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全球经济、政治一体化不断加深,当今企业要面临着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的双重压力,使得企业的外部环境愈加复杂。因此,想要让企业能够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占得一席之地、占据有利位置,就必须要运用激励理论,建立相对的管理措施,进而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
关键词:激励理论;企业管理;绩效管理;薪酬激励制度
引言
随着我国社会不断发展、全球经济一体化不断加深,市场市场经济中的企业竞争愈演愈烈。为了保障企业能够在国内、国际市场中占得一席之地,就必须要加强企业内部管理,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现如今,激励理论在各行各业中的应用范围愈加广泛,企业也相继建立了绩效制度与激励制度,并取得了初步的成效。但我国激励制度起步相对较晚,其中也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企业想要充分发挥激励理论在企业管理中的积极作用,就必须要不断完善企业的激励制度,实现激励机制的公平性、有效性、合理性、公开性原则,保障激励机制能够切实加强员工的积极性,让企业员工能够全身心的投入到企业发展中,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实现企业与员工双赢。
一、激励的内涵
企业之间的竞争追根到底还是人才竞争,如果企业员工的个人目标与企业的战略目标相违背,那么势必无法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甚至是阻碍企业长足发展。因此,企业要根据自身的发展情况,合理的运用激励理论,保障员工利益、企业战略的一致性,并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使员工能够朝向同一目标努力,今儿实现企业的长期发展目标。激励主要是针对员工的心态,即对员工的激励与鼓励,引导、推动员工积极完成工作目标,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主要一环。
二、激励理论中的主要内容
(一)内容型激励理论
该理论倡导满足人们的某些欲望或需求,进而调动人们的积极性与主观性。内容型激励理论还可以细分多种理论,例如克莱顿的ERG理论、赫茨伯格双因素理论、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等,我们以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为例,该理论主要将人类的需求划分5大层次,包括:安全需要层、生理需要层、社交需要层、尊重需要层、自我实现需要层。对于当今企业员工工作目标、状况分析,前两层属于物质上的需求、后三层是精神上的需求。在以上五个层级中,只有员工没满足的层级才能够成为激励切人点,因此,企业必须要针对员工为满足的层级来设定相关的激励机制。当员工的物质层级满足后,势必会进一步追求精神层级,并且精神层级激励更加持久有效。
(二)过程型激励理论
该理论主要研究人们心理形成某种动机到实施之间的转变过程,以及影响人们行为的有关因素,并以相关因素作为切人点,进而激励人们的行为。将过程型激励理论应用到企业管理中,要着重以员工的心理需求、日常行为作为基础,进而采取一系列的任务来满足员工内心需求,使员工形成对企业发展有积极作用的行为。通过过程型激励理论我们可以分析出:企业所规定的制度是否对员工有利、是否会让员工产生一定价值,如果是肯定的,那么员工才会采取一系列的行动。每个人都会在意自己的付出是否与回报呈正比,并且与他人进行对比,以他人作为参照物来分析自身的付出是否合理。因此,这就要求企业必须要保障激励机制、薪酬机制的合理性与公平性,加强员工对工作成果的期待值,设立相应的奖罚制度,激发企业员工工作的积极性。
(三)修正型激励理论
该理论着重于转化、修改人们的行为,将人们消极行为转变为积极行为,并通过一系列的激励措施来实现这一目标。在企业管理中,修正型激励理论主要倡导正强化、负强化、消退等手段,进而促使员工产生积极的行为,达到企业标准。例如企业的评价标准体系、奖罚机制等。在该理论下,对于表现优异的员工要及时给予鼓励与奖励;对于表现相对较差的员工给予一定惩罚。经实践表明,如果人们的某种行为长时间得不到反映或肯定,那么人们会感觉这种行为没有任何意义,进而丧失保持这种行为的积极性。因此,企业在日常运作中,及时对员工实施奖励是非常必要的。
三、激励理论在企业管理中的积极作用
人才是保障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企业必须要突出员工在企业中的主体性,运用激励理论激励员工行为,进而提高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力。通过应用激励理论能够挖掘员工潜能与内在价值。笔者认为,激励理论在企业管理中的积极作用主要变现在以下几点:
(一)提高企业工作员工的专业素质
