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鹩剧是浦北民间的一种小戏,主要流传于六万山一带,即六硍、平睦、馆垌等镇,因其极富民间特色的唱法,已被收入《中国戏曲音乐集成广西卷·鹩剧音乐分卷》,成为不可多得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鹩剧最显著的特点是它的原生态,从“鹩剧”的“鹩”字就可见一斑。相传鹩剧由明末民间“引凤”歌舞发展而来,盛行于清代,当地称鸟为“鹩”,所以也把凤凰称为“鹩”,因此“唱鹩”就这样得名了。演员主要以民间的“仙姑”“神汉”及一些农村艺人为主,说唱多用地方方言,伴有唢呐、锣鼓、二胡、扬琴等乐声,曲调主要有“追信”“玉美人”“担梯望月”“棹船调”等十二种共一百多首小曲,内容多为歌颂美好生活,祈求幸福安康,故深受当地人民群众的喜爱。
鹩剧一般是在每年春节或某些节庆活动时表演,随便找个球场或空地将竹架一搭,再把大红幕布一挂,上面写个什么“技艺超群”“文艺精彩”,一个简易的戏台就搭成了。表演的出场费也不贵。在请戏的时候,村里往往是说唱一两晚,但实际没有三四晚,戏班子是走不了的。因为往往这个时候,村里的一些赚了钱的老板,这个说单独请一晚,那个说单独请一晚,或大家继续集资请个三五晚什么的。其实大多时候,“睇鹩(看戏)”的主要是一些老人和妇女,大多数年轻人是不大喜欢看的。但按照他们的说法,只要唢呐、锣鼓一响,生、旦、净、丑各种角色轮番上演,村里旺了人气,大家就感到“顶瘾”了。
其实,鹩剧是很值得一看的,只要你耐心品尝,你会发现鹩剧唱的全是诸如《反骨状元》《定军山》《状元媒》等传奇故事,十分吸引人,看后也能起到“托古醒今”的教育作用。在唱法上,也十分“接地气”,如鹩剧《唱春牛》中的小生与花旦的对唱,小生:“哈!小姐您不嫁我嫁哪人?现在我放牛的工分日日匀!”花旦:“匀是匀,但是你要我嫁你确实是枉精神,你手头上有了两文忘了根,我要的不仅是放牛工分日日匀,更要有文化知识和修养,不是你这样的搞屎棍!”语言多为即兴而发,既通俗易懂,又追求方言中的押韵,如“匀、人、神、根、棍”等,既强调原生态,又不失高雅。很多时候,生旦、小丑、媒婆精灵古怪的动作,配上这些滑稽的语言,一出场就是一阵哄堂大笑。
当然,鹩剧吸引人的地方,还在于它能满足大家追求幸福、祈祷平安的虔诚心理愿望。“唱鹩”的人员当中,一部分是民间的“仙姑”“神汉”组成的,他们在戏中大唱庆贺、祝福之词,比如:戏中老太婆落难行乞的情节,大家往往会因她凄凉的身世而投些钱币给她,这时“乞丐”会感恩戴德,一把鼻涕一把泪地唱好话,场面很悲戚感人;又如戏中有送子观音或九子娘娘的,“仙姑”便赐村中还没有生养的妇女以好话,并将戏中的“状元仔”让其抱回家中,祝早生贵子。可以说,通过“睇鹩”既愉悦了精神,满足了人們虔诚的心理需要,又起到了感化人性、心怀善念的作用。
鹩剧传唱百年不衰,除了其鲜明的地方特色外,还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政府的大力扶持,特别是在“双百”文艺方针的指导下,鹩剧更是吸收了粤剧的精华,融入了“采茶”“麒麟”“竹马”等戏曲元素,促进了剧目进一步发展。如改编后的鹩舞《头堂歌》曾获广东湛江专区会演优秀奖;以鹩调为基调创作的歌曲《回乡谣》《金鸡银凤喜落山》《万山人民唱新歌》《十唱六万山》等被广西人民广播电台评为优秀歌曲,其中《回乡谣》获全国青年歌曲大奖赛优秀奖等。
今天,鹩剧在浦北当地已被作为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加以保护,并融入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等主题广泛演出,为加快浦北实现“两个建成”目标、把浦北建成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的“后花园”和国际康养胜地做出了自己应有的贡献。
