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的才华比写作的才华更重要

来源 :小读者·阅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chy2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最近一阵子,各式各样的写作班,忽然遍地开花。我身边好多朋友,不拘以前是干什么的,忽然都开始热衷于写作。但写作这事,真的和别的事不太一样,不是仅仅通过了解一些技巧,或通过简单的重复劳动就能写好的。
  在我看来,阅读的才华远比写作的才华更为重要,而写作的才华,也一定是和阅读的才华相生相伴的。
  举一个例子,毕飞宇的《小说课》中,有一段关于《水浒》的解读,说的是林冲杀人,施耐庵是这么写的:
  “(林冲)将尖刀插了,将三个人的头发结做一处,提入庙里来,都摆在山神面前供桌上,再穿了白布衫,系了胳膊,把毡笠子带上,将葫芦里冷酒都吃尽了。被与葫芦都丟了不要,提了枪,便出庙门东头去。”
  看完这段,我们先停一停,请问各位,你在这段里,读出了什么?
  相信很多人第一次读时,看到此处,只是一带而过。这有什么出奇的呢?比起“鲁提辖拳打镇关西”那样浓墨重彩的段落,简直是稀松平常,无非就是做了一些零碎事情,连一点形容词的渲染也无。可是,就是这样简淡到近乎白描的段落,却不能细看,一看之下,简直堪称可怕,说是背后冒凉气都毫不为过。
  可怕在哪里呢?可怕,就可怕在这种平淡,这种冷静。这是刚刚杀完了三个人的林冲,一个被逼到了命运的绝路之上,还处在极度暴怒之中的林冲,这不是一次有预谋的杀人,而是激情之下的杀人。而你再看林冲的反应,却冷静得就像是做家务似的,按部就班地处理现场:先用仇人的脑袋做了祭品,再换掉血衣,把酒葫芦扔了,甚至还没忘记喝掉那一点残余的剩酒。这就够变态了,然后他提起枪,往东走了。
  他为什么往东走?这一句很容易被忽略掉。很简单,因为城在西边,往西走就是进城,自投罗网,所以他往东走。这就是林冲。一个“往东走”这么简单地句子,就把林冲这个人的性格,他的冷静,他的可怕,他的决绝,都写出来了。但是,作者写出来了,读者却能不能看出来呢?到了这个时候,就是拼阅读才华的时候了,看得出来,你就会毛骨悚然,看不出来,你就会觉得稀松平常,一带而过。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句老掉牙的诗谁都听过。它很清晰地点出了阅读和写作之间的因果关系。但是,我们通常都误会了它的重点,以为读书的重点在于“万卷”,要读得多,自然写得好。其实不然,读书的重点不在多,而在于“破”。
  “破”不是让你非得读很多遍,把书都翻烂了,而是要读破书中的精义,要破开它表面的字句,看出作者藏在字句下面的东西。看出这么写到底好在哪里,又不好在哪里。
  人家的书,写得好在哪里,你都看不出来,你反而能写得好,这有可能吗?阅读的重要,一方面是帮助你训练直觉,训练理解力,另一方面,是帮你建立一个好的写作标准,好的文字是什么质感,好的结构是怎么去编排的。
  很多人,只是把阅读当作消遣,所以就老是在一些浅显的东西里,在自己的舒适区里打转,但是又幻想自己只要书读得够多,自然就一定写得好,这是没道理的。
  有阅读才华的人,通常都是一种神来之悟,能把一些毫不相关的东西连接起来,却又令你觉得真是天作之合,有恍然大悟的感觉。这个除了本身的记忆力好,知识量储备得多以外,生理上的基础,大概就是脑神经触突特别多,所以各种信息的交流密度就比别人也快很多。
  你看到这里,也不要就灰心气馁,心想自己没有才华,就自我放弃吧。不必如此,因为,阅读的才华,除了少数天才以外,几乎没有人是与生俱来的,这绝对是可以锻炼的,可以提高的,而提高的方式,我个人经验,认为有以下三条:
  首先,你要学会去给自己找问题,去寻找文字中的蛛丝马迹,去揣摩很多看似无关紧要的细节,多问一问,他为什么这么写?换了我,我会怎么写?然后试着从不同的角度去回答这些问题,搞不好就被你发现了一个大冰山。先学会提问题,这是找到答案的第一步。
  其次,你要学会写书评,写读书笔记。读完一本书,有什么所得,琢磨出什么,想到些什么,就随手写下来。哪怕一开始啥也写不出来,那么,能在书上做个标记,画个重点,写个疑问,也总比啥也没有的强。有意识的训练自己去想,去表达,时间长了,阅读的能力就会逐渐提高。
  第三,学会去看别人的读书笔记。不管你看没看懂,去看看别人怎么说,搞不好就能给你点化出一些思路。慢慢地,你就能找到感觉了,今天解一个穴,明天解一个穴,慢慢地你就会发现自己的任督二脉被打通了,再看以前看不懂的书时,也能看出自己的心得,颇觉趣味无穷了,这种感觉真是千金不换,幸福无比。
  这是一个积累的过程,是基本功,没近路走,但是你踏踏实实地走下去,困而求知,无论天分高低,总会逐渐看到自己的进步。
  在我看来,这才是学习阅读,也就是学习写作的正路。
其他文献
