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患者 男性,59岁,因突发不能言语3h余于2009年12月3号入院。既往史:否认高血压病、糖尿病或心脏病史,有长期饮酒。入院查体:Bp149/89mmHg(1mmHg=0.133kPa),神清,完全性运动性失语及感觉性失语,双侧瞳孔等大等圆,直径3mm,对光反射灵敏,右侧鼻唇沟稍浅.张口伸舌不能配合,颈软,四肢肌张力不高,四肢可见自主活动,
【机 构】
:
广东省江门市人民医院脑血管疾病科,529000,广东省江门市人民医院脑血管疾病科,529000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患者 男性,59岁,因突发不能言语3h余于2009年12月3号入院。既往史:否认高血压病、糖尿病或心脏病史,有长期饮酒。入院查体:Bp149/89mmHg(1mmHg=0.133kPa),神清,完全性运动性失语及感觉性失语,双侧瞳孔等大等圆,直径3mm,对光反射灵敏,右侧鼻唇沟稍浅.张口伸舌不能配合,颈软,四肢肌张力不高,四肢可见自主活动,
其他文献
目的 观察重组人白介素-10(rhIL-10)对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刺激的离体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s)增殖和syndecan-4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 体外培养大鼠胸主动脉VSMCs,分别应用终浓度为20 ng/mL TNF-α、100 ng/mL rhIL-10、200 ng/mL rhIL-10、20 ng/mLTNF-α+100 ng/mL rhIL-10、20 ng/mE
目的 探讨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患者迟发性脑血管痉挛(DCVs)的临床影响因素. 方法 回顾性分析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神经外科自2005年1月至2008年12月收治的74例动脉瘤性SAH患者的临床资料,判定DCVS,统计分析其影响因素. 结果年龄、出血次数、吸烟史、Hunt-Hess分级、Fisher分级、白细胞计数峰值与DCVS的发生具有明显相关性,其中年龄、出血次数、Hunt-Hes
目的 观察疏血通注射液对急性期脑出血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60例符合条件的急性期脑出血患者并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疏血通注射液6mL 1次/d静滴,连用15 d.入院第1天,治疗第7、15天行头颅CT检查测量血肿体积、血肿周围低密度容积的大小,应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同时监测
目的 探讨微血管减压术在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疗中的效果,为指导诊疗提供临床依据.方法 对广东省人民医院神经外科自2000年1月至2007年12月收治的181例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的一般资料、责任血管和外科手术效果等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181例三叉神经痛患者中,O型血患者79例(占43.65%),较国人正常O型血分布(33.80%)有增高趋势;发病率右侧:左侧=1.8:1;2条以上责任血管者45
患者男,45岁,因记忆和认知功能进行性下降伴精神障碍1年多,意识模糊2 d于2010年1月收入广东省司法警察医院神经外科.患者于1年多前出现记忆和认知功能下降,偶有头晕、头痛,偶伴精神障碍,无发热,无恶心、呕吐,无四肢抽搐,无两便失禁。
目的 探讨广西虎纹捕鸟蜘蛛毒素对胶质瘤细胞株U251增殖抑制作用,并初步阐明其作用机制. 方法 以含10%胎牛血清RPMIl640培养液湿化孵育培养U251细胞.采用MTT法通过抑制率评价蜘蛛毒素对胶质瘤细胞的细胞毒作用,应用倒置相差显微镜及HE染色观察细胞形态及细胞核变化,采用TUNEL法检测蜘蛛毒素对U251细胞凋亡的影响. 结果 蜘蛛毒素能够抑制胶质瘤细胞株U251的增殖.其48 h及72
目的 探讨血清瘦素水平及瘦素受体基因多态性与卒中发病的关系. 方法 选择广州红十字会医院神经内科自2007年1月至2008年12月99例住院卒中患者[脑血管病(CVD)组]及97例同期住院的非卒中患者(对照组)做为研究对象,采用聚合酶链反应结合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对2组患者进行瘦素受体基因Gln223Arg多态性进行检测,ELISA分析法检测血清瘦素水平. 结果 CVD组患者瘦素受体Gln223A
睡眠和觉醒是脑的两个基本的功能状态,其中睡眠约占人生的1/3时间.关于睡眠是否加工记忆.一直存在两种主要的观点:一种观点认为睡眠提供一段时间的静息期,从而减少了外界刺激对记忆保存的干扰[1]:另一种观点认为睡眠的生理状态是非常活跃的,它不仅简单地提供最小化的干扰.而且主动参与了记忆巩固加工过程[2]。
人们通过对颅脑损伤患者脑血流动力学和脑组织氧代谢情况的研究,证实了创伤后脑缺血的存在[1,2].后来人们应用微透析技术,从生化角度了解局部脑组织的代谢状况.明确了创伤后的确存在缺血所造成的代谢障碍[3].颅脑外伤后缺血的发病机制仍需进一步研究。
目的 探讨前中颅底沟通瘤的临床分类方法 及手术治疗,提高临床治疗水平. 方法 根据肿瘤主体位置和生长方向将29例前中颅底沟通瘤患者划分为额鼻眶区(16例)、中颅窝一侧颅底区(8例)、颅底中央区-中间颅底区(4例)及岩骨颈静脉孔区(1例)4类,据此并结合病理资料等分别选择扩大经额下人路(13例)、眶上-翼点入路(9例)、额颞眶颧入路(3例)、额颞人路(3例)及岩骨切除入路(1例)进行肿瘤切除和颅底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