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议论文不像记叙文那样以情感人,也不同于说明文以知授人,而是以理服人。要想做到巧妙论证,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式:
一是总分式。先提出自己对某一问题的看法,即论点,然后加以分析、论证,最后得出结论。这种结构形式是按照引论(提出问题)、本论(分析问题)、结论(解决问题)的顺序来展开论述的。
二是并列式。先提出总论点,然后并列地从几个方面(即分论点)分别对总论点加以论述。并列式的几个分论点常常放在每段开头,以显示层次。
三是递进式。按客观事物的内在联系,由此及彼,由表及里,一层深入一层地论证论点。这种递进式的结构,反映了人们对客观事物认识的一般顺序,即由表及里、由淺入深、由现象到本质、由简单到复杂、由具体到抽象的逻辑顺序。
四是正反对比式。即提出论点后,从正反两个方面进行论证。任何一个论点,都是既可以从正面论述,也可以从反面论述。把两方面结合起来进行论证,可以使说理更加透彻,有说服力。
范文示例
风度是对生命最好的化妆
提到风度,我曾记得有人说过这样一句话:“风度,就是吹向别人的风,带有适宜的温度。”词典上说是指人好的举止、姿态。可是,生活中,很多人对风度的理解往往仅限于表面,在他们看来,外表好看、衣着光鲜、里外都是名牌甚至行为怪异之类就是风度。这哪里是什么风度?简直是对风度的误解和亵渎。而真正的风度,是一个人由里及外自然渗透出来的内容,它包括学识、趣味、追求、修养、品格等等。
而一个人到底有没有风度,自己说了不算,这得看别人对你的评价或感受。
活在世上,难免与人发生矛盾,每每这时,你是放过别人、宽恕他,还是睚眦必报、不肯放过他,这就看你有没有风度了。有风度的人总会选择前者。当年,傅斯年在国民参政会上,因为中医问题跟孔庚争执起来了,孔庚辩不过他,就开始骂他,他听了之后很生气,于是对他说道:“你侮辱我,会散之后,我要和你决斗。”可是,当他见到孔庚之后,发现孔庚那么瘦弱、苍老,便说道:“你这样老,这样弱,不和你斗了,让你骂吧。”这样的人,心宽肚大,里面有海、有洋,能撑船、划船呢。
显而易见,容人是风度,卑己,更是风度。有一次,托马斯·杰弗逊在华盛顿的一个朴素公寓里醒来,穿好衣服,去参加他的美国总统就职典礼。典礼结束后,他来到餐厅就餐,发现餐厅里每个座位都有人,没有一个人站起来把座位让给这位刚刚就职的总统,只有参议员约翰·布朗夫人提出把她的座位让出来,他彬彬有礼地谢绝了她的好意,默默遵守“先来先就餐”的规定,没有吃早餐就回去了。其实,人们如果除掉外在的一切光环,都是一个个平凡、平等的人,不同的是他们的内涵。有风度的人会把自己放低,跟一个普通人没什么两样。
当然,卑己归卑己,人照样要自信。不需要仰仗什么,也不往自己脸上贴金,顺其自然,本色生活。文史学家王利器就是这样的人。他著作等身,有人曾问他:“您怎么还不是国家古籍小组成员和顾问呢?”他淡淡一笑,说道:“欲传后世,原不待此。”后来,在他80岁寿辰时,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所的一些朋友打算为他编辑出版纪念集,他却婉言谢绝说:“欲传后世,原不待此。”风度,不是你说出来的,而是自己做出来的。
