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说明了如何通过加强高职实训基地建设来提升学生就业竞争力,并对正确处理高职实训基地建设与提升学生就业竞争力中应该注意的主要问题作了初步探讨。
【关键词】高职 实训基地 学生 就业竞争力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3-0015-01
高职校内实训基地是教学、科研、培训、生产多功能性的实训场所,是高职院校实施有效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职学生巩固理论知识、训练职业技能、实现与职业岗位直接接触、全面提高综合素质的训练平台,更是高职学生职前职业能力准备和就业竞争力提升的重要渠道,是高职学生实现有效就业的重要支撑。因此。要加强高职实训基地建设来提升学生就业竞争力。
一、就业竞争力的含义
有的观点认为就业竞争力是“在一定的就业环境中选择和从事职业所需要的各种技能和能力的总和”,也有的观点是“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上,具有战胜竞争对手、找到适合才能发挥和实现自身价值的适当工作岗位的能力,即满足社会和用人单位对人才需求的能力”,前者的界定把就业竞争力等同为就业力,后者却是以职业结果论,两者都有失偏颇。我认为,就业竞争力可以定义为:获取和保有工作并区分于竞争对手的职业优势的能力。他是个体良好知识、能力、素质、态度等多要素的综合素质体现。综合素质是就业竞争力的基础,而就业竞争力是综合素质的集中反映和显著标志。
构成就业竞争力的要素包括专业素养与德育素养两个方面,前者主要是指个体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及与专业相关的基本素养,后者是个体在所学专业知识与技能之外应当具备的素质。所以,就业竞争力至少应该包括如下几个基本要素:知识结构与技能、品德与身心素质、思想与表达能力、创新与反应能力、人际沟通与气质修养等。其中,知识结构与技能、品德与身心素质是基础。只有不断优化知识结构,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形成良好品德、锤炼自己身心,求职者才会显得“有内涵”,心理素质是否过硬。在招聘活动越来越重视现场因素的今天,对临场反应能力、创新意识的要求越来越高,所以思想与表达能力、创新与反应能力是就业竞争力的构成要素,一个人的气质修养与人际沟通能力在就业实践中的作用也越来越显重要。
二、加强高职实训基地建设、提升学生就业竞争力
加强高职实训基地建设是提升学生就业竞争力的手段。从一定含义上说,高职教育本身就是就业教育。高职学生的就业能力与就业状况是衡量高职教育教学成败的根本指标。作为高职教育教学有效实施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实训在高职教育教学中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它不仅承担着理论课教学的验证与理解、知识的熟练与提升,更有专业技能的获取与培养、职业意识的感知与认同、职业行为的规划与养成,更重要的是,身临其境的职业岗位环境模拟,实现了专业学习与岗位适应的无缝对接,让学生可全方位感知所学专业应该具备的条件与素养,明确自身原有学习与努力的不足,从而使学习更有针对性和目的性。学生通过在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实训基地的工学交替、顶岗实习,可以接受现代企业氛围的熏陶,熟悉相关行业先进的设备、技术路线和生产工艺,尽快掌握相应岗位所需的基本技能与专业技术,取得实际工作经验,巩固、综合、强化实践能力,并能培养现代化生产和科技发展倡导的团队协作精神、群体沟通技巧和组织协调能力等综合素质。同时,校外实训基地所在单位的一系列规章制度及员工日常行为规范,也可以为学生提供形成综合实践能力、职业素质、职业道德、职业意识的实践氛围。
加强高职实训基地建设与提升学生就业竞争力的合力作用是实现高职学生有效就业的基本途径。高职教育同样是面向市场的教育,高职人才最终都得接受用人单位的评估与挑选。高等职业教育应培养能满足现代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具有较强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高级应用型人才。而岗位针对性和职业适应性是当前高职教育教学过程中的一对主要矛盾,较难处理又必须处理好。为提高岗位针对性,在专业实践能力的培养方面,要加强主要职业岗位的操作能力培养,以使学生毕业后能较快进入角色,尽量减少职前培训所需的时间,以提高就业竞争力。职业适应性是指高职毕业生适应岗位技术或职业内涵不断变化的能力,其实质就是学生如何面向整个职业生涯的问题。这就要求高职学生掌握较宽厚的基础理论,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具有较强的继续学习能力。实践是最好的老师与方向,市场是人才素质的晴雨表,通过高职实训基地建设与实训的有效实施,引导新生的专业认知和职业认识,努力做到“学校与社会零距离,学生与岗位零距离”的办学理念。让高职学生在身体力行的工作岗位中明了自身的职业方向和职业发展要求,积极主动积累和拓展职业知识与技能。完善自身职业素质。从而为将来获取职业与战胜竞争对手,打下坚实基础,实现高职学生的有效就业,增强整个高职学生的整体就业优势。
