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
小时候,我住的是土房,房子里有一套让我至今都难忘的家具。
那套家具既不昂贵,也不特殊,只是一个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连体柜。它大得很,铺满整面墙,下面是木制的柜台和储物空间,上面是橱窗,全是玻璃。
我之所以能记得这么深刻,得力于母亲。她太爱干净了,尤其是柜子上方的玻璃橱窗,总是被她擦得透亮,甚至都找不到什么指纹的痕迹。
记得小时候,橱窗里乱而有序地陈列着各种各样的物件,琳琅满目,丰富且神秘。可能是人越长大视力也就越好了吧,我渐渐发现,那些根本就不是什么宝贝——过时的镜子,空的化妆品瓶,破旧的相册,每一样东西都是低微的价格,我心里都门儿清。
每当母亲定期将橱窗里的“宝贝”拿出来挨个擦拭时,我都会不讲情面地戳穿一番:“有什么可擦的,又不是啥好东西。”母亲总是笑而不语。
时间长了,我的攻势也越发猛烈,且有扩大的倾向。
每当见到母亲又开始擦那块几步就能踏遍的水泥地,我便说:“破土房有啥好打扫的,住砖房的人家也没像咱们这么爱干净。”家在农村,我小学和中学都在村里读,周围的孩子们都对卫生问题不怎么在意。但那段日子里母亲要求我三天洗一次头,衣服变着花样地换,可以破旧,但不能不干净。
我的牢骚又盛了:“穷讲究什么啊,衣服在这种环境里脏得快,别人都不换咱们换什么?”母亲也不多言,只会说:“除非你想永远住在这里。”
2
初中二年级,学校组织了一次学科竞赛。我的成绩向来不错,前几科发挥得也蛮好,剩下一科语文还是我的强项,不出意外的话应该能拿第一名。
但意外还是发生了。答到作文题时,我看并不是自己特别擅长的话题,心想这种题目我不占优势,写出來若是没拿高分还挺丢脸的,那就干脆弃权,一个字都不写,说不定同学们还会觉得我神秘……
那是我第一次作文交白卷,之后也是我第一次见母亲泣不成声,哭得我都慌了,因为印象中她素来坚毅得很,父亲哭她都不会哭,我考第十几名她也未曾哭过,更何况那次我在没写作文的前提下拿了第四名,有啥好哭的。
我问她怎么了,她自己都说不清,一直哭一直哭,哭得我多年后还记得那个场景。后来我忍不住问她:“到底怎么回事啊?您是觉得我成绩下降了?还是我没有坚持到底?或者觉得我不乖了?还是说,突然质疑起我的能力?”
她一一否认,含糊地回答:“妈也不知怎么了,就是看着那卷子上的大片空白,心里难受得很。妈从没特别在意过你的成绩如何,也没指望过你将来大富大贵,但妈一看到那片空白,比你考倒数第一名都难受。妈总觉得你是在糟践自己,你是在浪费生命,自轻自贱,比做乞丐都让人失望寒心。”
母亲的话既不具体,也不漂亮,甚至我很长时间都归纳不清楚其背后的深意,但多年以来,就是这句话常能让我警醒:无论境遇如何,都不能坐以待毙。
攻读研究生期间,我的导师用一句话概括了这种感觉,那也是我们临毕业时她给我们的赠言:“孩子们,不论你们将来做哪种职业,或临逢怎样的人生境地,都请时刻牢记这八个字——尽物之性,尽人之性。”
是的,在任何状况下都不能自贱自弃。在狭小的空间内翻转腾挪,在四肢受限的状态下尽情起舞,用有限的琴键弹出无限的乐音,人就会在这个过程中收获别样的充实与自信。
小时候,我住的是土房,房子里有一套让我至今都难忘的家具。
那套家具既不昂贵,也不特殊,只是一个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连体柜。它大得很,铺满整面墙,下面是木制的柜台和储物空间,上面是橱窗,全是玻璃。
我之所以能记得这么深刻,得力于母亲。她太爱干净了,尤其是柜子上方的玻璃橱窗,总是被她擦得透亮,甚至都找不到什么指纹的痕迹。
记得小时候,橱窗里乱而有序地陈列着各种各样的物件,琳琅满目,丰富且神秘。可能是人越长大视力也就越好了吧,我渐渐发现,那些根本就不是什么宝贝——过时的镜子,空的化妆品瓶,破旧的相册,每一样东西都是低微的价格,我心里都门儿清。
每当母亲定期将橱窗里的“宝贝”拿出来挨个擦拭时,我都会不讲情面地戳穿一番:“有什么可擦的,又不是啥好东西。”母亲总是笑而不语。
时间长了,我的攻势也越发猛烈,且有扩大的倾向。
每当见到母亲又开始擦那块几步就能踏遍的水泥地,我便说:“破土房有啥好打扫的,住砖房的人家也没像咱们这么爱干净。”家在农村,我小学和中学都在村里读,周围的孩子们都对卫生问题不怎么在意。但那段日子里母亲要求我三天洗一次头,衣服变着花样地换,可以破旧,但不能不干净。
我的牢骚又盛了:“穷讲究什么啊,衣服在这种环境里脏得快,别人都不换咱们换什么?”母亲也不多言,只会说:“除非你想永远住在这里。”
2
初中二年级,学校组织了一次学科竞赛。我的成绩向来不错,前几科发挥得也蛮好,剩下一科语文还是我的强项,不出意外的话应该能拿第一名。
但意外还是发生了。答到作文题时,我看并不是自己特别擅长的话题,心想这种题目我不占优势,写出來若是没拿高分还挺丢脸的,那就干脆弃权,一个字都不写,说不定同学们还会觉得我神秘……
那是我第一次作文交白卷,之后也是我第一次见母亲泣不成声,哭得我都慌了,因为印象中她素来坚毅得很,父亲哭她都不会哭,我考第十几名她也未曾哭过,更何况那次我在没写作文的前提下拿了第四名,有啥好哭的。
我问她怎么了,她自己都说不清,一直哭一直哭,哭得我多年后还记得那个场景。后来我忍不住问她:“到底怎么回事啊?您是觉得我成绩下降了?还是我没有坚持到底?或者觉得我不乖了?还是说,突然质疑起我的能力?”
她一一否认,含糊地回答:“妈也不知怎么了,就是看着那卷子上的大片空白,心里难受得很。妈从没特别在意过你的成绩如何,也没指望过你将来大富大贵,但妈一看到那片空白,比你考倒数第一名都难受。妈总觉得你是在糟践自己,你是在浪费生命,自轻自贱,比做乞丐都让人失望寒心。”
母亲的话既不具体,也不漂亮,甚至我很长时间都归纳不清楚其背后的深意,但多年以来,就是这句话常能让我警醒:无论境遇如何,都不能坐以待毙。
攻读研究生期间,我的导师用一句话概括了这种感觉,那也是我们临毕业时她给我们的赠言:“孩子们,不论你们将来做哪种职业,或临逢怎样的人生境地,都请时刻牢记这八个字——尽物之性,尽人之性。”
是的,在任何状况下都不能自贱自弃。在狭小的空间内翻转腾挪,在四肢受限的状态下尽情起舞,用有限的琴键弹出无限的乐音,人就会在这个过程中收获别样的充实与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