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提要:随着英语普遍性的提高,各大高校均开始相关英语专业及课程。英语教师面临的挑战是:充分利用每一堂课作有效讲解,既能把知识真正灌输给学生,又能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当中,发挥其主观能动性。本文针对高等院校英语专业开设的听说教程,结合听力和口语专项训练的特点,对可行、有效的教学方法进行探讨,并结合学生实际提出几点建议。
关键词:有效讲解;互动;文化;分组讨论
1.引言
作为全球性交流媒介(《世界语言排名》George Weber)和联合国工作语言之一,英语在中国的影响日益深远。踏入二十一世纪,随着我国加入世贸(WTO),英语教学在复合型人才中尤显重要。因此,当今高校均开设相关英语课程。在这种趋势下,如何使英语专业学生打下扎实基础,掌握真正的外语技能并能在听说读写上大放异彩,成为英语教师的首要任务。本文针对高校英语专业的听说教程,对有效可行的教学方法展开讨论,并结合学生实际提出几点建议。
2.课堂设计及建议
2.1听力练习及有效讲解
一般听力课堂设计都会遵循传统模式,就是机械化的做题和讲解,即:直接做题,放音频,公布答案。尽管此模式能按照教案走,保证完成教学任务,但还是存在一定的缺点和不足:一,机械化布置课堂任务让学生感觉枯燥乏味;二,直接公布答案,缺乏讲解,学生真正理解并吸收消化的可能性较低;三,整个过程教师没有起到引导作用。笔者认为,对这种传统的听力授课模式,有必要进行针对性改革。首先,应先作简单的引入,让学生对该单元整体内容及学习任务有横向了解。引入结束后,讲解听力材料中涉及的新词汇并按照题型(选择题、判断题、简答题、填空题等)初步教授相关技巧,如划分关键字、猜词性、猜题意等,让学生运用到答题中。其次,放音频应掌握一定技巧。可根据学生具体接受能力来设定音频播放次数和停顿位置,提高音频播放的有效性。最后,在评讲过程中,建议先针对题目,通过问答的方式明确指出相关答题技巧,让学生形成初步认知,接着重复播放听力材料,停顿点设为每道题答案所在位置,同时要求学生复述原句,这样既能锻炼短暂记忆能力,又能加深对正确答案的印象,更能系统化地巩固和提高听力理解能力。
2.2互动环节
互动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互动是指一切物质存在物的相互作用和影响。我们更多提及的是狭义的互动,即人与人之间各种形式、各种性质、各种程度的相互作用和影响。师生互动属于其中一种,是指在课堂此特定环境之下,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或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当今高校课堂,教师“满堂灌”、唱主角的填鸭式教育仍占主导地位,因为某些传统观点认为,教学的重点是“教”而非“学”。在这种传统教育模式下,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受到抑制,学习效率低下,无法理解所学内容,更谈不上将所学理论应用到实践当中。美国着名教育家布鲁姆指出:“知识的获得是一个主动的过程,学习者不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是知识获得过程的主动参与者。”随着互动理论的出现,语言学界发现良好的课堂互动有助于语言的学习和发展。许多研究表明,课堂互动影响课堂气氛、课堂中的反馈及学生的参与程度,进而影响课堂教学效果。课堂互动包括:学生提问、教师回答,教师提问、学生回答,学生之间互相讨论,案例分析,游戏合作等。这样既可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更能通过这种生动形象的授课方式将知识有效传达给学生。因此,听说教程可结合自身课程特色,在不影响教案编排的前提下,适当增加一些师生之间或学生之间的互动环节。
2.3文化补充
英语作为英美文化的一面镜子,镜像折射了英美的自然生态环境、历史,以及英美的社会问题、人们的价值观念、形形色色的社会心态、各自的文化特异现象等。外语教学应结合目的语文化、母语文化来进行,已成为当今外语学界的共识。世界各国,已不是各自独立的区域,而是“地球村”,懂得使用英语这种国际语言变得十分重要,了解英语当中所负载的文化信息也变得同等重要。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文化靠语言去表达,二者缺一不可。因此,作为一名英语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对学生适时补充英美文化的知识,显得尤为重要。尽管听说教程训练重点为听力和口语,但所涉及的文化是渗透在每个话题,每段材料,每个句子,甚至每个单词之中,环环相扣,紧密相连。结合文化讲解,既能引起学生学习兴趣,又能让他们领略风土人情,与外籍人士的沟通和交流也更加畅通无阻。文化的补充涉及方方面面:饮食、习俗、交通、求职、旅行、教育等,按话题来入手,以图片、资料、网站、视频等加以辅助,思路清晰,系统分明,循序渐进的教学方式会让学生相对容易接受,印象也更深刻。