容人、卑己、自信,这是风度者的标签,同时也说明:在他们的心里装着别人和自己。这正如诗人席勒所言:“美的风度的第一条法则是:请尊重别人的自由;第二条法则是:请表现自己的自由。”而宽容就是对别人最好的尊重,不对外物心存依赖也是对自己最好的尊重。这才是真正的风度,是生命最好的化妆。
古人说“腹有诗书气自华”。英国政论家罗斯金说:“一个人如果每天观赏一幅好画,阅读某部佳作中的一页,聆听一支妙曲,就会变成一个有文化修养的人——一个新人。”这都说明:受一些美好事物的熏陶,会让一个人更有风度。不管你身处乱世还是盛世,你的心灵都要跟美好同在、同行——做一朵尘世里的莲花,拥有超越世俗的风度。当然,这就意味着你要牺牲一些世俗的东西。只有这样,你彬彬有礼的风度才能让生命更美丽、更芬芳。
(作者韩青,选自《做人与处世》2016年第18期)
写作借鉴
文章议论的话题是“风度”。题目“风度是对生命最好的化妆”可以理解为文章的中心论点。全文论证时先从“什么是风度”入手,让读者明确了“风度”的概念,对“风度”有个正确的认识。接下来,采用并列式论证结构,分别从“容人”“卑己”“自信”等三个方面阐释了自己对“风度”的理解,然后以“容人、卑己、自信,这是风度者的标签,同时也说明:在他们的心里装着别人和自己”一句,对上面的论述加以总结。最后总说一笔,以“你彬彬有礼的风度才能让生命更美丽、更芬芳”照应题目“风度是对生命最好的化妆”。
整篇文章采用“总——分——总”的论证思路,而主体部分则采用并列式,条理清晰,论证透彻。
佳作亮相
勤能补拙
王 硕
关于“龟兔赛跑”的故事,大家耳熟能详。乌龟之所以能获得成功,完全是因为它相信“勤能补拙”,自己虽然比兔子跑得慢,但它不害怕,不退缩,凭借自己的勤奋和坚持不懈,终于超过了兔子。
冰心有一首小诗“成功的花,人们只惊羡她现实的明艳!然而当初她的芽儿,浸透了奋斗的泪泉,洒遍了牺牲的血雨。”简短的诗歌凝聚着深沉的思索,它告诉我们的也是“成功源于勤奋”这个道理。
古今中外,曾涌现出无数个令人敬佩的伟人,他们并非一生下来就掌握某种本领或拥有异于常人的智慧,他们之所以能成功,是因为他们都拥有一种难能可贵的精神——勤奋。
我国著名戏曲表演艺术家梅兰芳说过:“我是个笨拙的学艺者,没有充分的天才,全凭苦学。”梅兰芳年轻的时候去拜师学戏,师傅说他长着一双死鱼眼,灰暗、呆滞,根本不是学戏的料,不肯收留他。然而,天资欠缺不但没有使梅兰芳灰心气馁,反而促使他变得更加勤奋了。他喂鸽子,每天仰望天空,双眼紧跟着飞翔的鸽子,穷追不舍;他养金鱼,每天俯视水底,双眼紧跟着遨游的金鱼,寻踪觅影。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才”取代了“拙”,梅兰芳的眼睛终于变得如一汪清澈的秋水,闪闪生辉,脉脉含情。
留意一下身边那些成绩优异的同学,你可能会发现,当别的同学沉浸在游戏的快乐中时,他们在默默努力着;当别的同学在闲聊时,他们在静静思考着;当别的同学在呆呆凝望时,他们早已积极行动起来……也许他们的智商并不是最高的,但他们却是成绩最优异的。
同学们,若想成功,我们就要学习乌龟的坚持不懈和笨鸟的勇于先飞——因为“勤能补拙”!
