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终究还是这个结果!听完张继虎愤怒与失望的讲述,我脑子里忽然想起一句早就对他说过的话——“猪肉贴不到羊身上!”与此同时,内心还莫名地感叹了一下这句民谚所蕴含经验之犀利,譬喻之形象。张继虎声音刚落,我就说:这些话,这些事儿,以前就对你说过,也警告过你!不光我,还有你嫂子。张继虎语气低沉地嗯了一声。虽然相隔千里,我仍旧能够感觉到他心里的那种失落与惆怅。
你现在在哪里?我问。
张继虎说:现在山西和顺。
具体做什么?我又问。
张继虎叹了一口气,声音有些嘶哑地说:在一座煤矿等着装煤。可天下大雨,今儿晚上装不成了,等明天。我也叹了一口气,对他说:这个结果是可以预料到的。“猪肉确实贴不到羊身上!”这个道理你早该明白。张继虎嗯了一声。我又说:现在你独自把车拿到自己名下,这样一来,可不就是三五万块钱的事儿了,要是弄不好,二十万块钱就栽进去了!你想过没有?
这活儿可以,能干,至少不会赔钱。
无论任何事情,别人如临大敌,瞻前顾后,有的甚至几夜和被褥过不去,翻来覆去地掂量。在张继虎眼里心里,人世间的一切事情都如他刚才回答的那样简单。
大致是从2003年开始,张继虎就利用自己唯一的技能——卡车驾驶技术谋生了。
河北省沙河市一带,原先也产煤。三十多年前,张继虎所在村里人,谁家有人入了国营煤矿当工人,那简直就像捡了聚宝盆,种了摇钱树。可三十年后,当初在村里身份显赫的煤矿工人老了,煤也挖尽了。也不知从何时起,沙河市城郊忽然就冒出来一些大大小小的玻璃厂、钢铁厂。一家接着一家,烟囱怒发冲冠,规则地排列在京广公路边上。
玻璃厂要生产,就得要煤炭。小钢厂也是。本地没了煤炭,只好去山西拉运。张继虎很小的时候,就听大人说,山西有些地方,拿手一扒拉,就是煤块子,老百姓都拿篮子簸箕往自家里提、拉、端。等他被人聘用为司机,开着卡车和雇主到了山西,才发现,露天煤矿可能真的有,但那是几十年前的事儿了。现在的山西,产煤区到处井架高耸、黑煤翻滚、卡车轰鸣来去,煤屑就像乌云。一段时间后,做运煤生意的人发现,山西的煤矿也越来越少,前些年人马喧闹的煤矿,几乎都变成了废墟。紧跟着,煤炭价格迅速飙升,严重影响自家的收益。也不知是谁,听说陕西神木煤炭多又便宜,就把车开了过去。
从神木到沙河运煤,赚取差价。旺的时候,每台卡车每一趟,除了油和人在路上的盘缠,利润比雨后春笋还要踊跃和壮观。干了几年,张继虎平均三个月换一个雇主。因为是局外人,对其中原因,不知是他的毛病多,还是雇主挑剔。
张继虎的家在沙河市西部太行山区,一堆大山,数道沟川,零星的村庄就像破裂的巨石一般,横七竖八地挂在半山腰,或者垂在山坡根儿。也不知从何时传下来的风习,南太行山区乡村人总以为自家好,自己的地方“比上不足比下有余”,“哪儿也没咱自己家好”。久而久之,养成了“出门三里就是外乡人”,“金窝银窝不如自己的狗窝”等狭隘的乡土观念。倘若一个人不出远门就可挣钱养家,就是天底下最好的事儿。
世上总有人穷,也总有人富。穷的跟着富人干,一干好多年,俩人没啥矛盾,又都挣下了钱,那更是好事中的好事。像张继虎这样的,三天两头换雇主,或者被雇主辞掉,村人就以为是他这个人有毛病;雇主毛病再大,只要生意做得好,手里边积攒了一些钱,村人就觉得人家不仅有本事,有毛病也觉得没毛病。穷人乐意和愿意指责的,也还是穷人。这好像是百姓们自古以来的一个“鲜明”脾性。如鲁迅在其《华盖集·忽然想到》文中所说:“他们是羊,同时也是凶兽;但遇见比他更凶的凶兽时便现羊样,遇见比他更弱的羊时便现凶兽样。”
给人开卡车跑神木,起初每月四千元。后来涨到五千到五千七八百块。可由于老换雇主或被雇主辞掉,再加上几次雇主以各种理由克扣的工资,到2014年,虽说张继虎开了十多年的车,听起来每月工资也不少,可还是没攒下几个钱。与此相对的是,张继虎和老婆前后生了三个女儿。直到第四个孩子生下来是“带把儿的”以后,张继虎和他老婆的这项隐秘而公开的“造人工程”才真正圆满结束。
农民如草,每天都在长。生长就要消耗。张继虎一个人养四口人。大女儿、二女儿陆续上学,每天都在花销。他父亲前几年去世了,母亲虽暂且不用他供养,但在外人看来,作为一个农民,只能靠打工挣钱,提起来,人都会说张继虎“肩上的担子不轻啊!”这一种口吻是南太行山区乡村人特有的,他们口中的“不轻”即“很重”和“非常吃力”的意思。事实上也是。张继虎自己也感觉到了。
谁不想好好地、多多地挣钱?
