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中国好老师”项目的教师队伍建设

来源 :中国教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oo4zhg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6年6月,北京市海淀区实验小学(以下简称“实验小学”)正式成为“中国好老师”项目校。此后,我校积极推进项目开展,不仅制订了周密的计划,而且结合学校的发展理念和特色定位推进相关主题活动,使教师队伍建设在活动中有抓手、有重点、有目标、有实效。
  一、根据教师需要制订计划
  “中国好老师”活动的根本目的在于培养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四有”教师,所以,实验小学在制定规划时,就明确了“为教师的发展创设平台”的活动主线,为不同教师提供资源,为教师的多样化发展提供了较大的空间。
  在项目落实过程中,教师发展的定位也从针对教师整体的散点帮助转变为针对不同群体的聚焦支撑。学校通过“两步走”的方法进行了调研。一是深入观察,发现问题的深层次根源,在前期开展的一些讲座、活动中,针对不同教师进行跟踪性观察。二是下组教研,利用参与对口教研组活动或者其他非正式的场合或时机对一线教师进行访谈,从访谈中梳理共性问题。教师个性化需要作为基点,进行“好老师”项目中平台打造、资源呈现、培训改革的整体设计。
  二、针对不同群体创设平台
  基于项目理念,我校将发展群体定位于两大类教师:学校的中坚力量——骨干教师;学校的储备力量——青年教师。为适应其发展需要,我校量身打造了不同活动。
  1.风采展示——锻造骨干教师队伍
  学校通过搭设各种平台,让骨干教师在活动中锤炼自我,从而脱颖而出。从骨干教师的比例上看,我校骨干教师队伍不容小觑,市级骨干教师9人,区级学科带头人40人,区级骨干教师41人。如何形成队伍的持续性发展,增强骨干教师的“续航”能力,成为我校设计专属活动的出发点。
  学校重点规划了活动展示的方案,使活动能形成推进稳步、效果辐射、锻造队伍的积极效果。为了进一步借助区级活动的推广,我们从全员培训、团队推进、效果固化三个角度,落实了骨干教师队伍借助活动深化发展的步骤,使关键点位有落实,阶段推进有实效。
  一是全员培训,凝聚力量。在活动之初,我校对所有骨干教师进行了相关的活动培训,在培训中使得每位教师明确了活动的目的、流程,也完成了活动报名的动员,这样的全员骨干教师培训不是简单地走流程,而是给了每位骨干教师一次凝聚力量的机会,这种机会是风采展示活动的基础,也是教师队伍建设的关键。
  培训活动前期,相关干部制定了符合学校实际情况的活动方案。培训活动中,王晓英副校长对学校方案进行了全面解读,对三级展示明晰了不同定位:校级的全面参与、夯实基础,学区级的亮相展示、交流互享,最终区级展示的锤炼队伍、辐射引领。每个环节都为学校教师能力提升搭建了平台,每级展示都为骨干教师发挥作用铺设了路径,每个流程都为“好老师”项目的深入奠定了基础。
  三级展示的无缝对接,增加了活动的难度和强度,但是正如“响鼓还需重锤敲”的古训,这也是对骨干教师队伍锻造的最佳途径,一支经得起考验的骨干教师队伍才会有更强的带动力、续航力。
  二是团队推进,整体发展。在骨干教师风采活动的推进过程中,除去校级展示是由骨干教师个人完成以外,晋级学区、区级的骨干教师没有一个是单兵作战,都是以团队合作的模式进行推进。这样以团队为组织架构的推进模式,也是我校教师发展的特色模式。
  团队的建设以骨干教师为主体,配备了相关教学干部,同组或者同学段的骨干教师、组内教师,还有青年教师,这样形成了一个分工明确、整体运作的集体。在活动准备期间,对于不同主题的课型,每位团队成员既是观点的提出者,又是分享者,同时还是研究者。例如,在参加区级展示活动中,无论是语文还是数学,都遇到以往深入度不高的复习课和单元整合课。这样的主题如果不是依托一个整体研究的过程,很难有相对成熟的成果进行展示和交流。