(山东寿光市圣城街道一中)
点评
本文是一篇典型的议论文,题目即已摆出作文的中心论点。第1段从大家熟悉的寓言故事入手,照应题目再次点出作文的观点,增强了作文的可读性。主体部分围绕论点展开,先引用冰心的著名诗句生动形象地加以道理论证,再用梅兰芳勤奋学艺的典型事例深层印证,继而由大人物写到身边的同学,联系读者触手可及的小例子说理活,增添了亲切感,便于读者接受,可谓论证全面透彻,有很强的可读性和说服力。结尾再次点明观点,并发出号召,有很强的激励作用。
一是总分式。先提出自己对某一问题的看法,即论点,然后加以分析、论证,最后得出结论。这种结构形式是按照引论(提出问题)、本论(分析问题)、结论(解决问题)的顺序来展开论述的。
二是并列式。先提出总论点,然后并列地从几个方面(即分论点)分别对总论点加以论述。并列式的几个分论点常常放在每段开头,以显示层次。
三是递进式。按客观事物的内在联系,由此及彼,由表及里,一层深入一层地论证论点。这种递进式的结构,反映了人们对客观事物认识的一般顺序,即由表及里、由淺入深、由现象到本质、由简单到复杂、由具体到抽象的逻辑顺序。
四是正反对比式。即提出论点后,从正反两个方面进行论证。任何一个论点,都是既可以从正面论述,也可以从反面论述。把两方面结合起来进行论证,可以使说理更加透彻,有说服力。
范文示例
风度是对生命最好的化妆
提到风度,我曾记得有人说过这样一句话:“风度,就是吹向别人的风,带有适宜的温度。”词典上说是指人好的举止、姿态。可是,生活中,很多人对风度的理解往往仅限于表面,在他们看来,外表好看、衣着光鲜、里外都是名牌甚至行为怪异之类就是风度。这哪里是什么风度?简直是对风度的误解和亵渎。而真正的风度,是一个人由里及外自然渗透出来的内容,它包括学识、趣味、追求、修养、品格等等。
而一个人到底有没有风度,自己说了不算,这得看别人对你的评价或感受。
活在世上,难免与人发生矛盾,每每这时,你是放过别人、宽恕他,还是睚眦必报、不肯放过他,这就看你有没有风度了。有风度的人总会选择前者。当年,傅斯年在国民参政会上,因为中医问题跟孔庚争执起来了,孔庚辩不过他,就开始骂他,他听了之后很生气,于是对他说道:“你侮辱我,会散之后,我要和你决斗。”可是,当他见到孔庚之后,发现孔庚那么瘦弱、苍老,便说道:“你这样老,这样弱,不和你斗了,让你骂吧。”这样的人,心宽肚大,里面有海、有洋,能撑船、划船呢。
显而易见,容人是风度,卑己,更是风度。有一次,托马斯·杰弗逊在华盛顿的一个朴素公寓里醒来,穿好衣服,去参加他的美国总统就职典礼。典礼结束后,他来到餐厅就餐,发现餐厅里每个座位都有人,没有一个人站起来把座位让给这位刚刚就职的总统,只有参议员约翰·布朗夫人提出把她的座位让出来,他彬彬有礼地谢绝了她的好意,默默遵守“先来先就餐”的规定,没有吃早餐就回去了。其实,人们如果除掉外在的一切光环,都是一个个平凡、平等的人,不同的是他们的内涵。有风度的人会把自己放低,跟一个普通人没什么两样。
当然,卑己归卑己,人照样要自信。不需要仰仗什么,也不往自己脸上贴金,顺其自然,本色生活。文史学家王利器就是这样的人。他著作等身,有人曾问他:“您怎么还不是国家古籍小组成员和顾问呢?”他淡淡一笑,说道:“欲传后世,原不待此。”后来,在他80岁寿辰时,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所的一些朋友打算为他编辑出版纪念集,他却婉言谢绝说:“欲传后世,原不待此。”风度,不是你说出来的,而是自己做出来的。