每次被雇主辞退,或者被雇主克扣了工资,张继虎就这样说。有一次,张继虎给一个叫刘建军的雇主开了三个月的卡车。张继虎觉得雇主该把工资结清了。雇主刘建军却说,自己手里暂时没钱。张继虎说,那就再等等。又过了十几天,刘建军还说没钱,而且态度越来越恶劣。张继虎一气之下,不给刘建军干了,很快又另找了一个雇主。几天后,张继虎在沙河市一家玻璃厂遇到了刘建军,要求把剩下的一万多元工资付给他。刘建军还说没有,张继虎责问了几句。刘建军也很生气,干脆说不给张继虎工资了。张继虎气急了,上去抓住刘建军的衣领。刘建军也不示弱,挣脱后抄起一根铁棍,就朝张继虎头上抡去。张继虎下意识地偏头一躲,铁棍呼啸而过。
不久,张继虎又遇到同样问题。后来的雇主是本乡人。结算工资时,少给了张继虎三千元钱。张继虎问这是为啥?雇主说:过了年你再来干的话,钱全部给;不来,就算了!张继虎一听就生气,说这事儿做得不地道。雇主说:都是这么干的。张继虎没法。年后,正愁着怎么把工钱要回来,恰好一个亲戚来找他借钱。这个亲戚又是雇主的亲妹妹,张继虎说,把你哥欠我的钱借给你吧!亲戚可能真的急用钱,就到自己哥哥家把钱拿了出来。所幸的是,她还真把钱还给了张继虎。
与此同时,张继虎还想把前一个雇主刘建军欠的一万多块工钱要回来。正要动身去市里找,他一个和当地派出所民警在酒桌上混得滚瓜烂熟的担挑来家里说:刘建军把你告到了派出所,说你打了人家。人家养病花了六七千块钱,你得赔偿。张继虎一听就蒙了,这不是恶人先告状吗?张继虎嗖的一声站起身来,一抬手,就把手里的手机狠狠地摔在地上。 手机是自己的!
摔了你还得重买!
张继虎老娘在旁边看到,上前说。
张继虎脸色涨红,怒不可遏。一头冲到院子里,抄起一根木棒,朝停在院子里的摩托车乱砸一顿。
摩托车也是他自己的。
张继虎是一个农民,他发泄心中愤怒的渠道,就是砸掉自己花钱买的东西。
娘看他不但被人损了钱,自己又把自己的东西砸坏了,就咧着嘴,一边哭一边说,傻小子哎,你这样子败家,叫俺咋办?哭着哭着,就一屁股坐在张继虎门前的沙土地上,两手拍着自己的大腿,哭得满脸都是眼泪鼻涕。张继虎看了看白发凌乱的老娘,可能也难过,大喊一声,两手猛拍自己脑袋,然后用细长而干如木棍的十指抓住乱糟糟的头发,使劲扯,嘴大张着,鼻涕往往会不失时机地跳进去,然后再和口水一起,被张继虎噗的一声吐出来。
张继虎继续找雇主,或者雇主来找他。活儿一如往常,从河北沙河市区到陕西神木或者山西和顺、阳泉一带,拉煤炭,卸煤炭。偶尔会带货到山西,挣个油钱。主业还是运煤。忽有一日,张继虎打电话给我说,他想买一台卡车,和他的那些雇主一样,跑神木拉煤炭。一台新的卡车至少要四十多万块钱,我知道张继虎没有那个能力。果不其然,他向我表达了一个意思,就是借钱。他说和他大姨家的表哥的儿子一起买。三股,即他、大姨家大表哥的儿子和三表哥的儿子。
我摇头。主要担心的是,张继虎并不适合独立做生意、干靠与生意人货来币往的活计,原因是他脑袋太简单,性格太莽撞。在他看来,只要买了车,开起来跑就能挣钱。谈到他们三个合股买车后怎么合作时,张继虎说,大表哥的儿子稳重,让他来管账;三表哥的儿子毛糙,让他一起开车。我笑笑。不是他这样的分工有问题,而是他把事情看得太简单。有句谚语说:亲戚搁伙计,最后都是屁!这也是民间的经验之谈。亲兄弟明算账才是真正的民间生意合伙规则甚至铁律。张继虎只是会开车,但车一旦动起来,就是消耗。这还不算,几百里的长路,两三个省、十几个县,村镇少说也有百十个,难保不出点什么意外情况。
没事啊,一直跑了,放心吧。
说到这里,张继虎就用这简短的三句话应对。
我无语。
然后又对他说:怎么保证就一定能赚到钱,维持好亲戚关系呢?
这都是明打明的事儿,跑一趟油钱大致三千块;路上吃喝三百块。每趟除了这些消耗还能剩五千到六千块,谁也骗不了谁!
张继虎说。
我说:做生意不是大概能挣多少钱,也不会是车一动就一准能赚到钱!
没事啊,都是这样干的!
我还没说完,张继虎又说。
我叹息一声,说,那好,两天后把借给你的钱打你卡上。
张继虎嗯了一声。
我和妻子说了情况。妻子也说,这明摆着不行的事儿。张继虎不是做生意的料儿。可是亲戚,唉,拿几万块给他打水漂,买教训吧!
