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图吴政:不做技术贵族

来源 :计算机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3740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吴政,中国第三大图书馆——南京图书馆信息技术应用部主任。毕业后20多年一直从事图书馆信息化工作,参与开发多个图书馆信息管理系统,其中自主开发的力博图书馆管理系统正呈星火燎原之势,被数百家图书馆应用。
  “为读者服务是图书馆之本,信息系统必须服务于该目标,信息技术已经在图书馆行业中得到最广泛的应用。在未来,数字图书馆将飞速发展。”吴政对图书馆和信息化的发展颇有见解,一直在带领团队琢磨着图书馆IT的发展。
  作为一名有20多年从业经验的信息主管,他又是如何走过来的?
  
  三年基础开发
  
  1988年,吴政从北京大学图书馆学系(后改名为信息管理系)研究生毕业后到南京图书馆工作。当时,国内图书馆的信息化刚刚起步,文化部组织各地区图书馆的技术人才力量,开发ILAS(Integrated Library Automatic System,图书馆自动化集成系统)。该系统隶属文化部重点科研项目,由深圳图书馆承建。吴政作为华东地区的技术人员,被抽调到深圳,做了近3年开发工作。
  “那时的图书馆信息化主要是指图书馆自动化系统,就是用计算机来管理图书馆的业务,包括从图书采购、编目、检索、流通等全部环节。”吴政回忆说,ILAS项目国家投入了30万元,历经3年时间完成,获得了一些国家级别的荣誉,并迅速在业内推广应用。
  吴政回忆其中的一个插曲说,由于当时所有的数据库管理系统都不能很好地处理变长数据,项目组尝试自己先开发一套能处理变长数据的数据库系统,结果发现要达到较好的性能和稳定性是一件很难的事情,在短时间内无法实现。后来找到一款名为Ctree的非商业数据库管理系统,并拥有所有底层的代码,开发小组对其进行了针对性的改造开发,成为ILAS的核心技术,到了上世纪90年代后期,关系型数据库已发展成熟,Ctree从功能和性能来说显得落后了。
  “客观评价说,ILAS是集全国图书馆自动化领域的精英所开发的系统,是一个行政化的产物。它在鼎盛时期曾经发展到近2000家用户,后来逐渐萎缩。原因之一是它的运营体制问题,后来在企业转制、软件产权方面发生了周折,影响了发展;其次是核心技术问题,因不能割舍核心系统Ctree,技术明显滞后;最后是服务问题,几年内用户发展速度太快,使得无法提供很好的专业化用户服务,用户意见颇大。”吴政认为,即便这样,ILAS系统仍不失为业内一个里程碑式的事件,为业内培养了一批优秀的软件开发人才。他自己也获得了不少开发的经验。
  
  开发力博软件
  
  1991年,吴政回到南京图书馆,在江苏推广ILAS,也逐步和这些图书馆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作为技术型的人才,吴政继续开发图书馆管理系统,其中和南京大学、东南大学合作开发一年多时间,这为日后江苏省教育厅资助的、国内高校占有率很高的南大汇文系统打下了基础。
  到了上世纪90年代后期,ILAS停滞不前,而国内又缺少性价比较高、专业级的图书馆管理系统。吴政提出自己开发一套系统,该想法得到了南京图书馆领导的肯定和支持。
  2001年,南京图书馆拨了1万元科研经费。当时南京图书馆的技术力量不过10多个人,包括几名刚毕业的大学生。吴政从这些人中抽出5、6个人组成团队,做软件需求、数据库分析和检索试验等,准备着手开发。不过,吴政很快发现了问题:“图书馆工作是早九晚五的坐班制,所以大家每天加班开发到晚上9点钟。坚持了大约2个月,1万元科研经费作为加班费都发完了,进展不太理想,这种工作环境不适合软件开发。同时,公共图书馆是国家全额拨款事业单位,其工资水平无法满足一般软件开发人员的要求。”
  但吴政决定要把这个事情做成,怎么办?
  “首先要有一个很好的开发环境。”于是,吴政求助老朋友常熟图书馆馆长,在风景秀丽的常熟虞山脚下找到一个宾馆。2002年4月初,吴政带领3个人携全部的电脑设备,开始了封闭式的开发。这对所有人而言是一次终生难忘的经历,在近5个月的时间里几乎与世隔绝,每天除了吃饭睡觉就是开发,工作效率极高,到了8月底,软件的主要功能做出来了。
  “2002年,我们拿出测试版,2003年初开始推广。”吴政说,软件最早在江苏金坛、如皋,浙江的嘉兴、桐乡等图书馆试用。现在,这款软件已经发展到400多个用户。
  这款名为力博的图书馆管理软件在当时的环境下具有技术优势,而如今,IT技术日新月异,图书馆的需求也在发生变化,力博软件必须更新换代。吴政对新一代的力博软件充满信心和希望,力图将这款软件做成“国内最好的行业应用软件。”
  他认为,图书馆行业有许多自动化管理软件,但技术先进、功能强大、真正满足中国图书馆集群化和数字图书馆发展需求的软件几乎没有。现在国内大型图书馆用的几乎都是国外软件,这是国产软件的悲哀。“并非国产软件绝对不能用,而是思想观念问题,中国的图书馆馆长应该大胆地支持一下国产软件,让国产软件有发展壮大的机会,这种情况估计3~5年会有改变。国外软件在使用过程中也存在不少问题,如功能本土化问题、使用不方便、不能很好地满足需求等,还有软件价格不菲:一套软件数百万元,每年的维护费用也要几十万元。”吴政希望新一代力博软件在将来能够替换国外软件。
  