  骨干教师的经驗和能力在团队中不是因为分享而稀释,而是因为整体运作而加倍提升。尤其是参与整个团队的青年教师在团队运作中收获巨大,这种收获正是团队推进的辐射作用。
  三是固化成果,持续纵深。回顾整个活动中,学校也非常注重成果的整理和收集,三级展示汇集了不同学科的骨干教师的教学设计、课例光盘等不同资料,而且学校还对这些资料进行了归档汇编。这些直接成果不仅会对骨干教师的相互借鉴、资源共享提供帮助,也为其他教师的发展提供了便利条件。
  2.青年沙龙,打造青年教师队伍
  青年教师队伍是学校需要下大力气培养的教师队伍,这支队伍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决定着学校未来的发展,我校不但设置了常规的“师带徒”模式,还为任职五年内的青年教师,组织了海淀区实验小学青年教师沙龙活动,该组织已经在稳步发展中历时两年,是我校打造的独特的教师发展平台。
  我校任职五年内的青年教师共计42人,涉及四个校区、几乎所有学科。如何打造适宜其发展的平台就是一个重要的课题。青年沙龙的设置不是一个功能单一的组织形式,而是涵盖了教学、研究、思想交流、个性展示、职业规划等多种功能集于一体的教师发展平台。这样的平台给予了每位参与者更多可能性,每位青年教师在不同主题的活动中都会有所收获、有所提升,从而达到综合发展的目标。
  一是多种主题,多元发展。对于青年教师的发展,我们的定位就是多元发展,不局限于一点。为此,青年教师沙龙设置了不同主题活动,有的是读书交流,有的是个人才艺展示,有的是职业规划,还有的是课题研究。本学期,我们为即将出站的青年教师搭设平台,进行一次自己的出站“教学秀”活动,每位出站教师立足本学科的核心素养,选择一节课作为出站展示内容,经历从备课、研究、上课、反思、分享、改进的过程。期间,还有沙龙中的其他青年教师自由选课,参与研究和讨论。这样的活动扎实、深入、实在,给予不同层面的教师以发展的空间,真正做到了多元发展。
  二是交流分享,携手发展。青年教师沙龙活动的宗旨之一就是借助沙龙平台,打通学科、学区的界限,使得教师能与不同方向、层面的同辈进行交流。同时也能与经验丰富的前辈进行交流互动。无论是微课的破冰分享、拓展活动的团队建设、教育智慧的互动分享,还是本学期的教学个人秀,每个参与教师都是与群体互动,避免了发展的单一模式。每位教师的发展是一个与群体共进的状态,这种状态可以使得青年教师的发展,有更多可以借助的力量,同时也可以增强其团队意识,为成为实验团队力量进行能力、意识上的储备,在实验雁阵文化的认同感上得到实践加强。   携手发展对于青年教师可以说一种团队力量的诠释,学校的研究展示课几乎都是沙龙成员独挑大梁,这种独挑大梁是责任,是信任,更是一种挑战。而应对这种挑战的最佳方式就是在团队中增强自身能力,这种外部团队的构建也是沙龙活动外延的一种具体表现。换言之,青年教师的发展无论是在沙龙内部,还是在教研组都有与之对接的团队构建,使得青年教师能够随时感受到携手共进的独特优势与力量。团队中的分享是一种智慧的碰撞,团队中的协作是一种能力的锻炼,携手发展不是依赖别人发展,而是一种融入式的提升。
  三是专属定制,个性发展。青年沙龙的发展模式也为青年教师提供了适合自身特点的发展途径,例如,读书的分享既有专业理论书籍的交流深度探讨,还有反映个性化需求的书籍。不仅在读书交流中私人定制有所体现,在后续的个人职业规划中,对于读书环节也提出了要读专业书籍,更要广泛阅读各种有益书籍的期许,使得青年教师有了更多个性化选择的空间。
  对于教师的培养不应该是消灭个性的复制,我们的教育目标是培养富有个性特点的学生,同理我们的教师也要各有不同,只有不同类型的教师才能创造更多的教育可能性。青年沙龙在活动的设置中,最大限度地征求沙龙成员的需求,根据需要进行本学期的活动规划,这样的活动真正促进了教师的个性化发展。
  三、从点到面联动发展
