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工程造价管理贯穿于工程建设的全过程, 对促进工程管理和加强经济核算等方面有着重大的意义,然而施工阶段造价管理尤为重要。本文详细阐述了施工过程的造价管理。
关键词:施工阶段;工程造价;管理和控制;措施与方法
中图分类号:TU72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引言
工程造价一直以来都是建筑工程管理的主要内容之一,也是评价工程建设效益的一项非常重要的指标。合理确定与控制工程造价, 是保证工程质量的主要因素, 也是促进工程项目建设顺利进行的关键工作。所谓工程造价控制,就是在投资决策阶段、设计阶段、建设实施阶段,把工程造价的发生控制在批准的造价限额内,以确保各个建设项目中人力、物力、财力得到最大化的效益。
一、施工阶段工程造价管理和控制的重要性
在我国,建筑工程造价控制的重心都放在了工程的设计阶段,想要从最根源的地方控制工程项目的投资,但实际上工程中仍大量存在着概算超估算、预算超概算、决算超预算的现象,使得建筑工程投资变大,很难得到预期的效果。这种传统观念上想从根本上合理控制工程项目投资的做法虽然是正确的,但是却忽略了施工企业在施工阶段的造价管理与控制,这是一个行业盲点。要想减少额外增加的施工费用,实现利润的最大化,除了在设计阶段控制工程预算,还要注重施工阶段工程造价的管理与控制,把施工阶段的造价投资提高到同等重要的位置,因此,加强施工阶段的造价控制和管理尤为重要。
有效节约投资的资金和材,是整个施工阶段应该认真对待的问题。但由于设计图纸中施工材料的性能要求与实际市场原材料、半成品、构配件等性能不一致或因施工过程中各种甲供设备、材料等的进场时间延误而耽误的施工工期等问题,给施工过程的造价管理带来不确定性的难题。施工阶段的造价管理与控制不像设计阶段那么容易控制,它具有诸多的不确定因素。施工过程的造价管理,直接影响着整个工程的施工进度及工程质量。所以,即便困难重重,我们也要需对整个施工项目的施工工程造价进行全过程的有效的造价控制,做到科学、合理。
二、造价管理和控制在施工阶段中存在的问题
1、预算编制存在漏洞
随着近些年来清单计价模式的推广,再加上施工企业内部定额尚不完善等原因,使得预算编制中出现了漏洞和问题,直接影响了造价的准确性。施工企业的预算人员因为不参与到现场施工当中,对于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不了解,对地方资源可利用程度把握,对料源、料价等问题不全面,这都影响预算编制的准确性,一般报价人员都会直接套用市场信息价,使得施工阶段的造价控制难上加难,导致成本分析缺乏可靠基础,更有甚者是对施工技术规范了解不细致,导致工程报价盲目偏离实际,这些问题都严重的阻碍了施工阶段的造价管理控制工作的进行。
2、缺乏优秀的管理队伍
目前,我国一直存在一种常见的问题:那就是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中人才的缺乏。大部分管理队伍中人员责任心不是很强,不把工程的施工造价当成是自己的事情一样管理和控制,这样就不能做到精益求精、精打细算。也有少一部分人虽然责任心强,但有时也由于自己的马虎大意,酿成错误,往往这些人这样的行为会对建筑工程造成致命的影响。
3、质量监控存在问题
建筑行业最根本的问题就是质量问题,然而没有合格的质量就没有建筑行业的发展。要保证质量就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首先:严格控制材料,构配件的产品质量,从根本上保证质量的监控,其次:严格控制施工过程的各个工序施工步骤,从过程加强质量监控,严把质量关,保证工程质量;最后:认真熟悉施工图,严格控制关键节点,保证关键部位的工程质量。在这个关键的时期,不仅要减少不必要的开支,还要对工程质量进行严密的把关,如果因为质量监控的不足导致工程返工的话,这样就会更大的消耗施工企业的成本支出和预算。所以,质量对于建筑行业来说是最为重要的,在这行业中一旦出现质量问题,也将直接导致企业的声誉和形象。
