重建。”这14个环节中的任何一個环节的处置,均需考虑“主、客体”的感知度、“上”与“下”的联动度、“主”与“次”的辨别度等。三是在干部教育培训中,提升其辩证思维能力唯一途径是实践、实战。在确保应急处置力量充沛的前提下,应适时组织干部有序、有效参与各个环节的演习演练,增加处突经历、增强处突本领,让干部在参与中感悟,在实战中提高。
应急管理能力是疏通秩序的先导,必须坚持法治思维的优化
一是领导干部处理应急事件,必须做到心中有法、干中遵法,有效避免不作为、乱作为现象。二是营造良好法治宣传氛围。增强广大群众遵纪守法的自觉性,学会依法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同时要敢于“亮剑”,引导各族群众依法支持和配合各类应急管理工作。三是培养法治思维,充分发挥政治监督、法律监督、社会监督并举的作用,力戒以权代法,确保始终在法治轨道上应对突发事件。
应急管理能力是维护安全的保障,必须坚持底线思维的前瞻
一是对突发事件要保持高度敏感性,做好常态与非常态融合,制定出全面系统的防控方案。多层面提升应急能力。二是在干部考核评价中,将底线思维能力作为基本要件。健全集体研判、专家会商机制,加强预警性分析研究,倒逼领导干部增强警觉性,提升科学识别、有效防控风险的能力。三是充分认识到最有效的风险管理是能够有效的规避危机与灾害的发生。实际在突发事件应急中,防灾的重要性远大于救助,防灾成本永远小于救灾成本,有所谓“防灾一,救灾七”之说,因此务必发挥底线思维“压舱石”作用。
应急管理能力是统筹协调的抓手,必须坚持系统思维的牵引
一是加强沟通协同。在干部日常管理中,切实培养干部动员社会群众的能力,实现组织有力量、引导有响应、治理有效应、管理有威信,便于突发事件发生时协同应对,提高整体应急救援能力。二是切实提升干部的服务群众能力。只有善于组织、引导、服务群众,才能让系统的“实招”接地气、能落地、会生根、能生效。三是平时注重采用扁平化、可视化、点对点的应急指挥系统,提升应急指挥效率,实践已然证明提升协调互动的应急管理能力则是时代的迫切需要。
[项目:尼勒克县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研究优秀专家工作室阶段性成果、成果要报 ]
(新疆中共尼勒克县委员会党校)
参考文献:
[1]赵玉洁.习近平治国理政的科学思维方式[N].人民网,2017.
[2]段华明.应急管理体制机制研究[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