铒掺杂g-C3N4催化剂的合成及其红光催化降解活性的研究

来源 :人工晶体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PhoenixE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石墨相氮化碳(g-C3 N4)的研究已成为光催化领域热点.本文以三聚氰氨为前驱体,采用甲醇回流法制备Er掺杂的g-C3 N4催化剂.利用扫描电镜(SEM)、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X射线衍射仪(XRD)、紫外-可见-近红外分光光度计(UV-Vis-NIR DRS)、傅里叶红外光谱仪(IR)、荧光光谱(PL)、物理吸附(N2-physisorption)及共聚焦显微镜(CLSM)等手段对Er/g-C3 N4催化剂进行系统表征.结果表明,稀土金属Er高分散于g-C3 N4上,促使氮化碳表面氮空穴的产生.Er掺杂优化了氮化碳的能带结构,增强了其对可见光的吸收,提升电子-空穴对的分离效率,此外还发现Er/g-C3 N4具有较强的上转换能力.在660 nm红光LED照射下,对罗丹明B的水溶液进行光催化降解,发现Er/g-C3 N4的降解速率是g-C3 N4的2.0倍,且发现超氧自由基为该体系中的主要活性物种.
其他文献
本文对碘伏、酒精、安尔碘等消毒剂的概念和作用进行了对比,认为安尔碘抗菌效果最好,其次是碘伏,酒精一般不列入选用。在此基础上,总结了正确的消毒方法和注意事项,旨在减少静脉留
本文采用导模法生长技术,成功制备了高质量掺Si氧化镓(β-Ga2 O3)单晶,掺杂浓度为2×1018 cm-3.晶体呈现淡蓝色,通过劳厄衍射、阴极荧光(CL)及拉曼测试对晶体的基本性质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