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目的 探讨低场磁共振短时反转恢复序列(STIR)在骨关节挫伤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60例骨关节挫伤病例在低场磁共振常规SE序列T1WI、FRFSE序列T2WI和STIR序列中的影像表现。结果 60例骨挫伤SE序列T1WI发现38例,FRFSE序列T2WI发现45例,STIR全部发现。结论 STIR对骨挫伤的敏感性较高,对骨关节挫伤有较高的临床诊断价值,可作为骨关节外伤MRI检查的首选序列。
【关键词】STIR骨挫伤 水肿
【中图分类号】R681【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1005-0515(2010)005-067-01
STIR(Short time inversion recover)短反转时间反转恢复序列,是反转恢复序列(IR,inversion recover)的一种,它可100%地抑制脂肪组织的信号,检测出细微骨髓病灶,是目前骨髓检查中最敏感最常用的序列[1]。骨挫伤往往常规X线、CT难于显示,而MRI是用氢质子成像,氢质子广泛存在于水中,骨挫伤常发生骨髓水肿或出血,故而为其检出提供了极佳的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搜集2004年4月~2009年12月经手术证实及复查回访病例60例,且选择经X线及CT检查均无异常者,行SE及STIR成像,其中男40 例,女20例,年龄15岁~72岁。所有患者均有外伤史,有或轻微疼痛,外伤时间30分钟至4个月。其中膝关节55例,踝关节5例。
1.2 方法所用设备为GE公司Signa Profile Gold 0.2T永磁开放型MR仪,常规序列为SE及STIR,用冠状位、矢状位。扫描序列及主参数选择:短反转时间反转恢复序列:TR/TE=3000/23 ms;FOV:20,层厚4 mm,层间距1mm,激励次数4次。距阵:256x192,TI:75ms。自旋回波(SE)T2WI:TR/TE=3950/85 ms;T1WI:TR/TE=400/15 ms,层厚4mm,层间距1mm,激励次数均为5次。
2 结果
60例均有X线及CT检查,但均无异常发现。经MRI检查SE序列T1WI 发现38例,FRFSE序列T2WI发现45例,STIR全部发现。其中髌骨12例,胫骨52例,腓骨36例,股骨48例。地图状病灶37例,不规则形态者51例。SE序列T1WI呈等信号者22例,呈低信号者38例;FRFSE序列T2WI呈等信号者15例,呈高信号者45例;STIR全部呈边缘模糊的高信号。
3 讨论
骨挫伤在骨关节外伤中很常见,主要组织病理学改变为病变区骨髓充血、水肿和骨小梁微骨折,相应部位的软骨和皮质骨正常。有国外学者研究证实,种改变是由于外力作用使骨髓局部充血,毛细血管床过度灌注而致的骨髓水肿[2]。它是一种隐匿性损伤,由于挫伤部位病理组织学上的松质骨水肿、骨小梁的微骨折,尚不足以引起X线衰减系数的明显改变,故X线或CT检查常无异常发现。
骨挫伤是在MRI应用于在骨骼肌肉创伤检查之后,提出的一种骨损伤的全新概念,其所引发的临床症状:疼痛、压痛和肿胀表现明显。病人往往因临床症状无改善而来就诊。MRI具有较高组织分辨力和空间分辨力,在骨关节损伤检查中有明显优势,对骨关节损伤如骨挫伤、软骨、半月板及韧带损伤以及关节腔积液等诊断有重要价值。MRI对骨挫伤导致的骨髓变化具有很高敏感性,尤其脂肪抑制成像技术的应用提高了对外伤性骨髓水肿的诊断水平[3]。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及早行MR检查明确诊断,早日减轻病人痛苦,在骨关节挫伤的诊疗上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
正常骨髓腔内因含较多的脂肪组织,在MRI的T1WI、T2WI均呈较高信号。骨髓水肿可由多种骨髓病变引起,如急性骨质疏松、骨肿瘤、骨梗死、急慢性感染等,外伤性骨髓水肿为临床最常见。骨髓病变的MRI表现被称之为“骨髓取代征”,即高信号的正常骨髓信号被异常组织信号代替,大多数病变的T1WI及T2WI时间延长,病变在T1WI呈低信号,但在T2WI上病变与正常骨髓均为高信号,病变与正常骨髓信号的对比有限。然而,采用脂肪抑制技术消除了正常骨髓的高信号,而病变信号并不降低,表现为高信号,达到两者明显对比效果,完全显示骨髓病变范围及真实反映骨髓受累情况。
STIR序列是在产生信号的90°和180°脉冲之前先给予一个翻转180°脉冲。翻转180°脉冲和90°脉冲之间的翻转时间影响图像对比,被称作TI。通过选择短的TI,使脂肪的纵向磁化衰减到零,此时施加一个90°脉冲,图像上的脂肪T1WI成分被压制,TI主要对脂肪比较敏感,而成人骨髓主要成分是脂肪,因此,在STIR像上表现为黑色影。骨挫伤在T1WI及T2WI检出率低于STIR序列,常规T1WI、T2WI所不能显示有骨挫伤的,采用STIR脂肪抑制技术,骨髓腔的脂肪信号明显下降,而骨挫伤后导致骨组织局部化学成分的变化,引起的弛豫时间改变,其信号并不降低,因而骨髓水肿得以清晰显示。在STIR序列中病变范围较T1WI及T2WI检出范围增大,境界更加清晰,可以明确骨髓受损范围,且能反映骨挫伤短期变化,为临床提供了全面诊治信息,具重要临床应用价值,可将STIR脂肪抑制技术做为骨挫伤在MRI诊断中的首选成像技术。对于X线和CT检查为阴性者,视为一种较可靠的检查方法。
参考文献
1.张雪哲,王 武.重视MRI在骨髓病变的临床应用.中华放射学杂志,2001,35(6):405
2.涂茜,陈菁,罗述祥,等.磁共振和X线检查在膝关节外伤诊断中的比较.中国CT和MRI杂志,2005,3(1):55.
