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沉默的螺旋”到“乌合之众”的转变

来源 :新媒体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ketchupbi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高校网络舆情的一般参与主体人数众多,是网络事件的重要推动力量。高校网络舆情的一般参与主体的特征表主要是:具有较强的身份意识,表现出较强的自我身份认同和社会身份认同;与传统的“沉默螺旋”理论相比,高校网络舆情一般参与主体存在“反沉默的螺旋”的现象;具有“乌合之众”的从众心理,群体性、无意识性、盲目性、破坏性使从参与主体发生从群体无意识到群体非理性的转变。
  关键词  高校网络舆情;参与主体;身份意识;沉默的螺旋;乌合之众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6-0360(2019)20-0023-02
  1  问题的提出
  网络舆情的参与群体一般是特定或不特定的偶合群体。在这一偶合的群体中有作为领导者的“意见领袖”,也有普通参与者。意见领袖可以引导或影响事件的发展,在网络舆情事件中作用重大。但作为相对的少数个体,意见领袖只有触动并激发了更多的利益或情感關切,使相当数量的普通旁观者成为事件的关注者或参与者,才使一般性的普通事件在一定时间内成为热点,从而形成影响广泛的网络舆情事件。所以虽然普通参与主体一般不能产生导向作用,但仍对网络事件的发展有重要影响意义。与作为关键少数的意见领袖相比,网络舆情的一般参与主体数量多且分散,特征并不突出或明显,常易被忽视。然而,虽然这些参与者多数时候不会通过主动表达引导或影响他人,但人数众多的一般参与主体却是网络事件的重要推动力量,是意见领袖和监管者都在着力争取的基础群体。
  高校网络舆情作为网络舆情的一种,高校网络舆情的一般参与主体虽然带有一定的偶合性,但作为舆情发展的基础群众力量,还是能够找到一些共同的特征。研究作为具有现实个体理性的普通参与者或旁观者如何实现从现实社会中“沉默的大多数”到网络世界“乌合之众”的转变,从群体无意识到群体非理性。对于认识高校网络事件的一般参与主体,寻求应对处置高校网络舆情的对策具有重要意义。
  2  高校网络舆情一般参与主体具有较强的身份意识
  身份“是文化与历史的产物,其产生与发展受到特定社会背景和交际场景的影响”[1]。中国人特别是知识分子的潜意识中存在较强的身份情结,以知识分子为主体的高校网络舆情一般参与主体具有较强的身份意识。身份意识带来身份认同,身份认同形成心理认同和行为认同。身份认同既可能是外部因素的强加,而被迫形成并保持特定的“身份”,也可能是行为主体因为心理认同对身份的主动追求而形成[2]。
  关注教育且本身有高等教育相关的背景,是高校网络舆情的一般参与主体身份认同共同基础,以此形成了与高等教育相关,带有知识分子情节的身份认同。
  在网络事件的参与聚集过程中,高校网络舆情一般参与主体表现出较强的自我身份认同和社会身份认同。其中自我身份认同可以使一名普通的网民自觉自愿的关注并追随与自己身份设定相符的高校网络事件;社会身份认同能强化自我身份认同,引起心理共鸣,产生身份归属感,使原本为单独个体的行为人主动或被动地产生认同群体意识、追随群体行动。
  就普通参与个体而言,通过身份认同,使一个普通的网络过客能够成为某一高校网络热点事件参与群体中较为稳定和积极的基础参与力量。就网络意见领袖而言,通过与高校或高等教育相关的身份认同也是发动感召特定群体成为网络追随者的一种手段。因此,对高校网络舆情的一般参与主体的引导动员,要考虑身份因素,通过身份认同进行交流沟通、行为指导。
  3  高校网络舆情一般参与主体存在“反沉默的螺旋”的现象
  德国学者伊丽莎白·诺埃尔-诺伊曼的“沉默的螺旋”(The Spiral Of Silence)理论认为,成为舆论主流的观点会产生放大效应,非主流观点则相对“沉默”,而一方的“沉默”将使另一方更加强势,循环往复,“一方越来越大声疾呼,而另一方越来越沉默下去的螺旋式过程。”[3]这便形成一方独大而另一方越来越沉默的螺旋发展,即“沉默的螺旋”现象。
  在高校网络舆情的发展过程中,因为身份认同的作用,特定人群具有较为近似的心理认同。而高校网络舆情参与主体的社会地位、教育层次、价值取向、文化水平等自身条件要高于普通社会舆情的参与者,这些具有较高素质的一般参与个体往往能更自主地选择“多数人的意见”。而基于网络环境的平等公开、及时交互、虚拟隐匿等特征,个体意见的表达方式也比以往的传统形式更为便捷,个体表达受到外界社会的影响更小,所以表达的态度也较为积极,这与传统媒体时代“沉默的螺旋”模式有着重大的改变。
  而随着科技的发展,手机等更为便捷的终端产品替代了PC终端,各种新媒体、自媒体更为发达。在各类QQ群、微信群等有限交流空间内形成的“微意见”,则会在更为熟悉的交往空间内,抵消公共网络领域网络意见领袖或各级监管部门给出的“大多数人意见”(即主流意见),形成“反沉默的螺旋”的情况。这更会加大对高校网络舆情掌控和引领的难度。