2.4分组讨论的必要性
美国高校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兴起了一种新型的课堂教学模式,主要由"范例教学"、"交互式教学"和"小组合作学习"三种模型构成,通过学生与教师、学习伙伴以及学习资源之间的互动,帮助学生构建知识、发展能力.实践证明,这种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为目标的课堂教学模式,满足了教学目标多元化、学习方式多样化和学习过程个性化的需求,促进学生创造性地运用所学知识,培养团队合作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和独立研究能力。因此,练习口语时,建议让学生就所给话题分组进行讨论,讨论结果将以小组代表作全班展示,还可增设评分环节,营造一定压力让他们更投入更积极。分组讨论的结果:学生的口语能力得到锻炼之余,自主创新能力也得到相应提高。
3.结论
总之,听说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在传统模式做练习和评讲下,学生是难以达到有效训练的,过后遗忘率也较高;要做到真正活跃课堂气氛,教学与互动相结合,教师发挥指引作用,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这样方能更大限度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参考书目
[1]徐飞. 国内外课堂互动研究状况述评. 国外外语教学2005年第二期.
[2]赵敏娜. 美国高校三种典型课堂教学模式探讨-以教育类课程为例. 比较教育研究2004, 25(4)
[3]吴红. 试论应用类复合型英语专业听力理解中的“期待视野”. 成都信息工程学院学报
[4]欧飞兵. 英美文化认同感的建立及对英语学习的影响. 景德镇高专学报2007年9月.
[5]赵敏娜. 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美国高校课堂模式发展动向-以教育类课程为例. 宁波大学学报2003年6月.
[6]戴卫平. 吴蓓. 英语与英美文化. 《长沙大学学报》2001年 第3期
[7]罗晓云. 在英语教学中探索强化学生记忆能力的途径. 江西教育科研. 2003, (8)
[8]程虹. 外语教学:理论、实践与创新.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作者简介:莫竞,女,1985年,广东江门江门职业技术学院,毕业院校:香港理工大学,学历: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翻译、教学方法、英美文化。
关键词:有效讲解;互动;文化;分组讨论
1.引言
作为全球性交流媒介(《世界语言排名》George Weber)和联合国工作语言之一,英语在中国的影响日益深远。踏入二十一世纪,随着我国加入世贸(WTO),英语教学在复合型人才中尤显重要。因此,当今高校均开设相关英语课程。在这种趋势下,如何使英语专业学生打下扎实基础,掌握真正的外语技能并能在听说读写上大放异彩,成为英语教师的首要任务。本文针对高校英语专业的听说教程,对有效可行的教学方法展开讨论,并结合学生实际提出几点建议。
2.课堂设计及建议
2.1听力练习及有效讲解
一般听力课堂设计都会遵循传统模式,就是机械化的做题和讲解,即:直接做题,放音频,公布答案。尽管此模式能按照教案走,保证完成教学任务,但还是存在一定的缺点和不足:一,机械化布置课堂任务让学生感觉枯燥乏味;二,直接公布答案,缺乏讲解,学生真正理解并吸收消化的可能性较低;三,整个过程教师没有起到引导作用。笔者认为,对这种传统的听力授课模式,有必要进行针对性改革。首先,应先作简单的引入,让学生对该单元整体内容及学习任务有横向了解。引入结束后,讲解听力材料中涉及的新词汇并按照题型(选择题、判断题、简答题、填空题等)初步教授相关技巧,如划分关键字、猜词性、猜题意等,让学生运用到答题中。其次,放音频应掌握一定技巧。可根据学生具体接受能力来设定音频播放次数和停顿位置,提高音频播放的有效性。最后,在评讲过程中,建议先针对题目,通过问答的方式明确指出相关答题技巧,让学生形成初步认知,接着重复播放听力材料,停顿点设为每道题答案所在位置,同时要求学生复述原句,这样既能锻炼短暂记忆能力,又能加深对正确答案的印象,更能系统化地巩固和提高听力理解能力。
2.2互动环节
