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在老年性白内障及合并症中的临床诊断价值

来源 :中国保健营养·上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kt0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观察老年性白内障及合并症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的诊断价值。方法资料选自2013年7月——2013年12月本院收治的老年性白内障及合并症的患者68例,共100只眼,临床诊断中选择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分析其临床诊断价值。结果本组患者中有38眼为老年性白内障初发期,5眼超声检查呈假阴性;有62眼为中晚期老年性白内障经超声检查被检出,其检出率为100%;62例老年白内障中合并症出现38眼。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的老年性白内障及合并症检出率高,且无辐射安全,是其重要的临床诊断手段。
  【关键词】彩色多普勒超声;老年性白内障;合并症
  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4.05.704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5-2952-02白内障是老年阶段多发且严重影响视功能的一种眼科疾病,在其发病的初期阶段症状不明显,有时会被忽略。本文主要对2013年7月——2013年12月本院收治的68例老年性白内障及合并症的患者,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观察分析其临床诊断价值,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资料选自2013年7月——2013年12月本院收治的老年性白内障及合并症的患者68例,其中男性为43例,女性为25例;患者年龄为53-86岁,平均年龄为(65±5.23)岁;单眼患病为36例,双眼患病为32例,总计有100眼。
  1.2仪器彩色多普勒超声仪器选取荷兰的飞利浦HD6超声诊断仪,并采用线阵探头,其频率为3.0-12.0MHZ,三德医疗器械有限公司南京分公司生产的眼科裂隙灯。
  1.3方法患者身体保持仰卧位,嘱咐患者闭上双眼,然后为患者的双眼睑仔细将耦合剂涂匀,将彩色多普勒超声探头缓慢置于患者双睑的上方,进行横纵的来回多次扫查。值得注意的是在扫查之前嘱咐患者缓慢转动眼球,以使眼球晶状体的结构充分显示。观察所测量的患者晶状体的厚度及眼轴长度等眼部指标,同时仔细观察晶状体囊回声情况及晶体和玻璃体的透声情况,还有患者的视网膜、眼球内壁等眼部结构的超声图像改变情况。在进行超声检查时,先进行实时的二维扫查,必要时再进行彩色超声血流显像扫查,同时尽量地调低超声脉冲的重复频率及壁滤波,直至没有杂色伪像出现为止,且其脉冲多普勒夹角小于15度。
  2结果
  2.1老年性白内障疾病的诊断情况本组患者中有38眼为老年性白内障初发期,5眼(5.0%)超声检查呈假阴性。有62眼为中晚期老年性白内障经超声检查被检出,其检出率为100%。老年白内障合并症出现38眼(38.0%),不同程度的玻璃体混浊10眼、视网膜脱离11眼、玻璃体出血17眼。
  2.2眼部超声图像显示特征老年性白内障的超声图像特征如下:白内障的初发期眼部晶状体超声图像和正常情况相比无明显的差异,在彩色多普勒超声扫查下,老年白内障初发期呈假阴性,中晚期的老年性白内障患者晶状体则会有不同程度的增厚,且前后囊膜有强烈带状或者环晕状的回声;囊膜有增厚,且有强回声光点和光斑现象[1]。老年性白内障的合并症主要有视网膜脱离、玻璃体混浊和玻璃体出血等。视网膜脱离超声图像玻璃体暗区呈现弧形的强回声带,而完全性视网膜脱离则显示呈倒八字形的强回声带。玻璃体混浊则显示为玻璃体内可见点状甚至片状的混浊物,且回声强度强弱不等,经运动试验及后运动试验结果均为阳性。玻璃体的出血症超声表现为比玻璃体的混浊后相关运动试验的阳性结果更加显著。
  3讨论
  老年性白内障一般多见于50岁以上的患者,且随着年龄的增加患病风险也会增加。老年性白内障患者眼部晶状体呈现老化、退行性的改变,临床一般认为是由营养不良及生理老化引起的代谢障碍、内分泌紊乱等老化、退行性改变。白内障疾病是目前世界范围内损害视力甚至致盲的首要因素,老年性白内障也是致使老年人发生失明的首要原因,其早期的诊断与治疗十分关键,引起了临床诊断与治疗的重视。彩色多普勒超声是利用多普勒效应原理,对人身体的器官和血液流动进行检查,其临床应用中诊断效果明显,本研究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68例患者100眼老年性白内障进行诊断。
  老年性白内障发病阶段一般有初发期、膨胀期、成熟期及过熟期,而其初发期的患者眼部晶状体的超声图像一般和正常情况无明显差别,常规眼部检查容易忽视[2]。常规对老年性白内障一般采取裂隙灯检查,但这一检查方式对患者眼部的病变情况了解并不全面,不能为患者的眼部手术提高更全面的资料。而彩色多普勒超声具有裂隙灯所不具备的优势,当患者的晶状体混浊情况十分严重时,则不能进行裂隙灯检查,而彩色多普勒超声则不受晶状体屈光间质混浊限制,从而深入探查患者晶状体的具体病变情况,是眼科临床诊断中重要的补充检查手段。同时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在老年性白内障相关合并症的诊断中也有独特的优势,可准确检查出患者的玻璃体混浊程度,视网膜的脱离情况等,为临床的治疗提供了丰富有力的数据。本次研究中发现有老年性白内障合并症出现38眼(38.0%),这表明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老年性白内障及其合并症的诊断中具有明显的优越性及准确性。
  本研究中,有38眼为老年性白内障初发期,5眼经超声检查呈假阴性,其假阴率为5.0%。老年性白内障患者初发期检查呈现出假阴性,这与初发期患者晶状体呈现点状或者片状的轻微混浊,而超声检查不容易分辨有很大的关系,因此,彩色多普勒超声在初发期的老年性白内障中阳性检出率很低。当患者病情发展到膨胀期,进入成熟期,甚至过熟期后,超声反应就相对强烈。在本次研究中,有62眼中晚期老年性白内障患者经超声检查全部被检出,其检出率为100%,这一结果与赵忻的相关研究一致[3]。
  综上所述,在老年性白內障的诊断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进行诊断,操作简便快捷,无辐射且操作重复性高,确诊率高,是一种白内障中晚期理想的诊断手段,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吕耀鹏,杨学文.高频超声在老年性白内障术前检查中的应用价值[J].中国保健营养,2013,01(01):478.
