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代化是一个具有世界性意义的演变过程,也是后进国家普遍追求的目标。20世纪80年代以来,现代化研究在中国已成为“显学”。但是,通观学术界对中国现代化问题的研究,尚存在一些明显的薄弱环节。其中,对于中国共产党是否形成了现代化的比较系统的理论,应该怎样概括这一理论的总体框架,学术界尚无有分量的研究成果。曲阜师范大学李安增教授所著《中国共产党现代化理论研究》(陕西人民出版社2008年9月版)一书,不仅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创新的纵向维度,而且从中国共产党现代化实践的横向维度,较为全面、系统地探讨了中国共产党的现代化理论这一很有研究价值和意义的课题,全书近50万字,既有中共现代化理论形成发展史的梳理、理论内容框架的建构,又有实现现代化的战略选择,还有对其特点、价值和功能的分析,从而较好地弥补了中国现代化问题研究领域的学术欠缺,成为一部研究中国现代化问题的学术力作。
一、系统考察了中国共产党现代化理论形成发展的历史轨迹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后就具有鲜明的现代化导向,一直为中华民族的复兴即中国社会的现代化而努力进行着理论探索和实践活动。可以说,一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就是一部党领导人民为实现现代化而奋斗并取得显著成就的历史。中国共产党的现代化理论,是随着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史进程而形成、发展和完善的。《中国共产党现代化理论研究》一书牢牢把握这一理论产生的时代背景、历史条件和国情特点,系统地考察了中国共产党现代化理论形成发展的历史轨迹。作者指出,中国作为“晚发外生型”国家,中国共产党的现代化理论是西方侵略与霸权威胁、文明示范及中国历史遗产张力共同起作用的结果。中国共产党的现代化理论发展进程可以分为四个阶段,即早期的现代化理念、新民主主义的现代化构想、以四个现代化为核心的经典现代化理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现代化理论。这一理论形成发展的过程,是对以往西方资本主义现代化模式或苏联社会主义现代化模式超越的过程,也是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同中国的民族特点和国情相结合而创生出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理论的过程。
二、科学构建了中国共产党现代化理论的研究体系
该书把中国共产党现代化理论作为一个整体,紧密联系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在对中国共产党重要历史文献和党的领导人相关著述认真梳理、深入研究的基础上,建构了中国共产党现代化理论体系的基本架构。这一理论框架,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坐标,全面分析了我国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以及人的现代化的科学内涵,分析了中国共产党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动力机制、环境创设、战略选择,分析了中国共产党作为现代化事业领导核心的历史必然性,由“革命党”向执政党角色转化的必要性以及其自身建设的现代化取向,概括了中国共产党探索现代化道路的基本经验。这一理论框架具有明显的创新性意义。首先,与一般关于现代化研究的著述把现代化与新民主主义革命分割开来的观点不同,作者充分肯定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要意义,对中国现代化前提条件的创设——现代民族国家的肇建进行了必要论证,并将其作为本书的立论前提和基础。其次,按照回答什么是现代化和如何实现现代化的逻辑关系,建构了中国共产党现代化理论的基本框架。作者从工业现代化、农业现代化、文化现代化、国防现代化以及政治现代化、人的现代化等方面对中国共产党现代化理论的内容进行了概括,回答了什么是现代化的问题;又从中国现代化的体制依托、动力机制、发展战略、环境创设、执政党建设等方面,回答了如何实现现代化的问题。这一概括和分析既符合历史实际,也具有合理的内在逻辑结构。再次,该书着力于整体把握、宏观建构和多向度综合分析。既不是单纯地从某一视域来研究中国共产党现代化理论的内容,也不是就某一代领导集体的现代化思想进行单向度的考察,而是把中国共产党几代中央领导集体探索现代化道路所面临的各种主客观要素综合起来进行分析,力求深入揭示中国共产党现代化理论形成、发展、完善所呈现出的一脉相承和与时俱进的特点与规律。
三、合理运用了多种研究方法
在研究中,作者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综合运用中共党史学、发展社会学、政治学、经济学和哲学等学科的基本理论与方法,同时借鉴了西方现代化研究中的一些方法,对中国共产党现代化理论进行了深入、系统的研究。与一般思想史著作的研究方法相比,《中国共产党现代化理论研究》一书呈现出两个明显的特色:一是纵向研究与横向研究相结合。在对中国共产党现代化理论形成发展过程进行纵向考察的同时,把中国共产党对现代化的认识放在世界现代化大潮中来观照和评价。而在纵向研究与横向研究相结合的过程中,又贯穿了比较研究的方法。既把中国共产党的现代化理论与中国各党派的现代化主张进行了比较,又把中国共产党的现代化理论与西方现代化理论及其他社会主义国家执政党的现代化理论进行了比较,从而凸显了中国共产党现代化理论的特点和理论价值。二是理论研究与实践研究结合。本书既有对中国共产党关于现代化的重要文献和党的领导人相关著述进行的系统研究和梳理,又有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现代化建设实践特别是21世纪中国现代化建设中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的分析和思考。这种理论研究与实践研究互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不仅增加了理论研究的历史厚重感,而且凸显了实践研究的现实意义。