  无论是骨干教师的“核心动力”还是青年教师的“朝阳力量”,学校的最终目的是带动教师整体队伍的发展,在设置专属群体的同时,注重活动效果的辐射和影响,更是注重活动成果对于教师整体队伍在教学理念、教育智慧等诸多方面产生的团队影响。
  1.群体结构的优化促进联动发展
  在学校构建最小单位教研组时,就注重结构优化,将老中青三种年龄特质,将熟练型、经验型、研究型类型特点都考虑在其中。基于这样设计形成的教研组既能发挥骨干教师的核心动力,又能使年轻教师发挥其价值,更为重要的是这样的结构重组可以充分发挥不同特质教师的优势,做到联动发展。以我校花园村校区五年级语文组为例,教研组长属于成熟性的骨干教师,同时本组还有其他中青年骨干教师,涵盖语文学科、班主任学科。
  群体结构的特殊关照为每个教研组形成“学习共同体”提供了最大可能,发挥了其中“好老师”优势作用,同时,通过结构间的合理转化促进结构的合理调整,保持一种稳定,在教研中更多的教師在各种活动中都能找到合适的群体为其发展提供支持,改变原来泛群体化的支撑,同时教研组的校际、组际之间的互动更是一种辐射联动的最优化。
  2.共同平台的创设支撑联动发展
  教师的整体发展要有一个多元参与、目标聚焦的舞台,我校立足学校科研工作,以学校特色教师的“小课题”研究为载体为不同需要的教师发展搭设了丰富的平台,满足了教师的各种需要。
  在“小课题”研究的平台上既有研究推进,又有交流分享,还有汇报展示,更有持续跟进。在这个过程中,骨干教师、青年教师等不同群体教师,构建了目标一致的研究共同体,这样既有助于发挥个体的优势,避免势单力薄,又在团队的研究氛围中实现智慧可共享,观点可碰撞,经验可提升的良性机制。例如,我校高年级数学团队以“发现、提出问题”为切入点进行教师小课题的相关研究,骨干教师作为核心力量全程指导推进,青年教师在研究实践中增进了研究能力和课堂实践的能力。而组内其他教师也利用研究中的问题追问、成果分享、数据收集等来指导教学改进,积极为研究献计献策。整个组可谓百花齐放,各得其所。个人增进的同时团队也得到了整体发展。充分发挥了共同平台所起到的支撑作用。
  “中国好老师”项目的推进在我校的落地生根不但有条不紊,而且有所侧重,无论是对于骨干教师队伍的锻造,还是青年教师队伍的打造,都体现了我校“好老师”项目的跟进落实。
  (作者单位:北京市海淀区实验小学)
  责任编辑:李莎
  lis@zgjszz.cn
其他文献
如果说课上得精彩,甚至把课堂教学演绎为一门艺术,是程翔老师职业生涯中最丰富、最富感染力的一种表情,那么,他的另一种由读书与写书两个元素构成的表情,则显得沉静、睿智与深刻。  程翔老师说自己的人生经历是:读书、教书、写书。他认为,教书须建立在读书的基础之上,不读书就不能成为合格的语文教师。他在散文《书情》中抒发了对读书的特殊感情:“我家里最多的就是书。看到这些书,心里就踏实,就感到充实。深夜,我孤灯
一、研究对象及方法    小学语文课文中的动物形象生动有趣,深受学生喜爱。教科书中的童话故事用大量的篇幅讲述动物之间的关系,动物之间的关系隐喻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这些对象寄予了人们深刻的道德判断与价值定位。按照课程社会学的观点,作为在教育领域中人类的思想、价值和意义乃至思维方式之主要载体的课程内容,与社会控制之间存在着深深的内在关联。[1]涉及动物的课文类型可以分为两类,即以介绍动物生活习性为主的
在语文教学改革实践中,我研究导创教学已有30年了。实践证明,引导学生创造性地学习和思考,教学生探索、创新,是当今语文教学的紧迫任务,也是现代语文教学改革的理想追求。重庆语文界经过30年的探索,不懈地在语文学科领域研究“导创”的规律,形成了一个流派,建立了一门学说,这就是“语文导创学”的教学论。它在引领当今教育改革的潮流中,越来越发挥着不可估量的推动作用,照亮改革先行者的心灯,鼓舞他们冲破险滩,为达