  [2]王丽霞,老年性白内障术前超声检查的意义[J].内蒙古医学杂志,2012,44(14):43.
  [3]赵忻.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老年性白内障术前检查的应用价值[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1,13(24):208-209.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分析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的原因,探讨避免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的对策,提高护理质量,确保护理安全,建立良好医患关系。方法通过回顾5年来某院40例护理不良事件,找出解决方法。结果发生护理不良事件最常见的是给药错误、输液相关事件。主要原因是护理人员因素,其中护理人员违规操作又是主要原因。结论强化年轻护士的学习和培训,加强安全风险管理、核心制度的落实,重视工作流程的改进,提高护士责任心、风险意识和综合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接诊护士班设置与常规扁平化排班模式对患者护理质量的关系。方法在常规扁平化排班基础上增设置接诊护士班,接诊护士班职责为单纯负责新入院的评估、宣教、治疗护理措施与计划的落实。对没有该班时患者进行满意度、预见性评估、病情掌握、护理关注点、健康教育对比,每日下班前接诊护士班打印病历资料,向所有在岗护士进行汇报入院病人的情况。结果有接诊责任班时,入院宣教到位、治疗护理措施落实早于没有接诊护士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如何对急性乳房炎患者进行治疗及护理,怎样预防产后急性乳房炎。方法观察产后不同时期及非哺乳期乳房炎患者,分析乳房炎的发病机制、预防、治疗及护理措施。结果Ⅰ组:4例,产后3天,2例经过热敷、按摩乳房并排空乳汁,2天后好转;2例经过热敷、按摩乳房,静脉滴注青霉素3天治愈;Ⅱ组:4例,产后3-4周,2例经过热敷、按摩、排空乳汁,3天后好转,1例经过热敷、按摩乳房,静脉滴注青霉素3天治愈,1
期刊
【摘要】目的分析孕前优生体检档案,证实孕前优生体检实现了使出生缺陷预防关口前移,努力降低出生缺陷的发生风险,避免不良妊娠结局,提高出生人口素质的目标。方法对6299份孕前优生健康检查档案的内容进行分析。结果高危人群与低危人群不良妊娠率基本持平,低于我市同期未参加孕前优生健康体检人群不良妊娠率。  【关键词】孕前优生;不良妊娠結局;出生缺陷  预防出生缺陷,提高出生人口素质是新时期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
期刊
【关键词】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老年;桡骨远端骨折  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4.05.695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5-2945-02桡骨远端骨折在全身骨折中十分常见,约占1/6[1]。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老年性骨质疏松患者合并桡骨远端骨折患者亦日益增多,且大都为关节内、不稳定骨折,有学者主张保守治疗。但保守治疗长期制动可加重废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MRI对化脓性脑膜炎的诊断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7年1月至2012年12月收住的20例经腰椎穿刺取脑脊液检验后确诊的化脓性脑膜炎患者的MRI表现,与8例结核性脑膜炎,6例病毒性脑膜炎,2例真菌性脑膜炎的MRI表现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所有20例化脓性脑膜炎均有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异常表现,且所有患者的蛛网膜下腔均出现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高信号异常表现,8例患者脑室内出现磁共振扩散加
期刊
【摘要】目的对盆腔炎反复发作的中医治疗效果进行观察和研究。方法资料随机选取2012年5月——2013年5月我院收治的盆腔炎反复发作患者76例,将其平均分为两组,研究组采用中医治疗,对照组采用西医治疗;并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两组患者经治疗后,研究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为97.37%,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的总有效率81.58%,比较有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治
期刊
【摘要】目的了解急性阑尾炎的细菌分布和药敏结果,有利于帮助临床用药。方法回顾性分析了40例急性阑尾炎手术后所采集的送检标本的病原菌分布和药敏结果。结果送检的40份标本中,阳性标本23例,占57.5%(23/40);其中阴性杆菌17株,占73.9%(17/23),阳性球菌5株,占21.7%(5/23)。阴性杆菌对阿莫西林、替卡西林、一代、二代头孢素耐药率在65%以上。复方磺胺甲噁唑、环丙沙星等耐药率
期刊
【摘要】目的分析1179例慢性前列腺炎患者病尿微生物检测结果,并观察药敏试验结果。方法进行EPS常规,先对菌落进行形态、触酶试验等鉴别,之后通过API、ATB等对菌种进行鉴定。耐药试验选择K-B纸片法,严格按照NCCLS规定操作。结果在本组1179例慢性前列腺炎患者病尿微生物检测中有620例检出可疑病原微生物共645株,占到52.6%。结论在慢性前列腺炎的治疗中首先必须要进行病尿微生物检测,明确致
期刊
【摘要】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是心血管疾病中危害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DSA冠状动脉造影一直是诊断冠心病的主要手段,被奉为金标准,随着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多排螺旋CT技术的成熟,CT冠脉增强(CTA)作为临床诊断已成为可能。  【关键词】多排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应用  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4.05.708文章编号:1004-7484(201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