  提供技术服务
  
  “信息技术应用部原来叫技术部,最早负责音像、缩微和复印等有一定技术含量的业务,与计算机毫无关系,现在演变发展为纯计算机应用服务和开发的部门。”吴政说,南京图书馆是一个现代化的图书馆,信息技术在南图得到广泛应用,信息技术应用部可以说是图书馆现代化的代表性部门,其工作特点至少包括三个方面:信息技术服务、数字资源管理和技术研究开发。其中为全馆信息化系统的正常运行提供优质服务和技术保障是重中之重。
  现在的南京图书馆信息系统是一个包含50多个资源数据库、30多个应用软件系统、70多台服务器、120TB的存储、80多台网络交换机信息、4100个信息点、近1000台终端设备的大型复杂系统。“信息技术是工具,我们的主要任务就是选择、管理、维护、指导使用好这些工具。我们首先将部门定位为服务性部门,我一直要求我们的工作人员要有强烈的服务意识,不要以为自己有点技术就怎么样,我们不能做技术贵族,我们要做勤快的技术工人。”
  “数字图书馆工作已成为我们部门的一项主要的工作,我们不仅要为其他部门提供数字图书馆业务所需的软件和硬件平台,我们还是数字图书馆的资源存储、组织,并为读者提供服务的部门。”吴政介绍说,“我们用40TB的空间存放购买的数据库资源,用40TB的空间存放本馆自己生产的资源,用40台服务器运行与数字图书馆相关的软件,这些软件包括网站管理和服务门户、读者管理和统一认证、资源加工和发布、资源数据库管理和服务、资源整合和导航、还有流媒体服务、远程访问、文献传递、参考咨询、短信服务等数字图书馆服务软件。”
  其中最重要、珍贵的资源是南图加工生产的数字资源。从历史沿革看,南图可追朔到1907年,后来成为民国时期的国家图书馆。为此,南京图书馆有大量珍贵的古籍,民国时期的文献、期刊和各类出版物,现在南图将这些文献的一部分进行数字化,作为人类文明长期保存下去,目前已对30多万张民国照片和几十部古籍进行了数字化。另外每年还要拍摄100多场讲座课件和20多部江苏非物质文化遗产专题片。
  可以说,信息技术应用部为南京图书馆各个部门提供了有力的IT后勤保障。
  
