芬兰堡:欧洲军事建筑的典范

来源 :看历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umum7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芬兰堡建于18世纪下半叶,是瑞典人在赫尔辛基港入口处的岛屿上建造的。要塞由城堡、装甲室、花岗岩城墙组成。各岛之间用桥梁连接,当时配置了1300门大炮,是18世纪少见的军事堡垒,也因此成为欧洲军事建筑的典范。
  远看,花岗岩砌成的那个长方体,棺材一般静静地躺在草坪上,一棵老树用它巨大的绿色臂膀,庇护着那座毫不起眼的花岗岩石体。
  是的,那的确是一具棺材,也是一座墓碑。我慢慢地靠近它,方看清长方体上的麦绿色金属构件。这似一件精致的艺术品,又似一堆战乱后的遗散物一一头盔、利剑、勋章、头颅、绶带、盔甲……这些带有明显战争符号的元素组合在一起,让冰冷的氛围到了极致。
  如果说墓地的主人是一名军人,哪是一名什么样的军人呢?这荒原之上戒备森严的芬兰堡,军人可谓多矣,他又会是谁呢?我凝神的瞬间,那个挥动着蓝色导游旗的小伙子,快速站到了这冰冷物什跟前,一解我心中谜团。
  墓地的主人名叫奥科斯丁·艾伦怀特,是一位瑞典炮兵军官。芬兰堡就是由他设计完成的。
  在城墙根处,我看到了几张芬兰堡航拍的照片。从空中俯视,一个个不起眼的小孤岛,珍珠一样地串在一起,形成一大串项链般的链条,就这样将芬兰层层保护起来,密不透风。这“一大串项链”,就是我们要参观的芬兰堡。
  这真是一处上天特赐的要塞,它就是镶嵌在海上的一个楔子,可以把芬兰湾牢牢地“楔”住。自此,芬兰方得以平安。

一位挂满勋章的历史老人


  踏上堡,沿着矮矮的平房,行进约数百米,岛面忽然走高成一处隆起的部分,一处教堂就在隆起的最高处,这教堂也好生特别,四周的链子,是“炮弹+铁链”围成的,“炮弹”三枚一组,由铁链连着垂直向上。
  教堂的顶端,也显现出不一般的设计。原来,这里因为是芬兰堡的最高处,教堂的尖塔还用作引导空中和海上交通的灯塔一一这里的教堂不仅教化人们的思想,还具有实用功能。
  这座教堂,建立于1854年,是一所俄国东正教的驻军教堂。望着这战争时期的产物,我在想,这般的设计,其中一定会隐藏着许多不为人知的故事。
  与教堂相联的,是一处红墙建筑,建筑十分粗犷但却很协调,导游解释说,那便是当年的军火庫。平房外是一片水域,在微风的吹拂下泛起阵阵涟漪。水域面积不大,举目可视,周边的小平房掩映在绿树丛中十分雅致。据说,那些小房子就是当年的营房。
  再往前行,会过一座桥。桥,是岛与岛之间有效连接的重要纽带。
  过了桥后,就可以看到一座座工事和堡垒了。那些十分隐蔽的工事全都是石头砌成,看上去十分坚固,窄窄的通道仅可以供一人侧身而过。而那些石头,都是岛上坚硬的顽石。地面凹凸不平,那些地道四通八达,列阵一般遍布全岛,光线也十分阴暗,如果不事先熟悉,冒然进来,肯定会成为瓮中之鳖。
  在地道里越往前行就越发现,每隔数米远,就会有一个瞭望孔,那些孔内大外小,直接可以看到海面很远的地方。其实,这些孔有三个作用:一是发现敌情,二是为了战争时供枪炮射击,三是用于通风透气。
  从外面看,这些工事毫不起眼,就算走近了也容易让人忽略,而这正是设计者所追求的效果。那些孔道外面,都长满了厚厚的常青藤,伪装得十分隐蔽。
  整个岛的地面上铺陈的全是鹅卵石,走在上面舒舒服服的,有一种按摩的功效。这样的设计应该是为了有利于快速进攻或撤离,踩在地上有力而不至于打滑。
  就在奥科斯丁墓地不远处,两门大炮直直地对准一幢米黄色的建筑物。据说那建筑物就是当年俄国指挥官的住所,虽然战争已经过去快一个世纪了,芬兰至今都在以这样的方式表达着一种情绪。
