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中国艺术领域越发注重创意突破、手法创新的今天,新材料、新工艺、新思维的探索与尝试成为许多艺术家关注的时代命题。对于上海艺术家张永千来说,横跨木雕与紫砂两大领域,秉持新人文主义艺术理念,融汇东方审美理念与西方造型特征,以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结合,把新的人文精神注入到紫砂雕塑的创作中,进行塑造形态与内涵义理的精细刻画,在创作题材、艺术手法、创意思想方面,形成了具有自己风格的艺术特征。近年来,他创作出了一批手法独到、传达着强烈的材质美、形态美以及内蕴美的紫砂雕塑艺术精品,在各级赛事展览中摘金夺银,受到艺术市场、收藏领域的追捧,并由此引起学术界的关注。本文从艺术特征、风格成因等方面对其艺术做出学理上的研究与分析,以期成为当代中国艺术领域的鲜明个案供业界参考。
一、张永千在紫砂雕塑艺术方面的艺术特色,主要如下:
1.题材广泛,形式多样
张永千的紫砂雕塑题材丰富,表现形式多种多样。主要紫砂雕塑类型如下:仕女人物题材,《春光无限》《春夏秋冬》《江南遗韵》《深秋》《四媛》;神话人物题材,《夸父逐日》《补天精神》《羲娲创世》《盘古开天地》《射日》《八仙过海》;古代人物题材,《王羲之》《守护之神》《真假李逵》;红色革命题材,《不忘初心·勇攀高峰》《忠孝难全》;世俗生活题材,《责任》《大喜日子》《国泰民安》《鸡毛换糖》《乐园》;此外,他还积极关注社会,从时代巨变中发现创作主题、捕捉创新灵感、描绘精神图谱、回答时代课题,创作了表现孤寡老人社会养老问题的《寂》以及表现全国人民众志成城、团结抗疫的《夜以继日》《爸爸,我们都挺好的》等,承担着“为时代画像、为时代立传、为时代明德”的艺术责任。
2.善用材质,熟谙泥性
“形神论”作为中国古代关于心身关系的理论,是一个哲学问题,但却包含深刻的心理学思想,也是重要的艺术美学标准。主要涉及三个方面:一是构成了文艺作品审美价值的两个对立统一的不同层次;二是成为艺术家高低不同的审美追求;三是作为审美创造中自由选择的两种对立统一的艺术方法。张永千在人物紫砂雕塑创作中,有着重形、重神、形神并重的历程。他充分发挥了紫砂材质独特的细腻性与可塑性特点,将“神”与“形”紧密结合起来,追求自然传神、韵味深远、天生化成而无造作痕迹,使得所雕人物形态生动,进入到"神韵”的理想境界,体现出清空淡远的意境其美学特征。同时,他最大程度地利用紫砂雕塑的丰富色泽,借助红、黄、绿、紫等不同的色彩来体现不同的人物性格特征,烘托不同的艺术气氛,形成了特有的文化形态。由此,他通过对泥质泥色的谨慎选择,形体结构的准确捏塑,服装服饰的合理布局处理,性格特征的深入刻画,烧制温度的细心掌控,使得每一个塑造出的人物都栩栩如生,传递出雅而不俗、品位高远的格调和境界,给人一种形式与内蕴两方面强烈的美的享受。 6.雕塑结合,互惠互融
张永千最初学的是木雕艺术创作,打下了以“雕”为主的减法造型法则;后来进入紫砂艺术领域,积累的则以“塑”为主的加法造型法则。这种加法与减法的不同造型方式,在他的创作中被深度结合起来,形成了复合式的造型法则。就像他自己所说:“其实木雕和紫砂雕塑在艺术造型上都是相同的,只是技法不一样而已。”当然,紫砂雕塑更有着复杂而特殊的成型过程,如先期经过构图、小稿、泥稿、模印、镶嵌、凉干等塑造成型过程,还要经过高温烧成过程,要考虑到烧制中的干燥和收缩比例,防止翘偏变形及裂纹斑疵等意外情况。对于张永千而言,经过多位名师指点与自己多年的刻苦研究,对于紫砂的泥性、可塑性及不同温度下的烧制变化已经了然于心。依托木雕打下的扎实造型基础与空间营造技法,积极拓展紫砂的色彩、肌理与可塑效果,他由木雕“跨界”紫砂,可谓游刃有余,驾轻就熟。
2.不拘一格的艺术思维
