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城市移民是城市人口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随着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城市移民也分化出一个接受过高等教育,在社会重要经济领域工作的群体,研究这个群体对整个社会的健康发展,以及未来政策的制定都非常有益。用布迪厄文化资本的概念来分析这个群体在不同的场域中文化资本的积累和传播及其对生活城市的影响,对研究城市移民大有裨益。
关键词:文化资本;城市新移民;布迪厄文资本
中图分类号:G0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0)23-0086-02
改革开放以来,生产方式的变化使成千上万的居民进入城市就业,移民效果尤其体现在上海、北京、广州等大城市。农民工这个称谓也是应这种时代潮流而产生的。据《当代中国社会流动》估计,目前农民工已达2.1亿人,正作为一个新的社会阶层在中国崛起。随着城市化的发展未来还会有巨大的乡城人口迁移到这些大城市。我国学术界对民工潮做过大量的研究,主要的分析角度有:把外来人口作为一个整体的统计变量参与社会空间结构的因子分析,揭示转型期中国城市社会空间结构演化的特征与机制(王兴中,等,1995);关注人口迁移与流动的理论研究, 即使用暂住人口和民工潮的相关数据进行对与外来人口相关的政策研究 (周春山等,1996);还有就是对城市中外来人口社会空间结构的研究(李若建等,2003)。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的加快,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城市外来人口也呈现出分化的趋势, 即出现了一部分特征不同于我们以前理解的外来人口的特征。 比如这部分人具有学历更高,更倾向于从事高科技产业等特征。本文希望从社会学文化资本的角度,来分析近年来规模日益加大的这部分群体,希望能为我们国家面临的人口问题,以及和谐社会的建立提供一些帮助。
一、 对文化资本概念的文献回顾
文化资本概念最初由法国著名的社会学家布迪厄提出,后来被广泛采纳并用来解释和说明各种社会现象。布迪厄认为,文化资本在形式上表现为一种身体化的文化资源,本质则是人类劳动成果的一种积累,是以人的能力、行为方式、语言风格、教育素质、品位与生活方式等形式表现出来的,包括文化能力、文化习性、文化产品、文化制度在内的文化资源的总和。其他学者也对文化资本概念进行过阐述。美国当代著名社会思想家弗兰西斯·福山把人与人之间的信任也定义为文化资本,并且这种资本可以进入实际的流通。索罗斯比认为文化资本除了拥有经济价值外,还能够贮藏或提供文化价值。霍金斯在其《创意经济》中则提到创业资本也是中文化资本。 袁小婷、陈春花(2006)认为,文化资本是能够带来价值增值的一系列价值观、信念、看法和思维方式的总和,它一方面体现了人类行为的本质特征和决定人类选择的基本依据,另一方面又潜在地制约和影响着制度安排、技术进步及物质利用。在上述关于文化资本的论述中,角度和分析的重点都不同。现在广为接受的主要是布迪厄的观点,他对文化资本的描述涵盖了具体和抽象的层面。布迪厄把资本划分成经济资本、社会资本(或社会关系资本)和文化资本三种形式。经济资本以金钱为符号,以产权为制度化形式。社会资本(社会关系资本)以社会声望、社会头衔为符号,以社会规约为制度化形式。而“文化资本”则以作品、文凭、学衔为符号,以学位为制度化形态。在布氏看来,各种附有一定资本(经济、社会、文化和符号资本)的社会位置所构成的社会空间便是一个场域。场域中的各特定位置正是根据行动者(个人或团体)所占有的各种资本的数量及其分布结构所界定的。本文的分析则主要参考布迪厄关于文化资本的定义。
二、对城市新移民的文献回顾