企业通过运动激励理论,建立相关的激励制度,使员工收入直接与员工行为挂钩,这会促使员工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进而提高自身为企业所提供的价值,获取更多的个人收益。与此同时,有效运用激励理论能够激发员工潜力,提高工作队伍质量。要让员工心理认识到:“每个一份努力都会获得相应的回报。”经实践证明,企业员工想要实现自我发展、自我超越,通常需要一定的外部力量才得以实现,只有不断要求自身能够逐渐完成更高的目标,才能够实现一次次的自我突破,最终取得成功。企业通过引用激励理论,能够激发员工突破自我的欲望,进而督促员工不断突破自我,实现自身的价值,最后获得相应的经济报酬。总之,激励机制能够有效推动员工提高专业素质、技能水平,進而实现企业的战略目标,使企业获取更高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实现员工、企业双赢。
(二)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企业中任何管理措施的根本目的都是为了获取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实现企业发展目标。特别是在市场环境竞争愈加激烈的前提下,只有企业获取足够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才能够在市场环境中生存、发展。企业经济效益与员工的工作态度有着直接关系,可见加强员工工作积极性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在传统的企业管理中,企业高管往往只注重企业员工的工作能力,而忽视了激励手段,使得企业工作氛围过于压抑,无法提高企业员工工作的积极性。但是在激励理论下,不仅能够有效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同时也能够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保障企业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占得一席之地。 (三)实现企业员工的价值
通过对上述激励理论的分析,其中比较高级的就是精神需求,即实现自我价值。实现自我价值是一种自我与他人的肯定,能够帮助员工树立自信心,为后续的价值生成奠定基础。由此可见,实现自我价值对企业员工的发展与实现个人理想的重要意义。随着员工的价值越来越高,其需求也会随之提高,即当员工满足了物质需求后,那么势必会追求精神需求,如果此时企业依旧以员工的物质需求作为激励出发点,那么会降低企业员工的工作积极性,甚至会产生一定的反向效果。因此,想要充分发挥激励机制的积极作用,就必须要以精神层面需求作为切入点,企业可以从以下几点着手:①社交需求,社交需求是精神需求的重要组成部分,每个企业员工都希望自己有个好人缘,团结、积极向上的工作环境是提高员工工作效率的重要因素。因此,为了满足员工的社交需求,企业必须要在企业内部构建良好的人际关系网络,提高企业员工的凝聚力,为企业员工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调动员工的工作热情,让员工能够在工作中感受到快乐。这有这样才能够加深员工对企业的感情,才能够更加全身心的工作。②尊重企业员工需求,每个企业员工到公司工作都有一定目的性,即心理需求,获取薪酬只是其中一部分,例如地位、名分等都是员工需求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可以称之为自尊层面上的满足。因此,企业必须要丰富激励机制,不能够只将激励机制与金钱挂钩,对员工的工作态度、工作价值要有一个公正的评判,给予员工更多的考核、选拔、竞争的平台,落实“能者居上”的竞岗理论,进而满足员工的心内需求。③自我实现需求。自我实现是最难实现的一环,由于每位员工随着能力的提高,其设定的目标也会不断提高。自我实现也是自我满足的一种,但自我满足几乎是不可能的,也正是无法满足自己才能够不断提高自己。因此,企业必须要利用员工这一心理,如果员工突破了自己的目标,那么要采用激励手段引导员工再次树立一个更高的目标,从而形成:不满足-设立目标-实现目标-不满足……的良性循环,不断激发员工潜力,进而促使企业与员工共同发展。
四、加强激励理论在企业管理的中运用策略
(一)明确企业员工需求
想要有效发挥激励机制的积极作用,企业高管必须要认识到员工的需求,进而再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例如企业员工存在公平待遇的需求、员工对荣誉的需求、员工的价值需求等。企业可以根据自身的发展情况及人力资源结构情况,采用一系列的激励方式,尽量保障满足不同员工的需求,通过将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相结合,构建行之有效的激励机制,营造和谐的工作氛围,提供员工实现自我价值的平台,进而满足不同员工的心理需求。
除此之外,企业要充分认识到员工的性格差异,对外向、内向员工有一个大体上的划分。其中,外向员工就要采用比较开放的管理态度;内向员工就要采用比较内敛的管理态度。由于每个员工的内心需求多多少少都会存在一定差异,也会形成不同的工作行为,因此,企业管理人员必须要保障激励机制的针对性与灵活性,保障激励机制能够涉及到每一位员工。
(二)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