张继虎一直是我最好的兄弟,自小一起长大。成家后,他就一直给人开卡车。我离开乡村后,一没亲戚荫庇,二没钱财保驾,吃苦是必然的。父母都是一分钱掰成两半花的木讷农民,亲戚也都在乡村扛着锄头提着镰刀,专门和大山及其草木过不去,自然也无从帮我。十多年时间,我和后来的妻子靠努力,在城市买了房子,生了儿子,刚过得像个“人样儿”。
在南太行山区乡村人看来,谁家有兄弟姐妹和其他血亲在外混出了名堂,必定要拉扯一下穷亲戚。这种心理,俨然是“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的实践。在外混得好的人若是对仍在山里受苦受难的亲戚不问不管,即使相隔三万里,也还能够听到那些在山尖和沟壑跌宕不休的骂声。
就在我向张继虎确认他银行卡号的时候,他告诉我说:车暂且不买了,钱也先不要转过来了。我又喜又忧。张继虎说:不买的原因是,他们看中的那台二手卡车八成新,开始觉得还可以,细一打听,人说那车轧死过人。我恍然大悟。也知道,无论怎样的一台车,要是出过人命事故,再便宜也不能要。张继虎告诉我说:车这个东西看起来是机器,可在很多的事儿上面,就跟人一样。我不明其意。他解释说:一台车有了一次事故,以后还会发生。我问他这是啥原因。张继虎说他也说不清。
张继虎继续给雇主开车。从二十多岁到三十五六,十几年时间,除了和老婆生了几个孩子,父亲于2009年春天去世,似乎没做过别的什么事儿。他自己也说:我就会开车,别的干不了。前些年回到南太行乡村,和张继虎一起聊天时,我就一再说:体力加脑力才能做生意、挣大钱。以后要多用点脑子。张继虎嗯嗯答应。但在做事上面,还是老样子。“没事儿的”“就是那样的”,这两句话成了他的口头禅,十多年从没变过。
在他眼里、心里,人世间的什么事儿都应当朝着他预想的方向走,不会转弯,不可能一下子落下去,也不会忽然跳起来。我告诉他一个自己的人生经验:无论任何事,越是想怎么样,它们越是不怎么样,往往和自己的设想背道而驰。张继虎则说:怎么可能?事儿就在那里摆着,不动它,它自己咋会动?我苦笑说:做生意不是给煤炭做,是给人做。世界上最复杂的事儿,就是人事儿!张继虎说:再复杂也还是人。说啥就是啥!还能一直变?
我气得胃疼。
我对他说:你想挣钱,人家也想挣钱。你把煤炭拉到玻璃厂,想多挣运费;人家玻璃厂不是你说多少就给你多少,他们为了节省成本,肯定往下压价。
张继虎说:这个倒真是的!
我说,这就对了,啥事儿也都是同样道理。
说完这些话,我和妻子带儿子离开。张继虎继续给人开车。隔三岔五,我给张继虎母亲打电话问候,每次都要问问张继虎的情况。几乎每次,张继虎母亲都说:“上个月,继虎跟着蝉房乡一个人开车;这个月又换了一个(雇主)。继虎说那人太小气,连个店都舍不得让他住,黑天白夜都在车上睡,受不了。”
“跟着册井村一个雇主干了一个月,继虎说那人没水平,挣不了钱,给他的工钱低,觉得划不来,就又换了一个雇主,是邢台县人。干了两个月,继虎说那人也很杂种,说好的一个月结算一次工钱,到头上推三阻四说下个月给。下个月不给了咋办?趁早换人。” 我叹息。张继虎母亲也叹息。
我叹息的是:十多年,上百个雇主,怎么就都不好呢?十多年磨炼,张继虎怎么一直重复一种生活姿态和人际方式呢?
还有几次,张继虎母亲说:继虎还是那个老毛病,一生气就摔手机,砸摩托。然后再去修理和买新的。
忽有一天,我明白了张继虎这种习惯的来源:一个一事无成,始终处在温饱线以下的农民,他发泄愤怒和内心悲怨的渠道,只能是自己和自己的亲人。四周都是生活水平和生存能力高于他的人,他无法触及,也不敢将他人作为自己发泄悲怨的对象,只能对自己和自己的财产下手。
鲁迅先生在其《范爱农》一文中说:“人生最苦痛的是梦醒了无路可走。做梦的人是幸福的;倘没有看出可以走的路,最要紧的是不要去惊醒他。”以此话来说张继虎,显然是不合宜的。不过,在我看来,张继虎是一个被“生存”惊醒了的人。尽管他本人似乎一直活在梦中。
生存、温饱、发展。张继虎还在最基础的位置上徘徊,而且处处被动。一个力求突破生存的青年农民,却总是在生存这个层面上被生活捉弄甚至鞭笞。他内心积攒的痛楚与悲伤,是我无法洞彻的,因为我不是他。这世界上,人如此多,谁也不可代替,也包括每一个人的切身生活,以及生活带给他们的苦难体验与灵魂洞彻。
2014年5月,电话响,还是张继虎。他说,他想买车,二手车,十六万块钱。我还是以前的意见,说他不适合独立买车做拉运煤炭的生意。他显然不高兴,对我说,这次是和干姐夫一起买。我哦了一声,潜意识觉得此事比较靠谱。张继虎说:老给别人干,干好了也挣不了多少钱,有时候还受人骗。自己买车自己干,赔、挣都是自己的。说到最后,他的意思还是朝我借钱。
我和妻子商议。妻子也觉得有点靠谱,关键是张继虎干姐夫那人做事稳重。