每当我看到放在墙角的那辆自行车时,就想起了我学骑自行车的事。  小时候,我很想骑自行车,可家里却只有扭扭车。当看到邻居家的姐姐骑着自行车去上学的时候,我非常羡慕,希望妈妈也能给我买一辆自行车。  过了几天,自行车买回来了。我高兴极了,扶着车把,一抬腿就坐了上去,可摇摇晃晃地怎么也坐不稳。于是,就让妈妈教我骑自行车。  妈妈扶着自行车,让我往前骑。过了一会儿,妈妈慢慢地松了手,我胆子也放开了,在胡同
期刊
我们曾经搬过不止一次家,不论哪个家,靠墙且阳光充足的那个角落总是留给它——姥姥的缝纫机。它很老很老,在妈妈像我这么大的时候就有了,现在它已成为家庭的一员,是我们的好朋友、姥姥的好帮手。  姥姥的“飞人”牌缝纫机,有70厘米高,一个长着翅膀的人站在那里,看起来像是神话故事里的大英雄,黄色木纹的桌面托举着黑黑的机头,棕色的齿轮和皮带就在机身的右侧,小时候我特别喜欢看姥姥踩着踏板,齿轮转动的样子。  缝
期刊
人们似乎觉得,人死了,日子就好过了。可要我说,根本就没这档子事。  一开始,那些大人会不停地走过来说:“喂!你还这么小,怎么一个人就跑来了?你是在找你妈妈吗?”  你回答说:“不,我妈妈还活着呢,我死得比她早。”然后他们就会说:“啧啧,这可不太妙。”就像是你本来可以做点儿什么改变这一切,而你没能一直活着全都是你的错似的。  事实上,他们似乎认为其实是你自己非要跑来这里,连推带搡地挤进队伍,占了其他
期刊
罗妮娅的铅笔在纸上“唰唰”地写着,她做了一道又一道题目。  等她放下笔的时候,外面天都已经黑了。小狗太妃正躺在罗妮娅的床上打着盹儿,还霸占了好大一块地盘。罗妮娅走过去依偎着太妃,把小而翘的鼻子紧贴在它柔软的皮毛上。它的身上散发出一种很好闻的味道!那是充满自由和冒险的味道,还有一些令人感觉温暖和舒适的篝火气息……  “你知道吗,我经常遇到麻烦。”罗妮娅一边用手轻轻地挠着她的小狗的肚子,一边向它坦言道
期刊
“开饭啦!”一听到妈妈清脆的呼喊声,爸爸就迫不及待地冲到餐厅,望着餐桌上美味的菜肴:咖喱鱼、糖醋小排、大闸蟹、红烧肉……一副垂涎欲滴的样子。“亲爱的,你的厨艺越来越好了,老远就闻到味道了,真是色香味俱全呀,让我尝尝。”妈妈说:“你别着急,快去叫小不点来吃饭。”平时一开饭,小不点就会第一个冲进餐厅,今天,却和往常不一样。妈妈下完“命令”就等着父子俩出来吃饭。  爸爸三步并作两步,走到小不点的房间,打
期刊
微风,轻拂着岸边的柳条,  骄阳,唤醒了沉睡的知了。  “知了,知了”,  这是知了在报告夏的消息。  让我们赶紧换上夏装,  像花儿一样姹紫嫣红。  开遍田野,开遍山冈,  到处都能闻到夏天的馨香。  夏夜里,看到第一只萤火虫飞过,  它牵引着我们的目光。  一只、两只,三只……  數不清的萤火虫在空中翩翩飞舞,  就好像星星在空中闪耀。  穿过田野,来到山冈,  你听,蝈蝈、蛐蛐在高声地鸣叫。
期刊
老虎的皮毛为什么是橘黄色的?这是一个长期困扰科学家的问题。  也许有人觉得这样会让它们更显眼——尤其是在茂密的绿色森林背景中。诗人威廉·布莱克在诗中写道:“老虎,老虎,燃烧的光亮/在黑夜的森林中。”  事实上,尽管在我们看来其颜色是显眼的,但是在其猎物的眼中所呈现的色彩是不同的。  拥有正常色彩视觉的人类可以看到红色、蓝色和綠色。但是鹿只能识别蓝色和绿色,它们实际上是红色色盲。这意味着老虎身上的橘
期刊
内容介绍  《西游记》是中国古代第一部浪漫主义章回体长篇神魔小说。这部小说以“唐僧取经”这一历史事件为蓝本,通过作者的艺术加工,以丰富瑰奇的想象描写了唐僧师徒四众在去往西方的路途上,一路降妖伏魔,经历了九九八十一难,终于到达西天见到如来佛祖,取来真经的故事。自问世以来,受到历代读者的欢迎,被誉为“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  自盘古开天,三皇治世,五帝定伦,世界之间遂分为四大部洲:曰东胜神洲,曰西牛
期刊
1.谁先搬花盆  快下雨了,红蚂蚁帮主让桔梗和小鬼把两盆花搬到院子里让雨淋淋。说完,他就去悦来茶馆吃饭了。桔梗听话,照办了。小鬼贪玩,雨下了好一会儿才把花搬出。红蚂蚁回来一检查,就知道小鬼没及时搬出花盆,但两盆花看上去都湿淋淋的。请问大家,他是怎么检查出来的? 2.谁偷了茄子  一大早,红蚂蚁帮主刚刚起床,就听见通吃寨前聚吃鼓响,这聚吃鼓有大事发生的时候才会动用。红蚂蚁赶紧让丫鬟给他拿了两个包子路
期刊
一天,杜克探长在火车站一带巡逻,看到一个中年妇女带着4个小孩,这些孩子的样子好像很害怕。杜克探长觉得很奇怪,便一路跟着他们。  中年妇女带着孩子上了车,杜克探长也上了车,并在他们对面坐下来。为了了解情况,杜克热情地跟中年妇女搭讪。中年妇女自称是一所学校的数学老师,那些孩子都是她的学生,这次她是带孩子们去参加数学竞赛的。杜克装作若无其事的样子问了一句:“他们多大了?”中年妇女摆出一副数学家的架子说: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