良好的工作氛围主要体现在物质条件和精神条件上。其中,企业必须要借助硬件设施为员工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例如简洁明亮的办公场所、舒适的办公座椅、良好的生成环境等,即为企业员工营造出优良的办公环境,保障员工运营生产需要的硬件设施要一应俱全,对于老旧的设备要及时更替。除此之外,企业管理人员还要为员工营造出温馨、和谐的工作氛围,例如健全企业文化、组织企业精神文明活动、给予员工培训机会、优化企业内部竞争机制等内容。总之,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需要从物质、精神两方面出发,让员工享受工作环境、热爱公司氛围,不断提高员工的工作品质,为实施激励机制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构建合理、规范的薪酬体系
落实激励理论的重要渠道就是构建合理、规范的薪酬体系,这也是激励员工工作动力的重要手段。为了能够实现员工与企业的双赢,企业在制定薪酬体系时,必须要保障薪酬体系的合理性与全面性,其中,合理性至关重要。基于此,企业要充分分析员工心理需求与工作能力,将这二者因素作为基础来构建薪酬体系制度。薪酬并不是越多越好,必须要保障员工的付出与回报能够呈正比,即一份付出获得一份回报。同时,由于每个员工的心理需求所有差异,企业必须要保障薪酬体系的灵活性与全面性,要具备一定的调整空间。只有薪酬体制能够保障满足员工的需求,才能够再激发员工的工作动力,让员工能够发挥主观能动性,改善工作质量,使员工与企业能够共同朝着一个目标而努力。
(四)不断创新激励方式
随着社会经济、企业自身不断发展,企业激励机制也要做到与时俱进。除了上述的一些传统激励模式外,企业管理人员必须要不断创新激励方式,保障激励机制能够符合企业发展需求。激励机制的主要作用是满足员工的心理需求,基于此,企业甚至会采用无成本的激励方式来满足企业员工心理需求,例如加强企业领导对员工的关注度,倾听员工的內心声音,使员工感受到自身备受企业领导的重视,进而满足员工的荣誉感;拉近企业领导与员工之间的距离,及时反馈员工提出的问题,积极参与员工间的活动;给予员工一定的权利,让企业员工有权参与到企业决策,提高企业员工的责任意识等。
结束语
总而言之,随着科学技术不断发展,企业管理也逐渐朝向现代化发展。企业间的竞争究其根本是人才的竞争,企业想要留住人才,激发员工的工作动力就必须运用激励理论,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不断实现自我突破。要求企业能够明确企业员工需求、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构建薪酬体系、不断创新激励方式,保障激励机制的合理性、针对性、时效性,做到与时俱进,满足员工的物质、精神需求;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实现员工与企业的双赢。
关键词:激励理论;企业管理;绩效管理;薪酬激励制度
引言
随着我国社会不断发展、全球经济一体化不断加深,市场市场经济中的企业竞争愈演愈烈。为了保障企业能够在国内、国际市场中占得一席之地,就必须要加强企业内部管理,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现如今,激励理论在各行各业中的应用范围愈加广泛,企业也相继建立了绩效制度与激励制度,并取得了初步的成效。但我国激励制度起步相对较晚,其中也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企业想要充分发挥激励理论在企业管理中的积极作用,就必须要不断完善企业的激励制度,实现激励机制的公平性、有效性、合理性、公开性原则,保障激励机制能够切实加强员工的积极性,让企业员工能够全身心的投入到企业发展中,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实现企业与员工双赢。
一、激励的内涵
企业之间的竞争追根到底还是人才竞争,如果企业员工的个人目标与企业的战略目标相违背,那么势必无法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甚至是阻碍企业长足发展。因此,企业要根据自身的发展情况,合理的运用激励理论,保障员工利益、企业战略的一致性,并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使员工能够朝向同一目标努力,今儿实现企业的长期发展目标。激励主要是针对员工的心态,即对员工的激励与鼓励,引导、推动员工积极完成工作目标,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主要一环。
二、激励理论中的主要内容
(一)内容型激励理论
该理论倡导满足人们的某些欲望或需求,进而调动人们的积极性与主观性。内容型激励理论还可以细分多种理论,例如克莱顿的ERG理论、赫茨伯格双因素理论、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等,我们以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为例,该理论主要将人类的需求划分5大层次,包括:安全需要层、生理需要层、社交需要层、尊重需要层、自我实现需要层。对于当今企业员工工作目标、状况分析,前两层属于物质上的需求、后三层是精神上的需求。在以上五个层级中,只有员工没满足的层级才能够成为激励切人点,因此,企业必须要针对员工为满足的层级来设定相关的激励机制。当员工的物质层级满足后,势必会进一步追求精神层级,并且精神层级激励更加持久有效。