干姐夫是因为干姐姐才有的。2008年年初,张继虎父亲癌症晚期,卧病在炕,不久于人世已成定局。张继虎家只有兄弟两个,无姐无妹。按照当地风俗,老人去世后有个闺女披麻戴孝,送个花圈,才是最圆满的人生。经人撮合,张继虎父母决定认邻村一个曹姓女子为干女儿。这个曹姓女子,娘家四川,早年被人拐卖几处,最后与邻村一石姓男子成家,育有一男一女。年纪都长于张继虎和他亲哥哥。张继虎父亲去世前后,干姐姐和干姐夫一家里外照应,做得都不错。通过几次接触,我也觉得干姐姐和干姐夫不错。尤其干姐夫,为人老成持重,说话办事有板有眼,是一个可靠之人。
但我仍旧担心,毕竟是干亲,日常礼道走动没问题,倘若合伙做生意,难保不会闹意见有分歧。挣了钱好说,赔了钱的话,两家人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亲情”必定毁于一旦,甚至成为仇家。
张继虎还是说,没事儿,这都是明的,谁也骗不了谁。
我又打电话给干姐夫,他也表示有同样的疑虑。
正在这时候,我出差到西藏山南错那县勒布沟,那里偏僻,手机信号不好,更没有自动存取款设备。我想,等我出来到山南或者拉萨,再把钱转给张继虎。却没想到,几天后,张继虎和他干姐夫已经把车买到手,开车上路运营起来了。
我想这样也好。
可还没等我从西藏返回,张继虎就说,姐夫太懒了。总是他一个人开车,一天开十几个小时。叫干姐夫开,干姐夫说他没驾驶证,逮着咋办?张继虎说,交警不是总在路上,没有检查的地方替他开一会儿。干姐夫还是不干。我觉得干姐夫这一点做得不对。车可以24小时睁着眼跑,人不是机器。但考虑到大局,就劝解张继虎说:你们买车目的是挣钱,不是生闲气;是合作,不是相互拆台。实在不行,在路上实在困得不行,你可以找个地方先睡会儿再走。
张继虎说,先这样吧,说不定过段时间就好了。
又十多天过去了。张继虎来电话说:(这活儿)干不成了!我和他姓石的实在尿不到一个壶里去了!我又问干姐夫咋回事。干姐夫人聪明,开始啥也不说,后来在语言间表示,张继虎一生气就摔东西,还是手机,或者活口钳子、十字改刀等等。张继虎也说,干姐夫也摔东西,不仅手机,还有水杯子之类的。我哭笑不得,还是劝他们说:一个目的——挣钱,性格方面,磨合一段时间就好了。
从神木返回后,张继虎要开上车再去神木,继续运营;而干姐夫却表示,宁可赔钱卖掉车,也不干了。两人僵持。把车又停回了卖车的地方。
两人各找买主,以少赔钱为要。
张继虎打电话对我说:我想要车,一个人干。我说车不是馒头,吃到肚子里就再不用管了。那是消耗品,即使停着不动,也还要交钱。张继虎说:去年盖房子,欠得哪儿都是钱,不好好干,啥时候能翻身?
这我能理解。
两家请人调解,干姐夫仍旧坚持宁可赔钱,也不和张继虎一起干了。
我对张继虎说:那就卖掉吧,现在赔的是小钱;要是你把车自己买下,干不好,或者有个啥事儿,赔的是大钱。赔三万你还能很快挣回来,赔二十万的话,你一辈子都难翻身!
张继虎说:没事儿,这活儿能干,赔不了!
我无语。
张继虎又说,他和干姐夫商议,把车打给他;干姐夫那份钱他年底归还。可干姐夫和干姐姐都不同意,要立马把车卖掉,赔钱都高兴。
我说:本来是个好事儿,怎么搞成这样了?
我妻子说:张继虎一个人跑车,安全是个大问题,挣钱也是悬念。再说,干姐夫和干姐姐,毕竟不带血缘。这活儿本来能挣钱,现在一下子又散了。人说,上阵父子兵,打仗亲兄弟。干亲,还真是“猪肉贴不到羊身上!”
我也觉得难受。两天后,张继虎再来电话说:车给我一个人了。干姐夫的股份钱年底归还。卖掉的话,起码要每人赔一万多块钱。他现在又开着车到和顺县一家煤矿装煤。可天下大雨,得等明早上了。我苦笑,叮嘱他说:木已成舟,这是考验你个人能力的时候,干得好,挣钱了,一切都好说;干不好,赔钱了,乡邻嘲笑不说,你这辈子也难翻身,孩子老婆都得跟着你吃大苦,还有七十来岁的老娘。
张继虎嗯了一声,说,没事了,和顺这边近,一个人没问题。我失声苦笑,一时也不知道该再说些什么话,就让他好好休息,一定要注意安全。张继虎嗯着答应。挂了电话,我忽然感到一种无以名状的悲哀,好像一群尖利的缝衣针,从四面八方,朝我的心脏扎来。我不知道等待张继虎的是什么,只是想,他能干好,挣到钱,养好他几个孩子和老娘。至于在乡村人群当中,所谓的世俗尊严、荣耀之类的,恐怕一时还难以企及。从本质上说,张继虎和我,都是被严酷的生存深度惊醒,但又无力应付的人。
责任编辑 张颐雯
你现在在哪里?我问。
张继虎说:现在山西和顺。
具体做什么?我又问。
张继虎叹了一口气,声音有些嘶哑地说:在一座煤矿等着装煤。可天下大雨,今儿晚上装不成了,等明天。我也叹了一口气,对他说:这个结果是可以预料到的。“猪肉确实贴不到羊身上!”这个道理你早该明白。张继虎嗯了一声。我又说:现在你独自把车拿到自己名下,这样一来,可不就是三五万块钱的事儿了,要是弄不好,二十万块钱就栽进去了!你想过没有?