过去的研究主要关注城市中外来城乡人口,这个群体的特征可以用“农民工”来概括。但如前文所述,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教育的普及,城市中的外来人口也呈现分化的特征。本文之所以将研究对象定义为“城市新移民”,就是要对外来人口中分化出来的这部分人进行研究。关于如何定义城市新移民,学者也众说纷纭。卢卫在《居住城市化:人居科学的视角》一书中对城市新移民的内涵和外延进行了详细的阐述,他主要以能否获得公平的城市居住权利为界定新移民的标准。王桂新改革开放以来,生产方式的变化使成千上万的居民进入城市就业,移民效果尤其体现在上海、北京、广州等大城市。农民工这个称谓也是应这种时代潮流而产生的。据《当代中国社会流动》估计,目前农民工已达2.1亿人,正作为一个新的社会阶层在中国崛起。随着城市化的发展未来还会有巨大的乡城人口迁移到这些大城市。我国学术界对民工潮做过大量的研究,主要的分析角度有:把外来人口作为一个整体的统计变量参与社会空间结构的因子分析,揭示转型期中国城市社会空间结构演化的特征与机制(王兴中,等,1995);关注人口迁移与流动的理论研究, 即使用暂住人口和民工潮的相关数据进行对与外来人口相关的政策研究 (周春山等,1996);还有就是对城市中外来人口社会空间结构的研究(李若建等,2003)。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的加快,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城市外来人口也呈现出分化的趋势, 即出现了一部分特征不同于我们以前理解的外来人口的特征。 比如这部分人具有学历更高,更倾向于从事高科技产业等特征。本文希望从社会学文化资本的角度,来分析近年来规模日益加大的这部分群体,希望能为我们国家面临的人口问题,以及和谐社会的建立提供一些帮助。
一、 对文化资本概念的文献回顾
文化资本概念最初由法国著名的社会学家布迪厄提出,后来被广泛采纳并用来解释和说明各种社会现象。布迪厄认为,文化资本在形式上表现为一种身体化的文化资源,本质则是人类劳动成果的一种积累,是以人的能力、行为方式、语言风格、教育素质、品位与生活方式等形式表现出来的,包括文化能力、文化习性、文化产品、文化制度在内的文化资源的总和。其他学者也对文化资本概念进行过阐述。美国当代著名社会思想家弗兰西斯·福山把人与人之间的信任也定义为文化资本,并且这种资本可以进入实际的流通。索罗斯比认为文化资本除了拥有经济价值外,还能够贮藏或提供文化价值。霍金斯在其《创意经济》中则提到创业资本也是中文化资本。 袁小婷、陈春花(2006)认为,文化资本是能够带来价值增值的一系列价值观、信念、看法和思维方式的总和,它一方面体现了人类行为的本质特征和决定人类选择的基本依据,另一方面又潜在地制约和影响着制度安排、技术进步及物质利用。在上述关于文化资本的论述中,角度和分析的重点都不同。现在广为接受的主要是布迪厄的观点,他对文化资本的描述涵盖了具体和抽象的层面。布迪厄把资本划分成经济资本、社会资本(或社会关系资本)和文化资本三种形式。经济资本以金钱为符号,以产权为制度化形式。社会资本(社会关系资本)以社会声望、社会头衔为符号,以社会规约为制度化形式。而“文化资本”则以作品、文凭、学衔为符号,以学位为制度化形态。在布氏看来,各种附有一定资本(经济、社会、文化和符号资本)的社会位置所构成的社会空间便是一个场域。场域中的各特定位置正是根据行动者(个人或团体)所占有的各种资本的数量及其分布结构所界定的。本文的分析则主要参考布迪厄关于文化资本的定义。
二、对城市新移民的文献回顾
过去的研究主要关注城市中外来城乡人口,这个群体的特征可以用“农民工”来概括。但如前文所述,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教育的普及,城市中的外来人口也呈现分化的特征。本文之所以将研究对象定义为“城市新移民”,就是要对外来人口中分化出来的这部分人进行研究。关于如何定义城市新移民,学者也众说纷纭。卢卫在《居住城市化:人居科学的视角》一书中对城市新移民的内涵和外延进行了详细的阐述,他主要以能否获得公平的城市居住权利为界定新移民的标准。王桂新等将城市新移民分成两类:一是那些长期在城市工作、已经有了相对固定住所和工作的城市新移民;二是只有短期务工、常年流动的城市新移民。张国胜,王征通过对其他国家解决城市外来人口的住房问题、治理贫民窟的经验与教训的分析,提出了中国农民工市民化的城市住房政策,认为政府应高度重视并将农民工纳入城镇公共住房视野、大力推进公共住房建设并出台配套政策和长远规划。鉴于本文讨论的城市新移民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流动人口,所以本文将城市新移民定义为这样一个群体:
