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高职英语教育的几点思考

来源 :硅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lh19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7597(2009)0710163-01
  
  2000年教育部颁布《高职高专英语教学基本要求》,使高职高专英语课程教学走上了以实用内容学习为指导,以实际应用能力培养为中心的教学思路。《基本要求》规定,高职高专英语课程的教学目的是:培养学生掌握必需的英语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具有阅读和翻译与本专业有关的英文资料的初步能力,并为进一步提高英语的应用能力打下一定基础。英语的教学内容要以应用为目的,以够用为度;英语的教学过程中要突出语言的实际应用,加强语言技能的培养。
  高职高专学生生源复杂,层次多,尤其是近年来普高扩招,高职高专生的整体素质呈下降趋势,如何使高职英语教学尽快地适应形势,调整和改进教学思路、帮助学生树立学英语的信心,提高他们的英语运用能力是我们必须面对而又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英语教学的现状
  
  (一)师资。要培养合格的实用人才,师资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就目前各高职院校的英语师资现状来看,无论是师资队伍的数量还是师资队伍的质量都远远达不到培养实用型人才的要求。
  首先,随着近几年各院校招生规模的扩大,各校的学生数量正以相当的速度在增长,而师资队伍却没有按相应的比例增长,出现了明显的生多师少的现象。针对教育市场上这一新的供需矛盾,各院校不约而同采取的解决办法就是扩大编班规模,即给学生上大课。而语言的学习,学习者的参与也是重要的环节之一。而在大课的氛围下,教学双方显然不可能实现这一环节,英语课在很大程度上成了讲座。同样,大多数英语教师对此现状亦是无计可施。他们首先面对的是如何完成大量的教学工作。他们整天忙于备课、上课、批改作业,就像一台不停旋转的机器。若是有些教师还兼行政或学生管理之类的工作,那更是忙得焦头烂额。因此,偶尔简化备课、批改作业的过程就显得在所难免了。
  其次,目前有很多高职院校是由原来的中专院校发展而来。这些院校原来对英语教学的要求和对英语师资的要求完全不符合现行人才培养的规格目标。院校办学资格晋升后,英语教学师资队伍的学历层次和教学水平没有得到相应的提高,与英语教学的实际要求相比,明显滞后。究其原因,有二。其一,高学历人才不易引进。学历较高的英语人才不愿进人高职院校。职称、资历等仍是评聘教师的主要标准,并与教师的收入直接挂钩,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高学历青年教师的积极性。其二,原有的英语教师就其主观而言,非常乐意提高学历层次和教学水平,但是由于生源扩充而导致的繁重的教学任务又使得他们无暇顾及。
  (二)生源。不同的教学对象毫无疑问直接影响着我们的英语教学的效果。随着教学理念的转变,从精英教学到大众教学,再到培养实用性人才的转变,高职院校的招生对象也发生了变化。在八、九十年代,中专生、技校生、职高生毕业后便直接踏上社会参加工作,而现在这些生源有了继续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而且在过去往往被拒之门外的高中落榜生也可以走进高等院校了。因此英语课堂里就座的就是英语基础呈现不同层次的教学对象了。不同的生源、不同的英语基础同样是我们在英语教学中需要面对的现状。
  
