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提要:在职校语文教学中加强美育,增强学生的美感体验,既有利于陶冶学生的情操,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综合素养,又有利于开发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增强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因此,课堂要创造“美”的气氛;教学要引导“美”的感受;“美”要在课后延伸,让美育在职校的教学中开出灿烂之花。
关键词:美育 语文教学 提高
“美”即美育,也就是审美教育,即美化教育、情感教育,就是用美的信息去激发引导教育对象的心理情感,培育符合人类崇高理想的心理情感和审美意识,从而使学生拥有健康的心灵、高尚的情趣。
在职校语文教学中加强美育,增强学生的美感体验,既有利于陶冶学生的情操,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综合素养,又有利于开发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增强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那么,如何在职校语文教学中实施审美教育呢?
一、课堂要创造“美”的气氛。
课堂是教师对学生进行“传道、授业、解惑”的主要场所。因此,培养学生的审美兴趣和审美能力,课堂气氛的美化是一个必不可少的条件。和谐的课堂气氛,对于学生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是巨大的,对于学生知识的接受、学习兴趣、学习积极性的形式,都有着深刻的影响。爱因斯坦在《论教育》中指出:“每项成绩背后都有一种推动力,它是成绩的基础;反过来,这种推动力也是通过任务的完成而得到加强。”可见,这种推动力既来源于学生学习语文的动机,也来源于教师对这种动机的催化作用,这种作用就是教师对于课堂的气氛美化。
当施教者营造了一个轻松、和谐的课堂气氛,那么本堂课的授课质量便提高了一半,对学生也起到了潜移默化的美的教育。
二、教学要引导“美”的感受。
(一)感受作品美。优秀的文学作品能净化人的心灵,培养人的情趣,陶冶人的性灵,美化人的灵魂,而这一特有功能又集中表现在作品的思想意境上。因此,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就是把学生带进作品的艺术境界里去,让作品所展示的鲜明而真实的生活画面在学生头脑中再次浮现。如在教学《天山景物记》时,主要引导学生感知作者用多种色彩逼真地描绘了雪山、森林、湖泊、瀑布、鲜花、瀑布、溪流、骏马、羊群、、雪莲、旱獭、游鱼、曙光、歌声、夕阳等等,使学生从光、色、形中领略到天山的秀美、健美、壮美、动美、静美等旖旎风光,从而激起学生为把祖国河山装扮得更加美丽而辛勤劳动的力量。
(二)把握语言美。语言是思维的物质外壳,是作者写文章时表达思想感情的物质媒介,是文章最易看见的形式因素,也是文章形式美的最突出表现。语言美要通过读来感受。
1.教者范读。“读书百遍,其义自现。”通过对课文的感情朗读,能够传达作品和谐婉转的韵律,体会作品的形式美和意境美。通过对美的再造想象,可以在脑海中再现课文的情境,从而进入作品中的意境,引起心理上的快感和审美联想。如《荷塘月色》中的第4段,作者从荷叶、荷花、荷香、“荷波”四个方面描写月下的荷塘。教者在范读时用富有感情的语调读出作品的意境。
2.自由诵读。朱自清的《荷塘月色》除了具有绘画美、意境美之外,还具有声韵美。如文中用了不少叠音词:“渐渐”、“悄悄”、“迷迷糊糊”、“蓊蓊郁郁”、“阴森森”、“曲曲折折”、“亭亭”、“层层”、“缕缕”、“密密”、“脉脉”、“静静”、“淡淡”、“峭楞楞”、“远远近近”、“高高低低”、“隐隐约约”、“阴阴”。这些叠音词读起来很顺口,听起来很顺耳,让学生自由朗读,细细体会,去领悟作者笔下的美。通过品味文章美的语言文字,看到作者笔下栩栩如生的美的形象,使学生的审美能力在实践中得到提高。
