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面欧盟:拉丁雨,条顿风

来源 :南风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jkangz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谈到欧洲一体化,不能绕开一个有点偏执的思想巨擘—科耶夫(Kojeve)。这个俄国革命后的流亡者前半生一直在和哲学打交道,曾寓居德国海德堡,后移居巴黎,是“历史终结论”的最早发明人;后半生则代表法国,参与了从“马歇尔计划”到缔造欧洲经济共同体(EC)、关贸总协定(GATT)的一系列重大谈判,还曾作为戴高乐的信使密访中国,直到1967年突然病逝在欧共体会议上。他1945年成文的《法国国是纲要》,是了解今日法德“心结”的一扇窗口。
  
  科耶夫的“拉丁帝国”
  《法国国是纲要》今日被公认是关于欧洲一体化的最初设想,但它的初衷却是现实而冷酷的。在科耶夫看来,在二战后到“历史终结”之前的这个中间阶段,民族国家已经“不够大”,只有那些由若干加盟民族国家构成的“帝国”才有可能在政治上生存下去。而在苏联和美国分别建立起自己的帝国(苏联-东欧集团和英美联盟)之后,法国要保持政治独立性,也需要建立一个基于自身政治-军事能力、经济规模和文化传统的帝国,这就是以地中海为中心的“拉丁帝国”:它包含西班牙、意大利这两个拉丁伙伴以及地中海对岸的西北非法属殖民地,拥有统一的武装、一体化的经济和相近的观念-生活方式,即使在规模上不足以和美苏两个帝国相对抗,至少也可以保持中立,不至于沦为附庸。
  就像凯恩斯在1919年巴黎和会上预见到德国复苏的必然性一样,科耶夫也把德国问题视为法国的肘腋之患。他的方案是把德国变成拉丁帝国的附属品:德国除本土开采的铁矿石外,禁止买卖铁矿石,也不准炼钢;德国每年向法国出口煤炭以换取建设所需的成品钢材,煤钢交换须按照固定比例。这就是后来欧洲煤钢联营(ECSC)的雏形。同样是出于安全考虑,德国也不准大规模生产硫酸,农业所需的化肥同样要以煤炭自法国获取。按照科耶夫的理论,一个在军事和经济上都“适度强大”的拉丁帝国,将打消英美集团重新武装德国或使德国经济重新繁荣的必要性。
  作为帝国构想的一大支柱,科耶夫花了相当笔墨来描述他所谓“拉丁民族共有精神”—基于天主教传统和爱“美”的生活方式。这种天主教传统当然是形式大过实质的,科耶夫想要汲取的是其中区别于英美新教资本主义精神的那些部分,那些更加倾向于“美和悠闲”的部分。它们不仅构成拉丁帝国的精神内核,甚至也是后历史时期“普遍均质国家”的公民最理想的生活方式,对应着亚里士多德所说的“闲暇者的沉思生活”和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劳动的人性化”(科耶夫是个黑格尔-马克思主义者),远比福山笔下堕落的“末人”来得可爱可亲。科耶夫认为,也只有基于这种理念组织起来的分配方式,才有可能在帝国内部的市场正义和(跨民族)身份平等之间达成平衡,避免它滑向积弊重重的英美自由资本主义或均平野蛮的苏联国家主义中任何一种歧途。
  
  “马克民族主义”与“新欧洲”
  如果说今日的欧洲联盟与科耶夫在理念上构想的“拉丁帝国”、在实践中参与创建的欧共体有何差别的话,那么“法德双核”便是最突出的一项。在拉丁帝国的蓝图中,法国是灵魂,意大利、西班牙甚至西北非诸国都是伙伴,而德国只是个无灵魂的煤矿。某种程度上,德国也确实是无灵魂的—二战后的“新德国”是秩序自由主义的产物,任何一种带有显著民族主义或者特殊地域感情的符号在这里都被禁止了,剩下的只有哈贝马斯所说的“马克民族主义”。德国马克这种稳健货币作为秩序自由主义者的武器,在将近半个世纪里扮演了勃兰登堡门驷马车的角色,以至于当2002年马克完全退出市场时,许多德国人痛心不已。但德国政府很快找到新的契机,坐稳了欧盟核心的角色。
  诚如布热津斯基所言:“法国寻求欧洲的转世再生,德国则希望通过欧洲获得救赎。”这种“救赎”在二战结束之际意味着积极参与重建并承担安全和经济义务,以便恢复其道德和政治上的信誉。而在冷战结束、欧洲一体化进程进入新阶段之际,德国需要在“新欧洲”中扮演更重要的角色—与科耶夫生活的时代不同,20世纪最后10年的德国在经济上已经把法国抛在后头,与美国和北约的特殊关系也使得它不必仰赖法国的军事保护;作为条顿诸民族(印欧语系日耳曼语族)的共同文化身份,更将两次世界大战期间横亘在德意志与英格兰两大民族间的冰山逐渐消融。