互动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互动是指一切物质存在物的相互作用和影响。我们更多提及的是狭义的互动,即人与人之间各种形式、各种性质、各种程度的相互作用和影响。师生互动属于其中一种,是指在课堂此特定环境之下,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或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当今高校课堂,教师“满堂灌”、唱主角的填鸭式教育仍占主导地位,因为某些传统观点认为,教学的重点是“教”而非“学”。在这种传统教育模式下,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受到抑制,学习效率低下,无法理解所学内容,更谈不上将所学理论应用到实践当中。美国着名教育家布鲁姆指出:“知识的获得是一个主动的过程,学习者不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是知识获得过程的主动参与者。”随着互动理论的出现,语言学界发现良好的课堂互动有助于语言的学习和发展。许多研究表明,课堂互动影响课堂气氛、课堂中的反馈及学生的参与程度,进而影响课堂教学效果。课堂互动包括:学生提问、教师回答,教师提问、学生回答,学生之间互相讨论,案例分析,游戏合作等。这样既可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更能通过这种生动形象的授课方式将知识有效传达给学生。因此,听说教程可结合自身课程特色,在不影响教案编排的前提下,适当增加一些师生之间或学生之间的互动环节。
2.3文化补充
英语作为英美文化的一面镜子,镜像折射了英美的自然生态环境、历史,以及英美的社会问题、人们的价值观念、形形色色的社会心态、各自的文化特异现象等。外语教学应结合目的语文化、母语文化来进行,已成为当今外语学界的共识。世界各国,已不是各自独立的区域,而是“地球村”,懂得使用英语这种国际语言变得十分重要,了解英语当中所负载的文化信息也变得同等重要。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文化靠语言去表达,二者缺一不可。因此,作为一名英语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对学生适时补充英美文化的知识,显得尤为重要。尽管听说教程训练重点为听力和口语,但所涉及的文化是渗透在每个话题,每段材料,每个句子,甚至每个单词之中,环环相扣,紧密相连。结合文化讲解,既能引起学生学习兴趣,又能让他们领略风土人情,与外籍人士的沟通和交流也更加畅通无阻。文化的补充涉及方方面面:饮食、习俗、交通、求职、旅行、教育等,按话题来入手,以图片、资料、网站、视频等加以辅助,思路清晰,系统分明,循序渐进的教学方式会让学生相对容易接受,印象也更深刻。
2.4分组讨论的必要性
美国高校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兴起了一种新型的课堂教学模式,主要由"范例教学"、"交互式教学"和"小组合作学习"三种模型构成,通过学生与教师、学习伙伴以及学习资源之间的互动,帮助学生构建知识、发展能力.实践证明,这种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为目标的课堂教学模式,满足了教学目标多元化、学习方式多样化和学习过程个性化的需求,促进学生创造性地运用所学知识,培养团队合作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和独立研究能力。因此,练习口语时,建议让学生就所给话题分组进行讨论,讨论结果将以小组代表作全班展示,还可增设评分环节,营造一定压力让他们更投入更积极。分组讨论的结果:学生的口语能力得到锻炼之余,自主创新能力也得到相应提高。
3.结论
总之,听说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在传统模式做练习和评讲下,学生是难以达到有效训练的,过后遗忘率也较高;要做到真正活跃课堂气氛,教学与互动相结合,教师发挥指引作用,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这样方能更大限度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参考书目
[1]徐飞. 国内外课堂互动研究状况述评. 国外外语教学2005年第二期.
[2]赵敏娜. 美国高校三种典型课堂教学模式探讨-以教育类课程为例. 比较教育研究2004, 25(4)
[3]吴红. 试论应用类复合型英语专业听力理解中的“期待视野”. 成都信息工程学院学报
[4]欧飞兵. 英美文化认同感的建立及对英语学习的影响. 景德镇高专学报2007年9月.
[5]赵敏娜. 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美国高校课堂模式发展动向-以教育类课程为例. 宁波大学学报2003年6月.
[6]戴卫平. 吴蓓. 英语与英美文化. 《长沙大学学报》2001年 第3期
[7]罗晓云. 在英语教学中探索强化学生记忆能力的途径. 江西教育科研. 2003, (8)
[8]程虹. 外语教学:理论、实践与创新.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作者简介:莫竞,女,1985年,广东江门江门职业技术学院,毕业院校:香港理工大学,学历: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翻译、教学方法、英美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