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记得刚入行那几年被安排采访中国的企业家,说是采访,其实更多的是为接下来的电视访谈作准备。了解他们的经历,给他们整理一个脉络和线索,好让电视机前的观众们,能够在很短的时间里,听到一个激动人心的故事。
很简单对不对?做起来好难。这些在商场上摸爬滚打了几十年的人物,本来应该随随便便拿出一段故事就能让普通观众目瞪口呆,但实际上他们中却几乎没有一个能讲一段真正吸引听众的故事。说“几乎没有”,就是不乏例外。像分众传媒的江南春,说他上大学的时候在外滩一转,看到楼顶的广告牌已经铺天盖地没地方了,灵机一动把他自己的广告显示屏放到了电梯里。跟他接触多了,发现他每次演说都是同样的故事,连转头的姿势,“灵机一动”的喜悦都是同样的“表演”。没关系,这个故事还是换来微笑和掌声。更高段位的比如马云,每次说的不同,都是很看透人性的思考,再配合上他富有感染力的手势、激昂的语调,听者总是动容。
但是这两位毕竟只是例外,反观中国台湾籍的企业家们那就截然不同了。不用整理,他们讲出来的就是起承转合有逻辑有说服力的演说,前面小埋伏,后面还精彩呼应,隔三差五还有让人会心一笑的段子,让听众觉得收获良多。有一次我问当时微软中国的陈永正(他说中学时代自己是一个人前不敢说话非常害羞的学生)现在怎么变成一个话唠了呢?陈解释说,台湾的中学教育非常重视演讲,有专门的演说课,每个学生都要接受培训、不停练习。如此才有今天中国台湾籍的政客、商贾,在众人面前振臂一呼,从者如云的功效。那时候我才明白,原来演说并不是一种天生的特殊才华,换句话说,演说不过是某种技巧,一种在现代社会必备的生存手段,人人都可以成为一个好的演说家。真奇怪,我以前怎么对此毫无知觉呢?
当然,随着我们的社会越来越开放,越来越能容忍各种不同观点的激辩。这几年大家开始重视演讲,表达能力不足的情况已经有所改观。这年头,企业家没点蛊惑人心的水平,谁还跟着他苦哈哈地创业啊?毕竟人越来越难忽悠了嘛。
各种关于演讲的电视节目、书籍开始占据人们的视线。原来有这么多人和机构在关注演讲,致力于帮助别人提升演讲的水准。在这些演讲组织里面,近几年在全球影响最大,可以说居于演讲金字塔顶端的组织是TED,今天我给中学生朋友们推荐的这本书就是关于它的,《TED演讲的秘密:18分钟改变世界》。
要了解这本书,首先要知晓TED,相信很多同学们在新浪或者网易看过TED的公开课。不管你打开的是哪一课,相信听不了几句,你就会被演讲者或标新立异的观点、或神奇独特的境遇所吸引。厉害的就在这一点——随时随地的吸引,真正的好演讲全都有此种魔力。
TED是美国人的另一件产品。TED的三个字母来自technology(技术)、entertainment(娱乐)和design(设计),初衷是邀请这三个领域的思想领袖与实干家来分享他们热衷的事业。听起来很高端有没有?事实上第一次TED举办于1984年的加州蒙特雷。还记得我介绍的那本《乔布斯传》吗?里面描述了上世纪80年代加州硅谷科技创新的浪潮。TED毫无疑问是浪潮的副产品之一。证明就是首次TED,苹果公司搬来了刚研发的Macintosh电脑,数学家Benoit Mandelbrot演示了分形理论,而索尼公司展示了最新的激光唱片。