  在多方推动的北约东扩进程中,德国找到了塑造欧盟内部政治秩序的新动力。如果说旧欧洲的心脏在西侧,在科耶夫所说的“我们的海”(地中海)周边的话,那么德国就是在剧变后的中东欧国家中建立起了新的势力范围。对法国而言,这些国家进入欧洲完全在其意料之外,拉丁帝国也好、旧的欧洲共同体也好,都是以欧洲东西分裂作为前提的,法国在军事和经济上的优势地位是其获得共同体领导权的保证。但在一个更大的统一欧洲中,这些保证变得不够了。越来越强大的德国则以赞助者和组织者的身份出现,在中东欧地区缔造一个共同市场,并在将之纳入欧盟和北约的过程中提升自己在欧盟内的影响力。从波兰、波罗的海诸国到捷克、匈牙利甚至克罗地亚,东扩后“重归”欧洲的各国显然更易于接受德国的领导,于是德国令人惊讶地超越了“马克民族主义”,成为了一个更大、更统一的欧洲的倡导者。与此同时,对秩序自由主义并不感冒的科耶夫的徒子徒孙们则困坐巴黎,目睹着拉丁帝国蓝图的崩坏。
  
  双面雅努斯:欧洲联盟的未来
  今日欧盟在债务、货币乃至整个经济问题上的分歧,某种程度上也可视为“拉丁帝国”与“新欧洲”,“拉丁民族共有精神”与秩序自由主义,乃至法德两国之间的分歧。我们当然会记起,科耶夫早在1945年就认定“拉丁帝国的根本利益所在,乃是确保非洲殖民地与宗主国之间的真正畅通……保持自己在地中海的排他性地位”。在1956年的一次演讲中,他把这种“排他性地位”进一步发展为“地中海经济统一体”的构想,或者叫“给予型殖民主义”:在科氏看来,“贫穷的顾客往往是坏顾客”,发达国家应当也必须将国民收入的一部分投资于欠发达国家,以促成整体的工业水平的提升和收入均衡,并且这种投资应当以地中海地区为中心。从他的“拉丁民族共有精神”出发,我们也不难断定科耶夫会乐见南欧诸国在债务危机爆发前,数年间“不事生计”的经济发展路线,因为这也合于理想的悠闲。
  不仅如此,科耶夫版或者说法国版的欧盟在外交路线上的重要坚持,还包括以和缓方式解决伊斯兰世界问题。早在《法国国是纲要》中,科耶夫就认定:“自从十字军东征以来,阿拉伯世界的伊斯兰教和拉丁世界的天主教就已经在若干综合性观点的问题上,通过彼此的对立而统一了起来。”未来的拉丁帝国将以经济上的地中海沿岸一体化(这也是科耶夫设计“给予型殖民主义”的出发点之一,即拉丁帝国将来可以向南发展)和观念上的共通性召唤伊斯兰世界,使他们在达成现代民主制诉求的同时,不至于被“美国化”。而观念上的共通也将以移民和劳工政策的宽松化作为体现。
  然而在默克尔那里,这一切当然都会有截然不同的解释。本质上,德国依旧是一个政治理念与政治理想性都很匮乏的“非民族”国家。在习惯并乐见欧洲由美国和北约提供安全保障之余,这种“非政治化”特征还意味着德国将欧盟东扩与内部秩序重组,更多理解为扩大本国经济优势的绩效之争,因而反应更趋直接粗暴。德国并未准备好成为大欧洲的单一领导者,尽管它本身是这个进程的推手。
  于是,欧洲联盟内部的这两个国家、两种思想、两套方案,就成为雅努斯(罗马人的门神)的两张脸,各自望向不同的方向。而在经济形势未见改善的背景下,法国要维持“拉丁帝国”的梦想,阻力也越来越大。科耶夫早就预见,“就拉丁帝国来说,关键的问题还不在法国外部,而是在法国内部”。在1945年,只有戴高乐一个人有能力以一种单一政治意志结束共和国“左”、“右”对立的政治传统,而在2012年,连这样一个角色也不存在了。
其他文献
中国统治世界?    2009年底、2010年初,不少关于中国崛起的书籍面世,风头甚劲。  先说马丁·雅克的《当中国统治世界:中央王国的崛起和西方世界的终结》(中信出版社,2010年1月),这本在商业上相当成功的作品受到国内新左派们的反复引用,仅笔者见到的引用者就有甘阳、汪晖等人,几乎成为2009年引用率最高的西方作品之一,这还是在未被翻译过来的情况下。然而,就在中信出版社刚刚出版了此书中译本的时
苏联解体20年,整个独联体地区政治生态难见亮色。诸国仍习惯于眼望莫斯科,不是有样学样也是捕捉风向。可悄然间,因2008年一场“5日战争”而惹火上身并招致耻笑的高加索小国格鲁吉亚,却令人意外地成功推行了一场政治社会改革。  当第比利斯亮出成绩单,整个独联体均为之侧目。俄外交部独联体国家第一司司长甚至表示,格鲁吉亚重返独联体不存在障碍。尽管在转型脚步停滞的那些独联体国家,政府不愿承认“格鲁吉亚新路”,