三、解决施工阶段造价管理和控制的措施与方法
工程造价管理和控制是一个贯穿整个施工项目过程的工作,在施工阶段中要实现有效的造价管理和控制,以保证工程造价管理目标的实现,以求在各个建设项目中合理使用人力、物力、财力,取得最大的投资效益,就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降低成本,增加建筑企业的收入。
1、建立优秀的管理队伍
在施工阶段建立工程造价管理团队具有很大的优越性, 可以调动各方与之积极的配合从而达到共赢的目的。还有最关键就是要提高管理队伍中人员的责任心,要时刻谨记做好工程的施工造价,提高管理队伍对其的重视性,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工程造价的科学性。在队伍之中主动合作,对处理好施工中的工程索赔和变更极为有利,努力降低项目造价并使项目利益最大化,可以使得队伍成员都能获得最大的经济利益。
2、加强质量监控力度
工程质量是施工企业的发展之本,安全的施工过程和优质的建筑成品是企业一直孜孜以求的奋斗目标,只有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控制工程质量,才能使施工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处于行业竞争的顶峰。避免由于内部或外部原因所造成的工程事故问题的出现, 这样将会严重的影响着工程项目的整体进程和质量,一个工程工期的延长或拖延,必然造成成本的增加,由于故障而引起的经济损失更是大大的增加了工程成本支出的负担。施工企业应该要合理地制定资金使用计划, 使成本控制与进度控制相协调,加强质量监管力度,降低工程造价和成本。
3、材料成本的采购和控制
材料费在建筑工程中占有很大比重,往往决定一个工程的盈亏。
(1)材料成本的采购
及时了解市场材料的价格和浮动周期,通过,在質量、服务、价格方面反复比较,从中选优;尽量采用就近选购的原则,避免增加运输费用,以降低运输成本;尽量实行集中订货,分批供货的原则,避免市场价格浮动,增加购买成本。
(2)材料成本的控制
材料设备进入施工现场要有严格的验收制度,对其数量和质量进行签收,不符合要求的坚决不收;加强施工现场的管理,减少材料的仓储损耗,缩短存放周期,减少搬运;在对工程进行功能分析、对材料进行性能分析的基础上,力求用满足功能要求价格低的材料代替价格高的材料;实行限额领料制度,施工班组按照施工进度的节点安排,实行在规定限额内分期分批领用,如果超出限额领料的正常用量,要及时分析原因,采取控制措施,避免材料损耗用量的增加;认真做好现场的余料清理工作,把可再用的剩余材料放入库内,降低材料的无故浪费及损耗。
结束语
建设项目施工阶段的工程造价控制是工程造价全过程控制中极其重要的一个环节,对于施工企业的生存和发展至关重要。作为建设领域中的从业人员首先在思想上一定要有清楚的认识,努力提高自身工程造价的编制水平,作为工程管理人员要时时具有控制投资的经济头脑,认真分析,对待建设过程中技术问题和经济部分,建立一套完善的符合市场经济规律的自身工程造价管理体系,使我国建设工程造价管理与市场经济的发展相适应, 共同发展, 共同努力完成, 为企业实现利润最大化。
参考文献:
[1] 胡宏伟.建筑工程施工阶段的工程造价管理和控制[J].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2012(29)
[2] 蒋永枚. 建筑工程施工阶段的工程造价控制[J]. 建筑技术.2010(06)
[3]周图富. 浅谈建筑工程施工阶段的造价管理[J]. 科技向导. 2012(29)
[4] 唐嵘. 如何加强建筑工程施工阶段的造价管理[J]. 工程管理. 2010(03)
[5] 王维英,李建仙. 浅议建筑工程施工阶段的造价管理[J]. 科学之友. 2009(02)