你可以想象那次TED肯定是聚集了一群科学怪人,被前沿科技和大众消费品如此密切的结合,激荡得心神不宁。不过,首次TED不能说办得成功,与乔布斯每次精心设计的、充满戏剧性的新品发布会相比,肯定是差十万八千里。而且乔布斯是免费的(不买他昂贵的产品的话),一个TED的普通观众席当时售价3000美元。最终,有300个“冤大头”来到现场,其中有一半是为了填满座位而被主办方免票放进场的。
第一次TED的高开低走大概严重挫败了主办者的热情(主要还是亏损造就了不少债务),整整6年,TED销声匿迹。直到1990年创办人才下决心举办第二届TED。而到了1992年,TED一口气请到了比尔·盖茨、Adobe创始人约翰·沃诺克、信息设计大师爱德华·塔夫特,以及苹果当时的CEO约翰·斯卡利。大腕云集让TED在科技、设计和娱乐这些新兴的行业里名噪一时,固定下来成为每年定期举办的会议。
2001年,TED进行第一次重大革新。首先是将单个演讲的时间限定在18分钟内。在此之前TED是不限时长的。无疑,时间的限制会让演说更紧凑,演讲者也会根据限制来合理安排演说的设置。可以说,18分钟的规定大大加强了TED演讲的技巧性。至于为什么是18分钟呢?主办方认为这是一个足以完整有效表达观点的时间。另一个革新是筛选观众。每场TED当时已经可以容纳1500名观众,而每位要交纳1500美元的门票费。以前,根据观众报名的顺序,1500张门票售完即止。现在观众需要先填写邮件报名,详细列举自己的职业、学历等信息。TED的主办方声称这样做是为了筛选更合适的听众,实际上只有有素质并且对当期主题有初步了解的人才会入选。听众是一场演说中沉默的力量,尽管大部分时候一言不发,但是他们传递的鼓励和赞赏是台上演说者最大的动力。
场内TED的规则可以说日趋封闭和完备,但是TED传递的精神却越来越开放。内容上早就不再局限于technology、entertainment和design,魔术师、喜剧明星,甚至患过重症的死里逃生者也是舞台上受欢迎的亮眼人物。2006年www.ted.com正式上线,封闭舞台上入场票价1500美元一张的演讲,在网络上全部免费向所有人开放,各国的TED爱好者还无偿为开放的视频配上各种语言的字幕,让TED的传播遍布全球。它18分钟不长不短的体例也避免了冗长和无趣,适应了网络时代信息的飞速传递。
说了这么多TED,相信同学们不难从中看懂一些关于好演说的门道。比如说,事先充分的准备,演讲时间的合理安排,演讲者的独特性,以及断十指不如伤一指的集中主题。据说每次TED大会之前两三天,演讲者会从世界各地提前赶到会场,一次次彩排,寻找最合适的演讲方法。其中很多人早就是取悦听众的大师,但是他们到这里仍然要从头学起。喜剧脱口秀的演员习惯于在一分钟里放五到六个笑话,这样做不利于他通过一场演讲完整表达一个观点。比尔·盖茨宣传他300亿美元的慈善基金,也许并不如一个“每人少用一张纸巾,世界节约571,230,000磅纸巾”这样的例子更有杀伤力。
总之,《TED演讲的秘密:18分钟改变世界》就是一本教你这些TED演讲技巧的小书。说到这儿要再度吐槽一下国内不靠谱的译者和编辑。一般一本书叫什么什么的秘密,或者什么什么改变世界,就可以不用看了,因为不存在秘密,也没有任何一本书改变过世界。偏偏这本书两样都占。其实人家老老实实的名字叫How to deliver a TED TALK,怎么做一个TED演讲,像所有TED一样,本书只解决一个问题,清清白白,哪只眼睛看见谁要改变世界了呢?
