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水系放射性水平及卫生学评价

来源 :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sq198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1965年以来,对长江水系23个断面(包括四川、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上海等七个省市内的干流和支流。)水体中的总β和锶-90进行了监测。1979年和1980年对42个断面的水体、底部沉积物和鱼类样品进行了总α、总β、90Sr、137Cs、226Ra、U、Th和3H的测定。所得结果表明,水中总β和90Sr历年变化趋势一致,而且与同时期内长江流域大气沉降物中总β和90Sr的变化规律基本一致。这两年水体中放射性浓度,总α为1.6pCi/L,总β2.8pCi/L,铀0.8μg/L,钍0.15μg/L,镭-226 0.28pCi/L,3H280pCi/L,锶-90 0.27pCi/L,铯-137<0.0065pCi/L。

本文反映了长江水系的放射性水平及分布特点;总结了十多年来放射性变化特点;估算了长江水(不包括水中泥沙)每年带至东海的放射性总量;讨论了水生物对放射性核素的浓集特点;最后对水系作了放射卫生学评价。

其他文献
本文报道用Ge(Li)γ能谱仪测定钍中毒动物脏器中钍子代放射性强度的方法。首先用巴特曼(Bateman)系数导出了测量计算非平衡钍子代核素强度的一般公式,然后选择三次合适的测量时间,通过测量有较强γ辐射的228Ac、212Pb和212Bi子代的特征γ线峰面积计数,计算出动物活杀时刻脏器中每个钍子代的放射性强度。最后,对此方法的可靠性用测量已知强度的天然钍矿石(平衡钍)各子代放射性强度值进行了检验。
期刊
本文报告了18只狗γ线、中子混合照射400〜10,000拉德后形成3种类型放射病时一些重要脏器如骨髓、脾脏、小肠、小脑及心脏的超微结构变化,并依型进行了对比,文章还分析讨论了造血型放射病时脾、小肠出现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肠型放射病时畸形细胞的形成及其意义;脑型放射病时小脑皮层的变化及其意义。
期刊
期刊
本文研究了Ge(Li)探测器测量用的环形样品盒对不同能量γ线的效率和分辨率。比较了环形样品盒与圆柱形样品盒在同一探测系统中的定量探测限。证明合理地选用样品盒的形状及大小对于提高探测系统的灵敏度是很有效的。
期刊
期刊
本工作测定了服碘-131治疗的甲癌患者在呼出气、唾液、汗中的碘-131的最大排出率;并监测了患者的内衣、筷子、牙刷等物品的表面污染。患者呼出气中碘-131的最大排出率为1.6×10-6/小时·服用剂量;汗为3.0×10-5/小时·服用剂量;唾液为2.3×10-4/毫升·服用剂量。本文对碘-131治疗甲癌和甲亢患者的医学防护和管理问题进行了讨论。
期刊
期刊
本文叙述了照前退火对LiF(Mg,Cu,P)热释光磷光体发光特性的影响。实验表明,在300℃以下,LiF(Mg,Cu,P)磷光体有4个发光峰。这些峰的峰高和峰高比随退火温度和时间而变化。在剂量学应用中,一般采用250℃退火15分钟,然后经1分钟左右迅速冷却到室温,再在100℃低温退火两小时。这样处理后的磷光体在210℃的峰最为突出,其他几个峰都比较小,可以近似视为单峰曲线而有利于使用。
期刊
期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