1.人口素质普遍提高。这个不同于传统的农民工,在外来人口出现分化以前,社会对这个群体的印象就是没有接受过教育的文盲。但随着我国对三农问题的重视,农村偏远地区的基础教育水平提高,外来人口的受教育水平显著提高。并且非常显著的是,随着大学教育的普及,大学毕业生成为城市移民中的新生力量。而受过高等教育的城市外来人口则是本文研究群体的一个特征。
2.性别比例渐趋平衡。过去由于外来人口工作的领域主要集中在需要体力比较大的工种,所以这个群体以男性居民为主。随着近年来宏观环境的调整,城市第三产业大力发展,并且随着外来人口本身的素质普遍提高,有越来越多的女性加入到这个队伍中。
3. 职业分布多样化,专业人才和高科技企业涌现。城市新移民多接受过高等教育,所以对自己的期望和对未来的发展规划很好。不管从自身的素质来说,还是从现在国家鼓励创业,支持发展高科技企业的大环境出发,城市新移民职业分布多样化,专业人才和高科技企业涌现是个不可避免的趋势。比如上海2000年五普数据显示外来人口的职业结构层次较低。大多从事服务型工作,从事技术性工作人员十分匮乏。到2003年,从事制造加工的第二产业人口和比重大幅度上升,达到了33.87%。以商业和餐饮服务为工作的第三产业从业人口和比重也有一定幅度的提升。而从事第一产业的农业人口和比重均明显下降。
4.社会融合度较高。移民经历过转变居住地的生活,体验过不同地区的文化,所以对社会文化具有更高的包容性。
三、文化资本视野下的城市新移民
(一)教育场域
不管从经济,还是社会资本等角度来说,城市新移民都能积累起丰富的文化资本。从布迪厄的文化资本视角出发分析,拥有丰富文化资本的家庭能培养孩子良好的读书习惯、购买大量的藏书、给予较多知识技能、及时的课业辅导、支持获得较高的学历文凭,并具有良好的教养和审美、广泛的兴趣等等,而这些都是文化资本占有量较低的家庭很难做到的。文化资本资源精英阶层在子女接受教育资源的过程中凭借自身所占有或者有可能占有的各种条件为子女接受良好的教育创造着环境。城市新移民的后代便能享受到父辈提供的这种丰富的教育资源,这对定居在城市的下一代的成长无疑是非常有利的。这也能减少移民后代和城市本土居民后代在接受教育资源方面的差异,也能够减轻政府在教育发展方面的投入。有利于一个城市的健康发展。
(二)家庭场域
家庭由于其特殊性,是儿童获得教育的首要场所。不同的家庭所处的阶层等不同,拥有的文化资本千差万别,对其子女的教育也十分不同。首先,不同的家庭文化背景对子女所采取的教育态度不同。其次,家长对子女采取的教育方式不同。第一,受教育程度高者,对子女的学习和生活多表现出较多的温暖、理解,其子女往往有好的学习习惯及教养等。而受教育程度低的父母,因知识的局限,容易受封建传统观念影响,易出现专制型和放任型两个极端,其子女往往自卑。第二,具有一定文化资本的家长可以利用自身的优势条件给予子女在学习方面的辅导和提供更多的技能培训,当学生进入学校学习后,能够更迅速有效地积累起学校所讲授的知识技能、审美品味、生活方式,从而达到较高的教育阶段。而地位较低的家庭的子女缺少这种优势,使得子女在教育起点和教育过程当中都落后于文化资本丰厚家庭的子女。城市新移民在发展的城市组建的家庭,更有利于下一代顺利完成社会化。
(三)社会资本场域
社会资本是通过社会关系获得的资本,在这个视角中,资本是一种社会财产,它借助于行动者所在的网络或所在群体中的联系和资源而起作用,社会资本场域就是力量场域,它是由不同的权利形式或资本类别之间的力量关系决定的。城市新移民的社会资本场域要复杂于传统的社会资本场域。新移民在城市生活的同时,带来了自己家乡的一些资本。这些资本因为混合了不同地域的人们之间的资本,因而社会资本网络变得更宽泛。而这种背景不仅能帮助这个群体能更快地融入到城市的生活中,而且能在原有资源的基础上新生出更多的资本。
新移民的到来改变了城市社区结构的特征, 他们一方面发展传统的城市社区,另一方面又构建着新的社区。城市新移民来自不同的地方,文化水平和知识背景有很大差异,他们在大都市的发展必然朝着多元化的方向迈进,而这也必将有利于城市向多元化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 雷开春.白领新移民与本地居民的社会支持关系及影响因素[J].青年研究,2008,(9).
[2] 张其仔.社会网与基层经济生活[J]. 社会学研究,1999,(3).
[3] 刘俊.不可理喻:新移民社会的另类展示——论沙石的小说创作[J]. 华文文学,2009,(3).
[4] 陈建荣.泰国新移民的群体特征——曼谷地区新移民个案研究[J].东南亚研究,2008,(4).