  采访手记
  超脱技术的CIO
  
  在采访吴政的过程中,他随手递过来一份国外厂商软件系统的维护费用付款通知书,上面写着“2011年系统维护费41.6万元”。吴政说,国外软件的性价比确实不高,每年要支付一大笔常规维护费,但真正的功能性需求问题很难解决。这也是吴政为什么要坚持自主开发系统的原因。
  从业20多年,吴政对推广图书馆系统深有感受。他认为,有几大因素制约着系统发展,其一是观念问题,一些图书馆总是认为国外的软件好、技术先进,其实不然。其二是开发经费和开发人才不足,由于图书馆软件专业性强又很难卖出好的价格,且市场空间有限,所以许多专业公司很难维持发展下去,自然这方面的投入也就越来越少。第三是区域分割和使用习惯的影响,许多图书馆在软件选择时信息不足,主要认同于本省或临近图书馆的应用情况,老系统的使用习惯也成为软件更新换代的阻力。
  吴政说:“从业技术这么久,还是蛮累的”,既要把握图书馆的趋势发展,又要观察新技术的发展动态,日常管理要细致到每一个终端的维护、网络情况、安全问题等。他有一个最大的体会是技术管理不能唯技术而技术,必须要从技术中超脱出来。因而,作为CIO,一方面必须明白技术是工具,必须服从许多非技术因素的道理;另一方面,必须要学会沟通,要有与领导、应用部门、技术人员等各方面进行沟通的能力,要有把握全局、抓住机会、耐心细致、深入浅出的水平。
  可以说,吴政的从业经历具有典型性。他是技术出身,从“技术型”成长为“管理型”的CIO,历经多次技术开发进入到技术管理角色。他现在必须用心去把握技术的动态、行业的发展、市场的变化和管理的技巧。在实践中,吴政逐步成为全面型的CIO,也正是他们这些CIO,成为各行各业信息化的中坚力量。(文/吴玉征)
  
  暸望
  数字图书馆成气候
  
  吴政从业20多年,对图书馆的未来发展方向有自己的看法。
  他认为,图书馆可分为实体图书馆和数字图书馆。之前,业内认为,有了数字图书馆,实体图书馆不再需要,这种想法是错误的。“实体图书馆不会消失,还会不断发展,公共图书馆应该朝着普及化、小型化发展,在城乡地区呈星罗棋布的趋势,就如同各类超市分布到街道社区中,这样才能真正体现公共图书馆作为公共文化设施的公益性、基本性、均等性和便利性。”吴政举例说,深圳在全市各小区已经设置近200个24小时自助图书馆,5年内要发展到800个,读者借还书不用再去大图书馆,只要在这种无人值守的24小时图书馆操作即可。还有一种类型是上海图书馆的总分馆制。上海图书馆作为总馆在全市发展了230多家分馆,形成连锁态势。
  以南京图书馆为例,新馆的持证读者人数已经达到36万,现在已感到服务接待压力很大。对比国外大中型城市,图书馆的读者是城市人口的50%或更多。南京市按照700万人口计算,同时考虑到中国国情,全市图书馆潜在读者的数量不会少于100万,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目前南京市内的所有公共图书馆加在一起也无法满足如此庞大的读者群需求。
  “近几年来,国家非常重视文化事业的发展,对公共图书馆的投入不断加大,江苏新建了不少新图书馆,但由于原来的基础差、亏欠多,总体上公共图书馆的规模和服务能力还与社会发展需求不相适应。在大型馆发展建立起来之后,下一步应该大力发展分馆,逐步形成由大量图书馆组成的图书馆服务集群体系。”吴政说,看到这种趋势,他们就想信息系统如何适应这一发展趋势、如何利用技术手段为读者提供更好的服务。
  在吴政看来,首先业务管理自动化系统要能满足图书馆集群的应用需求,在这个集群中有隶属关系、也有并列关系。各图书馆要能实现文献资源的调度分配、书目数据的共享和统一检索、实现一卡通的通借通还服务,即读者可凭一张证在图书馆集群中自由地借书和还书。
  另一个趋势是,数字图书馆蓬勃发展,特别是要发展大型的省一级的区域数字图书馆,吴政认为,实体图书馆要面广而数量多,数字图书馆则要大而少。大是指辐射面大、服务能力大,少是指要充分利用数字图书馆不受地域限制的优势,避免重复建设,数字图书馆的建设需要大量硬件、软件和资源等方面的投入,各个图书馆不可能也没有必要都来建设数字图书馆,省级图书馆应该把省级数字图书馆建设作为最重要的发展战略,这样在一个省的范围内可以实现数字资源共享。
  南京图书馆的数字资源访问量逐年增长,2009年全年数字资源访问下载量为60万次,2010年访问量翻番达到了133万次,足以说明读者对数字图书馆的需求在迅速增长。(文/吴玉征)
  