  4  高校网络舆情的一般参与主体具有从众心理
  勒庞在《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一书中认为:当人成为群体的一员时,很容易受到集体暗示并能互相感染,成为集体共识,产生集体行动[4]。在高校网络群体性事件中,身份认同的基础是具有知识文化水平,因此,一般参与主体作为个体还是具有较强个体理性的。而进入群体后,受社会身份认同的影响,还要自觉或被迫满足群体的要求和认可。
  群体性是高校网络舆情的一般参与主体参与网络活动的基本特征和基本要求。“社会意见的表达是一个社会心理过程,而从众心理是人的天性,人们倾向于附和多数人的意见”[5]。在网络舆论事件中,“乌合之众”向来都是群体行动的。无论是表示支持还是反对,一般参与主体更愿意接受群体行动,不愿孤立行动。因为群体行动会给个体带来较强的自我安全感受,群体的规模越大,“法不责众”的感受越强,参与活动越为积极。而也正因如此,一般参与主体也才更愿意参与到群体活动中来。多数意见的群体也越容易被接受,更具吸引力。   无意识是高校网络舆情的一般参与主体在群体思维上的表现。“群体心理让个人才能与智慧失去了存在的价值和意义。他们被领袖支配与控制,异质性被同质性所吞没,无意识的品质占了上风。”[6]进入群体,产生社会身份认同,普通的参与个体往往容易遵循网络圈子的主流观点,放弃了自主独立的思考,产生无意识状态。即使存在“反沉默的螺旋”的情况,个体也容易追随自己认可的群体,由于对群体的认同,在一定程度上,放弃了个体理性,简化了独立自主的思考,而失去了对事件自主的理性思考与评判,个人判断淹没在群体观点中,就会产生无意识状态。
  盲目性是高校网络舆情的一般参与主体在群體互动中的表现特征。因身份认同,使散落在网络空间各处的单个网民聚集起来,形成网络群体心理。高校网络舆情事件一般网络参与主体,随大流从众的心理表现较为明显。这种从众的心理带有一定的盲目性。由于可能出现的一边倒的群体舆论,个体受群体非理性的影响,会出现盲目相信及盲目随从的迹象,尽管这种群体观点可能并不是个体最初的个体理性观点,但并不妨碍群体形成后,个体对自主判断的放弃,遵循群体召唤,陷入群体盲目之中。
  破坏性是高校网络舆情的一般参与主体在群体行为中的表现特征。群体行为中存在着情绪感染和行为感染,由于网络舆情中群体盲目性的存在,网民的行为通常会出现非理性状态。“乌合之众”群体中存在利用极端行为的可能。如较为一般的有网络言语攻击,而较为严重的有激进的“人肉搜索”的行为和毫无事实根据的网络“造谣”行为。这些体现非理性情绪及带有主观判断的表达,影响着群体的网络行为,而无益于客观事实真相的披露,也无助于问题的解决,只会给事件当事人带来极大的伤害,给和谐的网络环境带来巨大的破坏,也给高校网络舆情的解决带来障碍。
  5  结论
  因为观点表达的“沉默”,高校网络舆情一般参与主体容易被忽视,但没有发声并不一定是没有态度,也不代表没有立场,更不能代表没有力量。身份认证带来群体认同和群体归属,高校网络舆情一般参与主体从传统事件中的“沉默的螺旋”中不发声的沉默一方,在现今的网络舆情中确有产生“反沉默螺旋”的可能。个体的社会意见表达存在从众的社会心理过程,从个体到群体的认同和归属,使单个个体的理性和行为有了群体化的改变,无意识、盲目性和非理性的群体表现也成为高校网络舆情的一般参与主体的外在表现。高校网络舆情一般参与主体的这些特征,与传统认知有一定的变化和发展。应对高校网络舆情,要根据这些新的变化和具体情况,对策施政,以求实效。
  参考文献
  [1]粟进英,郑莉莎.身份概念与主要特征分析[J].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4):36-41.
  [2]宋道雷.身份认同与制度制定权:反政治社会化行为的解释机制[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5):77-83.
  [3]姚珺.互联网中的反沉默螺旋现象[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3):286-288.
  [4]古斯塔夫·勒庞.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M].戴光年,译.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10:5-12.
  [5]赵甍源.青年网络社会行动的非理性问题与数字化生存[J].中国青年社会科学,2019(1):118-124.
  [6]张爱军,李文娟.“无根之根”:网络政治社会的变异与矫治[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45(2):17-22.