[5] 曾德强.浅析布尔迪厄“文化再生产”理论[J].当代教育论坛,2009,(5).
[6] 林南.社会资本——关于社会结构与行动的理论[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关键词:文化资本;城市新移民;布迪厄文资本
中图分类号:G0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0)23-0086-02
改革开放以来,生产方式的变化使成千上万的居民进入城市就业,移民效果尤其体现在上海、北京、广州等大城市。农民工这个称谓也是应这种时代潮流而产生的。据《当代中国社会流动》估计,目前农民工已达2.1亿人,正作为一个新的社会阶层在中国崛起。随着城市化的发展未来还会有巨大的乡城人口迁移到这些大城市。我国学术界对民工潮做过大量的研究,主要的分析角度有:把外来人口作为一个整体的统计变量参与社会空间结构的因子分析,揭示转型期中国城市社会空间结构演化的特征与机制(王兴中,等,1995);关注人口迁移与流动的理论研究, 即使用暂住人口和民工潮的相关数据进行对与外来人口相关的政策研究 (周春山等,1996);还有就是对城市中外来人口社会空间结构的研究(李若建等,2003)。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的加快,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城市外来人口也呈现出分化的趋势, 即出现了一部分特征不同于我们以前理解的外来人口的特征。 比如这部分人具有学历更高,更倾向于从事高科技产业等特征。本文希望从社会学文化资本的角度,来分析近年来规模日益加大的这部分群体,希望能为我们国家面临的人口问题,以及和谐社会的建立提供一些帮助。
一、 对文化资本概念的文献回顾
文化资本概念最初由法国著名的社会学家布迪厄提出,后来被广泛采纳并用来解释和说明各种社会现象。布迪厄认为,文化资本在形式上表现为一种身体化的文化资源,本质则是人类劳动成果的一种积累,是以人的能力、行为方式、语言风格、教育素质、品位与生活方式等形式表现出来的,包括文化能力、文化习性、文化产品、文化制度在内的文化资源的总和。其他学者也对文化资本概念进行过阐述。美国当代著名社会思想家弗兰西斯·福山把人与人之间的信任也定义为文化资本,并且这种资本可以进入实际的流通。索罗斯比认为文化资本除了拥有经济价值外,还能够贮藏或提供文化价值。霍金斯在其《创意经济》中则提到创业资本也是中文化资本。 袁小婷、陈春花(2006)认为,文化资本是能够带来价值增值的一系列价值观、信念、看法和思维方式的总和,它一方面体现了人类行为的本质特征和决定人类选择的基本依据,另一方面又潜在地制约和影响着制度安排、技术进步及物质利用。在上述关于文化资本的论述中,角度和分析的重点都不同。现在广为接受的主要是布迪厄的观点,他对文化资本的描述涵盖了具体和抽象的层面。布迪厄把资本划分成经济资本、社会资本(或社会关系资本)和文化资本三种形式。经济资本以金钱为符号,以产权为制度化形式。社会资本(社会关系资本)以社会声望、社会头衔为符号,以社会规约为制度化形式。而“文化资本”则以作品、文凭、学衔为符号,以学位为制度化形态。在布氏看来,各种附有一定资本(经济、社会、文化和符号资本)的社会位置所构成的社会空间便是一个场域。场域中的各特定位置正是根据行动者(个人或团体)所占有的各种资本的数量及其分布结构所界定的。本文的分析则主要参考布迪厄关于文化资本的定义。
二、对城市新移民的文献回顾
过去的研究主要关注城市中外来城乡人口,这个群体的特征可以用“农民工”来概括。但如前文所述,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教育的普及,城市中的外来人口也呈现分化的特征。本文之所以将研究对象定义为“城市新移民”,就是要对外来人口中分化出来的这部分人进行研究。关于如何定义城市新移民,学者也众说纷纭。卢卫在《居住城市化:人居科学的视角》一书中对城市新移民的内涵和外延进行了详细的阐述,他主要以能否获得公平的城市居住权利为界定新移民的标准。王桂新改革开放以来,生产方式的变化使成千上万的居民进入城市就业,移民效果尤其体现在上海、北京、广州等大城市。农民工这个称谓也是应这种时代潮流而产生的。据《当代中国社会流动》估计,目前农民工已达2.1亿人,正作为一个新的社会阶层在中国崛起。