作者的确是在总结数以千计TED演讲者们共通的技巧。文字还不够,几乎在每个小技巧旁边,作者都放上二维码。读的时候只要扫描,就能直达视频链接。作者自己是一位成功的TED演说家,据说他把别人好的演讲每个都看了不止10遍。我相信读完本书,再看完他推荐的链接,任何人都能成为演讲高手。TED本为交流而生,为传道服务,日积月累它自己也成为道的一种,成为可供学习和揣摩的玩意儿,不能不说是个有趣的现象。
不过,作者说了,如果时时刻刻关注技巧,在演讲中的表现就是不断制造戏剧性,牢牢把握观众的胃口,如果做过分了,难免戕害可信度,对演讲反而是一种负面作用。正如开篇提到的那群企业家,他们不良于言,但是最终采访的结果,做出来的节目,往往能打动人心。因为他们有真诚,有历练之后形成的独特观点,他们不加雕饰的经历已经是戏剧创作中的“英雄之路”。
还有一点,作者说TED之所以受到那么多听众欣赏,因为所有TED都有一个共同结论,那就是立即去做。如果某方面存在问题,TED的演讲者不会只去列举问题或抱怨环境,而是时刻关注如何努力,怎样解决。如果这本书传递的观点给你的感觉还不错,那就马上行动起来,精心准备一场演讲。也许明天你站在舞台中心,就能让老师和同学们大吃一惊。
很简单对不对?做起来好难。这些在商场上摸爬滚打了几十年的人物,本来应该随随便便拿出一段故事就能让普通观众目瞪口呆,但实际上他们中却几乎没有一个能讲一段真正吸引听众的故事。说“几乎没有”,就是不乏例外。像分众传媒的江南春,说他上大学的时候在外滩一转,看到楼顶的广告牌已经铺天盖地没地方了,灵机一动把他自己的广告显示屏放到了电梯里。跟他接触多了,发现他每次演说都是同样的故事,连转头的姿势,“灵机一动”的喜悦都是同样的“表演”。没关系,这个故事还是换来微笑和掌声。更高段位的比如马云,每次说的不同,都是很看透人性的思考,再配合上他富有感染力的手势、激昂的语调,听者总是动容。
但是这两位毕竟只是例外,反观中国台湾籍的企业家们那就截然不同了。不用整理,他们讲出来的就是起承转合有逻辑有说服力的演说,前面小埋伏,后面还精彩呼应,隔三差五还有让人会心一笑的段子,让听众觉得收获良多。有一次我问当时微软中国的陈永正(他说中学时代自己是一个人前不敢说话非常害羞的学生)现在怎么变成一个话唠了呢?陈解释说,台湾的中学教育非常重视演讲,有专门的演说课,每个学生都要接受培训、不停练习。如此才有今天中国台湾籍的政客、商贾,在众人面前振臂一呼,从者如云的功效。那时候我才明白,原来演说并不是一种天生的特殊才华,换句话说,演说不过是某种技巧,一种在现代社会必备的生存手段,人人都可以成为一个好的演说家。真奇怪,我以前怎么对此毫无知觉呢?
当然,随着我们的社会越来越开放,越来越能容忍各种不同观点的激辩。这几年大家开始重视演讲,表达能力不足的情况已经有所改观。这年头,企业家没点蛊惑人心的水平,谁还跟着他苦哈哈地创业啊?毕竟人越来越难忽悠了嘛。
各种关于演讲的电视节目、书籍开始占据人们的视线。原来有这么多人和机构在关注演讲,致力于帮助别人提升演讲的水准。在这些演讲组织里面,近几年在全球影响最大,可以说居于演讲金字塔顶端的组织是TED,今天我给中学生朋友们推荐的这本书就是关于它的,《TED演讲的秘密:18分钟改变世界》。
要了解这本书,首先要知晓TED,相信很多同学们在新浪或者网易看过TED的公开课。不管你打开的是哪一课,相信听不了几句,你就会被演讲者或标新立异的观点、或神奇独特的境遇所吸引。厉害的就在这一点——随时随地的吸引,真正的好演讲全都有此种魔力。
TED是美国人的另一件产品。TED的三个字母来自technology(技术)、entertainment(娱乐)和design(设计),初衷是邀请这三个领域的思想领袖与实干家来分享他们热衷的事业。听起来很高端有没有?事实上第一次TED举办于1984年的加州蒙特雷。还记得我介绍的那本《乔布斯传》吗?里面描述了上世纪80年代加州硅谷科技创新的浪潮。TED毫无疑问是浪潮的副产品之一。证明就是首次TED,苹果公司搬来了刚研发的Macintosh电脑,数学家Benoit Mandelbrot演示了分形理论,而索尼公司展示了最新的激光唱片。
你可以想象那次TED肯定是聚集了一群科学怪人,被前沿科技和大众消费品如此密切的结合,激荡得心神不宁。不过,首次TED不能说办得成功,与乔布斯每次精心设计的、充满戏剧性的新品发布会相比,肯定是差十万八千里。而且乔布斯是免费的(不买他昂贵的产品的话),一个TED的普通观众席当时售价3000美元。最终,有300个“冤大头”来到现场,其中有一半是为了填满座位而被主办方免票放进场的。