  如果说俄国建筑物面前的大炮仅仅具有象征意义的话,再前行百米开外,就可以看到真正的大炮,那些看上去极具威力、可以前后移动的大炮,也都掩映在堡的凹处。炮的后面就是掩体,掩体里住着军人,一门大炮大约可供一个班的兵力去“服侍”。
  走遍全岛,几乎每一个要害之处,都布置有这样的大炮,炮口都无一例外地对着外海的方向。导游告诉我,那些大炮都是当年服过役打过仗的功臣,那是历史的物证。时过景迁,它们仍静静地躺在这里,向着外海虎视眈眈,守护着家园。
  这种大炮与芬兰首都赫尔辛基市郊波尔沃古镇上的大炮几乎一样。原来,在沙俄公国统治时期,芬兰堡是防御的第一战场,而波尔沃又成了赫尔辛基前缘的防御基地。
  我站在大炮前合影时,望着一望无际的蓝海,再看看身后清晰可见的芬兰首都赫尔辛基,我才真正感受到芬兰堡的意义。它处于赫尔辛基这座城市的最前沿,大敌当前时,只有它挺身而出,方可保城市和百姓无虞。芬兰堡一旦失守,赫尔辛基也难以保全,芬兰的国家命运可想而知。某种程度上讲,是这些看上去冰冷的大炮,以其让敌人色变的威力守卫着芬兰堡,从而也在守护着它身后的国土。
  今天看来,那些大炮还有大炮身后的营房都已作古,但正是它们和它们身后的主人们,缔造着芬兰不屈的历史。
  远远地,一艘大型游轮从芬兰堡前慢慢经过,我们站在堡前挥动着双手,就像当年的海兵一样,游轮上的人们也挥起手来,随着汽笛声,游轮驶向远方。我知道,它是在以这样的方式,向芬兰堡致敬。芬兰堡就是一位挂满勋章的历史老人,每一个来来往往的人,无论是匆匆过客,还是这里的主人,都要向它行注目礼。这是必不可少的礼数。
  岛上迎风飘扬着一面巨大的芬兰国旗,白底色蓝十字,与湛蓝的大海和辽阔的天空形成一种十分协调的呼应。
  我特地来到插着芬兰国旗的那处掩体,发现坚硬的石头砌着的工事里面,几乎每一个面向海的小窗口后面,都有一门大炮仍在此“值勤”。
  今天看来,那些古堡,那些战壕,那些暗道的外表,都被“涂”上了一层浅浅的绿草,平时提到橄榄绿我没有什么特别的感受,来到这里,望着满眼的层次分明、内容丰富的不一样的绿色,我有了一种别样的解读。
  真可谓天妒英才,1772年第一期基本工程“链式防御城堡”刚刚修建完成,奥科斯丁便倏然去世,享年59岁。
  一直拖到十八世纪末,“瑞典堡”的设计才得以最终完成。这期间,数以万计的士兵、艺术家、犯人都集中起来,参与了这项伟大的工程,前后历时40年。
  要塞由城堡、装甲室、花岗岩城墙组成,各岛之间用桥梁连接,当时配置了1300门大炮,是18世纪少见的军事堡垒,也因此成为欧洲军事建筑的典范。
  已经成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定的世界遗产的芬兰堡,世界遗产委员会给予如是评价:“该城堡建于18世纪下半叶,是瑞典人在赫尔辛基港入口处的岛屿上建造的。城堡很好地体现了当时欧洲军事建筑的特点。”
  这便是奥科斯丁的杰作——从选址、设计到建成,都可谓达到了最佳的防御能力。

沙皇俄国缘何成了主角


  陆地上与瑞典、挪威和俄国接壤,西南面被波罗的海环绕,东南部为芬兰湾,西面则为波的尼亚湾。这样的地理与地势,注定了芬兰这个小国的命运,难以自己左右和掌握。
  整个18世纪,崛起的沙皇俄国打败了瑞典,芬兰全境为沙俄占据。之后又停停打打,打打停停……一直打到1809年,战争才停止。也就是这一年,瑞典对芬兰650年的统治宣告彻底终结,沙皇俄国又无缝“接管”了芬兰。
  但芬兰的民族独立意识逐渐觉醒。就在1899年,这种民族独立意识更加强烈的背景下,芬兰著名音乐家西贝柳斯创作了芬兰民族音乐史诗《芬兰颂》,它是享誉世界的名作。
  西贝柳斯的雕像就矗立在赫尔辛基西北角的西贝柳斯公园,那600根钢管组成的类似管风琴的雄伟雕像,给人一种少有的震撼与激动。微风吹拂,仿佛送来了《芬兰颂》的旋律,从中我能感受到芬兰民族特有的气质,既悲壮深沉,又不乏浪漫。
  他们以此向世界宣誓,芬兰这个蕞尔小国所凝聚起来的民族魂,是任何敌人都难以轻易撼动的。