[6] 孙兰英,王明钦.浅谈工程造价管理全过程控制[J]. 科技信息. 2011(05)
关键词:施工阶段;工程造价;管理和控制;措施与方法
中图分类号:TU72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引言
工程造价一直以来都是建筑工程管理的主要内容之一,也是评价工程建设效益的一项非常重要的指标。合理确定与控制工程造价, 是保证工程质量的主要因素, 也是促进工程项目建设顺利进行的关键工作。所谓工程造价控制,就是在投资决策阶段、设计阶段、建设实施阶段,把工程造价的发生控制在批准的造价限额内,以确保各个建设项目中人力、物力、财力得到最大化的效益。
一、施工阶段工程造价管理和控制的重要性
在我国,建筑工程造价控制的重心都放在了工程的设计阶段,想要从最根源的地方控制工程项目的投资,但实际上工程中仍大量存在着概算超估算、预算超概算、决算超预算的现象,使得建筑工程投资变大,很难得到预期的效果。这种传统观念上想从根本上合理控制工程项目投资的做法虽然是正确的,但是却忽略了施工企业在施工阶段的造价管理与控制,这是一个行业盲点。要想减少额外增加的施工费用,实现利润的最大化,除了在设计阶段控制工程预算,还要注重施工阶段工程造价的管理与控制,把施工阶段的造价投资提高到同等重要的位置,因此,加强施工阶段的造价控制和管理尤为重要。
有效节约投资的资金和材,是整个施工阶段应该认真对待的问题。但由于设计图纸中施工材料的性能要求与实际市场原材料、半成品、构配件等性能不一致或因施工过程中各种甲供设备、材料等的进场时间延误而耽误的施工工期等问题,给施工过程的造价管理带来不确定性的难题。施工阶段的造价管理与控制不像设计阶段那么容易控制,它具有诸多的不确定因素。施工过程的造价管理,直接影响着整个工程的施工进度及工程质量。所以,即便困难重重,我们也要需对整个施工项目的施工工程造价进行全过程的有效的造价控制,做到科学、合理。
二、造价管理和控制在施工阶段中存在的问题
1、预算编制存在漏洞
随着近些年来清单计价模式的推广,再加上施工企业内部定额尚不完善等原因,使得预算编制中出现了漏洞和问题,直接影响了造价的准确性。施工企业的预算人员因为不参与到现场施工当中,对于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不了解,对地方资源可利用程度把握,对料源、料价等问题不全面,这都影响预算编制的准确性,一般报价人员都会直接套用市场信息价,使得施工阶段的造价控制难上加难,导致成本分析缺乏可靠基础,更有甚者是对施工技术规范了解不细致,导致工程报价盲目偏离实际,这些问题都严重的阻碍了施工阶段的造价管理控制工作的进行。
2、缺乏优秀的管理队伍
目前,我国一直存在一种常见的问题:那就是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中人才的缺乏。大部分管理队伍中人员责任心不是很强,不把工程的施工造价当成是自己的事情一样管理和控制,这样就不能做到精益求精、精打细算。也有少一部分人虽然责任心强,但有时也由于自己的马虎大意,酿成错误,往往这些人这样的行为会对建筑工程造成致命的影响。
3、质量监控存在问题
建筑行业最根本的问题就是质量问题,然而没有合格的质量就没有建筑行业的发展。要保证质量就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首先:严格控制材料,构配件的产品质量,从根本上保证质量的监控,其次:严格控制施工过程的各个工序施工步骤,从过程加强质量监控,严把质量关,保证工程质量;最后:认真熟悉施工图,严格控制关键节点,保证关键部位的工程质量。在这个关键的时期,不仅要减少不必要的开支,还要对工程质量进行严密的把关,如果因为质量监控的不足导致工程返工的话,这样就会更大的消耗施工企业的成本支出和预算。所以,质量对于建筑行业来说是最为重要的,在这行业中一旦出现质量问题,也将直接导致企业的声誉和形象。
三、解决施工阶段造价管理和控制的措施与方法