一、我的童年  我出生于1941年,家就在山西省代县牛站村。家中一共有5个娃娃,大姐、二姐、大哥、二哥和我,我是家中最小的,是在父母和哥哥、姐姐的关爱下长大的。我的爸爸是个老实忠厚的农民,一辈子都在和家里那一百亩田打交道,维持着一家人的生计。我的妈妈是个典型的农村妇女,由于是小脚,不能下地干活儿,但她做家务很有一套,能把家里搞得非常干净。在爸妈的努力下,我们几个娃娃从未饿过肚子,过年过节还能吃上一
本刊讯:2015年7月24-25日,由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教育创新研究院、北京师范大学校长培训学院与美国中小学校长协会合作主办,教育部小学校长培训中心协办的“2015中美校长高峰论坛:美国荣誉校长北京行”活动在北京师范大学英东学术会堂顺利举行。来自全国21个省份的380多位校长参加了本次活动。  活动采用主旨演讲、主题论坛、工作坊等多种形式,搭建了中外校长的对话平台。中美校长和学者围绕校长领导力与现代
2012年9月25日上午,深圳国际会展中心2、3号展厅内人头攒动,热闹非凡——来自全国各地的教育工作者、信息技术工作者川流于厅内,品味、赏鉴十年来我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应用成果。摩肩接踵的人流形成了一股热浪,如同信息技术对人类文明和社会的影响,炙热滚烫,令人惊愕、沸腾甚至有一种窒息感。  此次历时3天的首届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应用展演由教育部和深圳市人民政府主办,参加展演活动的有全国31个省(自
学校应是学生喜欢的地方,也应是他们更好求知、快乐成长之地。学校的空间设计应有自己的思想和灵魂,与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一致。这是因为学校空间不仅要有一定的教学设施,还要能提供师生进行教学活动的平台,变成现代教育理念的引领场、新型教学组织形式的探索场、高新教育教学技术的实践场和推动教育教学方法不断进步的实验场。这样的学校,才最适合学生成长。  北京师范大学石家庄附属学校占地面积87亩,建筑面积5.7万多
教师是教育改革成败的关键,教师教育的水平与质量直接决定着教师质量。近年来,随着人们对中国教育改革的持续关注,教师教育得到了更多的重视,其重要性也得到了越来越多的认可。教师教育是一切教育之源,教师教育决定国家未来,教师教育是国家的希望,教师教育是教育公平的基石[1]。芬兰以其优质教育著称于世,而这得益于芬兰完善的教师教育体系及其发展。芬兰的教师教育有何特色与经验?中国的教师教育症结在哪?国际范围内教
有人问我,为什么在农村学校搞语文教学改革,我回答说,是为了心中那个梦。我是农村长大的孩子,那时候,农村很是贫穷、落后。上初中时,读了陶渊明先生的《桃花源记》,我就被桃花源世界吸引住了。那时,我就想,我的家乡什么时候能变成桃花源?什么时候家乡的人能像桃花源里的人那样,过上富裕安乐、友善和睦的日子?这成为我心中的梦。  1985年,在风起云涌的农村经济改革大潮中,我在榆树市秀水二中这所村办中学举起了农
一、课程开发背景  2014年,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指出,“立德树人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核心所在,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本质要求”,并指出要“研究提出各学段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明确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核心素养被提升到进一步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目标的基础地位。  2016年9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