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女郎的旗袍情结

来源 :女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anju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说起旗袍,很多人会想起张曼玉的电影《花样年华》。的确,你可以忘记电影情节,但绝对忘不了那身着旗袍的婀娜背影。《花样年华》掀起的复古旗袍风潮,至今影响力犹在。但值得注意的是,张曼玉的旗袍打扮并不是什么交际花的穿着,她扮演的是一名香港职场女性。
  香港职场女性穿着旗袍真的是传统(香港称旗袍为长衫)。20世纪50年代,受西方女性解放的影响,香港女性开始走上工作岗位,留下了很多传世惊艳的职场女性街拍照。那个时期香港流行的旗袍,与1930年代老上海流行的旗袍完全不同。香港旗袍的裁剪,更像是一件one-piece连衣裙,只是加上了旗袍领;极致收腰和突出身材曲线的沙漏形轮廓,是受西方立体剪裁的影响,很有DIOR 的“NEW LOOK系列”感觉;中式的丝绸面料+西方的立体剪裁,是中西合璧式的审美……这种制式獨特、穿着舒适的旗袍和香港国际都市的形象相得益彰。
  随着西式成衣和欧美服饰的涌入,20世纪70年代后,香港的旗袍行业日渐式微,但是旗袍并未退出历史的舞台,每年香港小姐的选拔,必有一个环节是旗袍展示。旗袍本身是具有仪式感的,亦舒在她的小说《胭脂》中写1970年代的香港职场女性第一次和富家子弟约会时“穿镂空丝绒旗袍和高跟鞋”,更在小说《我的前半生》里说“旗袍是中国女人的救命稻草,重要场合找不到合适的衣服,穿旗袍总没错”,由此可见,旗袍在香港女性心中是能媲美晚礼服的服饰。
  老派的香港女星出席重要场合,会选择各式长及脚踝的低开叉旗袍,显得修长而端庄。女明星萧芳芳就是资深旗袍行家,她深谙“犹抱琵琶半遮面”的穿着真理,绝不选择夸张暴露的高开叉形式,她用薄纱质地的料子做袖子和领口,或者选择复古贵气的烂花丝绒面料,隐隐约约透露肌肤,性感得克制、内敛。萧芳芳出生于上世纪40年代,如今依旧能看到她穿着棉布旗袍平底鞋逛街的新闻。
  香港许多的传统学校如今还在使用旗袍式样的校服,基本是以1950年代的旗袍为基础演变而来的,白色或者阴丹士林蓝,无省、接袖、暗扣、侧拉链,像一条连衣裙但有旗袍领和低开叉,更接近于1940年代穿的阔身旗袍。
  阔身旗袍,就是如今开始回温的“古法旗袍”,宽大却最能体现纤细的身材,有如张爱玲说的“飘飘欲仙”感。能把阔身旗袍穿得好看的,只有少女纤细摇曳的身姿,董洁在《金粉世家》里的学生扮相就是代表。所以香港的旗袍校服选择了这种款式,完全突显了少女的优势。
  旗袍对于很早就接触国际时尚的香港女性来说,更像是一种身份的归属和认同。香港职场女性的偶像、著名制片人施南生在与导演徐克的婚礼上,没有选择婚纱,而是让好友张叔平为她和伴娘设计了镶绲极其精致繁复、用色极其华丽大胆的乔其纱透视旗袍。虽然是传统的旗袍款式,但摒弃了传统新娘会选择的红色缎面材质,选用的进口乔其纱面料,显得轻盈柔美,端庄大气。
  用舶来品乔其纱做旗袍,是上世纪20年代富家小姐的最爱,那是受过西方教育的东方女性小心翼翼解放自己身体的开始,所以相较于其他材质的旗袍,乔其纱透视旗袍又具有自由独立的象征意义,也更具国际范儿。香港女性的旗袍情结,其实是中西合璧教育滋养下的新女性对新旧审美的融会贯通,她们拥有国际化的视野,自由独立的意识,更深谙独一无二的东方美学。
周立言 : 知名旗袍设计师,资深旗袍文化研究者,盘扣手艺人,时尚专栏作家。创立“荷言 HEYEN”品牌,将诗词文化融入服饰设计,以衣载道,传递东方雅致之美,极受职业女性群体喜爱。
其他文献
我家有兩只猫,一只叫饭团,一只叫熊猫。自从养了猫,我开始理解为什么人们喜欢把有魅力的女人形容为猫一样的女人。猫这种动物,几乎完美地钻了人类劣根性的所有空子。生而为猫,专治人类的贱病,如果女人都能像猫那样,世上也没什么大猪蹄子了。  首先,猫不黏人。基本对你爱搭不理,实在有求于你,才跑你面前蹭蹭椅子腿什么的。这时候,你就有种受宠若惊的感觉,无论手里有多重要的工作,都忍不住放下,给它加食喂水,陪它玩逗
期刊