容人、卑己、自信,这是风度者的标签,同时也说明:在他们的心里装着别人和自己。这正如诗人席勒所言:“美的风度的第一条法则是:请尊重别人的自由;第二条法则是:请表现自己的自由。”而宽容就是对别人最好的尊重,不对外物心存依赖也是对自己最好的尊重。这才是真正的风度,是生命最好的化妆。
古人说“腹有诗书气自华”。英国政论家罗斯金说:“一个人如果每天观赏一幅好画,阅读某部佳作中的一页,聆听一支妙曲,就会变成一个有文化修养的人——一个新人。”这都说明:受一些美好事物的熏陶,会让一个人更有风度。不管你身处乱世还是盛世,你的心灵都要跟美好同在、同行——做一朵尘世里的莲花,拥有超越世俗的风度。当然,这就意味着你要牺牲一些世俗的东西。只有这样,你彬彬有礼的风度才能让生命更美丽、更芬芳。
(作者韩青,选自《做人与处世》2016年第18期)
写作借鉴
文章议论的话题是“风度”。题目“风度是对生命最好的化妆”可以理解为文章的中心论点。全文论证时先从“什么是风度”入手,让读者明确了“风度”的概念,对“风度”有个正确的认识。接下来,采用并列式论证结构,分别从“容人”“卑己”“自信”等三个方面阐释了自己对“风度”的理解,然后以“容人、卑己、自信,这是风度者的标签,同时也说明:在他们的心里装着别人和自己”一句,对上面的论述加以总结。最后总说一笔,以“你彬彬有礼的风度才能让生命更美丽、更芬芳”照应题目“风度是对生命最好的化妆”。
整篇文章采用“总——分——总”的论证思路,而主体部分则采用并列式,条理清晰,论证透彻。
佳作亮相
勤能补拙
王 硕
关于“龟兔赛跑”的故事,大家耳熟能详。乌龟之所以能获得成功,完全是因为它相信“勤能补拙”,自己虽然比兔子跑得慢,但它不害怕,不退缩,凭借自己的勤奋和坚持不懈,终于超过了兔子。
冰心有一首小诗“成功的花,人们只惊羡她现实的明艳!然而当初她的芽儿,浸透了奋斗的泪泉,洒遍了牺牲的血雨。”简短的诗歌凝聚着深沉的思索,它告诉我们的也是“成功源于勤奋”这个道理。
古今中外,曾涌现出无数个令人敬佩的伟人,他们并非一生下来就掌握某种本领或拥有异于常人的智慧,他们之所以能成功,是因为他们都拥有一种难能可贵的精神——勤奋。
我国著名戏曲表演艺术家梅兰芳说过:“我是个笨拙的学艺者,没有充分的天才,全凭苦学。”梅兰芳年轻的时候去拜师学戏,师傅说他长着一双死鱼眼,灰暗、呆滞,根本不是学戏的料,不肯收留他。然而,天资欠缺不但没有使梅兰芳灰心气馁,反而促使他变得更加勤奋了。他喂鸽子,每天仰望天空,双眼紧跟着飞翔的鸽子,穷追不舍;他养金鱼,每天俯视水底,双眼紧跟着遨游的金鱼,寻踪觅影。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才”取代了“拙”,梅兰芳的眼睛终于变得如一汪清澈的秋水,闪闪生辉,脉脉含情。
留意一下身边那些成绩优异的同学,你可能会发现,当别的同学沉浸在游戏的快乐中时,他们在默默努力着;当别的同学在闲聊时,他们在静静思考着;当别的同学在呆呆凝望时,他们早已积极行动起来……也许他们的智商并不是最高的,但他们却是成绩最优异的。
同学们,若想成功,我们就要学习乌龟的坚持不懈和笨鸟的勇于先飞——因为“勤能补拙”!
(山东寿光市圣城街道一中)
点评
本文是一篇典型的议论文,题目即已摆出作文的中心论点。第1段从大家熟悉的寓言故事入手,照应题目再次点出作文的观点,增强了作文的可读性。主体部分围绕论点展开,先引用冰心的著名诗句生动形象地加以道理论证,再用梅兰芳勤奋学艺的典型事例深层印证,继而由大人物写到身边的同学,联系读者触手可及的小例子说理活,增添了亲切感,便于读者接受,可谓论证全面透彻,有很强的可读性和说服力。结尾再次点明观点,并发出号召,有很强的激励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