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机动车污染防治情况及应对措施分析

来源 :中国资源综合利用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anglang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机动车保有量逐年增加,大量机动车尾气的排放对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的危害,机动车污染防治刻不容缓.对此,宁夏积极采取一系列污染防治措施,取得一定成效.本文列举了近年来宁夏在机动车污染防治工作中所采取的措施,并针对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议.
其他文献
近年来,随着中药行业的蓬勃发展,中药残渣排放对环境的压力日益增大.传统的焚烧、掩埋等处理方式不仅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其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还导致资源浪费.目前,中药残渣的资源化利用研究主要集中在堆肥、栽培食用菌、用作动物饲料或饲料添加剂、生产乙醇和沼气、造纸等领域,可以实现中药残渣的资源化利用,节约资源,减少环境污染.本文提出了中药残渣资源化的生态循环模式,以期建立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中药产业体系,推动中药行业的绿色可持续发展.
迪庆藏族自治州(简称迪庆州)是云南唯一的藏族自治州,习近平总书记在2015年、2020年两次到云南考察调研,都对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作出了重要指示.迪庆州积极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经过多年的探索与实践,当地生态文明建设的各项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效.本文全面分析了迪庆州扎实开展生态文明建设的情况,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政策建议.
本文基于生态环境部2019年发布的调查所获得的427份问卷数据,运用stata15.0软件深入分析城市居民生活垃圾分类行为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居民个人特征中,年龄、主观环境知识水平对居民垃圾分类行为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因此,政府可通过增加新媒体中环境知识宣传占比来对老年人进行环境教育,提高其垃圾分类知识水平;进一步完善垃圾分类的设施建设及制度体系建设,促进我国城市生活垃圾分类的全面实现.
自发明以来,塑料因其优越的性能和富有竞争力的价格不断被推广应用.2019年,全球塑料的产出量高达3.68亿t.同时,因其成分复杂、收集分类困难、处理成本高昂,使用后的废塑料除少量被机械回收外一直未开发出有效的回收渠道.据预测,至2030年,全球废塑料的排放量将超过4.4亿t,带来巨大而严峻的环境问题.幸运的是,各国已经开始意识到该问题的严重性,不断立法或出台相关政策,限制甚至禁止部分塑料的使用,鼓励开发替代产品从源头上努力解决该问题,同时积极推广废塑料的回收再利用.本文以塑料循环为目的,以回收过程生命周期
电力行业作为利国利民的项目,能源需求量非常大,而在电力企业传统发展模式中,高能耗高污染问题较为突出,影响了电力能源的可持续发展.如何才能实现能源与经济协调发展,共建绿色电力运行体系便成为国家关注的重点问题.本文针对电力行业清洁能源的发展进行了分析,给予了几点建议,以期实现节能减排,推进电力能源的绿色发展.
资源紧缺是当前全球面临的一大问题,如何从废物中回收资源成为研究热点.啤酒废水作为一种有机物浓度高且无毒无害的废水,在废水资源回收领域得到了广泛关注.本文综述了目前啤酒废水资源化的不同方法,对每种方法的研究现状和不足之处进行了分析,为啤酒废水资源化方法的实际应用和进一步研究提供思路和参考.
通过分析近年山东省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本研究依据山东省水资源禀赋、生态用水需求、经济社会发展合理需要等现状因素,衔接既有水资源管理制度,确定用水总量、用水效率等水资源开发利用管理要求,作为水资源利用上线目标,针对不同区域水资源状况的差异,划定水资源重点管控区,并提出相应的管控要求.
农村面源污染是指农村生活和农业生产活动中大量污染物进入受纳水体所引起的污染.在降水和径流冲刷作用下,溶解的或固体状的污染物从非特定的地域通过农田地表径流、农田排水和地下渗漏等方式进入受纳水体中.当前,有必要采取合理措施,对农村面源污染进行综合防治.一是通过农田生态塘改造,对农田退水中的N、P等元素进行有效拦截与净化利用;二是通过生活污水治理和畜禽养殖废弃物减量化等措施,从源头上减少地表径流污染负荷,实现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以上污染治理技术在湖南省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及农业面源污染治理中广泛使用,效果较好.
当前,很多城市在发展过程中过分注重经济建设,忽视了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造成较为严重的大气污染,环境问题频发.重工业、煤炭供暖、建筑施工、汽车尾气排放等都是造成城市大气污染的重要因素.本研究以山东省为主要对象,针对大气污染现状提出相应的治理对策,以期为城市大气污染治理提供借鉴.
基于重庆市38区县2007-2016年数据,本研究建立城镇化、公路交通、环境排放评价体系,按照熵权TOPSIS法计算系统得分,并利用耦合协调模型、全局莫兰指数探析三者协调性的时空演化及空间自相关性.结果显示,2007-2016年重庆市城镇化、公路交通、环境排放整体呈增长趋势,分别提高29.7%、36.01%、15.7%,各区县三大系统发展差异显著,空间不平衡现象明显;时间序列上,重庆市城镇化、公路交通、环境排放整体协调指数提高了 22%,各区县从濒临失调过渡到良好协调阶段,协调性不断提高;空间演化上,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