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的故事,先生的诗和远方

来源 :小学教学参考(语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ppybaby13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鲁迅是我国伟大的革命家、思想家和文学家。他的散文诗《好的故事》首次入选小学语文教材。教学这篇散文诗,教师要读透文本,理解它的结构之巧、语言之精和表达之丰,体会作者表达的深邃思想和丰富情感。在课堂上,教师要根据文本特点和学生的学习心理,采取有效的教学策略,通过以读代讲、借助资料和拓展语境等途径,引导学生读懂文本,感受鲁迅先生的思想情怀,感悟文章的表达艺术,从而获得语文核心素养的提升。
  [关键词]文本解读;教学策略;以读代讲;拓展语境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007-9068( 2020)31-0007-03
  《好的故事》是统编语文教科书六年级上册第八单元“走近鲁迅”专题的第二篇精读课文,选白于鲁迅先生的散文诗集《野草》。《野草》是鲁迅先生重要的代表作品之一,成文于1924年至1926年之间。对近代史稍有了解的人,大抵清楚那是一个极为动荡的社会环境。“在经历女师大风潮、三一八惨案中和陈源论战,与‘当局’‘文人学者’等生命搏斗过程中,鲁迅先生开始从内心深处的记忆中寻找‘闲静’以抵御外在的纷扰……寻找光明的力量,以抵御由外到内的漫漫黑暗。”(钱理群《与鲁迅相遇》)所以,与那些措辞辛辣,极具战斗性的杂文集相比,《野草》更侧重于通过大量的象征手法表达作者对内心的追问和对生命存在的思考;而就语言风格而言,《野草》显得更为精致、更富诗情。这些特质在《好的故事》一文中表现得比较典型。
  一、文本解析
  《好的故事》是鲁迅先生创作于1925年的一首散文诗,是《野草》中描写“梦境”的经典篇章之一。课文描绘的是一个“昏沉的夜”里“我”看到“许多美的人和事”的場景。文章从“昏沉的夜”讲起:“鞭炮的繁响在四近,烟草的烟雾在身边……”手捏一本《初学记》,闭了眼睛,靠在椅背上,半睡半醒之间,作者“遇见”了一个“好的故事”;接着,又以细腻的笔触具体描绘了这个“美丽,幽雅,有趣”的好的故事;最后,写这个“梦境”的破碎,但作者“总记得见过这一篇好的故事,在昏沉的夜”。全篇文字精美,构思精巧,极富象征意味和强烈对比的表现方式,使得整个文本极具表现力,这对当时的新文学散文诗领域具有开拓意义。刚刚接触鲁迅作品的六年级学生,对入选教材的这篇散文诗,该读些什么呢?
  (一)结构之巧
  作为一篇散文诗,《好的故事》篇幅不长。课文从“昏沉的夜”开始,中间部分是对梦境——“好的故事”的具体描述,最后又以“昏沉的夜”结束。首尾呼应的结构对六年级的学生来讲并无难度。不过,稍有阅读鲁迅作品经验的人,不难发现这样的显性“闭环”结构之下暗含作者要表现的从“现实”到“梦境”再回到“现实”的表达逻辑。囿于当时言论不自由的写作环境:“因为那时难于直说,所以有时措辞就很含糊了。”(鲁迅《野草》英文译本序言)鲁迅先生在《野草》中写到过许多梦境,从《影的告别》到《秋夜》,从《死火》到《一觉》等。他描绘的梦境往往带有现实的痕迹(如本文中的故乡风景),但描摹梦中的景象又是为了表达自己对现实生活的感受和思考,所以梦境又往往是朦胧的、模糊的、游移的。这些对刚刚接触鲁迅作品的六年级学生来讲,是一个难点,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要通过相关资料的介入来帮助学生阅读。
  (二)语言之精
  鲁迅先生的文字向来以犀利、晦涩、沉重著称,但这篇《好的故事》语言风格整体上呈现出色彩明亮、刻画细腻的特点。这类特点的作品在《野草》中并不多见。如:
  “许多美的人和美的事,错综起来像一天云锦,而且万颗奔星似的飞动着,又展开去,以至于无穷。
  ……都倒影在澄碧的小河中,随着每一打浆,各各夹带了闪烁的日光,并水里的藻萍游鱼,一同荡漾。”
  这样的故事“美丽,幽雅,有趣”;这样的文字隽永、细腻、诗性,让人不得不佩服这位文学巨匠的语言表现力。抛开表达的内核,单是这充满画面感的诗化语言,就足以让人咀嚼、涵泳一二。因此,作为散文诗的文体特性,恐怕在教学过程中是需要有一定体现的。
  (三)表达之丰
  歌德曾说:“内容人人看得见,含义只有有心人得之,而形式对大多数人是一个秘密。”《好的故事》有着丰富的表现手法。
  首先是对比。现实与虚幻的对比,即“昏沉的夜”与“好的故事”对比。文章一开头就交代了这是一个“昏沉的夜”:灯火渐渐地缩小,四周的鞭炮声,身边的烟雾等,这是一个让人感到昏沉的夜。但接下来作者描绘的则是“蒙咙中”看到的一个好的故事:“美丽,幽雅,有趣。”这“昏沉的夜”当然是作者身处的现实之境;而“好的故事”则是梦中之境,是作者向往的美好愿景。因为感情基调的不同,两者的语言风格也大相径庭:叙述“昏沉的夜”的文字显得沉郁,而“好的故事”的铺陈则是明亮。这类对比是显而易见的。“昏沉”的现实与“美丽”的梦境背后,是作者身处现实却依然向往美好的真实心境。这是教学中需要紧紧把握的一个“文本秘妙”。
  其次则是象征手法。如果无法理解象征这种表现形式,的确是很难读懂鲁迅先生的文字的。失却了象征的解读,跟鲁迅先生的文字是相“隔”的。比如,从表面上看,“昏沉的夜”描写的是当时夜晚的环境,象征的则是当时黑暗的现实;而“好的故事”“表面是在描写风景,眷恋故乡的景物,实际是有所象征和寄托”(课后阅读链接——李何林《鲁迅
其他文献