  值得一提的是,波尔沃古镇上有一幢建于15世纪初的教堂,尖拱顶式的中世纪俄国教堂看上去并不雄伟,但在芬兰却有着特殊的地位。这里就是1809年芬兰第一届议会所在地——在芬兰历史上有着里程碑式的意义,这里也被尊崇为芬兰独立精神的基石。也就是在这里,俄国沙皇承认了芬兰人的信仰、宪法、权利和自治。
  为永久性纪念这一切,教堂里特别立有沙皇亚历山大一世的铜像,教堂旁则立有独立精神基石。
  随着俄国十月革命的爆发,沙俄对芬兰的统治被削弱。1917年12月6日,芬兰议会通过了独立案。以列宁为首的苏维埃政府宣布承认芬兰独立,芬兰大公国成为历史,芬兰人终于堂堂正正地有了自己独立的国家。
  国家虽然独立,地缘政治格局仍令芬兰卷入到大国间的战争之中。好在二战结束后,芬兰作为中立国,与苏联和英美都保持了不错的关系。
  今天,这里的交通甚为便利,从圣彼得堡到赫尔辛基,也就四五個小时的车程——俄罗斯境内139公里,芬兰境内247公里。我有些不解的是,从俄罗斯进入芬兰境内,出境竟然严格得出奇,每一个人都必须里里外外检查三遍方放行。在俄海关,一位朋友用手机接了一个电话,也被迫叫到一边,将手机拿出来看看是不是拍到什么东西,大家都因此而紧张。而进入芬兰,检查又十分宽松,一些海关人员例行公事一般,放行通过。
  对俄罗斯而言,芬兰就是北欧的屏障。因为地缘关系,两个性格都倔强的民族只要碰在一起,其故事都一定会十分精彩。
  作为当今世界上人均最富有的国家之一,芬兰是值得好好研究的。而芬兰堡,无疑是研究芬兰最好的一个参照物。芬兰人不会忘记那些血与泪的历史,他们会不厌其烦地把他们的孩子们拉到芬兰堡,在遗址上讲授一堂堂生动的历史课。
  这是芬兰人骨子里民族性和良好素质的表现。说到芬兰人的素质,导游小刘告诉我一个震撼的数据一一在芬兰,平均每1500名芬兰人就有一个图书馆。芬兰乡下人还有一项福利,那些像房车一样的流动图书馆,每周都会下乡,给偏远地区的孩子送去图书。
  芬兰人十分骄傲,他们的流动图书馆,一直都行驶在路上。
  我离开芬兰时,是一个金色的黄昏。当诗利娅号游轮驶入芬兰湾,穿过美丽的奥兰群岛时,眼前一处处小岛星罗棋布,小岛上一幢幢别墅点缀其间,在阳光和大海的映衬下,简直如同仙境一般。
  我对着芬兰堡的方向眺望。我知道,是芬兰堡这个路标,引导芬兰一路前行,辐射整个波罗的海,把芬兰引向更远的远方……
其他文献
位于西南一隅的龙泉驿,曾经进入过远隔重洋的美国人的视野。那是在1941年,龙泉驿作为抗战时期大后方传统乡村社会的  《生活》見证龙泉驿的古老生活方式  《生活》周刊封面  1941年,美国掌控《时代》《生活》《财富》三大媒体的传媒大亨卢斯,提出美国世纪理论,其要义是支持中国更符合美国的长远利益。为此他派出记者来到中国,重塑中国形象,鼓动美国政府和人民支持中国。著名摄影师卡尔·迈当斯携夫人进入中国,
期刊
在东山这片土地上,历朝历代人才辈出,既有济世扶贫的圣人,也有坚守节操的隐士,尤其在近当代,这里更是产生了几位国学大家。朱桃椎:隐士的典范  隋末唐初时期,龙泉山脚下的大盘石山道旁,依山洞搭建起一座简陋的茅屋,茅屋旁边即出川的大道,山上蓁莽丛丛,松涛阵阵,屋前小河蜿蜒,流水潺潺。这就是隐士朱桃椎的乐土。朱桃椎自云厌恶尘世俗务,所以隐入山野,以清闲生活为乐。起初他对“好古之士”,即读书人很热情,这些人
期刊
公元16世纪。在近代西方早期殖民者开始疯狂海上扩张的过程中,葡萄牙曾在中国香港的屯门地区短暂建立过殖民统治。然而,明朝官员汪鋐带领军队创造了“师夷之长技以制夷”的成功战例.取得了中国抗击殖民侵略的首次胜利,却也对明朝的海禁政策产生了重大影响。  说起中国香港的近代史,人们往往想起,在第一次鸦片战争中香港被割让,这也是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开端。但其实早在明朝时期,就曾有葡萄牙殖民者强占中国香