这活儿可以,能干,至少不会赔钱。
无论任何事情,别人如临大敌,瞻前顾后,有的甚至几夜和被褥过不去,翻来覆去地掂量。在张继虎眼里心里,人世间的一切事情都如他刚才回答的那样简单。
大致是从2003年开始,张继虎就利用自己唯一的技能——卡车驾驶技术谋生了。
河北省沙河市一带,原先也产煤。三十多年前,张继虎所在村里人,谁家有人入了国营煤矿当工人,那简直就像捡了聚宝盆,种了摇钱树。可三十年后,当初在村里身份显赫的煤矿工人老了,煤也挖尽了。也不知从何时起,沙河市城郊忽然就冒出来一些大大小小的玻璃厂、钢铁厂。一家接着一家,烟囱怒发冲冠,规则地排列在京广公路边上。
玻璃厂要生产,就得要煤炭。小钢厂也是。本地没了煤炭,只好去山西拉运。张继虎很小的时候,就听大人说,山西有些地方,拿手一扒拉,就是煤块子,老百姓都拿篮子簸箕往自家里提、拉、端。等他被人聘用为司机,开着卡车和雇主到了山西,才发现,露天煤矿可能真的有,但那是几十年前的事儿了。现在的山西,产煤区到处井架高耸、黑煤翻滚、卡车轰鸣来去,煤屑就像乌云。一段时间后,做运煤生意的人发现,山西的煤矿也越来越少,前些年人马喧闹的煤矿,几乎都变成了废墟。紧跟着,煤炭价格迅速飙升,严重影响自家的收益。也不知是谁,听说陕西神木煤炭多又便宜,就把车开了过去。
从神木到沙河运煤,赚取差价。旺的时候,每台卡车每一趟,除了油和人在路上的盘缠,利润比雨后春笋还要踊跃和壮观。干了几年,张继虎平均三个月换一个雇主。因为是局外人,对其中原因,不知是他的毛病多,还是雇主挑剔。
张继虎的家在沙河市西部太行山区,一堆大山,数道沟川,零星的村庄就像破裂的巨石一般,横七竖八地挂在半山腰,或者垂在山坡根儿。也不知从何时传下来的风习,南太行山区乡村人总以为自家好,自己的地方“比上不足比下有余”,“哪儿也没咱自己家好”。久而久之,养成了“出门三里就是外乡人”,“金窝银窝不如自己的狗窝”等狭隘的乡土观念。倘若一个人不出远门就可挣钱养家,就是天底下最好的事儿。
世上总有人穷,也总有人富。穷的跟着富人干,一干好多年,俩人没啥矛盾,又都挣下了钱,那更是好事中的好事。像张继虎这样的,三天两头换雇主,或者被雇主辞掉,村人就以为是他这个人有毛病;雇主毛病再大,只要生意做得好,手里边积攒了一些钱,村人就觉得人家不仅有本事,有毛病也觉得没毛病。穷人乐意和愿意指责的,也还是穷人。这好像是百姓们自古以来的一个“鲜明”脾性。如鲁迅在其《华盖集·忽然想到》文中所说:“他们是羊,同时也是凶兽;但遇见比他更凶的凶兽时便现羊样,遇见比他更弱的羊时便现凶兽样。”
给人开卡车跑神木,起初每月四千元。后来涨到五千到五千七八百块。可由于老换雇主或被雇主辞掉,再加上几次雇主以各种理由克扣的工资,到2014年,虽说张继虎开了十多年的车,听起来每月工资也不少,可还是没攒下几个钱。与此相对的是,张继虎和老婆前后生了三个女儿。直到第四个孩子生下来是“带把儿的”以后,张继虎和他老婆的这项隐秘而公开的“造人工程”才真正圆满结束。
农民如草,每天都在长。生长就要消耗。张继虎一个人养四口人。大女儿、二女儿陆续上学,每天都在花销。他父亲前几年去世了,母亲虽暂且不用他供养,但在外人看来,作为一个农民,只能靠打工挣钱,提起来,人都会说张继虎“肩上的担子不轻啊!”这一种口吻是南太行山区乡村人特有的,他们口中的“不轻”即“很重”和“非常吃力”的意思。事实上也是。张继虎自己也感觉到了。
谁不想好好地、多多地挣钱?
