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如果一切顺利的话,再过几年,冀东就是一个留美归国的电子工程人才。
太多的理由可以说明这一点:他目前在亚利桑那州立大学——一个在美国该领域遥遥领先的高校就读研究生;曾在北京交通大学就读本科的他,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SCI收录论文6篇。这样的成果让不少研究生羡煞。要知道,在硕士期间能发三四篇SCI论文就能称得上佼佼者了。
然而,就是这样一个立志“让电子器件改变世界”的男孩,在高中时代,却是一个不折不扣的loser。2009年,他带着“遗憾”走出校门,高考成绩只比重点线高出50多分,这在他的老家——高手如云的河南省,“充其量只能算中不溜”。
这一年,和绝大多数“夹心层”的同学一样,冀东从县城高中来到了首都高校。当身边很多同学开始“放松”自己时,这个曾经的“野”学生却把自己泡在图书馆和实验室里,在物理的世界里坐起了冷板凳。用他自己的话说,“如果没有高中过得像大学,估计大学也不会过得像高中。”
在搞不清为何要学习时,跟着内心走未必是坏事
在别人认为本该苦读的高中阶段,冀东将大部分时间交给了闲书,无论去哪儿,他的书包里总会装着几本书。四大名著是早期读物,后来,就变成莫泊桑、欧·亨利的短篇,以及历史书诸如《史记》和《资治通鉴》。
这在那些只把高考当成唯一目标的老师那里简直是无法容忍的。
为了满足阅读欲,他就开始了逃课。起初,他只是跟着从小到大一起上学的表哥,在老师不注意的时候,溜到校医院,躺在带有靠背的椅子上,一边享用着免费的开水,一边享用着精神食粮啃啃闲书。
再后来,哥俩儿的地盘逐渐扩大,直到有一天,他们经过多次商议,最终放弃紧锁的正门,改道学校后门,先后从高墙翻过去,站稳后,一片农田便映入眼帘。对县城的孩子来说,这里是“老师想都想不到”的地方。当然,在这里,冀东和其他“坏”同学不仅仅是看闲书,也时常打闹,或是偷偷补个觉。可以说,“只要是一切和学习没关系,但又不杀人放火的事情基本都干。”
那时,别说是当“科学家”,即便是论文这个类似作业的东西,对他来说,都是一个遥不可及的字眼。对“家里人想让我出人头地”的期盼,他也从不去想。
如今回过头来看,冀东觉得,高中阶段的自己并不明白学习是为了什么,不过,他并不后悔,在他看来,在搞不清为何要这样的时候,完全跟着自己内心走,未必是坏事:且不说中学读闲书的经历让他在北交大读本科时得以在校刊担任编辑,就是从高考的功利角度来看,他的高考语文作文也因为旁征博引获得了接近满分的成绩。
如果你能持续去做某件事,就说明你喜欢它
尽管进了大学后冀东依然爱玩,喜欢打游戏,追女生,但这些丝毫不影响他在大学实验室里通宵达旦,一待就是几天。甚至,冀东很快就断定,电子器件就是他今后要从事的领域,原因很简单,他喜欢和它们打交道。
冀东本身学的是光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而他大学的大部分精力,包括他那6篇SCI论文,乃至现在读研的方向却都在电子器件领域,而这一切都得益于大一时的一门选修课。
大一,懵懂的冀东选了一门高年级的选修课“半导体物理与器件”,进教室看到身边坐的多是大三师兄师姐,才意识到“坏了,选错课了”,不过听了一半发现还挺有意思。
对一个连《量子力学》都没看过的大一新生来说,大多数内容他还是听不懂。下课后,作为最年轻的小师弟,冀东也不觉得丢人,一个人跑到讲台上问老师,这一问就占用了整个课间时间。
因为是选修课,又是以高年级学生为主,其他学生基本不和老师互动,看到这个低年级的学生颇有兴致,老师也兴奋了,便对冀东说,“大一的孩子来选这门课不容易,回去可以多读一些量子物理方面的书。”
这位老师名叫吕燕伍,一年后,冀东以大二本科生的身份进了他的课题组。
正如不少中学生搞不清楚“为何要考大学”,很多大学生也搞不清楚自己究竟对什么感兴趣。冀东的体会是:“如果你真的能够持续地关注某一件事,或去做某一件事,那就是你所喜欢的,感兴趣的,至少你不反感它。”
此后,冀东整个人都处在一种“渴望知识”的状态,疯狂地学。大一,冀东开始自学《量子力学》《纳米尺度电子输运》等课程,大二,他投身课题研究,其个人参与的两个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也都被评定为国家级大学生创新项目。大三,他又凭借导师的资源进入清华大学微电子所CAD研究室,参与到“石墨烯太赫兹源”,一项被看作有望“得到一个非常理想结果”的研究。之后的暑期,他又争取到去美国华盛顿大学做科研的机会,并在器件二维输运模拟计算中,将其运算速度提高4倍以上……
