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肥不同用量对有机基质栽培甜椒产量、品质及养分吸收的影响

来源 :山东农业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ou1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试验采用有机基质栽培的方法研究化肥不同施用量对甜椒产量、品质及养分吸收量、吸收比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适量施用化肥可显著提高甜椒果实产量、可溶性糖和维生素C含量。化肥施用过多,增产效果不明显,硝酸盐含量显著增加。每生产1 000 kg甜椒对氮磷钾吸收量为N 3.791 kg、P2O5 0.924 kg、K2O 5.711 kg;吸收比率以N∶P2O5∶K2O=4.098∶1∶6.172效果最好。
  关键词:甜椒;有机基质;化肥;产量;品质;养分吸收比率
  中图分类号:S633.304+.7文献标识号:A文章编号:1001-4942(2013)07-0091-04
  蔬菜有机基质栽培是指采用有机物如农作物秸秆、菇渣、畜禽粪便等经发酵或高温处理,使有机废弃物成为较好的有机栽培基质,形成一个稳定并具有缓冲作用的农业生态系统,具有一般无土栽培的特点[1]。近年来,有机基质结合适量施用化肥成为一种新兴的生态无土栽培技术,在不降低品质的前提下提高有机基质栽培蔬菜的产量,既可降低生产成本,又能有效克服土壤盐渍化、土传病害严重等连作障碍问题,有效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和产品质量[2,3]。有关有机基质栽培养分吸收规律的研究在黄瓜、番茄、厚皮甜瓜上已有报道[4~6],而在甜椒上尚缺乏研究,且已有报道的有机基质栽培多为草炭、蛭石添加羊粪、鸡粪。以菇渣部分替代草炭,添加适量牛粪,研究化肥不同用量对有机基质栽培蔬菜品质的影响尚未见报道。本试验采用有机基质栽培的方法,研究了化肥施用量对甜椒产量、品质及养分吸收量、吸收比率的影响,旨在为有机基质型无土栽培甜椒提供科学施肥的技术参考。
  1材料与方法
  1.1试验时间、地点
  试验于2011年8月至2012年4月在山东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连栋温室进行,室内分析测试在山东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设施栽培实验室进行。
  1.2试验材料
  供试甜椒品种为“红罗丹”,由济南三园种苗公司提供。
  1.3试验方法
  1.3.1试验设计采用简易有机基质栽培槽栽培,槽内径高20 cm,宽85 cm,小区长2 m,槽间距50 cm。供试基质配方为草炭∶蛭石∶菇渣∶牛粪=1∶1∶1∶1,基质的理化性质:有机质36.82%,pH值6.05,容重0.35g/cm3,孔隙度82.8%,碱解氮543 mg/kg,速效钾440 mg/kg,速效磷49.8 mg/kg。2011年8月29日定植,每小区定植12株甜椒。
  试验设4个处理:T1:不追施化肥;T2:化肥施用量=(目标产量需肥量-有机基质速效养分含量)/化肥中养分吸收率;T3:化肥施用量=(1.5倍目标产量需肥量-有机基质速效养分含量)/化肥中养分吸收率;T4:化肥施用量=(2倍目标产量需肥量-有机基质速效养分含量)/化肥中养分吸收率。随机区组排列,重复3次。