三、加强处理高职实训基地建设来提升学生就业竞争力时应该注意的问题
高职实训基地建设是提升学生就业竞争力的必要条件。高职学生就业竞争力的形成与提升受社会环境、课堂教学、社会实践、实习实训、个人品格、身心素养及个体因素等专业与非专业素质诸要素的影响,是众多因素纠合所产生的一种合力,并不只是某一个或几个因素的简单集合。尽管高职实训基地建设对高职学生就业竞争力的提升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实训成为高职教学环节的最重要的组成部分,甚至成为了当代高职教育教学的主要教学组织与课程设置模式,实训基地建设的规模、数量、质量,实训设施的配备与完整成为高职教育教学评估的重要指标,但必须看到,高职实训基地建设及高职实训的实施只是培育与提升学生就业竞争力的一个因素,只是高职学生就业竞争力得以提升的必要条件而不是唯一条件,既不是充分条件,还必须充分注意和重视其它因素对学生就业竞争力的影响,防止片面性。
要重视对就业学生的跟踪评估,不断完善实训基地建设。对已就业学生的跟踪评估至少能获取如下资料:凸显原有实训基地建设及实训实施中的优点、发现原有实训基地建设及实训实施中的不足、及时对实训基地及实训内容进行调整,从而形成良好的跟踪一评估一反馈一调整机制,不断完善实训基地建设、实训设施与实训环节,提升实训基地建设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真正有效实现高职实训基地建设对提升学生就业竞争力的支撑作用。
参考文献:
[1]张实才.谈高职实训基地建设与提升学生就业竞争力的关系[J].中国经贸导刊,2010。
[2]毛颖善.高职实训基地建设:多元投资与创新机制[J].职业技术教育,2007。
作者简介:
高锐(1975-),女,吉林长春人,长春职业技术学院教师,副教授。
【关键词】高职 实训基地 学生 就业竞争力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3-0015-01
高职校内实训基地是教学、科研、培训、生产多功能性的实训场所,是高职院校实施有效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职学生巩固理论知识、训练职业技能、实现与职业岗位直接接触、全面提高综合素质的训练平台,更是高职学生职前职业能力准备和就业竞争力提升的重要渠道,是高职学生实现有效就业的重要支撑。因此。要加强高职实训基地建设来提升学生就业竞争力。
一、就业竞争力的含义
有的观点认为就业竞争力是“在一定的就业环境中选择和从事职业所需要的各种技能和能力的总和”,也有的观点是“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上,具有战胜竞争对手、找到适合才能发挥和实现自身价值的适当工作岗位的能力,即满足社会和用人单位对人才需求的能力”,前者的界定把就业竞争力等同为就业力,后者却是以职业结果论,两者都有失偏颇。我认为,就业竞争力可以定义为:获取和保有工作并区分于竞争对手的职业优势的能力。他是个体良好知识、能力、素质、态度等多要素的综合素质体现。综合素质是就业竞争力的基础,而就业竞争力是综合素质的集中反映和显著标志。
构成就业竞争力的要素包括专业素养与德育素养两个方面,前者主要是指个体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及与专业相关的基本素养,后者是个体在所学专业知识与技能之外应当具备的素质。所以,就业竞争力至少应该包括如下几个基本要素:知识结构与技能、品德与身心素质、思想与表达能力、创新与反应能力、人际沟通与气质修养等。其中,知识结构与技能、品德与身心素质是基础。只有不断优化知识结构,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形成良好品德、锤炼自己身心,求职者才会显得“有内涵”,心理素质是否过硬。在招聘活动越来越重视现场因素的今天,对临场反应能力、创新意识的要求越来越高,所以思想与表达能力、创新与反应能力是就业竞争力的构成要素,一个人的气质修养与人际沟通能力在就业实践中的作用也越来越显重要。
二、加强高职实训基地建设、提升学生就业竞争力