(三)体会意境美。在语文课教学上,教师尤其要善于诱发学生的审美情感,使学生的情感和作品中的情感产生这样或那样的共鸣,完善欣赏美的活动,否则,是无法实现美育的。以《祝福》为例,许多人读到此作,都会因为祥林嫂的悲惨遭遇而潸然泪下,对吞噬她的封建礼教表示极大的憎恨。不用说,此时,他们已经体会到了作品的美之所在,达到了艺术欣赏的目的。然而,让年仅十七八岁的学生来欣赏,却很难做到一步到位。我在教学本文时,让学生了解情节后,提出了一个新问题:“祥林嫂是怎么死的?”问题提出后,学生反响强烈,有的说“穷死的”,有的说“饿死的”,有的说“老死的”,有的说“自杀的”。答案各不相同,但无一切中要害。毫无异议,学生此时的审美情感和作品所表达的情感还有很大一段距离。毕竟学生生活的时代和祥林嫂生活的时代有着天壤之别。“穷”既有物质资料的缺乏,也有精神上的贫乏,还有处境艰难,无路可走等意,结合所有“穷”的含义,让学生阅读课文,找出祥林嫂的“穷”有哪些体现,然后分析她穷的根源,这样就可以从内容到主题把握全文了。
三、“美”要在课后延伸。
课后,可以以个性化的阅读写作展示美,在学生写作阶段,我们完全可以适当降低审题立意诸方面的要求。让题材开放——题材无禁区,学生有根据自己的生活体验选择的自由;让修改自信——修改权属学生,或自改,或互改,或集体改;让讲评更民主——学生积极参与作文讲评,指出优劣高下,提出建议;让成果共享——或在班上交流,或变成手抄报,或登上校报,或对外发表……让学生从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创造美。让作文展示学生生命活动的轨迹,作文才会有思想的碰壁,心灵的歌唱。同时,要鼓励学生亲近大自然,走进小剧场,演出课文剧……文章本是有情物,当他们用青春的生命去拥抱这变换的广阔世界,写出的文章必有新鲜的生命在其中跳荡,喷洒的是热血,燃烧的是真情。在如此五彩缤纷的生活中学习,岂能不“美”?
美育教育无处不在,无处不可为,职校侧重美教育学旨在培养学生的综合美德,锻炼学生的创美能力,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只要我们满腔热忱地去追求、去实践,美育就一定能在职校的教学中开出灿烂之花。
参考文献
[1]苏凤军《谈语文教学与审美教育》中国教育研究论丛[J]
[2]张军《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J]
[3]封燕《浅谈中专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关键词:美育 语文教学 提高
“美”即美育,也就是审美教育,即美化教育、情感教育,就是用美的信息去激发引导教育对象的心理情感,培育符合人类崇高理想的心理情感和审美意识,从而使学生拥有健康的心灵、高尚的情趣。
在职校语文教学中加强美育,增强学生的美感体验,既有利于陶冶学生的情操,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综合素养,又有利于开发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增强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那么,如何在职校语文教学中实施审美教育呢?
一、课堂要创造“美”的气氛。
课堂是教师对学生进行“传道、授业、解惑”的主要场所。因此,培养学生的审美兴趣和审美能力,课堂气氛的美化是一个必不可少的条件。和谐的课堂气氛,对于学生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是巨大的,对于学生知识的接受、学习兴趣、学习积极性的形式,都有着深刻的影响。爱因斯坦在《论教育》中指出:“每项成绩背后都有一种推动力,它是成绩的基础;反过来,这种推动力也是通过任务的完成而得到加强。”可见,这种推动力既来源于学生学习语文的动机,也来源于教师对这种动机的催化作用,这种作用就是教师对于课堂的气氛美化。
当施教者营造了一个轻松、和谐的课堂气氛,那么本堂课的授课质量便提高了一半,对学生也起到了潜移默化的美的教育。
二、教学要引导“美”的感受。