张永千自小在艺术之路上就有开放多元的艺术胸襟。他开始的时候喜欢画画,后来入行的是木雕艺术。经过三年的学习,掌握了对圆刀、平刀、斜刀、玉婉刀、中钢刀、三角刀等工具的使用方法,从初学者容易雕刻的樟木、银杏木、松木等比较松软的木料上手,逐渐熟悉了木质坚韧、纹理细密、色泽光亮的红木、花梨木、黄杨木、扁桃木等木料的特性。正当他开始深入提高的时候,现实情况使得他离开了木雕行业。由于当时木雕效益不好,入门木雕艺术三年的张永千在亲戚的介绍下来到上海闵行,进了上海遗珠阁紫砂厂,从熟悉的木雕转向了陌生的紫砂雕塑。业界有句俗话说“隔行如隔山”,紫砂雕塑不仅需要扎实的造型能力、艺术底蕴、文化涵养,更要掌握泥性、干燥程度、烧制特点,每个程序都需要技巧、经验,稍有不慎便会前功尽弃。即使成熟的紫砂艺术家在作品烧制时,也屡有失败,成功率难以保证。25岁的张永千不为所惧,迅速转变思维,扎身于紫砂领域。1993年,当时的紫砂市场日益高涨,他在紫砂创作上也小有成就,并不满足于此。为了实现更高的艺术理想,他毅然放下工作,选择了到上海大学美术学院雕塑系进修。事实证明,他的选择是正确的。艺术高校的学习,让他开阔了视野,具有了学术思维与现代艺术的设计理念,对紫砂雕塑有了不一样的思考和全新认识,获得了艺术人生的新境界。他在学习和研究紫砂工艺过程中,认识到紫砂工艺与传统文化的关系,努力提高文化艺术修养,在潜移默化中获得熏染和陶冶。他还在三维雕塑空间设计中引入传统绘画美学的计白当黑、惜墨如金等技法,使作品形态千姿百态、气势恢宏。正是这种善于突破、不拘一格的艺术思维,推动着张永千在梦想之路上日趋成熟。
3.业精于勤的工匠精神
张永千的紫砂雕塑之所以能够形成独持的艺术风格,取得优秀的成绩,这和他数十年如一日地持续学习与积累分不开的,是在长期学习中磨练和积累才达到的。勤奋是保证张永千在艺术之路上不断前行并取得成绩的重要因素。刻苦学习的张永千每天从早上8点一直持续到晚上11点,甚至春节期间别人享受节日团圆乐趣的时候,他还会利用这段时间创作学习。反复临摹、分析研究紫砂名家的作品创意,积极学习前辈作品的精神实质,不断练习,积极创作……量的积累保证了质的提升。他的刻苦精神与艺术潜质也受到工艺美术大师刘锡洋、唐储之、毛关福、高公博等人的关注。在名师指导下,张永千的紫砂雕塑工艺水平有了大幅提升。30年来,张永千一直以坚韧的信念,专注于紫砂雕塑艺术创作上。针对每件作品,他都要精雕细刻、精益求精,不厌其烦地反复琢磨、修改。在创作中,他把自己对社会生活的观察经验以及内心的独特感悟融合进去,使得作品形式与内容方面都别具一格,以充分的温度、深度、厚度、力度影响别人。张永千既有对艺术的孜孜追求,把心血和汗水倾注在紫砂雕塑创作中,技艺日益精湛;也有对社会的使命担当,积极传承紫砂技艺。他一方面授徒传艺,把自己30几年创作经验和技艺传承给下一代;一方面通过展览、现场操作、高校讲座等各种平台,做一些艺术普及工作,希望为更多人打开紫砂雕刻的大门,因而被海南省教育厅授予“匠心之师”荣誉称号。
艺术家简介
张永千,浙江浦江人,国家一级技师,高级工艺美术师,上海市工匠,上海市首席技师。省工艺美术大师,上海市闵行区非遗项目及传承人。
先后获得数拾次国家级金奖,2018年张永千紫砂雕塑传统制作技艺入选上海市“传统技艺名录”。作品《飞天》被中国工艺美术馆收藏。《中国精神》被景德镇中国陶瓷博物馆收藏。2017年由上海市工艺美术博物馆主办张永千作品个展,2018年由上海市禅诗研究会主办张永千作品个展,2019年由上海市闵行区文旅局主办网球大师赛张永千作品个展。现为上海市中外文化交流协会紫砂雕塑院院长,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上海设计分会理事,上海市工艺美术紫砂专委员会理事,海口经济学院客座教授,上海市美术家协会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