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这些年,一直坚持五六个系列齐头并进、交替穿插。“故乡古人”是个突然冒出来的系列。持续写当代生活的艾城系列,有三百余篇了,生活在进行,系列也在跟进。其中艾城有诸多余姚的影子。于是上溯,索性真名实姓,写起了古人,从汉代至清朝,构成“故乡古人”。我感觉,写江南,妥帖的方法是笔记小说。
笔记小说这棵古老的树,像我生活过的沙漠的胡杨树,一树两种叶:柳树叶、杨树叶,可謂这种风格的隐喻。当代笔记小说的代表作家:汪曾祺写平常性,冯骥才写传奇性。
我偏向汪曾祺,把传奇往平常写。那是经历过人生的风风雨雨、曲曲折折之后,对待过往的态度,见多识广,见怪不怪,不再惊奇。就像马尔克斯采用老祖母的口吻说“魔幻”,魔幻就成了日常了。这跟我在新疆生活时所见的老兵一样,本是传奇,老兵认为:就那么一回事儿。
冯骥才祖籍在宁波,却生活在天津,我理解他的笔记小说的传奇。而同为张扬传奇性的蒋子龙甚至宣告:到了写笔记小说的时代了。
此话颇有为笔记小说鸣锣开道的意味。我写故乡古人,就是用了笔记的方便,只是,尽量减弱传奇性,铺展平常性。
余姚的古人,为官多,隐士多。其代表人物,严子陵之隐,隐成了范儿,王阳明之显,显到了当今。隐与显,是两种生存的极端。其实,每个人的内心,都存在着隐和显的对立、统一。传奇是后人加载和投射的元素。
古时的余姚,为官的多,而且,在朝廷为官的甚多,以至明朝有人不断地进谏,从此余姚人不得入选京官,并把这条写成法令,却阻止不了。我看史料,看出余姚人有许多传统:孝,廉,著。著是著书立说,皇帝喜欢。好多余姚的官,想“隐”也隐不成。当然,故乡古人写官也写民,都是故乡的人。够一本书了,我就刹笔。这还是我第一次真正意义上写故乡的余姚,是写古人。笔记小说确实给我带来了表达的方便,而且,古人和今人,其实有相通之处,不通我就不写。
笔记小说这棵古老的树,像我生活过的沙漠的胡杨树,一树两种叶:柳树叶、杨树叶,可謂这种风格的隐喻。当代笔记小说的代表作家:汪曾祺写平常性,冯骥才写传奇性。
我偏向汪曾祺,把传奇往平常写。那是经历过人生的风风雨雨、曲曲折折之后,对待过往的态度,见多识广,见怪不怪,不再惊奇。就像马尔克斯采用老祖母的口吻说“魔幻”,魔幻就成了日常了。这跟我在新疆生活时所见的老兵一样,本是传奇,老兵认为:就那么一回事儿。
冯骥才祖籍在宁波,却生活在天津,我理解他的笔记小说的传奇。而同为张扬传奇性的蒋子龙甚至宣告:到了写笔记小说的时代了。
此话颇有为笔记小说鸣锣开道的意味。我写故乡古人,就是用了笔记的方便,只是,尽量减弱传奇性,铺展平常性。
余姚的古人,为官多,隐士多。其代表人物,严子陵之隐,隐成了范儿,王阳明之显,显到了当今。隐与显,是两种生存的极端。其实,每个人的内心,都存在着隐和显的对立、统一。传奇是后人加载和投射的元素。
古时的余姚,为官的多,而且,在朝廷为官的甚多,以至明朝有人不断地进谏,从此余姚人不得入选京官,并把这条写成法令,却阻止不了。我看史料,看出余姚人有许多传统:孝,廉,著。著是著书立说,皇帝喜欢。好多余姚的官,想“隐”也隐不成。当然,故乡古人写官也写民,都是故乡的人。够一本书了,我就刹笔。这还是我第一次真正意义上写故乡的余姚,是写古人。笔记小说确实给我带来了表达的方便,而且,古人和今人,其实有相通之处,不通我就不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