(一)感受作品美。优秀的文学作品能净化人的心灵,培养人的情趣,陶冶人的性灵,美化人的灵魂,而这一特有功能又集中表现在作品的思想意境上。因此,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就是把学生带进作品的艺术境界里去,让作品所展示的鲜明而真实的生活画面在学生头脑中再次浮现。如在教学《天山景物记》时,主要引导学生感知作者用多种色彩逼真地描绘了雪山、森林、湖泊、瀑布、鲜花、瀑布、溪流、骏马、羊群、、雪莲、旱獭、游鱼、曙光、歌声、夕阳等等,使学生从光、色、形中领略到天山的秀美、健美、壮美、动美、静美等旖旎风光,从而激起学生为把祖国河山装扮得更加美丽而辛勤劳动的力量。
(二)把握语言美。语言是思维的物质外壳,是作者写文章时表达思想感情的物质媒介,是文章最易看见的形式因素,也是文章形式美的最突出表现。语言美要通过读来感受。
1.教者范读。“读书百遍,其义自现。”通过对课文的感情朗读,能够传达作品和谐婉转的韵律,体会作品的形式美和意境美。通过对美的再造想象,可以在脑海中再现课文的情境,从而进入作品中的意境,引起心理上的快感和审美联想。如《荷塘月色》中的第4段,作者从荷叶、荷花、荷香、“荷波”四个方面描写月下的荷塘。教者在范读时用富有感情的语调读出作品的意境。
2.自由诵读。朱自清的《荷塘月色》除了具有绘画美、意境美之外,还具有声韵美。如文中用了不少叠音词:“渐渐”、“悄悄”、“迷迷糊糊”、“蓊蓊郁郁”、“阴森森”、“曲曲折折”、“亭亭”、“层层”、“缕缕”、“密密”、“脉脉”、“静静”、“淡淡”、“峭楞楞”、“远远近近”、“高高低低”、“隐隐约约”、“阴阴”。这些叠音词读起来很顺口,听起来很顺耳,让学生自由朗读,细细体会,去领悟作者笔下的美。通过品味文章美的语言文字,看到作者笔下栩栩如生的美的形象,使学生的审美能力在实践中得到提高。
(三)体会意境美。在语文课教学上,教师尤其要善于诱发学生的审美情感,使学生的情感和作品中的情感产生这样或那样的共鸣,完善欣赏美的活动,否则,是无法实现美育的。以《祝福》为例,许多人读到此作,都会因为祥林嫂的悲惨遭遇而潸然泪下,对吞噬她的封建礼教表示极大的憎恨。不用说,此时,他们已经体会到了作品的美之所在,达到了艺术欣赏的目的。然而,让年仅十七八岁的学生来欣赏,却很难做到一步到位。我在教学本文时,让学生了解情节后,提出了一个新问题:“祥林嫂是怎么死的?”问题提出后,学生反响强烈,有的说“穷死的”,有的说“饿死的”,有的说“老死的”,有的说“自杀的”。答案各不相同,但无一切中要害。毫无异议,学生此时的审美情感和作品所表达的情感还有很大一段距离。毕竟学生生活的时代和祥林嫂生活的时代有着天壤之别。“穷”既有物质资料的缺乏,也有精神上的贫乏,还有处境艰难,无路可走等意,结合所有“穷”的含义,让学生阅读课文,找出祥林嫂的“穷”有哪些体现,然后分析她穷的根源,这样就可以从内容到主题把握全文了。
三、“美”要在课后延伸。
课后,可以以个性化的阅读写作展示美,在学生写作阶段,我们完全可以适当降低审题立意诸方面的要求。让题材开放——题材无禁区,学生有根据自己的生活体验选择的自由;让修改自信——修改权属学生,或自改,或互改,或集体改;让讲评更民主——学生积极参与作文讲评,指出优劣高下,提出建议;让成果共享——或在班上交流,或变成手抄报,或登上校报,或对外发表……让学生从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创造美。让作文展示学生生命活动的轨迹,作文才会有思想的碰壁,心灵的歌唱。同时,要鼓励学生亲近大自然,走进小剧场,演出课文剧……文章本是有情物,当他们用青春的生命去拥抱这变换的广阔世界,写出的文章必有新鲜的生命在其中跳荡,喷洒的是热血,燃烧的是真情。在如此五彩缤纷的生活中学习,岂能不“美”?
美育教育无处不在,无处不可为,职校侧重美教育学旨在培养学生的综合美德,锻炼学生的创美能力,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只要我们满腔热忱地去追求、去实践,美育就一定能在职校的教学中开出灿烂之花。
参考文献
[1]苏凤军《谈语文教学与审美教育》中国教育研究论丛[J]
[2]张军《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J]
[3]封燕《浅谈中专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