高中未学“满”,让大学有更多后劲儿
相较大多数学生在高中阶段被逼着、灌着学,冀东庆幸自己并未被“灌满”。高中时他最感兴趣的就是物理,但即便是做起物理练习题来,他也不愿跳进题海里。
在他的记忆中,高三就是“晚上写试卷,白天分析试卷”的一年。但就他个人而言,他更多是挑着做题,一套试卷中总有一些自己尚未巩固的知识点,这些就是他的猎物,其他的则放弃。
这样做题,可能考不到“100分”,不过,冀东并不认为这样有太大的问题,他甚至觉得,正是高中未学“满”,大学才有更多后劲儿。高中阶段,身边很多同学压力很大,他自己却从未把学习当成负担,“我分得还比较清楚,一边是看历史书看电影,是玩;一边是学未知的东西,很多都是为了兴趣,我都不觉得有压力。”
在做物理题时,冀东绝不会让一道还没完全搞明白的题从自己的手中溜走,“只要开始那道题了,就一定要搞明白,不管是问老师,问同学,还是看答案,总之是要搞明白,不然茶不思饭不想。”高中的这个习惯给他今后的爱钻研、做事专注打下了基础。
翻看冀东大学的简历,很容易误以为他是学霸,平均学分绩点3.74,34门专业课平均学分绩点为4.0。但他并未做过班里学习成绩的第一,也从未追求过第一。在他看来,即便考了100分,很多知识也很难完全掌握,而靠好奇心驱动,则会主动去查资料,去自学,这样学到手的内容,可能更深。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冀东没有“奋斗”的时候。他至今还清晰记得,高三时为了补英语,晚自习过后,他在教室门口的走廊里借着灯光背单词。他的高考英语126分,而高一高二时,他的英语成绩一直在90分左右晃悠。
在冀东备考托福的那段时间,他在微博上写道:“再想像以前那样做坏学生吊车尾已经很难了,做好学生是要付出代价的,无论代价多么大,我总有坚持下去的理由。加油!”
不管备战高考,还是坐冷板凳搞科研,都充满艰辛。但幸运的是,冀东喜欢做这些事。就在发了这条微博之后的几天,他又发了这样一条微博:“至少我知道我喜欢什么,不敢尝试就是失败。”
太多的理由可以说明这一点:他目前在亚利桑那州立大学——一个在美国该领域遥遥领先的高校就读研究生;曾在北京交通大学就读本科的他,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SCI收录论文6篇。这样的成果让不少研究生羡煞。要知道,在硕士期间能发三四篇SCI论文就能称得上佼佼者了。
然而,就是这样一个立志“让电子器件改变世界”的男孩,在高中时代,却是一个不折不扣的loser。2009年,他带着“遗憾”走出校门,高考成绩只比重点线高出50多分,这在他的老家——高手如云的河南省,“充其量只能算中不溜”。
这一年,和绝大多数“夹心层”的同学一样,冀东从县城高中来到了首都高校。当身边很多同学开始“放松”自己时,这个曾经的“野”学生却把自己泡在图书馆和实验室里,在物理的世界里坐起了冷板凳。用他自己的话说,“如果没有高中过得像大学,估计大学也不会过得像高中。”
在搞不清为何要学习时,跟着内心走未必是坏事
在别人认为本该苦读的高中阶段,冀东将大部分时间交给了闲书,无论去哪儿,他的书包里总会装着几本书。四大名著是早期读物,后来,就变成莫泊桑、欧·亨利的短篇,以及历史书诸如《史记》和《资治通鉴》。
这在那些只把高考当成唯一目标的老师那里简直是无法容忍的。
为了满足阅读欲,他就开始了逃课。起初,他只是跟着从小到大一起上学的表哥,在老师不注意的时候,溜到校医院,躺在带有靠背的椅子上,一边享用着免费的开水,一边享用着精神食粮啃啃闲书。
再后来,哥俩儿的地盘逐渐扩大,直到有一天,他们经过多次商议,最终放弃紧锁的正门,改道学校后门,先后从高墙翻过去,站稳后,一片农田便映入眼帘。对县城的孩子来说,这里是“老师想都想不到”的地方。当然,在这里,冀东和其他“坏”同学不仅仅是看闲书,也时常打闹,或是偷偷补个觉。可以说,“只要是一切和学习没关系,但又不杀人放火的事情基本都干。”
那时,别说是当“科学家”,即便是论文这个类似作业的东西,对他来说,都是一个遥不可及的字眼。对“家里人想让我出人头地”的期盼,他也从不去想。