工程造价管理和控制是一个贯穿整个施工项目过程的工作,在施工阶段中要实现有效的造价管理和控制,以保证工程造价管理目标的实现,以求在各个建设项目中合理使用人力、物力、财力,取得最大的投资效益,就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降低成本,增加建筑企业的收入。
1、建立优秀的管理队伍
在施工阶段建立工程造价管理团队具有很大的优越性, 可以调动各方与之积极的配合从而达到共赢的目的。还有最关键就是要提高管理队伍中人员的责任心,要时刻谨记做好工程的施工造价,提高管理队伍对其的重视性,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工程造价的科学性。在队伍之中主动合作,对处理好施工中的工程索赔和变更极为有利,努力降低项目造价并使项目利益最大化,可以使得队伍成员都能获得最大的经济利益。
2、加强质量监控力度
工程质量是施工企业的发展之本,安全的施工过程和优质的建筑成品是企业一直孜孜以求的奋斗目标,只有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控制工程质量,才能使施工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处于行业竞争的顶峰。避免由于内部或外部原因所造成的工程事故问题的出现, 这样将会严重的影响着工程项目的整体进程和质量,一个工程工期的延长或拖延,必然造成成本的增加,由于故障而引起的经济损失更是大大的增加了工程成本支出的负担。施工企业应该要合理地制定资金使用计划, 使成本控制与进度控制相协调,加强质量监管力度,降低工程造价和成本。
3、材料成本的采购和控制
材料费在建筑工程中占有很大比重,往往决定一个工程的盈亏。
(1)材料成本的采购
及时了解市场材料的价格和浮动周期,通过,在質量、服务、价格方面反复比较,从中选优;尽量采用就近选购的原则,避免增加运输费用,以降低运输成本;尽量实行集中订货,分批供货的原则,避免市场价格浮动,增加购买成本。
(2)材料成本的控制
材料设备进入施工现场要有严格的验收制度,对其数量和质量进行签收,不符合要求的坚决不收;加强施工现场的管理,减少材料的仓储损耗,缩短存放周期,减少搬运;在对工程进行功能分析、对材料进行性能分析的基础上,力求用满足功能要求价格低的材料代替价格高的材料;实行限额领料制度,施工班组按照施工进度的节点安排,实行在规定限额内分期分批领用,如果超出限额领料的正常用量,要及时分析原因,采取控制措施,避免材料损耗用量的增加;认真做好现场的余料清理工作,把可再用的剩余材料放入库内,降低材料的无故浪费及损耗。
结束语
建设项目施工阶段的工程造价控制是工程造价全过程控制中极其重要的一个环节,对于施工企业的生存和发展至关重要。作为建设领域中的从业人员首先在思想上一定要有清楚的认识,努力提高自身工程造价的编制水平,作为工程管理人员要时时具有控制投资的经济头脑,认真分析,对待建设过程中技术问题和经济部分,建立一套完善的符合市场经济规律的自身工程造价管理体系,使我国建设工程造价管理与市场经济的发展相适应, 共同发展, 共同努力完成, 为企业实现利润最大化。
参考文献:
[1] 胡宏伟.建筑工程施工阶段的工程造价管理和控制[J].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2012(29)
[2] 蒋永枚. 建筑工程施工阶段的工程造价控制[J]. 建筑技术.2010(06)
[3]周图富. 浅谈建筑工程施工阶段的造价管理[J]. 科技向导. 2012(29)
[4] 唐嵘. 如何加强建筑工程施工阶段的造价管理[J]. 工程管理. 2010(03)
[5] 王维英,李建仙. 浅议建筑工程施工阶段的造价管理[J]. 科学之友. 2009(02)
[6] 孙兰英,王明钦.浅谈工程造价管理全过程控制[J]. 科技信息. 201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