近日,笔者有一个10多天在新加坡逗留的机会,得以近距离地感受狮城的风土人情和制度文化,感触良多。赤道附近的室外其实并不适宜人居,作为热带地区唯一的发达国家,新加坡的成功并非偶然,经验弥足珍贵,新加坡可供中国学习借鉴的潜能远未充分发挥。  第一印象  新加坡是一個名副其实的“花园城市国家”,绿化覆盖率达到70%,陆地面积的9%规划为自然保护区,是世界上仅有的两个拥有大面积原始雨林的城市之一;全岛占地
中国市政公用事业改革最大的成果,是实现了公司化,政府不再作为投资主体,而是成立投资公司。而再下一步改革,政府应该承担的责任,还没有到位。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城市建设的一轮轮大发展,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各地方对市政公用事业的需求迅速增加,但伴随着市政公用建设投入巨幅增长的,却是财政投入的相对减少。  上世纪80年代初,中央财政拨款占全国市政设施固定资产总投资的比重是26%。上世纪90年代初是
中国投资环境变差?  美 《商业周刊》4月5日    不久以前,西方企业的领导人在中国旅行时还会得到热烈的欢迎和无休止的宴会招待。但现在,情况似乎发生了变化。今年2月在武汉,一个由美国大使馆组织的包括GE在内的美国企业代表团遭到了冷遇。武汉市长取消了在宴会上的发言,随后,市委书记也取消了与美国大使亨茨曼的会见。显然,武汉的领导是从中央政府那里得到了指示。  在中国加入世贸组织近10年后,很多外资企
《经济学人》最近刊出一则简讯,一个叫做“全球扫描”(Globe Scan)的民调研究机构对主要国家人民支持资本主义的程度做了调查。它的结果相当出人意外。  例如,2002年时,80%美国人还认为自由市场体系是世界最好的制度,但2010年已剧降为59%。调查的25国,平均支持资本主义的程度只有54%。最支持的是德国为69%,巴西是68%。印度是市场改革相当成功的国家,但资本主义也开始不孚众望,支持度
不要产生错觉  反腐,是中国社会的一个持续性的热点。最近的两个事件,让当下的反腐大业透露出一丝更加沉重的气息。  一个是山东省原副省长黄胜案。黄胜案正式见诸舆论是在2011年末—新华网北京12月1日电,据中央组织部新闻发言人证实,山东省副省长黄胜涉嫌严重违纪,中央已决定免去其领导职务,现正在按程序办理。半年之后,今年的6月25日,新华网报道,日前,中共中央纪委对山东省原副省长黄胜严重违纪违法问题进
台湾共同购买运动轨迹清晰地显示出这场另类民主运动既是女性的生活政治,也是妈妈们十年磨一剑的日常生活化的社会运动。在这个去政治化的时代,台湾主妇联盟生活消费合作社所积累的宝贵经验开启了民主政治的新形式——“妈妈的另类民主”。  女性主义最具洞悉力的口号是:“个人的就是政治的”。首先,妈妈的民主政治蕴涵于丰富的日常生活实践中。不同于自上而下的民主政治(选举等),主妇们坚信生活本身即是政治。滴水穿石,从
估计多数上过初中的人都知道拿破仑和希特勒,上过高中的人会知道凯撒,但上过大学的也未必有多少人知道汉尼拔。但是,广为人知的前3个人无不以知者不多的汉尼拔为师,以汉尼拔再世自诩。汉尼拔在军事史上被称为“战略之父”,是腓尼基人的骄傲。腓尼基人近3000年前建立了曾称霸地中海一时的古国迦太基,其首都就在今天的突尼斯。  突尼斯太小了,只有15万多平方公里的土地和1000万人口,被左邻阿尔及利亚和右舍利比亚
在西方的历史意象里,认为是好的时代是“黄金时代”,它是指一个时代不但金光闪闪,也如黄金一样结实厚重。相对“黄金时代”,后来又有“镀金时代”这种否定性的比喻,它是指一个时代看起来闪亮耀眼,但那只是一层镀金。实质上则是贪腐盛行、贫富不均,社会完全没有厚实的基础。镀金时代,这种说法不是当年的美国文豪马克·吐温所首创。它是指19世纪第四个1/4世纪到大萧条为止的这段期间。  人类的第一个“镀金时代”,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