如今回过头来看,冀东觉得,高中阶段的自己并不明白学习是为了什么,不过,他并不后悔,在他看来,在搞不清为何要这样的时候,完全跟着自己内心走,未必是坏事:且不说中学读闲书的经历让他在北交大读本科时得以在校刊担任编辑,就是从高考的功利角度来看,他的高考语文作文也因为旁征博引获得了接近满分的成绩。
如果你能持续去做某件事,就说明你喜欢它
尽管进了大学后冀东依然爱玩,喜欢打游戏,追女生,但这些丝毫不影响他在大学实验室里通宵达旦,一待就是几天。甚至,冀东很快就断定,电子器件就是他今后要从事的领域,原因很简单,他喜欢和它们打交道。
冀东本身学的是光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而他大学的大部分精力,包括他那6篇SCI论文,乃至现在读研的方向却都在电子器件领域,而这一切都得益于大一时的一门选修课。
大一,懵懂的冀东选了一门高年级的选修课“半导体物理与器件”,进教室看到身边坐的多是大三师兄师姐,才意识到“坏了,选错课了”,不过听了一半发现还挺有意思。
对一个连《量子力学》都没看过的大一新生来说,大多数内容他还是听不懂。下课后,作为最年轻的小师弟,冀东也不觉得丢人,一个人跑到讲台上问老师,这一问就占用了整个课间时间。
因为是选修课,又是以高年级学生为主,其他学生基本不和老师互动,看到这个低年级的学生颇有兴致,老师也兴奋了,便对冀东说,“大一的孩子来选这门课不容易,回去可以多读一些量子物理方面的书。”
这位老师名叫吕燕伍,一年后,冀东以大二本科生的身份进了他的课题组。
正如不少中学生搞不清楚“为何要考大学”,很多大学生也搞不清楚自己究竟对什么感兴趣。冀东的体会是:“如果你真的能够持续地关注某一件事,或去做某一件事,那就是你所喜欢的,感兴趣的,至少你不反感它。”
此后,冀东整个人都处在一种“渴望知识”的状态,疯狂地学。大一,冀东开始自学《量子力学》《纳米尺度电子输运》等课程,大二,他投身课题研究,其个人参与的两个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也都被评定为国家级大学生创新项目。大三,他又凭借导师的资源进入清华大学微电子所CAD研究室,参与到“石墨烯太赫兹源”,一项被看作有望“得到一个非常理想结果”的研究。之后的暑期,他又争取到去美国华盛顿大学做科研的机会,并在器件二维输运模拟计算中,将其运算速度提高4倍以上……
高中未学“满”,让大学有更多后劲儿
相较大多数学生在高中阶段被逼着、灌着学,冀东庆幸自己并未被“灌满”。高中时他最感兴趣的就是物理,但即便是做起物理练习题来,他也不愿跳进题海里。
在他的记忆中,高三就是“晚上写试卷,白天分析试卷”的一年。但就他个人而言,他更多是挑着做题,一套试卷中总有一些自己尚未巩固的知识点,这些就是他的猎物,其他的则放弃。
这样做题,可能考不到“100分”,不过,冀东并不认为这样有太大的问题,他甚至觉得,正是高中未学“满”,大学才有更多后劲儿。高中阶段,身边很多同学压力很大,他自己却从未把学习当成负担,“我分得还比较清楚,一边是看历史书看电影,是玩;一边是学未知的东西,很多都是为了兴趣,我都不觉得有压力。”
在做物理题时,冀东绝不会让一道还没完全搞明白的题从自己的手中溜走,“只要开始那道题了,就一定要搞明白,不管是问老师,问同学,还是看答案,总之是要搞明白,不然茶不思饭不想。”高中的这个习惯给他今后的爱钻研、做事专注打下了基础。
翻看冀东大学的简历,很容易误以为他是学霸,平均学分绩点3.74,34门专业课平均学分绩点为4.0。但他并未做过班里学习成绩的第一,也从未追求过第一。在他看来,即便考了100分,很多知识也很难完全掌握,而靠好奇心驱动,则会主动去查资料,去自学,这样学到手的内容,可能更深。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冀东没有“奋斗”的时候。他至今还清晰记得,高三时为了补英语,晚自习过后,他在教室门口的走廊里借着灯光背单词。他的高考英语126分,而高一高二时,他的英语成绩一直在90分左右晃悠。
在冀东备考托福的那段时间,他在微博上写道:“再想像以前那样做坏学生吊车尾已经很难了,做好学生是要付出代价的,无论代价多么大,我总有坚持下去的理由。加油!”
不管备战高考,还是坐冷板凳搞科研,都充满艰辛。但幸运的是,冀东喜欢做这些事。就在发了这条微博之后的几天,他又发了这样一条微博:“至少我知道我喜欢什么,不敢尝试就是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