[摘 要]教师在教学中需要抓住文本的特点,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引导学生深入文本,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教学《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一文,要注意营造氛围,以唤醒学生的思维;要抓住关键,使学生和作者产生共鸣;要联系鲁迅生平,以促进学生对文本的理解。这样教学,让学生在对文本的深入解读中得到启迪,获得素养的提升。  [关键词]语文课堂;学生成长;案例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
[摘 要]写话是习作教学起步阶段。目前的写话教学存在机械僵化、枯燥教条等问题,导致学生的写话失去了儿童的本真。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回归语言的本真、儿童的本真、情境的本真,让他们在真实的情境中放飞自己,张扬他们的个性,促成他们真实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提高他们的写话能力。  [关键词]写话教学;本真;语言;儿童;情境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
[摘 要]小学语文教材中选入了许多说明文。在许多教师和学生眼中,说明文只是在讲述一件事情,没有什么感情而言,所以學生在学习说明文时常常感到枯燥无趣。其实,说明文也包含着作者深厚的感情,关键看教师如何引导学生一起感同身受,让学生走进说明文的世界。而游戏可以更好地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提升学生学习说明文的兴趣。因此,教师可以在教学中创设情境游戏、巧用辨图游戏、运用填图游戏来提升说明文的教学质量。  [关键
[摘要]《白桦》是四年级下册现代诗歌单元的第三篇文章。这是一首国外的现代诗。教学前,教师要深入解读文本,体验作者抒发的情感,这样才能更好地引导学生学习课文。在课堂上,教师可从“白”字入手,形成教学思路,引导学生“瞻前顾后”明确教学目标,并通过“三板块九活动”让学生进入诗歌的内核,感受诗歌的魅力,获得核心素养的提升。  [关键词]现代诗歌;文本秘妙;教学建议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
[摘 要]传承中华优秀文化既是学生生命发展的需要,也是中华民族发展、复兴的需要。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以历史使命感审视文本,从文化的视角解密汉字、策划活动、阅读体验,使学生感受传统文化、爱上传统文化并传承传统文化,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關键词]传统文化;部编教材;低年级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8)13-0012-02  教育部
[摘 要]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整本书阅读教学怎样指导、帮助学生在阅读中受益?教师要授人以渔,让学生获得一些“带得走”的阅读能力。在二年级统编教材的“快乐读书吧”的整本书阅读指导中,教师可引导学生通过画思维导图、列表、对比、质疑、联想等方法提取信息,通过与前后文联结、与生活体验联结等形成解释。而提取信息和形成解释这两个层级是第一学段阅读的关键能力。  [关键词]整本书阅读;阅读能力;提取信息;形
[摘 要]故事套嵌型文本的教学应指导学生梳理文脉,把握文本特质。教师可引领学生进行词串统整,感知内容;复述故事内容,训练语言;进行同质类比,梳理联系。  [关键词]故事套嵌型;词串统整;复述故事;同质类比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8)19-0069-01  《第八次》是苏教版教材中一篇典型的故事套故事的课文,讲述了苏格兰王子布鲁斯
[摘 要]人教版一年级的语文教材很多内容都和生活紧密联系,以孩子们感兴趣的语言形式出现。这样的内容为实施体验式教学提供了很好的载体。在教学中,教师可引导学通过生活实践体验、故事角色体验、游戏活动体验、情境画面体验等形式,让学生感悟文本,习得语文知识,使语文课堂更具有生命活力。  [关键词]语文教学 体验式 一年级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
[摘 要]《胡萝卜先生的长胡子》是一篇自读课文。教学这篇文章,目的是让学生展开想象,运用上文学习到的方法预测故事的发展,享受阅读的乐趣。教学时,通过图片激趣、感知内容、梳理结构、猜测情节等途径,引导学生在理解文本内容及结构的基础上,灵活运用预测的阅读方法,收获阅读的快乐。  [关键词]统编教材;教学设计;猜测;绘本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
[摘 要]统编教材三年级下册第八单元是一个童话单元。教材选编了经典的童话,它们语言优美、构思巧妙,很受学生的喜爱。在解读文本时,教师要关注童话语言、情趣、意蕴和人性之美,善于创设愉悦的童话语境,在把握童话文本本质的基础上展开教学,重视儿童想象力的培养,以提升儿童的语文素养。  [关键词]童话解读;语境;素养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