第一次TED的高开低走大概严重挫败了主办者的热情(主要还是亏损造就了不少债务),整整6年,TED销声匿迹。直到1990年创办人才下决心举办第二届TED。而到了1992年,TED一口气请到了比尔·盖茨、Adobe创始人约翰·沃诺克、信息设计大师爱德华·塔夫特,以及苹果当时的CEO约翰·斯卡利。大腕云集让TED在科技、设计和娱乐这些新兴的行业里名噪一时,固定下来成为每年定期举办的会议。
2001年,TED进行第一次重大革新。首先是将单个演讲的时间限定在18分钟内。在此之前TED是不限时长的。无疑,时间的限制会让演说更紧凑,演讲者也会根据限制来合理安排演说的设置。可以说,18分钟的规定大大加强了TED演讲的技巧性。至于为什么是18分钟呢?主办方认为这是一个足以完整有效表达观点的时间。另一个革新是筛选观众。每场TED当时已经可以容纳1500名观众,而每位要交纳1500美元的门票费。以前,根据观众报名的顺序,1500张门票售完即止。现在观众需要先填写邮件报名,详细列举自己的职业、学历等信息。TED的主办方声称这样做是为了筛选更合适的听众,实际上只有有素质并且对当期主题有初步了解的人才会入选。听众是一场演说中沉默的力量,尽管大部分时候一言不发,但是他们传递的鼓励和赞赏是台上演说者最大的动力。
场内TED的规则可以说日趋封闭和完备,但是TED传递的精神却越来越开放。内容上早就不再局限于technology、entertainment和design,魔术师、喜剧明星,甚至患过重症的死里逃生者也是舞台上受欢迎的亮眼人物。2006年www.ted.com正式上线,封闭舞台上入场票价1500美元一张的演讲,在网络上全部免费向所有人开放,各国的TED爱好者还无偿为开放的视频配上各种语言的字幕,让TED的传播遍布全球。它18分钟不长不短的体例也避免了冗长和无趣,适应了网络时代信息的飞速传递。
说了这么多TED,相信同学们不难从中看懂一些关于好演说的门道。比如说,事先充分的准备,演讲时间的合理安排,演讲者的独特性,以及断十指不如伤一指的集中主题。据说每次TED大会之前两三天,演讲者会从世界各地提前赶到会场,一次次彩排,寻找最合适的演讲方法。其中很多人早就是取悦听众的大师,但是他们到这里仍然要从头学起。喜剧脱口秀的演员习惯于在一分钟里放五到六个笑话,这样做不利于他通过一场演讲完整表达一个观点。比尔·盖茨宣传他300亿美元的慈善基金,也许并不如一个“每人少用一张纸巾,世界节约571,230,000磅纸巾”这样的例子更有杀伤力。
总之,《TED演讲的秘密:18分钟改变世界》就是一本教你这些TED演讲技巧的小书。说到这儿要再度吐槽一下国内不靠谱的译者和编辑。一般一本书叫什么什么的秘密,或者什么什么改变世界,就可以不用看了,因为不存在秘密,也没有任何一本书改变过世界。偏偏这本书两样都占。其实人家老老实实的名字叫How to deliver a TED TALK,怎么做一个TED演讲,像所有TED一样,本书只解决一个问题,清清白白,哪只眼睛看见谁要改变世界了呢?
作者的确是在总结数以千计TED演讲者们共通的技巧。文字还不够,几乎在每个小技巧旁边,作者都放上二维码。读的时候只要扫描,就能直达视频链接。作者自己是一位成功的TED演说家,据说他把别人好的演讲每个都看了不止10遍。我相信读完本书,再看完他推荐的链接,任何人都能成为演讲高手。TED本为交流而生,为传道服务,日积月累它自己也成为道的一种,成为可供学习和揣摩的玩意儿,不能不说是个有趣的现象。
不过,作者说了,如果时时刻刻关注技巧,在演讲中的表现就是不断制造戏剧性,牢牢把握观众的胃口,如果做过分了,难免戕害可信度,对演讲反而是一种负面作用。正如开篇提到的那群企业家,他们不良于言,但是最终采访的结果,做出来的节目,往往能打动人心。因为他们有真诚,有历练之后形成的独特观点,他们不加雕饰的经历已经是戏剧创作中的“英雄之路”。
还有一点,作者说TED之所以受到那么多听众欣赏,因为所有TED都有一个共同结论,那就是立即去做。如果某方面存在问题,TED的演讲者不会只去列举问题或抱怨环境,而是时刻关注如何努力,怎样解决。如果这本书传递的观点给你的感觉还不错,那就马上行动起来,精心准备一场演讲。也许明天你站在舞台中心,就能让老师和同学们大吃一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