(责任审校:赵旭)
【关键词】STIR骨挫伤 水肿
【中图分类号】R681【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1005-0515(2010)005-067-01
STIR(Short time inversion recover)短反转时间反转恢复序列,是反转恢复序列(IR,inversion recover)的一种,它可100%地抑制脂肪组织的信号,检测出细微骨髓病灶,是目前骨髓检查中最敏感最常用的序列[1]。骨挫伤往往常规X线、CT难于显示,而MRI是用氢质子成像,氢质子广泛存在于水中,骨挫伤常发生骨髓水肿或出血,故而为其检出提供了极佳的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搜集2004年4月~2009年12月经手术证实及复查回访病例60例,且选择经X线及CT检查均无异常者,行SE及STIR成像,其中男40 例,女20例,年龄15岁~72岁。所有患者均有外伤史,有或轻微疼痛,外伤时间30分钟至4个月。其中膝关节55例,踝关节5例。
1.2 方法所用设备为GE公司Signa Profile Gold 0.2T永磁开放型MR仪,常规序列为SE及STIR,用冠状位、矢状位。扫描序列及主参数选择:短反转时间反转恢复序列:TR/TE=3000/23 ms;FOV:20,层厚4 mm,层间距1mm,激励次数4次。距阵:256x192,TI:75ms。自旋回波(SE)T2WI:TR/TE=3950/85 ms;T1WI:TR/TE=400/15 ms,层厚4mm,层间距1mm,激励次数均为5次。
2 结果
60例均有X线及CT检查,但均无异常发现。经MRI检查SE序列T1WI 发现38例,FRFSE序列T2WI发现45例,STIR全部发现。其中髌骨12例,胫骨52例,腓骨36例,股骨48例。地图状病灶37例,不规则形态者51例。SE序列T1WI呈等信号者22例,呈低信号者38例;FRFSE序列T2WI呈等信号者15例,呈高信号者45例;STIR全部呈边缘模糊的高信号。
3 讨论
骨挫伤在骨关节外伤中很常见,主要组织病理学改变为病变区骨髓充血、水肿和骨小梁微骨折,相应部位的软骨和皮质骨正常。有国外学者研究证实,种改变是由于外力作用使骨髓局部充血,毛细血管床过度灌注而致的骨髓水肿[2]。它是一种隐匿性损伤,由于挫伤部位病理组织学上的松质骨水肿、骨小梁的微骨折,尚不足以引起X线衰减系数的明显改变,故X线或CT检查常无异常发现。
骨挫伤是在MRI应用于在骨骼肌肉创伤检查之后,提出的一种骨损伤的全新概念,其所引发的临床症状:疼痛、压痛和肿胀表现明显。病人往往因临床症状无改善而来就诊。MRI具有较高组织分辨力和空间分辨力,在骨关节损伤检查中有明显优势,对骨关节损伤如骨挫伤、软骨、半月板及韧带损伤以及关节腔积液等诊断有重要价值。MRI对骨挫伤导致的骨髓变化具有很高敏感性,尤其脂肪抑制成像技术的应用提高了对外伤性骨髓水肿的诊断水平[3]。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及早行MR检查明确诊断,早日减轻病人痛苦,在骨关节挫伤的诊疗上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
正常骨髓腔内因含较多的脂肪组织,在MRI的T1WI、T2WI均呈较高信号。骨髓水肿可由多种骨髓病变引起,如急性骨质疏松、骨肿瘤、骨梗死、急慢性感染等,外伤性骨髓水肿为临床最常见。骨髓病变的MRI表现被称之为“骨髓取代征”,即高信号的正常骨髓信号被异常组织信号代替,大多数病变的T1WI及T2WI时间延长,病变在T1WI呈低信号,但在T2WI上病变与正常骨髓均为高信号,病变与正常骨髓信号的对比有限。然而,采用脂肪抑制技术消除了正常骨髓的高信号,而病变信号并不降低,表现为高信号,达到两者明显对比效果,完全显示骨髓病变范围及真实反映骨髓受累情况。
STIR序列是在产生信号的90°和180°脉冲之前先给予一个翻转180°脉冲。翻转180°脉冲和90°脉冲之间的翻转时间影响图像对比,被称作TI。通过选择短的TI,使脂肪的纵向磁化衰减到零,此时施加一个90°脉冲,图像上的脂肪T1WI成分被压制,TI主要对脂肪比较敏感,而成人骨髓主要成分是脂肪,因此,在STIR像上表现为黑色影。骨挫伤在T1WI及T2WI检出率低于STIR序列,常规T1WI、T2WI所不能显示有骨挫伤的,采用STIR脂肪抑制技术,骨髓腔的脂肪信号明显下降,而骨挫伤后导致骨组织局部化学成分的变化,引起的弛豫时间改变,其信号并不降低,因而骨髓水肿得以清晰显示。在STIR序列中病变范围较T1WI及T2WI检出范围增大,境界更加清晰,可以明确骨髓受损范围,且能反映骨挫伤短期变化,为临床提供了全面诊治信息,具重要临床应用价值,可将STIR脂肪抑制技术做为骨挫伤在MRI诊断中的首选成像技术。对于X线和CT检查为阴性者,视为一种较可靠的检查方法。
参考文献
1.张雪哲,王 武.重视MRI在骨髓病变的临床应用.中华放射学杂志,2001,35(6):405
2.涂茜,陈菁,罗述祥,等.磁共振和X线检查在膝关节外伤诊断中的比较.中国CT和MRI杂志,2005,3(1):55.
(责任审校:赵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