(二)过程型激励理论
该理论主要研究人们心理形成某种动机到实施之间的转变过程,以及影响人们行为的有关因素,并以相关因素作为切人点,进而激励人们的行为。将过程型激励理论应用到企业管理中,要着重以员工的心理需求、日常行为作为基础,进而采取一系列的任务来满足员工内心需求,使员工形成对企业发展有积极作用的行为。通过过程型激励理论我们可以分析出:企业所规定的制度是否对员工有利、是否会让员工产生一定价值,如果是肯定的,那么员工才会采取一系列的行动。每个人都会在意自己的付出是否与回报呈正比,并且与他人进行对比,以他人作为参照物来分析自身的付出是否合理。因此,这就要求企业必须要保障激励机制、薪酬机制的合理性与公平性,加强员工对工作成果的期待值,设立相应的奖罚制度,激发企业员工工作的积极性。
(三)修正型激励理论
该理论着重于转化、修改人们的行为,将人们消极行为转变为积极行为,并通过一系列的激励措施来实现这一目标。在企业管理中,修正型激励理论主要倡导正强化、负强化、消退等手段,进而促使员工产生积极的行为,达到企业标准。例如企业的评价标准体系、奖罚机制等。在该理论下,对于表现优异的员工要及时给予鼓励与奖励;对于表现相对较差的员工给予一定惩罚。经实践表明,如果人们的某种行为长时间得不到反映或肯定,那么人们会感觉这种行为没有任何意义,进而丧失保持这种行为的积极性。因此,企业在日常运作中,及时对员工实施奖励是非常必要的。
三、激励理论在企业管理中的积极作用
人才是保障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企业必须要突出员工在企业中的主体性,运用激励理论激励员工行为,进而提高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力。通过应用激励理论能够挖掘员工潜能与内在价值。笔者认为,激励理论在企业管理中的积极作用主要变现在以下几点:
(一)提高企业工作员工的专业素质
企业通过运动激励理论,建立相关的激励制度,使员工收入直接与员工行为挂钩,这会促使员工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进而提高自身为企业所提供的价值,获取更多的个人收益。与此同时,有效运用激励理论能够激发员工潜力,提高工作队伍质量。要让员工心理认识到:“每个一份努力都会获得相应的回报。”经实践证明,企业员工想要实现自我发展、自我超越,通常需要一定的外部力量才得以实现,只有不断要求自身能够逐渐完成更高的目标,才能够实现一次次的自我突破,最终取得成功。企业通过引用激励理论,能够激发员工突破自我的欲望,进而督促员工不断突破自我,实现自身的价值,最后获得相应的经济报酬。总之,激励机制能够有效推动员工提高专业素质、技能水平,進而实现企业的战略目标,使企业获取更高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实现员工、企业双赢。
(二)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企业中任何管理措施的根本目的都是为了获取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实现企业发展目标。特别是在市场环境竞争愈加激烈的前提下,只有企业获取足够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才能够在市场环境中生存、发展。企业经济效益与员工的工作态度有着直接关系,可见加强员工工作积极性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在传统的企业管理中,企业高管往往只注重企业员工的工作能力,而忽视了激励手段,使得企业工作氛围过于压抑,无法提高企业员工工作的积极性。但是在激励理论下,不仅能够有效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同时也能够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保障企业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占得一席之地。 (三)实现企业员工的价值
通过对上述激励理论的分析,其中比较高级的就是精神需求,即实现自我价值。实现自我价值是一种自我与他人的肯定,能够帮助员工树立自信心,为后续的价值生成奠定基础。由此可见,实现自我价值对企业员工的发展与实现个人理想的重要意义。随着员工的价值越来越高,其需求也会随之提高,即当员工满足了物质需求后,那么势必会追求精神需求,如果此时企业依旧以员工的物质需求作为激励出发点,那么会降低企业员工的工作积极性,甚至会产生一定的反向效果。因此,想要充分发挥激励机制的积极作用,就必须要以精神层面需求作为切入点,企业可以从以下几点着手:①社交需求,社交需求是精神需求的重要组成部分,每个企业员工都希望自己有个好人缘,团结、积极向上的工作环境是提高员工工作效率的重要因素。因此,为了满足员工的社交需求,企业必须要在企业内部构建良好的人际关系网络,提高企业员工的凝聚力,为企业员工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调动员工的工作热情,让员工能够在工作中感受到快乐。