每次被雇主辞退,或者被雇主克扣了工资,张继虎就这样说。有一次,张继虎给一个叫刘建军的雇主开了三个月的卡车。张继虎觉得雇主该把工资结清了。雇主刘建军却说,自己手里暂时没钱。张继虎说,那就再等等。又过了十几天,刘建军还说没钱,而且态度越来越恶劣。张继虎一气之下,不给刘建军干了,很快又另找了一个雇主。几天后,张继虎在沙河市一家玻璃厂遇到了刘建军,要求把剩下的一万多元工资付给他。刘建军还说没有,张继虎责问了几句。刘建军也很生气,干脆说不给张继虎工资了。张继虎气急了,上去抓住刘建军的衣领。刘建军也不示弱,挣脱后抄起一根铁棍,就朝张继虎头上抡去。张继虎下意识地偏头一躲,铁棍呼啸而过。
不久,张继虎又遇到同样问题。后来的雇主是本乡人。结算工资时,少给了张继虎三千元钱。张继虎问这是为啥?雇主说:过了年你再来干的话,钱全部给;不来,就算了!张继虎一听就生气,说这事儿做得不地道。雇主说:都是这么干的。张继虎没法。年后,正愁着怎么把工钱要回来,恰好一个亲戚来找他借钱。这个亲戚又是雇主的亲妹妹,张继虎说,把你哥欠我的钱借给你吧!亲戚可能真的急用钱,就到自己哥哥家把钱拿了出来。所幸的是,她还真把钱还给了张继虎。
与此同时,张继虎还想把前一个雇主刘建军欠的一万多块工钱要回来。正要动身去市里找,他一个和当地派出所民警在酒桌上混得滚瓜烂熟的担挑来家里说:刘建军把你告到了派出所,说你打了人家。人家养病花了六七千块钱,你得赔偿。张继虎一听就蒙了,这不是恶人先告状吗?张继虎嗖的一声站起身来,一抬手,就把手里的手机狠狠地摔在地上。 手机是自己的!
摔了你还得重买!
张继虎老娘在旁边看到,上前说。
张继虎脸色涨红,怒不可遏。一头冲到院子里,抄起一根木棒,朝停在院子里的摩托车乱砸一顿。
摩托车也是他自己的。
张继虎是一个农民,他发泄心中愤怒的渠道,就是砸掉自己花钱买的东西。
娘看他不但被人损了钱,自己又把自己的东西砸坏了,就咧着嘴,一边哭一边说,傻小子哎,你这样子败家,叫俺咋办?哭着哭着,就一屁股坐在张继虎门前的沙土地上,两手拍着自己的大腿,哭得满脸都是眼泪鼻涕。张继虎看了看白发凌乱的老娘,可能也难过,大喊一声,两手猛拍自己脑袋,然后用细长而干如木棍的十指抓住乱糟糟的头发,使劲扯,嘴大张着,鼻涕往往会不失时机地跳进去,然后再和口水一起,被张继虎噗的一声吐出来。
张继虎继续找雇主,或者雇主来找他。活儿一如往常,从河北沙河市区到陕西神木或者山西和顺、阳泉一带,拉煤炭,卸煤炭。偶尔会带货到山西,挣个油钱。主业还是运煤。忽有一日,张继虎打电话给我说,他想买一台卡车,和他的那些雇主一样,跑神木拉煤炭。一台新的卡车至少要四十多万块钱,我知道张继虎没有那个能力。果不其然,他向我表达了一个意思,就是借钱。他说和他大姨家的表哥的儿子一起买。三股,即他、大姨家大表哥的儿子和三表哥的儿子。
我摇头。主要担心的是,张继虎并不适合独立做生意、干靠与生意人货来币往的活计,原因是他脑袋太简单,性格太莽撞。在他看来,只要买了车,开起来跑就能挣钱。谈到他们三个合股买车后怎么合作时,张继虎说,大表哥的儿子稳重,让他来管账;三表哥的儿子毛糙,让他一起开车。我笑笑。不是他这样的分工有问题,而是他把事情看得太简单。有句谚语说:亲戚搁伙计,最后都是屁!这也是民间的经验之谈。亲兄弟明算账才是真正的民间生意合伙规则甚至铁律。张继虎只是会开车,但车一旦动起来,就是消耗。这还不算,几百里的长路,两三个省、十几个县,村镇少说也有百十个,难保不出点什么意外情况。
没事啊,一直跑了,放心吧。
说到这里,张继虎就用这简短的三句话应对。
我无语。
然后又对他说:怎么保证就一定能赚到钱,维持好亲戚关系呢?
这都是明打明的事儿,跑一趟油钱大致三千块;路上吃喝三百块。每趟除了这些消耗还能剩五千到六千块,谁也骗不了谁!
张继虎说。
我说:做生意不是大概能挣多少钱,也不会是车一动就一准能赚到钱!
没事啊,都是这样干的!
我还没说完,张继虎又说。
我叹息一声,说,那好,两天后把借给你的钱打你卡上。
张继虎嗯了一声。
我和妻子说了情况。妻子也说,这明摆着不行的事儿。张继虎不是做生意的料儿。可是亲戚,唉,拿几万块给他打水漂,买教训吧!