作者简介:覃科棵,广西浦北县人,钦州市作家协会会员,有多篇文章在《故事会》《微型小说选刊》《三月三》《班主任》《喜剧世界》《笑林》《小小说大世界》《文学报》《当代广西》《广西工人报》《钦州日报》等报刊发表。
鹩剧最显著的特点是它的原生态,从“鹩剧”的“鹩”字就可见一斑。相传鹩剧由明末民间“引凤”歌舞发展而来,盛行于清代,当地称鸟为“鹩”,所以也把凤凰称为“鹩”,因此“唱鹩”就这样得名了。演员主要以民间的“仙姑”“神汉”及一些农村艺人为主,说唱多用地方方言,伴有唢呐、锣鼓、二胡、扬琴等乐声,曲调主要有“追信”“玉美人”“担梯望月”“棹船调”等十二种共一百多首小曲,内容多为歌颂美好生活,祈求幸福安康,故深受当地人民群众的喜爱。
鹩剧一般是在每年春节或某些节庆活动时表演,随便找个球场或空地将竹架一搭,再把大红幕布一挂,上面写个什么“技艺超群”“文艺精彩”,一个简易的戏台就搭成了。表演的出场费也不贵。在请戏的时候,村里往往是说唱一两晚,但实际没有三四晚,戏班子是走不了的。因为往往这个时候,村里的一些赚了钱的老板,这个说单独请一晚,那个说单独请一晚,或大家继续集资请个三五晚什么的。其实大多时候,“睇鹩(看戏)”的主要是一些老人和妇女,大多数年轻人是不大喜欢看的。但按照他们的说法,只要唢呐、锣鼓一响,生、旦、净、丑各种角色轮番上演,村里旺了人气,大家就感到“顶瘾”了。
其实,鹩剧是很值得一看的,只要你耐心品尝,你会发现鹩剧唱的全是诸如《反骨状元》《定军山》《状元媒》等传奇故事,十分吸引人,看后也能起到“托古醒今”的教育作用。在唱法上,也十分“接地气”,如鹩剧《唱春牛》中的小生与花旦的对唱,小生:“哈!小姐您不嫁我嫁哪人?现在我放牛的工分日日匀!”花旦:“匀是匀,但是你要我嫁你确实是枉精神,你手头上有了两文忘了根,我要的不仅是放牛工分日日匀,更要有文化知识和修养,不是你这样的搞屎棍!”语言多为即兴而发,既通俗易懂,又追求方言中的押韵,如“匀、人、神、根、棍”等,既强调原生态,又不失高雅。很多时候,生旦、小丑、媒婆精灵古怪的动作,配上这些滑稽的语言,一出场就是一阵哄堂大笑。
当然,鹩剧吸引人的地方,还在于它能满足大家追求幸福、祈祷平安的虔诚心理愿望。“唱鹩”的人员当中,一部分是民间的“仙姑”“神汉”组成的,他们在戏中大唱庆贺、祝福之词,比如:戏中老太婆落难行乞的情节,大家往往会因她凄凉的身世而投些钱币给她,这时“乞丐”会感恩戴德,一把鼻涕一把泪地唱好话,场面很悲戚感人;又如戏中有送子观音或九子娘娘的,“仙姑”便赐村中还没有生养的妇女以好话,并将戏中的“状元仔”让其抱回家中,祝早生贵子。可以说,通过“睇鹩”既愉悦了精神,满足了人們虔诚的心理需要,又起到了感化人性、心怀善念的作用。
鹩剧传唱百年不衰,除了其鲜明的地方特色外,还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政府的大力扶持,特别是在“双百”文艺方针的指导下,鹩剧更是吸收了粤剧的精华,融入了“采茶”“麒麟”“竹马”等戏曲元素,促进了剧目进一步发展。如改编后的鹩舞《头堂歌》曾获广东湛江专区会演优秀奖;以鹩调为基调创作的歌曲《回乡谣》《金鸡银凤喜落山》《万山人民唱新歌》《十唱六万山》等被广西人民广播电台评为优秀歌曲,其中《回乡谣》获全国青年歌曲大奖赛优秀奖等。
今天,鹩剧在浦北当地已被作为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加以保护,并融入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等主题广泛演出,为加快浦北实现“两个建成”目标、把浦北建成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的“后花园”和国际康养胜地做出了自己应有的贡献。
作者简介:覃科棵,广西浦北县人,钦州市作家协会会员,有多篇文章在《故事会》《微型小说选刊》《三月三》《班主任》《喜剧世界》《笑林》《小小说大世界》《文学报》《当代广西》《广西工人报》《钦州日报》等报刊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