爱吃烧烤?可能是基因决定的!  在茹毛饮血的时代,人类学会使用火,于是开始吃熟食,摆脱了“兽性”,逐步走向“人性”。这样看来,说人类文明是从吃烧烤开始的,也不是虚妄之辞。烧烤推进了人类文明的进步,烧烤美味有载已经几千年。  厨房、厨师在中国古代被称为“庖厨”、“庖丁”, “庖”字其实是“炮”字衍生而来的,“炮”就是古代常见的烧烤方式之一,具体做法是用稀黄泥包住鸟或小兽,放入火坑里烧熟,类似名菜“叫
期刊
还有什么比在初夏的夜晚一起小酌更幸福的事情呢?“俯涧长吟舒逸兴,倚岩小酌助清谈”,小酌特指与亲近的几个人在放松的环境里对饮相谈。小酌是相聚,更是情怀。一场宾主尽兴的小酌局,须得自己亲手烹制,方显得与友人的交情。那么如何避免烹制小菜变成苦力劳动呢?简的花园牛排屋的大厨邹美雄为你支招,教你在菜品选择和烹饪方法上使巧劲儿,让制作下酒菜变成令人期待、享受的事情。烟熏三文鱼牛油果塔  配料:  三文鱼150
期刊
程璧  中國民谣女歌手、摄影师,毕业于北京大学外文系日本语专业。推出《晴日共剪窗》《诗遇上歌》《我想和你虚度时光》《早生的铃虫》《光芒》等专辑。她的音乐独具一格,文学性与音乐性并重,被称为“拥有安抚浮躁心灵的诗意之声”。  程璧的歌声,与诗歌的距离触手可及。她浅吟低唱的诗与歌,让都市里的浮躁心灵能够获得片刻宁静。  程璧曾将北岛、西川等一众驰名中外的诗人的经典诗作谱曲,并录制成音乐专辑《我想和你虚
期刊
我在不同的场合,经常会被问到同样的问题:作为职场妈妈、创业者,如何带好俩娃,如何平衡工作与生活?  工作与生活其实很容易平衡,生活嘛,精致或者马虎一点都无所谓, 对于职业女性而言,真正需要平衡并且成为难题的,是工作与子女的教育问题。  当年儿子一岁多,我有一次去约稿,跟一位女儿在读小学的女编辑套近乎,我说:“孩子这么大就省心了吧?”  她像看外星人一样看着我,说:“你惜福吧,孩子上学之前才是父母的
期刊
冬天吃羊肉的饮食习惯由来已久,羊肉早已是冬日饮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羊肉的制作花样可谓是洋洋大观,从清早的一碗醒神羊汤到午间一碗烫热心肠的羊肉泡馍,从招待贵客的清真羊肉大菜到家庭大快朵颐的清炖萝卜羊肉,从味道鲜美的京涮手切羊肉到外焦里嫩的烤小羊排……无论是中餐还是西餐,如何把羊肉做得酥烂无膻味,都是一门学问。新年伊始,我们一起聊聊如何吃羊肉。羊肉,有排面儿的祖传高级食材  食羊肉早就不仅仅是为
期刊
乌镇美吗?非常美,四季俱美,晴雨皆宜。但我只在秋天去过乌镇,连续三年。  在我看来,乌镇最美的时候,还是每年10月乌镇戏剧节举办的时候。  我因戏剧节而来,然后爱上了乌镇。在乌镇看水、看桥、看戏剧、看街头表演,与无数有趣的人在街头相遇。戏剧节时的乌镇,就是一场奇幻无比的嘉年华。关于乌镇戏剧节  乌镇戏剧节是由华语戏剧界极具影响力的黄磊、赖声川、孟京辉共同发起,每年10月,通过戏剧与生活、小镇与大师
期刊
我们总用“童话世界”来形容美好且不真实的场景,务实的德国人却以格林兄弟的生平与創作为线索,创建了一条“童话之路”。  童话之路从德国格林兄弟的故乡哈瑙起,蜿蜒向北至《不来梅城市乐手》的发生地不来梅,这条绵延600公里的公路,犹如一条纵览格林兄弟一生的轴线,所有读过《格林童话》的人,到了这里都会触发奇妙的遐思。在哈瑙与施泰瑙,“遇见”格林兄弟  1785年及翌年,雅科布·格林与威廉·格林相继出生在哈
期刊
生命其困顿  在一棵开花的树下  像句玩笑  墓园外开尽了洁白之早樱  樱花善落  外面太吵  里面的人太疲乏  旧世界的空房子  从来不为死者  你我墓碑前的交谈  像窗边轻轻的问候  问候一个  可能不在家的人  因言语匮乏  愧对这鸟鸣  多想写下春日之无终  可我离太阳太近了  玫瑰一帧一帧地长成  一切变化和双眼  将我欺瞒  二零二零年  “自由”向我展示其束缚  人类银杏嫩叶般的大脑
期刊
自从视频网站推出可选的播放速度,“XX倍速”就成了效率新量词。  《中国青年报》调查显示,76.5%的受访者认为自己正过着“倍速生活”。听上去有点匆匆,但在不同场景中,我们旋转、跳跃,用2倍速高效追剧,以0.5倍速慢时光看鸟发呆,感受现代科技与包容价值观带来的 “倍速自由”,也是挺爽的。  本期《生活灵感研究院》,我们带你看看他人的倍速秒招,从中找到快节奏生活中的回旋大法。在速度的抉择中,重新校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