张继虎一直是我最好的兄弟,自小一起长大。成家后,他就一直给人开卡车。我离开乡村后,一没亲戚荫庇,二没钱财保驾,吃苦是必然的。父母都是一分钱掰成两半花的木讷农民,亲戚也都在乡村扛着锄头提着镰刀,专门和大山及其草木过不去,自然也无从帮我。十多年时间,我和后来的妻子靠努力,在城市买了房子,生了儿子,刚过得像个“人样儿”。
在南太行山区乡村人看来,谁家有兄弟姐妹和其他血亲在外混出了名堂,必定要拉扯一下穷亲戚。这种心理,俨然是“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的实践。在外混得好的人若是对仍在山里受苦受难的亲戚不问不管,即使相隔三万里,也还能够听到那些在山尖和沟壑跌宕不休的骂声。
就在我向张继虎确认他银行卡号的时候,他告诉我说:车暂且不买了,钱也先不要转过来了。我又喜又忧。张继虎说:不买的原因是,他们看中的那台二手卡车八成新,开始觉得还可以,细一打听,人说那车轧死过人。我恍然大悟。也知道,无论怎样的一台车,要是出过人命事故,再便宜也不能要。张继虎告诉我说:车这个东西看起来是机器,可在很多的事儿上面,就跟人一样。我不明其意。他解释说:一台车有了一次事故,以后还会发生。我问他这是啥原因。张继虎说他也说不清。
张继虎继续给雇主开车。从二十多岁到三十五六,十几年时间,除了和老婆生了几个孩子,父亲于2009年春天去世,似乎没做过别的什么事儿。他自己也说:我就会开车,别的干不了。前些年回到南太行乡村,和张继虎一起聊天时,我就一再说:体力加脑力才能做生意、挣大钱。以后要多用点脑子。张继虎嗯嗯答应。但在做事上面,还是老样子。“没事儿的”“就是那样的”,这两句话成了他的口头禅,十多年从没变过。
在他眼里、心里,人世间的什么事儿都应当朝着他预想的方向走,不会转弯,不可能一下子落下去,也不会忽然跳起来。我告诉他一个自己的人生经验:无论任何事,越是想怎么样,它们越是不怎么样,往往和自己的设想背道而驰。张继虎则说:怎么可能?事儿就在那里摆着,不动它,它自己咋会动?我苦笑说:做生意不是给煤炭做,是给人做。世界上最复杂的事儿,就是人事儿!张继虎说:再复杂也还是人。说啥就是啥!还能一直变?
我气得胃疼。
我对他说:你想挣钱,人家也想挣钱。你把煤炭拉到玻璃厂,想多挣运费;人家玻璃厂不是你说多少就给你多少,他们为了节省成本,肯定往下压价。
张继虎说:这个倒真是的!
我说,这就对了,啥事儿也都是同样道理。
说完这些话,我和妻子带儿子离开。张继虎继续给人开车。隔三岔五,我给张继虎母亲打电话问候,每次都要问问张继虎的情况。几乎每次,张继虎母亲都说:“上个月,继虎跟着蝉房乡一个人开车;这个月又换了一个(雇主)。继虎说那人太小气,连个店都舍不得让他住,黑天白夜都在车上睡,受不了。”
“跟着册井村一个雇主干了一个月,继虎说那人没水平,挣不了钱,给他的工钱低,觉得划不来,就又换了一个雇主,是邢台县人。干了两个月,继虎说那人也很杂种,说好的一个月结算一次工钱,到头上推三阻四说下个月给。下个月不给了咋办?趁早换人。” 我叹息。张继虎母亲也叹息。
我叹息的是:十多年,上百个雇主,怎么就都不好呢?十多年磨炼,张继虎怎么一直重复一种生活姿态和人际方式呢?
还有几次,张继虎母亲说:继虎还是那个老毛病,一生气就摔手机,砸摩托。然后再去修理和买新的。
忽有一天,我明白了张继虎这种习惯的来源:一个一事无成,始终处在温饱线以下的农民,他发泄愤怒和内心悲怨的渠道,只能是自己和自己的亲人。四周都是生活水平和生存能力高于他的人,他无法触及,也不敢将他人作为自己发泄悲怨的对象,只能对自己和自己的财产下手。
鲁迅先生在其《范爱农》一文中说:“人生最苦痛的是梦醒了无路可走。做梦的人是幸福的;倘没有看出可以走的路,最要紧的是不要去惊醒他。”以此话来说张继虎,显然是不合宜的。不过,在我看来,张继虎是一个被“生存”惊醒了的人。尽管他本人似乎一直活在梦中。
生存、温饱、发展。张继虎还在最基础的位置上徘徊,而且处处被动。一个力求突破生存的青年农民,却总是在生存这个层面上被生活捉弄甚至鞭笞。他内心积攒的痛楚与悲伤,是我无法洞彻的,因为我不是他。这世界上,人如此多,谁也不可代替,也包括每一个人的切身生活,以及生活带给他们的苦难体验与灵魂洞彻。
2014年5月,电话响,还是张继虎。他说,他想买车,二手车,十六万块钱。我还是以前的意见,说他不适合独立买车做拉运煤炭的生意。他显然不高兴,对我说,这次是和干姐夫一起买。我哦了一声,潜意识觉得此事比较靠谱。张继虎说:老给别人干,干好了也挣不了多少钱,有时候还受人骗。自己买车自己干,赔、挣都是自己的。说到最后,他的意思还是朝我借钱。