  根据每生产1 000 kg甜椒需N 4.94 kg,P2O5 1.19 kg,K2O 4.8 kg,每666.7m2目标产量为5 000 kg甜椒,计算出氮、磷、钾的需要量。参考前人研究数据(化肥中氮吸收率为60%,磷吸收率为30%,钾吸收率为70%),计算出每处理总化肥用量(见表1)。每处理基质体积1.02 m3。
  化肥分定植前、坐果后和盛果期分别以基施、冲施的形式分3次等量施入。滴灌浇水,田间管理均按照常规进行。
  1.3.2测定项目与方法盛果期取植株样品,鲜样用蒸馏水冲洗2~3次后,于鼓风干燥箱内105℃杀青10~15 min,70~80℃烘干至恒重。
  果实维生素C含量采用2,6-二氯靛酚法测定,硝酸盐含量采用水杨酸比色法测定,可溶性糖含量采用蒽酮法测定;植株样品中氮含量采用开氏法测定,磷含量采用钒钼黄比色法测定,钾含量采用火焰光度计法测定。
  2结果与分析
  2.1化肥不同用量对甜椒产量、坐果数、单果重的影响
  如表2所示,施用化肥处理的甜椒产量显著高于不施用化肥的对照处理,T2、T3、T4处理分别比对照提高17.9%、31.4%和31.8%。随着化肥施用量的增加,各处理的甜椒产量增加,适量增施化肥可显著提高甜椒坐果数和单果重从而提高产量,但过量施用化肥甜椒产量并没有显著提高,虽然坐果数增加,但单果重下降,小果率增加,果实的商品性降低。这与宋世君[7]在土壤中栽培甜椒的研究结果一致。
  2.2化肥不同用量对甜椒品质的影响
  2.2.1化肥不同用量对甜椒可溶性糖含量的影响甜椒果实可溶性糖含量是衡量甜椒品质的重要指标之一。如图1所示,适量施用化肥可增加甜椒果实的可溶性糖含量,但化肥施用过多则会引起果实可溶性糖含量的下降,在本试验中,T2处理的可溶性糖含量最高,分别是T1、T3、T4处理的1.26、1.93、1.93倍。
  2.2.2化肥不同用量对甜椒维生素C含量的影响如图2所示,施化肥处理的VC含量均高于不施化肥的T1处理。但各施肥处理的果实VC含量差异不显著,仅以T3处理的VC含量略高,为1 437 mg/kg,T2、T4处理的VC含量略低。
  2.2.3化肥不同用量对甜椒硝酸盐含量的影响蔬菜可食部位硝酸盐含量的高低是评价蔬菜品质的重要指标。如图3所示,施用化肥处理的甜椒果实硝酸盐含量极显著高于对照处理,表明施用化肥会使甜椒果实的硝酸盐含量提高,但在本试验化肥施用量范围内甜椒果实的硝酸盐含量远低于国家标准。由图3也看出,随着化肥施用量的增加,甜椒果实中的硝酸盐含量提高,且以过量施化肥的T4处理硝酸盐含量增加最多,T2、T3和T4处理分别比对照提高52%、57%和77%。因此,为降低甜椒果实硝酸盐的含量,在合理施肥提高产量的前提下应尽可能降低化肥施用量。   2.3化肥不同用量对形成单位产量甜椒果实养分吸收量及吸收比率的影响
  如表3所示,盛果期每形成1 000 kg甜椒果实,植株从基质中吸收的氮、磷、钾养分均呈现出随化肥施用量的增加而增大的趋势,且随着化肥施用量的增加,氮素吸收量在各处理间差异显著,磷素吸收量差异不显著,T3、T4处理的钾吸收量显著高于对照,含钾量也表现出随化肥施用量的增加而提高的趋势,这可能是由于甜椒属高氮、中磷、高钾类型的蔬菜,对氮、钾的吸收量较大。在本试验中,T1处理肥料中的磷含量已满足甜椒生长的需要,再增加肥料供应植株的吸收量也没有显著增加。
  在化肥不同用量情况下,甜椒对氮、磷、钾吸收比率差异明显,T2处理中氮、钾的吸收比例最高,吸收比率为N∶P2O5∶K2O=4.098∶1∶6.172。