  CIO观点
  我们首先将部门定位为服务性部门,我一直要求工作人员要有强烈的服务意识,不要以为自己有点技术就怎么样,我们不能做技术贵族,我们要做勤快的技术工人。
其他文献
移动互联网的概念在中国愈来愈炙手可热。今年年初以来,从运营商到硬件厂商、IT设备商、家电企业、互联网服务商,乃至渠道商和传统媒体,都扎堆玩起了移动互联。在设备端,除了苹果、三星、摩托罗拉等海外品牌,本土企业继联想推出乐Phone、乐Pad后,华为也推出了MediaPad、爱国者推出了ZPad和GPad;在浏览器端,奇虎360、百度的手机浏览器纷纷上线;在软件平台上,各家的开放平台、应用商店也相继上
本报讯 美国新闻研究机构波因特学院的一项调查显示,截至去年年底,互联网超越报纸,成为美国人的第二大新闻来源;互联网广告收入也超过报纸,电视仍是最受欢迎的新闻来源,互联网为第二大新闻来源,与广播持平,但其广告收入明显高于广播和报纸。
除了传统的数据库相关业务之外,Sybase已经通过收购,在移动商务领域找到了新的拓展空间。    在人们印象中,Sybase公司开展的是与数据库有关的业务,其旗舰产品Sybase数据库ASE在业界具有很高的知名度,与Oracle 11g、IBM DB2、微软的SQL Server共同成为数据库市场最主要的几个产品。而大多数人对Sybase 365却知之甚少。实际上,很多人在不知不觉中已经享受到了S
“在当今世界里,有84%的工作负载运行在VMware的产品上。”VMware公司首席市场官Rick Jackson在日前举行的Vmware 2011年合作伙伴大会上表示。Vmware的合作伙伴大会是Vmware的重要市场活动,也是关注虚拟化和云计算的人士了解和把握这两项技术的重要窗口。基于VMware在业界的影响力,参会者超过了千人。  实际上,Vmware已经成为虚拟化领域、特别是服务器虚拟化的
“数字城市”从提出到现在时间不长,但是概念或衍生概念却非常多,比如“数字中国”、“数字社区”、“数字城管”、“智慧城市”、“信息化城市”等,这些概念中,有的从区域性数字化角度描述,有的从行业数字化角度描述,也有的从某一技术的角度描述。虽然表述的范围、视角、理念略有不同,但是从本质上来探究,我们可以发现这些概念所具有的共性特征或共性基础实质上是“数字化”,其特征主要表现在“精细、可量化;协议、可交换
产品的本地化是每一个跨国公司进入中国市场都会遇到的挑战。目前很多跨国公司采用的对策是对产品进行直接汉化再推向中国市场,而很少有公司会专门为中国市场定制某种产品。如今,Citrix(思杰)在产品的本地化上迈出了一大步,他们没有采取产品直接汉化的方式,而是专门为中国市场量身定制了一款产品:XenApp黄金版。这也是继Citrix把中文“思杰”加入到公司Logo之后在本地化方面的又一次重大举措。  “这
战略  东软携手东芝在中国成立合资公司  本报讯7月6日,东芝解决方案株式会社与东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了合资公司,共同在中国市场开展IT解决方案业务。  新公司名称为沈阳东芝东软信息系统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东芝东软信息系统),位于东软集团总部所在地沈阳。公司的资本金为350万美元,其中东芝出资比例为60%,东软集团出资比例为40%。  据悉,随着近年来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IT系统已成为各种产业和社
导语:  “我一个月工资一万五,会为了你这2000元的礼品丢了饭碗么!”  一个月前,当顺丰快递员发飙时,他去送件的那个公司,一片寂静。微博上,却是一片喧嚣。  人们羡慕着。  同样是一个月前,一段名为《让包裹飞》的视频在各大网站疯传。视频中,20余名着装不统一的快递公司工人围绕着一大堆快递包裹进行分拣分装,工人们相互间将快递包裹丢来丢去,许多包裹都被丢到地上,发出“砰砰”的响声,部分包裹的包裹袋
四川省成都市新津县地税投入300多万元开发出“征管信息实时查询系统”,并成为成都市唯一一家随时查询纳税人征管资料和实时申报数据的单位。作为试点单位,新津县率先开通了“网银报税”申报系统。新津地税还与锦江地税同时开通了24小时纳税人自助办税服务大厅。目前,已经实现70%以上的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纳入信息化管理,实现了信息化管税的管理服务平台。
编者按:若不改变,即被市场抛弃。戴尔Q4财报显示运营利润达11亿美元,戴尔业务重点业已转变;短短一年时间,苹果市值已经超越微软,高出1000亿美元;ARM发力PC芯片市场,力求2015年前夺得20%的市场份额。  戴尔创始人兼CEO迈克尔戴尔对于戴尔Q4财报表现满意,他表示,“戴尔将重点从PC转移到其他领域,已经不再仅是PC公司了。”    戴尔Q4运营利润11亿美元 同比增长124%  本报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