我和妻子商议。妻子也觉得有点靠谱,关键是张继虎干姐夫那人做事稳重。
干姐夫是因为干姐姐才有的。2008年年初,张继虎父亲癌症晚期,卧病在炕,不久于人世已成定局。张继虎家只有兄弟两个,无姐无妹。按照当地风俗,老人去世后有个闺女披麻戴孝,送个花圈,才是最圆满的人生。经人撮合,张继虎父母决定认邻村一个曹姓女子为干女儿。这个曹姓女子,娘家四川,早年被人拐卖几处,最后与邻村一石姓男子成家,育有一男一女。年纪都长于张继虎和他亲哥哥。张继虎父亲去世前后,干姐姐和干姐夫一家里外照应,做得都不错。通过几次接触,我也觉得干姐姐和干姐夫不错。尤其干姐夫,为人老成持重,说话办事有板有眼,是一个可靠之人。
但我仍旧担心,毕竟是干亲,日常礼道走动没问题,倘若合伙做生意,难保不会闹意见有分歧。挣了钱好说,赔了钱的话,两家人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亲情”必定毁于一旦,甚至成为仇家。
张继虎还是说,没事儿,这都是明的,谁也骗不了谁。
我又打电话给干姐夫,他也表示有同样的疑虑。
正在这时候,我出差到西藏山南错那县勒布沟,那里偏僻,手机信号不好,更没有自动存取款设备。我想,等我出来到山南或者拉萨,再把钱转给张继虎。却没想到,几天后,张继虎和他干姐夫已经把车买到手,开车上路运营起来了。
我想这样也好。
可还没等我从西藏返回,张继虎就说,姐夫太懒了。总是他一个人开车,一天开十几个小时。叫干姐夫开,干姐夫说他没驾驶证,逮着咋办?张继虎说,交警不是总在路上,没有检查的地方替他开一会儿。干姐夫还是不干。我觉得干姐夫这一点做得不对。车可以24小时睁着眼跑,人不是机器。但考虑到大局,就劝解张继虎说:你们买车目的是挣钱,不是生闲气;是合作,不是相互拆台。实在不行,在路上实在困得不行,你可以找个地方先睡会儿再走。
张继虎说,先这样吧,说不定过段时间就好了。
又十多天过去了。张继虎来电话说:(这活儿)干不成了!我和他姓石的实在尿不到一个壶里去了!我又问干姐夫咋回事。干姐夫人聪明,开始啥也不说,后来在语言间表示,张继虎一生气就摔东西,还是手机,或者活口钳子、十字改刀等等。张继虎也说,干姐夫也摔东西,不仅手机,还有水杯子之类的。我哭笑不得,还是劝他们说:一个目的——挣钱,性格方面,磨合一段时间就好了。
从神木返回后,张继虎要开上车再去神木,继续运营;而干姐夫却表示,宁可赔钱卖掉车,也不干了。两人僵持。把车又停回了卖车的地方。
两人各找买主,以少赔钱为要。
张继虎打电话对我说:我想要车,一个人干。我说车不是馒头,吃到肚子里就再不用管了。那是消耗品,即使停着不动,也还要交钱。张继虎说:去年盖房子,欠得哪儿都是钱,不好好干,啥时候能翻身?
这我能理解。
两家请人调解,干姐夫仍旧坚持宁可赔钱,也不和张继虎一起干了。
我对张继虎说:那就卖掉吧,现在赔的是小钱;要是你把车自己买下,干不好,或者有个啥事儿,赔的是大钱。赔三万你还能很快挣回来,赔二十万的话,你一辈子都难翻身!
张继虎说:没事儿,这活儿能干,赔不了!
我无语。
张继虎又说,他和干姐夫商议,把车打给他;干姐夫那份钱他年底归还。可干姐夫和干姐姐都不同意,要立马把车卖掉,赔钱都高兴。
我说:本来是个好事儿,怎么搞成这样了?
我妻子说:张继虎一个人跑车,安全是个大问题,挣钱也是悬念。再说,干姐夫和干姐姐,毕竟不带血缘。这活儿本来能挣钱,现在一下子又散了。人说,上阵父子兵,打仗亲兄弟。干亲,还真是“猪肉贴不到羊身上!”
我也觉得难受。两天后,张继虎再来电话说:车给我一个人了。干姐夫的股份钱年底归还。卖掉的话,起码要每人赔一万多块钱。他现在又开着车到和顺县一家煤矿装煤。可天下大雨,得等明早上了。我苦笑,叮嘱他说:木已成舟,这是考验你个人能力的时候,干得好,挣钱了,一切都好说;干不好,赔钱了,乡邻嘲笑不说,你这辈子也难翻身,孩子老婆都得跟着你吃大苦,还有七十来岁的老娘。
张继虎嗯了一声,说,没事了,和顺这边近,一个人没问题。我失声苦笑,一时也不知道该再说些什么话,就让他好好休息,一定要注意安全。张继虎嗯着答应。挂了电话,我忽然感到一种无以名状的悲哀,好像一群尖利的缝衣针,从四面八方,朝我的心脏扎来。我不知道等待张继虎的是什么,只是想,他能干好,挣到钱,养好他几个孩子和老娘。至于在乡村人群当中,所谓的世俗尊严、荣耀之类的,恐怕一时还难以企及。从本质上说,张继虎和我,都是被严酷的生存深度惊醒,但又无力应付的人。
责任编辑 张颐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