随着城市化的发展未来还会有巨大的乡城人口迁移到这些大城市。我国学术界对民工潮做过大量的研究,主要的分析角度有:把外来人口作为一个整体的统计变量参与社会空间结构的因子分析,揭示转型期中国城市社会空间结构演化的特征与机制(王兴中,等,1995);关注人口迁移与流动的理论研究, 即使用暂住人口和民工潮的相关数据进行对与外来人口相关的政策研究 (周春山等,1996);还有就是对城市中外来人口社会空间结构的研究(李若建等,2003)。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的加快,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城市外来人口也呈现出分化的趋势, 即出现了一部分特征不同于我们以前理解的外来人口的特征。 比如这部分人具有学历更高,更倾向于从事高科技产业等特征。本文希望从社会学文化资本的角度,来分析近年来规模日益加大的这部分群体,希望能为我们国家面临的人口问题,以及和谐社会的建立提供一些帮助。
一、 对文化资本概念的文献回顾
文化资本概念最初由法国著名的社会学家布迪厄提出,后来被广泛采纳并用来解释和说明各种社会现象。布迪厄认为,文化资本在形式上表现为一种身体化的文化资源,本质则是人类劳动成果的一种积累,是以人的能力、行为方式、语言风格、教育素质、品位与生活方式等形式表现出来的,包括文化能力、文化习性、文化产品、文化制度在内的文化资源的总和。其他学者也对文化资本概念进行过阐述。美国当代著名社会思想家弗兰西斯·福山把人与人之间的信任也定义为文化资本,并且这种资本可以进入实际的流通。索罗斯比认为文化资本除了拥有经济价值外,还能够贮藏或提供文化价值。霍金斯在其《创意经济》中则提到创业资本也是中文化资本。 袁小婷、陈春花(2006)认为,文化资本是能够带来价值增值的一系列价值观、信念、看法和思维方式的总和,它一方面体现了人类行为的本质特征和决定人类选择的基本依据,另一方面又潜在地制约和影响着制度安排、技术进步及物质利用。在上述关于文化资本的论述中,角度和分析的重点都不同。现在广为接受的主要是布迪厄的观点,他对文化资本的描述涵盖了具体和抽象的层面。布迪厄把资本划分成经济资本、社会资本(或社会关系资本)和文化资本三种形式。经济资本以金钱为符号,以产权为制度化形式。社会资本(社会关系资本)以社会声望、社会头衔为符号,以社会规约为制度化形式。而“文化资本”则以作品、文凭、学衔为符号,以学位为制度化形态。在布氏看来,各种附有一定资本(经济、社会、文化和符号资本)的社会位置所构成的社会空间便是一个场域。场域中的各特定位置正是根据行动者(个人或团体)所占有的各种资本的数量及其分布结构所界定的。本文的分析则主要参考布迪厄关于文化资本的定义。
二、对城市新移民的文献回顾
过去的研究主要关注城市中外来城乡人口,这个群体的特征可以用“农民工”来概括。但如前文所述,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教育的普及,城市中的外来人口也呈现分化的特征。本文之所以将研究对象定义为“城市新移民”,就是要对外来人口中分化出来的这部分人进行研究。关于如何定义城市新移民,学者也众说纷纭。卢卫在《居住城市化:人居科学的视角》一书中对城市新移民的内涵和外延进行了详细的阐述,他主要以能否获得公平的城市居住权利为界定新移民的标准。王桂新等将城市新移民分成两类:一是那些长期在城市工作、已经有了相对固定住所和工作的城市新移民;二是只有短期务工、常年流动的城市新移民。张国胜,王征通过对其他国家解决城市外来人口的住房问题、治理贫民窟的经验与教训的分析,提出了中国农民工市民化的城市住房政策,认为政府应高度重视并将农民工纳入城镇公共住房视野、大力推进公共住房建设并出台配套政策和长远规划。鉴于本文讨论的城市新移民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流动人口,所以本文将城市新移民定义为这样一个群体:
1.人口素质普遍提高。这个不同于传统的农民工,在外来人口出现分化以前,社会对这个群体的印象就是没有接受过教育的文盲。但随着我国对三农问题的重视,农村偏远地区的基础教育水平提高,外来人口的受教育水平显著提高。并且非常显著的是,随着大学教育的普及,大学毕业生成为城市移民中的新生力量。而受过高等教育的城市外来人口则是本文研究群体的一个特征。