期刊
明代沿海地区的贸易活跃、经济繁荣得益于当时当地的从商之风,并形或了商业传统,而这样的地域传统对于当时中国乃至今天社会影响很大。  中国古代传统社会有两个通行思维,一是学而优则仕,二是安土重迁,而这两点与商业精神和要求是相矛盾的。在封建各要素相当成熟,而且有资本主义商业萌芽出现的明代,商人这个群体构成较复杂。其中,明代沿海地区除了世代经商牟利之家外,也有一些商人以及商业势力是被“逼”出来的。  首先
期刊
向守志戎马一生,参加过艰苦卓绝的长征,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中屡立战功,还参加了抗美援朝第五次战役和举世闻名的上甘岭战役,他还是战略导弹部队的开拓者之一,曾两度担任第二炮兵司令员。  今年9月2日凌晨,原南京军区司令员向守志因病医治无效,在南京逝世,享年100岁。向守志的一生十分具有传奇色彩,他参加过艰苦卓绝的长征,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中屡立战功,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参加了抗美援朝第五次战役和举世闻
期刊
如果把“西望西岭”的大面积区域比作成都平原的粮仓的话,那么“东眺长松”所及的大片区域,就应该是成都人的花园。千百年来,勤劳的东山人深深懂得“各美其美”的道理,也知道如何“功补造化”,妆点自然。  成都东山的黄泥巴是其有别于川西坝子油砂土的地理标志,当地人称“天晴一把刀、下雨一包糟”。这种黄泥巴是冰川遗留的产物、学名“成都粘土”,龙泉山下堆积着砂岩和泥页风化而来的红砂土,这两种土壤很直观地见证了四川
期刊
中国武术还在强调“传统”,强调“武术文化”,强调“武德”……这些东西,都属于精神领域,在现代体育层面,它演变成了比赛规则。对比赛规则的尊重,成为体育精神最重要的方面。  春天是万物复苏的季节,可能也是适合练功的季节。连马云和王思聪都对最近格斗与太极的对决发表了意见,武术激起全中国人民的热烈讨论。  就如同每个国家都会有自己的传统医学一样,任何一个国家在漫长的冷兵器时代,都会有自己独特的功夫文化。不
期刊
当我们再度回溯瘟疫的历史,便会发现瘟疫不仅引发仇恨、暴力和紧张的社会情绪,在数不胜数的案例中,同样也可以看到疾病同样催生自我牺牲、志愿服务和社会团结。  上个世纪80年代初期,艾滋病在美国被识别,随后在西方世界广泛流行,给大众造成了极大的震动。因为在此之前,世界已有半个多世纪没有见到大规模的瘟疫和疾病。大众在面对疾病时的社会心理引起了媒体的关注和兴趣。学者和大众传媒纷纷从史料中搜寻历史上能与艾滋病
期刊
去过三次山西,都为朝圣中国古代木构建筑,但在高平羊头山,那些雕刻在散落山间的石头上的北魏时期佛像,却意外让我窥见了云岗和龙门石窟的风韵。  去羊头山石窟没有直达公交车,于是我在汽车站包了一辆出租车。路上,师傅满有把握地说,你是去看炎帝陵吧,半小时就够了。我摇摇头答道,不,我是去看石窟。  站在羊头山顶,俯看炎帝庙。  石窟?师傅有些疑惑。说实话,在上山之前,我也有些疑惑。印象中,晋东南的古建筑精彩
期刊
从元代中后期,大批长江中游的“襄、汉流民”自发迁徙入川,到明清“湖广填四川”迁徙入川,各地移民的到来,为东山地区农业的恢复和发展提供了劳动力,也创造了富有特色的东山文化。这是数千年来成都东山地区带给成都平原和巴蜀大地的珍宝。  据陈世松先生的研究,从元代中后期,大批长江中游的“襄、汉流民”自发迁徙入川,私开盐井或耕地垦荒,主要分布在沱江流域两翼的丘陵地带。到元末明初,因红巾军起义和明玉珍在重庆建立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