其他文献
摘 要 新媒体时代的到来在给人们带来无尽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后真相时代。人们常感叹我们生活在后真相时代里,其报道的新闻事件不断被反转,曾经被遭受言语攻击的唾骂对象,转而成为人们关心同情的主体,在分析反转新闻的成因时,虽然媒介技术的发展是造成反转新闻产生的原因之一,但是我们也应该辩证的看待媒介技术对其的作用。  关键词 反转新闻;媒介;刻板印象;麦克卢汉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期刊
摘 要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宝贵的文化遗产,是最古老又富有內涵的文化历史传统,是民族精神、民族情感的重要体现。现如今,在新媒体迅速成长的环境下,如何利用新媒体将更多类似节气文化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传播,是我们需要去思考的问题。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不仅有益于促进民俗资源的开发与应用,还能大概率地提升大众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推进社会文化的发展。  关键词 非物质文化遗产;二十四节气;新媒体传播  中
期刊
摘 要 当前,电信、移动、联通这三大运营商正在抓紧试点部署5G网络,由于5G高带宽、低延时、高并发等特性,对视频直播有很大的提升作用,各大央媒、省级媒体、互联网公司等都在尝试5G直播技术。湖州广电新媒体中心以此为契机,联合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湖州分公司,就健身有道·跃动湖州暨2019“全民健身日”活动启动仪式首次在湖州地区尝试采用5G网络进行直播,并取得了很好的直播效果。  关键词 直播;跨地区;
期刊
摘 要 以《亲爱的客栈》为例,结合传统综艺的本质,通过内在情境与外在环境设置的分析,综合分析慢综艺节目中的受众期待以及影响受众节目忠诚度的因素。  关键词 慢综艺;受众期待;受众忠诚度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6-0360(2019)19-0115-02  “慢综艺”的出现和快速发展为缓解现代社会压力提供了良好的释放渠道和方式,它通过简简单单的生活将人文素养和道
期刊
摘 要 公共传播是近年来专家学者都比较关注的一个话题。新媒体异军突起,公共传播的形式和内容也随之发生变化。公共性一直是传播媒体属性之一,社会思潮多元的现代社会尤为需要公共传播发挥作用,分析其要素构成、其价值所在及其实现途径,方能够让公共传播大放异彩。  关键词 公共传播;公共性;公共利益;公众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6-0360(2019)20-0055-02
期刊
摘 要 以当红偶像团体TFBOYS的粉丝为个案,探讨新媒体时代青年亚文化视角下粉丝群体,从青年亚文化的视角对其进行分析。通过对TFBOYS粉丝群体的形成、身份认同与建构、粉丝实践内容、情感投射,了解在新媒体时代下粉丝是如何通过一系列的活动表达自己的情感诉求并参与其中,同时寻求圈内认同,找到归属感。  关键词 新媒体语境;青年亚文化;粉丝群体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
期刊
摘 要 现代化技术的发展使得非遗面临着传承与传播的困境,但数字化时代媒介融合的发展态势也为其传承与传播提供了机遇。文章根据IP形象迅速的传播效能以及强大的市场号召力的特征,针对海派漆器这一非遗项目进行IP形象的设计与传播策略研究,明确通过IP形象的开发可以提升海派漆器的公众认知度。文章以期通过对海派漆器的个案研究为其他非遗的传播提供参考。  关键词 非物质文化遗产;IP形象:设计与传播  中图分类
期刊
摘 要 以中国知网(CNKI)收录的《现代教育技术》期刊在2014—2018年所刊载论文为研究对象,引入SCI2软件工具,并结合传统的文献计量方法,根据突变关键词对中国教育技术学领域的研究前沿进行分析,即可发现,近年来我国教育技术学呈现出五个最重要的研究前沿主题,即网络课程、创客、翻转课堂、日本、人工智能。对这五个主题进行深入探讨,有助于多方位梳理和多角度展示近五年来中国教育技术的发展现状和研究前
期刊
摘 要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各类短视频App如雨后春笋般占据人们碎片化的时间,其中,抖音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实现了井喷式发展。为什么抖音的用户数量能屡创新高,用户使用时长一直居高不下并且能一直保持较高的用户黏性呢?文章从行为主义、认知学派和人本主义三种心理学流派的角度分别具体分析“抖音热”的原因,以帮助大家更好了解短视频成瘾背后的用户心理机制。  关键词 短视频;成瘾;认知心理学;身份认同  中图分类
期刊
摘 要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体育动漫产品登上体育传播的舞台,并为体育项目的传播和发展起到了积极正面的作用。文章以日本动漫《冰上的尤里》和花样滑冰项目为例,从体育动漫的角度对大众体育、竞技体育与体育产业三方面进行研究,希望能够助力我国的体育动漫和体育传播事业的发展。  关键词 体育动漫;体育传播;花样滑冰;《冰上的尤里》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6-0360(201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