  二、要改变这种现状,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教师要了解学生的个体差异性。由于高职院校在教学对象上的特点造成了学生在一班之内知识水平参差不齐,根据成绩和接受知识的能力水平划分形成了多个层次。由此教师首先应该清楚班级内部学生个人的学习情况,然后根据这些情况对学生进行科学的学习层次的划分。划分的层次不追求过分细化,可以根据学生的英语成绩结合在授课过程中学生表现出来的知识接受能力,分为如较好中等稍差等三个层次。这样在上课之前就做到心中有数,单层次的笼统教学在高职是不适用的,所以在备课阶段教师就应有意识地照顾到各层次学生的学习需要,并在设计教学内容时偏重处于中等层次的大多数学生,这样在课堂教学中做到全面统筹有的放矢,充分调动各个层次学生的积极性争取使每个学生都能融入课堂教学,使较低层次的学生也感觉不被排除在课堂学习氛围之外,而大多数学生的积极参与也能够刺激其他学生的学习欲望,激发他们在课堂上的学习热情。
  (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于已经进入到职业技术学院的学生,大多数英语基础比较薄弱,其中还有一些对英语学习有抵触心理和厌学情绪。上英语课在这些学生看来既枯燥又难过,如何扭转这种心态,培养起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学习兴趣是教师在课堂上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教师在课堂上要明确地告诉学生英语学习的特点与目的,让学生明白英语学习是一种新的语言及相关文化的学习,与幼时学习本民族语言一样都有融会贯通的过程,都遵循一样的语言习得规律而不应该只把英语看成专门是用来考试的一门课程。
  (三)创造交流环境增加实践机会。高职英语课是一门工具课。不能脱离高等职业教育的目标,应该遵循注重语言教学,注重培养学生语言技能,突出职业教育特色的规律。现今英语教法改革基本已经实现了课堂上由教师教为中心的教学法向学生学为中心的教学法的转变。传统的教学法是由教师一言堂,在课堂上老师不停地讲,学生机械地听,记笔记,这种教学法使学习者在学习中处于十分被动的地位。为巩固课堂所学的英语单词,教师应控制讲课时间给学生留出进行语言交流练习的时间,为学生提供应用语言机会并根据课上所学知识来设计真实生动的情景,由教师启发带领引导激发学生的兴趣与交流热情,让学生进入交流实践如情景对话角色互换等内容。
  (四)注重基础知识的学习。高职院校英语的教学规律要求高职英语教师在上课注重语言实践交流能力培养的同时不能忽视对学生英语基础知识的讲授。学生熟练运用英语听说技能的前提是英语基础知识的扎实功底,如果教师在上课时过多地偏重教学手段的花样翻新,而忽视基础知识的学习,那学生在一开始被提起的自信心与学习兴趣就会因为学习程度的加深跟不上进度而逐步丧失。教师要使学生树立起来的学习自信心和学习兴趣持久,课堂上基础知识的讲授就要同步跟上不可忽略。
  在2005年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上,温家宝总理的讲话强调当前我国就业和经济发展正面临着两个大的变化,社会劳动力就业需要加强技能培训,产业结构化升级需要培养更多的高级技工,因此需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在高职教育与社会与企业相接轨的探索道路上高职英语教学改革应先行一步探索出符合高职英语教学的新模式。
  
  参考文献:
  [1]俞占祥,英语教学如何适应职业技术教育[J].大众科技,2005,(2).
  [2]张迎雪,高职英语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J].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6).
  [3]黄泽强,浅谈高职英语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辽宁高职学报,2006,(1).
其他文献
钙内流阻滞剂(Calcium Entry Blocker,CEB)是一组不同结构的药物,其唯一共同的特性是选择性地抑制钙的跨膜内流。近年来在高血压治疗中的地位日趋重要,本文重点介绍其作用机
中图分类号:G4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7597(2009)0710158-01    在我国现行的大学教育体系中,职业教育担负着专业技能培养的重要任务,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和学生的青睐。职业教育不同于普通本科教育,它侧重专业技能的培养,这就在客观上形成了一种“统放结合”的教育管理模式。所谓“统”,就是指统一的学习内容、统一的考核评价体系和机制;“放”就是要有开放式的教学方法、开放式的
本文对25例经剖检的恶性组织细胞增生症病例进行了系统的病理研究,总结分析了本病的临床特点和基本病理变化。作者还就病变中目前尚有争议或未证实的几个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
中图分类号:G4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7597(2009)0710162-01    随着计算机的不断发展,使得英语教学方式和手段得到不断地深化和运用,多媒体便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新的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可以将文字、图表、声音、动画、影像等组合在一起用于教学。在英语课堂上运用这种图、文、声、像并茂的场景可以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接受能力,会形成生动活泼的课堂气氛,极大地提高学生学习英语
最近有许多关于静脉内注射腺苷引起与心绞痛相关的文献报道。鉴于心绞痛具有变异特性,详细分析腺苷引起胸痛的心物学特性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作者根据Borg设计的分级标准对感
硝苯吡啶商品名为心痛定,其化学名为1,4~-二氢-2,6二甲基-4-(邻硝基苯)-3,5-二羧酸二甲酯吡啶,为目前较强的钙离子拮抗剂之一。 硝苯吡啶广泛用于冠心病心绞痛的治疗,以后用
语文是汉语文化的浓缩,其显著的特点就是人性美。只有坚持教师、学生和家长的和谐相处,随社会的进步而不断完善,语文教学才能有所创新。 Chinese is the concentration of C
[摘要]通过调查访谈与教学实践就当前高职院校学生计算机教学现状与问题进行分析探讨,从而提出几点解决的对策,以便为更好的教学提供参考。  [关键词]计算机教学因素对策  中图分类号:G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7597(2009)0710165-01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计算机技术飞速发展,特别在网络化、多媒体化、智能化等方面呈现多元化发展的趋势,其行业发展和人才市场的需求也推动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