加强高职实训基地建设是提升学生就业竞争力的手段。从一定含义上说,高职教育本身就是就业教育。高职学生的就业能力与就业状况是衡量高职教育教学成败的根本指标。作为高职教育教学有效实施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实训在高职教育教学中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它不仅承担着理论课教学的验证与理解、知识的熟练与提升,更有专业技能的获取与培养、职业意识的感知与认同、职业行为的规划与养成,更重要的是,身临其境的职业岗位环境模拟,实现了专业学习与岗位适应的无缝对接,让学生可全方位感知所学专业应该具备的条件与素养,明确自身原有学习与努力的不足,从而使学习更有针对性和目的性。学生通过在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实训基地的工学交替、顶岗实习,可以接受现代企业氛围的熏陶,熟悉相关行业先进的设备、技术路线和生产工艺,尽快掌握相应岗位所需的基本技能与专业技术,取得实际工作经验,巩固、综合、强化实践能力,并能培养现代化生产和科技发展倡导的团队协作精神、群体沟通技巧和组织协调能力等综合素质。同时,校外实训基地所在单位的一系列规章制度及员工日常行为规范,也可以为学生提供形成综合实践能力、职业素质、职业道德、职业意识的实践氛围。
加强高职实训基地建设与提升学生就业竞争力的合力作用是实现高职学生有效就业的基本途径。高职教育同样是面向市场的教育,高职人才最终都得接受用人单位的评估与挑选。高等职业教育应培养能满足现代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具有较强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高级应用型人才。而岗位针对性和职业适应性是当前高职教育教学过程中的一对主要矛盾,较难处理又必须处理好。为提高岗位针对性,在专业实践能力的培养方面,要加强主要职业岗位的操作能力培养,以使学生毕业后能较快进入角色,尽量减少职前培训所需的时间,以提高就业竞争力。职业适应性是指高职毕业生适应岗位技术或职业内涵不断变化的能力,其实质就是学生如何面向整个职业生涯的问题。这就要求高职学生掌握较宽厚的基础理论,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具有较强的继续学习能力。实践是最好的老师与方向,市场是人才素质的晴雨表,通过高职实训基地建设与实训的有效实施,引导新生的专业认知和职业认识,努力做到“学校与社会零距离,学生与岗位零距离”的办学理念。让高职学生在身体力行的工作岗位中明了自身的职业方向和职业发展要求,积极主动积累和拓展职业知识与技能。完善自身职业素质。从而为将来获取职业与战胜竞争对手,打下坚实基础,实现高职学生的有效就业,增强整个高职学生的整体就业优势。
三、加强处理高职实训基地建设来提升学生就业竞争力时应该注意的问题
高职实训基地建设是提升学生就业竞争力的必要条件。高职学生就业竞争力的形成与提升受社会环境、课堂教学、社会实践、实习实训、个人品格、身心素养及个体因素等专业与非专业素质诸要素的影响,是众多因素纠合所产生的一种合力,并不只是某一个或几个因素的简单集合。尽管高职实训基地建设对高职学生就业竞争力的提升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实训成为高职教学环节的最重要的组成部分,甚至成为了当代高职教育教学的主要教学组织与课程设置模式,实训基地建设的规模、数量、质量,实训设施的配备与完整成为高职教育教学评估的重要指标,但必须看到,高职实训基地建设及高职实训的实施只是培育与提升学生就业竞争力的一个因素,只是高职学生就业竞争力得以提升的必要条件而不是唯一条件,既不是充分条件,还必须充分注意和重视其它因素对学生就业竞争力的影响,防止片面性。
要重视对就业学生的跟踪评估,不断完善实训基地建设。对已就业学生的跟踪评估至少能获取如下资料:凸显原有实训基地建设及实训实施中的优点、发现原有实训基地建设及实训实施中的不足、及时对实训基地及实训内容进行调整,从而形成良好的跟踪一评估一反馈一调整机制,不断完善实训基地建设、实训设施与实训环节,提升实训基地建设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真正有效实现高职实训基地建设对提升学生就业竞争力的支撑作用。
参考文献:
[1]张实才.谈高职实训基地建设与提升学生就业竞争力的关系[J].中国经贸导刊,2010。
[2]毛颖善.高职实训基地建设:多元投资与创新机制[J].职业技术教育,2007。
作者简介:
高锐(1975-),女,吉林长春人,长春职业技术学院教师,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