这有这样才能够加深员工对企业的感情,才能够更加全身心的工作。②尊重企业员工需求,每个企业员工到公司工作都有一定目的性,即心理需求,获取薪酬只是其中一部分,例如地位、名分等都是员工需求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可以称之为自尊层面上的满足。因此,企业必须要丰富激励机制,不能够只将激励机制与金钱挂钩,对员工的工作态度、工作价值要有一个公正的评判,给予员工更多的考核、选拔、竞争的平台,落实“能者居上”的竞岗理论,进而满足员工的心内需求。③自我实现需求。自我实现是最难实现的一环,由于每位员工随着能力的提高,其设定的目标也会不断提高。自我实现也是自我满足的一种,但自我满足几乎是不可能的,也正是无法满足自己才能够不断提高自己。因此,企业必须要利用员工这一心理,如果员工突破了自己的目标,那么要采用激励手段引导员工再次树立一个更高的目标,从而形成:不满足-设立目标-实现目标-不满足……的良性循环,不断激发员工潜力,进而促使企业与员工共同发展。
四、加强激励理论在企业管理的中运用策略
(一)明确企业员工需求
想要有效发挥激励机制的积极作用,企业高管必须要认识到员工的需求,进而再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例如企业员工存在公平待遇的需求、员工对荣誉的需求、员工的价值需求等。企业可以根据自身的发展情况及人力资源结构情况,采用一系列的激励方式,尽量保障满足不同员工的需求,通过将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相结合,构建行之有效的激励机制,营造和谐的工作氛围,提供员工实现自我价值的平台,进而满足不同员工的心理需求。
除此之外,企业要充分认识到员工的性格差异,对外向、内向员工有一个大体上的划分。其中,外向员工就要采用比较开放的管理态度;内向员工就要采用比较内敛的管理态度。由于每个员工的内心需求多多少少都会存在一定差异,也会形成不同的工作行为,因此,企业管理人员必须要保障激励机制的针对性与灵活性,保障激励机制能够涉及到每一位员工。
(二)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
良好的工作氛围主要体现在物质条件和精神条件上。其中,企业必须要借助硬件设施为员工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例如简洁明亮的办公场所、舒适的办公座椅、良好的生成环境等,即为企业员工营造出优良的办公环境,保障员工运营生产需要的硬件设施要一应俱全,对于老旧的设备要及时更替。除此之外,企业管理人员还要为员工营造出温馨、和谐的工作氛围,例如健全企业文化、组织企业精神文明活动、给予员工培训机会、优化企业内部竞争机制等内容。总之,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需要从物质、精神两方面出发,让员工享受工作环境、热爱公司氛围,不断提高员工的工作品质,为实施激励机制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构建合理、规范的薪酬体系
落实激励理论的重要渠道就是构建合理、规范的薪酬体系,这也是激励员工工作动力的重要手段。为了能够实现员工与企业的双赢,企业在制定薪酬体系时,必须要保障薪酬体系的合理性与全面性,其中,合理性至关重要。基于此,企业要充分分析员工心理需求与工作能力,将这二者因素作为基础来构建薪酬体系制度。薪酬并不是越多越好,必须要保障员工的付出与回报能够呈正比,即一份付出获得一份回报。同时,由于每个员工的心理需求所有差异,企业必须要保障薪酬体系的灵活性与全面性,要具备一定的调整空间。只有薪酬体制能够保障满足员工的需求,才能够再激发员工的工作动力,让员工能够发挥主观能动性,改善工作质量,使员工与企业能够共同朝着一个目标而努力。
(四)不断创新激励方式
随着社会经济、企业自身不断发展,企业激励机制也要做到与时俱进。除了上述的一些传统激励模式外,企业管理人员必须要不断创新激励方式,保障激励机制能够符合企业发展需求。激励机制的主要作用是满足员工的心理需求,基于此,企业甚至会采用无成本的激励方式来满足企业员工心理需求,例如加强企业领导对员工的关注度,倾听员工的內心声音,使员工感受到自身备受企业领导的重视,进而满足员工的荣誉感;拉近企业领导与员工之间的距离,及时反馈员工提出的问题,积极参与员工间的活动;给予员工一定的权利,让企业员工有权参与到企业决策,提高企业员工的责任意识等。
结束语
总而言之,随着科学技术不断发展,企业管理也逐渐朝向现代化发展。企业间的竞争究其根本是人才的竞争,企业想要留住人才,激发员工的工作动力就必须运用激励理论,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不断实现自我突破。要求企业能够明确企业员工需求、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构建薪酬体系、不断创新激励方式,保障激励机制的合理性、针对性、时效性,做到与时俱进,满足员工的物质、精神需求;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实现员工与企业的双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