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自发遣刑创设起,遣犯配所经不断调整,逐渐产生了外遣东北、西北与发往内地相结合的格局。嘉庆朝的遣犯改发呈现出了与以往不同的特征。缓解管理压力的需求成为此时期改发遣犯的直接动力和主导因素,以新疆、内地为主要配所的新格局形成,东北作为外遣配所的功能大幅下降。此调整虽可维护东北秩序,却加重了新疆和内地的管理压力,也为发遣制度乃至清代流放体系的衰落埋下伏笔。这背后可能隐含着发遣制度瓶颈及其影响在嘉庆朝的扩大化问题。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发遣刑创设起,遣犯配所经不断调整,逐渐产生了外遣东北、西北与发往内地相结合的格局。嘉庆朝的遣犯改发呈现出了与以往不同的特征。缓解管理压力的需求成为此时期改发遣犯的直接动力和主导因素,以新疆、内地为主要配所的新格局形成,东北作为外遣配所的功能大幅下降。此调整虽可维护东北秩序,却加重了新疆和内地的管理压力,也为发遣制度乃至清代流放体系的衰落埋下伏笔。这背后可能隐含着发遣制度瓶颈及其影响在嘉庆朝的扩大化问题。
其他文献
文章通过探索性空间分析,发现中国各地级市间城市化水平存在明显的空间依赖,并据此勾画出城市化水平空间聚集的4种类型,其中高一高、低一低的正向空间依赖起主导作用。各主要社会经济因素也存在很强的空间依赖,构成城市化水平空间聚集的内在机制。空间误差回归模型较好验证并控制住了这种空间依赖关系。受户籍制度、工业化战略及进程影响,与工业化发展水平相比,开放程度对城市化水平的提升作用更为明显。
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中国人口科学》杂志社和香港科技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院共同主办的人口普查国际学术研讨会,将于2013年1月8~9日在香港召开。会议旨在从人口普查数据分析人口发展的规律与趋势,探讨人口变化对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
近代的西学东渐,对中国社会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改变了中国人对外部世界的认识。几乎所有的西学门类,以及各种各样的思潮、学说、观念都先后传入中国,在新与旧、古与今、中与外的碰撞中,中国的各种学术得到了极大的开拓和发展。在翻译、介绍、发展西学的过程中所形成的整套话语、理论框架、研究范式,其影响一直延续到当下。
以诸申作为被剥削者论述社会性质,似偏颇且有自相矛盾之处。广大旗人官员的主要担任者是诸申,而其面对皇帝又自称"奴才",满文是aha(阿哈),与包衣阿哈、户下家奴的阿哈,是同一个词。但诸申、包衣皆非贱民"奴隶",为正身旗人。诸申的"奴才"身份,只对皇帝、王公本主子家有低贱性,对他人并无意义,他们相当多的是处于社会高等阶层。八旗领主领有诸申的分封制,入关后在下五旗中延续实行。道光朝限制下五旗王公所领旗分佐领诸申(哈哴阿)的数量,并解除较高官员之家对王公主子的奴才身份,但至清末仍有三分之一残留。
梳理《满文原档》记载,可以肯定,manju(满洲)作为ju?en(女真)族所属部落之一,在清太祖时期已然存在。迨其兴起以后,"满洲"之名常被用作国号,指代金国。至天聪九年(1635)十月十三日,清太宗皇太极更改族称,以manju(满洲)取代ju?en(女真)。满洲遂名闻遐迩。
2020年7月4日至5日,由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清史研究》编辑部主办的"首届清代经济史高端论坛"在线上举行,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南开大学、中山大学、上海交通大学、香港大学、香港科技大学、华东师范大学、河南大学、山西大学、江西财经大学等科研机构的二十余位学者与会。本次论坛同步向公众直播。论坛由六场会议组成,主题分别为"大分流之后""士绅、科举与基层治理""货币与货币制度""货币与财政""法律与经济""环境与经济"。论坛还举办了主题为"清代经
《清代军机处满文熬茶档》的现有研究,多专注于清朝、准噶尔和西藏三方面之关系。若把对青海的关注放置于对《熬茶档》的解读,则不难发现乾隆朝准噶尔三次熬茶程序在青海的进展,决定着进入礼佛目的地西藏的成功与失败。如果说乾隆朝的准噶尔熬茶促成了清代藩部体系的最终形成,西宁管理中心和青海接待要地在这个历史进程中则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熬茶档》详实的记载展示着青海在清代边疆事务中关联各路、统辖四方,又在地域、行政中自成体系的独特地位。
依托丰富的文献资料和古城地图,"伊犁九城"的建置始末可以得到详细的考证。"伊犁九城"包括了满城、汉城、回城等不同类型城市,在选址、城市形制、城内建筑等方面,各城存在诸多共性,也具有不同的特点。通过对满城建置的考察,可以将满城形制追溯到明代卫所城,这可在古城形制及内部建筑上得到印证。明清之际北疆城址形制的延续性,是由古城均由绿营兵建造这一事实直接决定的。
献俘礼制乃古代军礼的重要组成部分,指的是军队凯旋后将所获敌酋或首级进献庙、社及皇帝的礼仪活动。清朝前中期武功赫赫,圣祖、世宗、高宗三帝继承历代之制,将其不断得到发展完善,载入《会典》,并数度举行。道光八年,平定张格尔之乱,宣宗举行了有清-代最后一次献俘受俘礼,在档案中亦多有记载。献俘受俘礼,具有宣扬国威、震慑外藩的作用,既体现了清廷继承中华传统礼制,彰显王朝正统的政治意图,又见证了诸帝践行大一统事业的辉煌与艰辛。
早在与后金(清)政权建立贡市关系之初,达斡尔氏族显贵即开始学说满语。康熙初布特哈打牲部落组建,通晓满语文成了达斡尔官员群体的必备技能。康熙中叶,在清廷满化政策推动下,满语文在黑龙江驻防八旗达斡尔军户中率先普及。受布特哈归隶黑龙江将军,继而被改组为呼伦贝尔、布特哈八旗影响,乾隆中叶满语普及到整个达斡尔族。晚清满语文在全国式微,但在达斡尔社会却依旧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