2.性别比例渐趋平衡。过去由于外来人口工作的领域主要集中在需要体力比较大的工种,所以这个群体以男性居民为主。随着近年来宏观环境的调整,城市第三产业大力发展,并且随着外来人口本身的素质普遍提高,有越来越多的女性加入到这个队伍中。
3. 职业分布多样化,专业人才和高科技企业涌现。城市新移民多接受过高等教育,所以对自己的期望和对未来的发展规划很好。不管从自身的素质来说,还是从现在国家鼓励创业,支持发展高科技企业的大环境出发,城市新移民职业分布多样化,专业人才和高科技企业涌现是个不可避免的趋势。比如上海2000年五普数据显示外来人口的职业结构层次较低。大多从事服务型工作,从事技术性工作人员十分匮乏。到2003年,从事制造加工的第二产业人口和比重大幅度上升,达到了33.87%。以商业和餐饮服务为工作的第三产业从业人口和比重也有一定幅度的提升。而从事第一产业的农业人口和比重均明显下降。
4.社会融合度较高。移民经历过转变居住地的生活,体验过不同地区的文化,所以对社会文化具有更高的包容性。
三、文化资本视野下的城市新移民
(一)教育场域
不管从经济,还是社会资本等角度来说,城市新移民都能积累起丰富的文化资本。从布迪厄的文化资本视角出发分析,拥有丰富文化资本的家庭能培养孩子良好的读书习惯、购买大量的藏书、给予较多知识技能、及时的课业辅导、支持获得较高的学历文凭,并具有良好的教养和审美、广泛的兴趣等等,而这些都是文化资本占有量较低的家庭很难做到的。文化资本资源精英阶层在子女接受教育资源的过程中凭借自身所占有或者有可能占有的各种条件为子女接受良好的教育创造着环境。城市新移民的后代便能享受到父辈提供的这种丰富的教育资源,这对定居在城市的下一代的成长无疑是非常有利的。这也能减少移民后代和城市本土居民后代在接受教育资源方面的差异,也能够减轻政府在教育发展方面的投入。有利于一个城市的健康发展。
(二)家庭场域
家庭由于其特殊性,是儿童获得教育的首要场所。不同的家庭所处的阶层等不同,拥有的文化资本千差万别,对其子女的教育也十分不同。首先,不同的家庭文化背景对子女所采取的教育态度不同。其次,家长对子女采取的教育方式不同。第一,受教育程度高者,对子女的学习和生活多表现出较多的温暖、理解,其子女往往有好的学习习惯及教养等。而受教育程度低的父母,因知识的局限,容易受封建传统观念影响,易出现专制型和放任型两个极端,其子女往往自卑。第二,具有一定文化资本的家长可以利用自身的优势条件给予子女在学习方面的辅导和提供更多的技能培训,当学生进入学校学习后,能够更迅速有效地积累起学校所讲授的知识技能、审美品味、生活方式,从而达到较高的教育阶段。而地位较低的家庭的子女缺少这种优势,使得子女在教育起点和教育过程当中都落后于文化资本丰厚家庭的子女。城市新移民在发展的城市组建的家庭,更有利于下一代顺利完成社会化。
(三)社会资本场域
社会资本是通过社会关系获得的资本,在这个视角中,资本是一种社会财产,它借助于行动者所在的网络或所在群体中的联系和资源而起作用,社会资本场域就是力量场域,它是由不同的权利形式或资本类别之间的力量关系决定的。城市新移民的社会资本场域要复杂于传统的社会资本场域。新移民在城市生活的同时,带来了自己家乡的一些资本。这些资本因为混合了不同地域的人们之间的资本,因而社会资本网络变得更宽泛。而这种背景不仅能帮助这个群体能更快地融入到城市的生活中,而且能在原有资源的基础上新生出更多的资本。
新移民的到来改变了城市社区结构的特征, 他们一方面发展传统的城市社区,另一方面又构建着新的社区。城市新移民来自不同的地方,文化水平和知识背景有很大差异,他们在大都市的发展必然朝着多元化的方向迈进,而这也必将有利于城市向多元化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 雷开春.白领新移民与本地居民的社会支持关系及影响因素[J].青年研究,2008,(9).
[2] 张其仔.社会网与基层经济生活[J]. 社会学研究,1999,(3).
[3] 刘俊.不可理喻:新移民社会的另类展示——论沙石的小说创作[J]. 华文文学,2009,(3).
[4] 陈建荣.泰国新移民的群体特征——曼谷地区新移民个案研究[J].东南亚研究,2008,(4).
[5] 曾德强.浅析布尔迪厄“文化再生产”理论[J].当代教育论坛,2009,(5).
[6] 林南.社会资本——关于社会结构与行动的理论[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