总之,《中国共产党现代化理论研究》一书是具有学术创新意义和实践价值的学术力作。它对于学习和研究中共党史、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对于回答中国现代化建设中的实际问题,尤其对于当前深入学习落实科学发展观都具有重要参考价值。当然,书中的某些思考和认识,只能说是作者的一家之言,难免会有某些缺陷与不足。即便如此,该书对推进中国共产党现代化理论研究的作用还是应该予以充分肯定的。
[责任编辑:文 义]
一、系统考察了中国共产党现代化理论形成发展的历史轨迹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后就具有鲜明的现代化导向,一直为中华民族的复兴即中国社会的现代化而努力进行着理论探索和实践活动。可以说,一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就是一部党领导人民为实现现代化而奋斗并取得显著成就的历史。中国共产党的现代化理论,是随着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史进程而形成、发展和完善的。《中国共产党现代化理论研究》一书牢牢把握这一理论产生的时代背景、历史条件和国情特点,系统地考察了中国共产党现代化理论形成发展的历史轨迹。作者指出,中国作为“晚发外生型”国家,中国共产党的现代化理论是西方侵略与霸权威胁、文明示范及中国历史遗产张力共同起作用的结果。中国共产党的现代化理论发展进程可以分为四个阶段,即早期的现代化理念、新民主主义的现代化构想、以四个现代化为核心的经典现代化理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现代化理论。这一理论形成发展的过程,是对以往西方资本主义现代化模式或苏联社会主义现代化模式超越的过程,也是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同中国的民族特点和国情相结合而创生出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理论的过程。
二、科学构建了中国共产党现代化理论的研究体系
该书把中国共产党现代化理论作为一个整体,紧密联系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在对中国共产党重要历史文献和党的领导人相关著述认真梳理、深入研究的基础上,建构了中国共产党现代化理论体系的基本架构。这一理论框架,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坐标,全面分析了我国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以及人的现代化的科学内涵,分析了中国共产党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动力机制、环境创设、战略选择,分析了中国共产党作为现代化事业领导核心的历史必然性,由“革命党”向执政党角色转化的必要性以及其自身建设的现代化取向,概括了中国共产党探索现代化道路的基本经验。这一理论框架具有明显的创新性意义。首先,与一般关于现代化研究的著述把现代化与新民主主义革命分割开来的观点不同,作者充分肯定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要意义,对中国现代化前提条件的创设——现代民族国家的肇建进行了必要论证,并将其作为本书的立论前提和基础。其次,按照回答什么是现代化和如何实现现代化的逻辑关系,建构了中国共产党现代化理论的基本框架。作者从工业现代化、农业现代化、文化现代化、国防现代化以及政治现代化、人的现代化等方面对中国共产党现代化理论的内容进行了概括,回答了什么是现代化的问题;又从中国现代化的体制依托、动力机制、发展战略、环境创设、执政党建设等方面,回答了如何实现现代化的问题。这一概括和分析既符合历史实际,也具有合理的内在逻辑结构。再次,该书着力于整体把握、宏观建构和多向度综合分析。既不是单纯地从某一视域来研究中国共产党现代化理论的内容,也不是就某一代领导集体的现代化思想进行单向度的考察,而是把中国共产党几代中央领导集体探索现代化道路所面临的各种主客观要素综合起来进行分析,力求深入揭示中国共产党现代化理论形成、发展、完善所呈现出的一脉相承和与时俱进的特点与规律。
三、合理运用了多种研究方法
在研究中,作者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综合运用中共党史学、发展社会学、政治学、经济学和哲学等学科的基本理论与方法,同时借鉴了西方现代化研究中的一些方法,对中国共产党现代化理论进行了深入、系统的研究。与一般思想史著作的研究方法相比,《中国共产党现代化理论研究》一书呈现出两个明显的特色:一是纵向研究与横向研究相结合。在对中国共产党现代化理论形成发展过程进行纵向考察的同时,把中国共产党对现代化的认识放在世界现代化大潮中来观照和评价。而在纵向研究与横向研究相结合的过程中,又贯穿了比较研究的方法。既把中国共产党的现代化理论与中国各党派的现代化主张进行了比较,又把中国共产党的现代化理论与西方现代化理论及其他社会主义国家执政党的现代化理论进行了比较,从而凸显了中国共产党现代化理论的特点和理论价值。二是理论研究与实践研究结合。本书既有对中国共产党关于现代化的重要文献和党的领导人相关著述进行的系统研究和梳理,又有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现代化建设实践特别是21世纪中国现代化建设中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的分析和思考。这种理论研究与实践研究互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不仅增加了理论研究的历史厚重感,而且凸显了实践研究的现实意义。
总之,《中国共产党现代化理论研究》一书是具有学术创新意义和实践价值的学术力作。它对于学习和研究中共党史、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对于回答中国现代化建设中的实际问题,尤其对于当前深入学习落实科学发展观都具有重要参考价值。当然,书中的某些思考和认识,只能说是作者的一家之言,难免会有某些缺陷与不足。即便如此,该书对推进中国共产党现代化理论研究的作用还是应该予以充分肯定的。
[责任编辑:文 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