  3结论与讨论
  仅添加有机肥的有机基质中,所含养分大多为迟效养分,不能满足甜椒植株生长发育的需要,通过适量施用化肥,可充分发挥化肥诱导有机基质迟效养分向速效养分的转化和释放作用[8,9]。在本试验中,利用菇渣部分代替草炭,结合施用适量化肥,既能有效维持有机基质栽培产品维生素C、可溶性糖含量较高的优势,又可以降低生产成本,减少草炭使用量,节约资源,提高基质栽培的产量和效益。
  有机基质中添加适量化肥有利于植株处于适宜碳氮平衡中,有利于光合产物向果实中运转。化肥用量过多反而会导致产量和品质下降,并造成极大的浪费[10]。在本试验中,处理T3的小区产量最高,坐果数和单果重最大,T2处理次之,二者差异不显著。但甜椒果实可溶性糖含量T3处理则明显低于T2处理。3个施化肥处理的VC含量差异不大,随化肥施用量的增加,甜椒果实的硝酸盐含量增加,T2、T3处理间差异不显著。由于本试验中有机基质自身含有一定养分,并且添加了牛粪,综合考虑产量、品质等因素,建议采用T2处理的化肥用量,在此施肥条件下,每形成1 000 kg甜椒果实,需从基质中吸收的矿质养分量为N 3.791 kg,P2O5 0.924 kg,K2O 5.711 kg,其中氮、磷、钾供应比例是4.098∶1∶6.172。虽然在此施肥条件下,甜椒果实的产量低于处理T3、T4,但果实的可溶性糖和维生素C含量较高,最重要的是硝酸盐含量较其它处理低,因此,应用本试验的栽培基质配方(草炭∶蛭石∶菇渣∶牛粪=1∶1∶1∶1),最适宜的施肥处理为T2,这一结果为有机基质型无土栽培甜椒提供了科学施肥的技术参考。
  参考文献:
  [1]李式军. 设施园艺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2,294.
  [2]蒋卫杰,郑光华,汪浩,等. 有机生态型无土栽培技术及其营养生理基础[J]. 园艺学报,1996,23(2):139-144.
  [3]白纲义. 有机生态型无土栽培营养特点及其生态意义[J]. 中国蔬菜,2000,增刊:40-45.
  [4]段崇香,于贤昌. 有机基质栽培黄瓜化肥施用技术研究[J].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2003,9(2):238-241.
  [5]高俊杰,于贤昌,焦自高,等. 日光温室有机基质型无土栽培甜瓜养分利用率的研究[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07,15(5):110-113.
  [6]李建勇,高俊杰,徐守国,等. 化肥施用量对有机基质栽培番茄养分吸收利用的影响[J].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11,19(3):602-606.
  [7]宋世君. 甜椒氮肥使用时期的研究[J]. 园艺学报,1987,14(3):185-191.
  [8]别之龙,刘佩瑛,何首林,等. 辣椒开花坐果期光合产物的分配[J]. 园艺学报,1996,23(4):395-397.
  [9]高俊杰,焦自高,于贤昌,等. 施肥量对温室基质栽培甜瓜生理特性和产量品质的影响[J].西北农业学报,2005,14(5):92-96.
  [10]胡学玉,刘寒迁,张继铭. 菠菜有机生态型基质栽培施肥技术研究[J]. 长江蔬菜,2003,2:34-35.
