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防寒保温
温度是鸡群生长、发挥生产性能的重要条件。鸡群生长的最适宜温度是18~23℃,如果低于5℃,产蛋量和饲料转化率都会明显下降。因此,应根据鸡舍的构造不同,实行防寒保温措施,保证舍内温度不低于13℃,最好控制在15℃以上。
二、保持舍内干燥、空气清新
1.合理通风。鸡舍的保温措施非常重要,但通风也必不可少,否则舍内有害气体如氨气、硫化氢、二氧化碳等,会造成鸡群的呼吸系统疾病,甚至因缺氧而窒息死亡。因此,舍内要灵活通风,确保二氧化碳浓度不高于千分之五,氨气浓度不高于十万分之一。
2.消毒防疫。冬季,鸡的免疫力下降,易患各种疾病,应加强鸡舍的卫生管理,定期进行消毒。对鸡舍墙壁、地面、用具等要定期用2%~3%的烧碱水溶液,或2%~4%的来苏儿溶液,或0.2%~0.5%的过氧乙酸溶液消毒,也可用0.1%新洁尔灭溶液消毒。要做好防疫工作,特别注意禽流感的预防。流感病毒可随病禽粪便和鼻腔分泌物排出而污染禽舍、笼具和垫料等,对消毒剂及热比较敏感,因此,对污染的禽舍进行消毒时,必须先用去污剂清除污物,再用次氯酸钠溶液消毒,最后用福尔马林和高锰酸钾熏蒸消毒。铁制笼具也可采用火焰消毒。粪便中病毒含量很高,处理时要特别注意。粪便和垫料应通过掩埋和生物发酵方法进行处理,对处理中所使用的工具要用火碱水或其它消毒剂浸泡消毒。
3.经常检查饮水器、水槽是否漏水。喂水时,防止水槽过满溢水。加强对供水设备的维护,避免漏水,创造适宜湿度环境。
4.防止应激。当天气由热变冷,鸡舍通风与鸡群体温发生严重失调时,以及鸡群受到惊吓时,会发生冷热应激和环境应激,造成产蛋周期的改变。因此,养鸡户应加强温度控制管理,并保持鸡舍及周围环境的安静,尽量减少温度变化、转群捉鸡等应激因素,饲料加工、装卸等操作也应远离鸡舍。
三、调整日粮,增加营养
寒冷季节气温低,蛋鸡的热能消耗大,为保持稳定高产,应提高日粮的营养水平和能量水平。增加动物性原料和玉米、谷物等能量饲料的比例,全面满足蛋鸡对蛋白质、矿物质和维生素等的需要。在特别寒冷的季节,还可在日粮中酌情添加1%油脂,既能增加饲料的适口性,又能有效帮助鸡体抵抗寒冷,增加蛋重,提高饲料转化率。
四、人工补充光照
蛋鸡产蛋高峰期,每天需要16小时的光照。寒冷季节昼短夜长,自然光照时间及强度均不足,应人工补充光照。人工补充光照要有规律性,要按时开灯,准时关灯,并持之以恒。切不可忽早忽晚、忽长忽短、时断时续,以免引起产蛋减少或换羽现象。
中国农业大学动物科学院范仕苓
温度是鸡群生长、发挥生产性能的重要条件。鸡群生长的最适宜温度是18~23℃,如果低于5℃,产蛋量和饲料转化率都会明显下降。因此,应根据鸡舍的构造不同,实行防寒保温措施,保证舍内温度不低于13℃,最好控制在15℃以上。
二、保持舍内干燥、空气清新
1.合理通风。鸡舍的保温措施非常重要,但通风也必不可少,否则舍内有害气体如氨气、硫化氢、二氧化碳等,会造成鸡群的呼吸系统疾病,甚至因缺氧而窒息死亡。因此,舍内要灵活通风,确保二氧化碳浓度不高于千分之五,氨气浓度不高于十万分之一。
2.消毒防疫。冬季,鸡的免疫力下降,易患各种疾病,应加强鸡舍的卫生管理,定期进行消毒。对鸡舍墙壁、地面、用具等要定期用2%~3%的烧碱水溶液,或2%~4%的来苏儿溶液,或0.2%~0.5%的过氧乙酸溶液消毒,也可用0.1%新洁尔灭溶液消毒。要做好防疫工作,特别注意禽流感的预防。流感病毒可随病禽粪便和鼻腔分泌物排出而污染禽舍、笼具和垫料等,对消毒剂及热比较敏感,因此,对污染的禽舍进行消毒时,必须先用去污剂清除污物,再用次氯酸钠溶液消毒,最后用福尔马林和高锰酸钾熏蒸消毒。铁制笼具也可采用火焰消毒。粪便中病毒含量很高,处理时要特别注意。粪便和垫料应通过掩埋和生物发酵方法进行处理,对处理中所使用的工具要用火碱水或其它消毒剂浸泡消毒。
3.经常检查饮水器、水槽是否漏水。喂水时,防止水槽过满溢水。加强对供水设备的维护,避免漏水,创造适宜湿度环境。
4.防止应激。当天气由热变冷,鸡舍通风与鸡群体温发生严重失调时,以及鸡群受到惊吓时,会发生冷热应激和环境应激,造成产蛋周期的改变。因此,养鸡户应加强温度控制管理,并保持鸡舍及周围环境的安静,尽量减少温度变化、转群捉鸡等应激因素,饲料加工、装卸等操作也应远离鸡舍。
三、调整日粮,增加营养
寒冷季节气温低,蛋鸡的热能消耗大,为保持稳定高产,应提高日粮的营养水平和能量水平。增加动物性原料和玉米、谷物等能量饲料的比例,全面满足蛋鸡对蛋白质、矿物质和维生素等的需要。在特别寒冷的季节,还可在日粮中酌情添加1%油脂,既能增加饲料的适口性,又能有效帮助鸡体抵抗寒冷,增加蛋重,提高饲料转化率。
四、人工补充光照
蛋鸡产蛋高峰期,每天需要16小时的光照。寒冷季节昼短夜长,自然光照时间及强度均不足,应人工补充光照。人工补充光照要有规律性,要按时开灯,准时关灯,并持之以恒。切不可忽早忽晚、忽长忽短、时断时续,以免引起产蛋减少或换羽现象。
中国农业大学动物科学院范仕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