其他文献
摘要:对小麦-玉米周年高产地区的土壤质地、土壤养分含量以及生长季内光、温、水等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各高产地区的生态条件在正常年份基本上都能满足作物的高产需要,但地区间光热资源在两个生长季的配置不尽相同;小麦、玉米进一步高产,应因地制宜进行高产技术突破,充分挖掘光热资源的增产潜力。  关键词: 小麦;玉米;周年高产;生态条件  中图分类号:S512.1+1;S513文献标识号:A文章编号:10
期刊
摘 要: 利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DEA)和Malmquist指数模型,选取2000和2012年山东省17地市农用土地投入、产出数据和相关指标,对山东省农用地利用效率时空格局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表明:近10年来,山东省农用地利用效率有所提高,但整体水平偏低;农用地利用效率地区差异明显,利用效率较低地区主要集中在山东西部和南部等欠发达地区,而且这些地区农民家庭人均纯收入产出不足问题突出;农用地利用效率
期刊
摘要:以棕絮1号、陇绿棉2号和对照品种普通白色棉鲁棉研28号为试验材料,研究了彩色棉棉子发育过程中形态及干物质积累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棉子长、宽和体积均在35 DPA(day post anthesis)达最大值,25 DPA前彩色棉与白色棉快速增长阶段存在差异,25 DPA后的增长速率差异较小。最终棉子体积棕絮1号>鲁棉研28号>陇绿棉2号。对供试品种百粒棉子干重进行Logistic方程拟合表
期刊
摘要:以小麦品种济麦22和山农17为材料,研究了不同温度及20% PEG-6000模拟干旱条件下小麦种子萌发过程中抗氧化酶和α-淀粉酶活性、可溶性糖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在不同温度和模拟干旱条件下,POD、SOD活性随着萌发时间的延长而升高,但在不同温度下活性的高低不同;CAT活性在20℃和25℃条件下先升高后降低,在其他处理下逐渐升高;20% PEG-6000处理的抗氧化酶活性要比同温度下正常萌
期刊
摘要:本文总结了进入21世纪以来青岛市小麦生产的发展现状,从竞争力、发展潜力、制约因素3个方面分析了小麦生产面临的新形势,提出了巩固高产田、提升中产田等发展对策,对促进小麦产业科学发展、保障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小麦;生产;影响因素;发展对策;青岛  中图分类号:S512.1+1文献标识号:A文章编号:1001-4942(2013)07-0123-03  小麦是青岛市最为重要的粮食作物
期刊
摘要:利用高效能封闭装置对单胞藻进行半连续培养,提高了单胞藻生产的稳定性,适合大规模生产性培养,可解决四角蛤净化保活期间单胞藻的持续供给问题,为实际生产应用提供可靠的保证。  关键词:单胞藻;四角蛤;培养;净化  中图分类号:S968.4文献标识号:A文章编号:1001-4942(2013)07-0035-03  四角蛤是黄渤海南部的重要经济贝类之一[1],生栖在近海滩涂,含有泥沙和微生物,需要进
期刊
摘要:本文阐述了我国桃砧木应用现状和科研进展情况,指出了砧木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分析了砧木发展趋势,提出了加强科技创新力度、完善质量标准和技术规程等促进产业健康发展的建议。  关键词:桃;砧木;现状;问题;建议  中图分类号:S662.1文献标识号:A文章编号:1001-4942(2013)07-0126-03中国是世界桃生产第一大国,据美国农业部(USDA)统计,2011年我国桃栽培面积和产量分别
期刊
摘要:瑞提娜是德国育成的抗病早熟鲜食苹果品种,于2002年在烟台及周边地区引种试栽观察。该品种果实长圆形,平均单果重196.5 g,果面全面着鲜红色,果肉细脆多汁,风味酸甜适度、有香味,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为13.6%,果肉硬度为8.8 kg/cm2,品质上等,在烟台地区7月下旬成熟。生长势强,抗病性好,综合性状优于同期成熟的藤牧1号品种,是一个适合在烟台及其周边地区推广栽植的优良早熟品种。  关键词
期刊
摘要:针对植物病害问题,概述了生防芽孢杆菌抗菌物质的种类、作用机制以及应用现状,讨论了生防芽孢杆菌在实际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前景。  关键词:生物防治;芽孢杆菌;拮抗作用  中图分类号:S476+.1文献标识号:A文章编号:1001-4942(2013)07-0138-03微生物杀菌剂的特性和发展趋势与人类生态环境、食品安全和生物多样性具有良好的相容性,而且现代微生物工业化生产技术体系日趋完善。
期刊
摘要:在实验室条件下,观测了不同温度对桃蛀螟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在15~30℃范围内,随温度的升高,桃蛀螟发育历期缩短。卵、幼虫、蛹及从卵至成虫的发育起点温度分别为11.08、11.00、15.25、12.80℃,有效积温分别为63.29、263.16、98.04、400.00日度。  关键词:桃蛀螟;温度;发育历期;发育起点温度;有效积温  中图分类号:S433.5文献标识号:A文章编号: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