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对不同熟期辣椒果实的农艺性状和维生素C含量变化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辣椒果实转色期时采摘,辣椒的商品性和食用品质最优;辣椒果实的果长、果粗、果厚等指标随果龄增加而增加,果龄42 d(转色期)时趋于最大值;维生素C含量在绿熟期变化幅度略小,绿熟期后增加幅度较大,转色期至红熟期时基本达到最高。
关键词:辣椒果实;熟期;农艺性状;维生素C;含量
中图分类号: S641.304文献标志码: A文章编号:1002-1302(2015)02-0156-02
收稿日期:2014-04-02
基金项目:江苏省徐州市科技计划(编号:XF12C040)。
作者简介:冯营(1981—),女,山东潍坊人,硕士,助理研究员,主要从事作物栽培生理研究。Tel:(0516)61888879;E-mail:xzcotton@163.com。
通信作者:李卫华,博士,研究员,主要从事遗传育种研究。E-mail:xlcot@163.com。辣椒(Capsicum annuum L.)为一年生茄科辣椒属植物,是我国重要蔬菜作物之一,在全国各地均有栽培。辣椒富含维生素C、辣椒碱、辣椒红素、碳水化合物等,其中,维生素C含量在蔬菜中居第1位[1],辣椒中维生素C含量是茄子的35倍、西红柿的9倍、大白菜的3倍[2]。维生素C又名抗坏血酸,是一类水溶性活性物质,有较强的还原作用,对维持人体正常生理功能及健康具有相当重要的作用,人体维生素C含量一旦过低,会出现四肢乏力、精神差、抵抗力下降、易感染疾病、伤口愈合缓慢等情况,维生素C是人体不可缺少的维生素之一。适时收获辣椒,确保其果实中有较高的维生素C含量,对食用有很重要的意义。辣椒在开花后进入坐果期,果实随时间推移逐渐膨大,花后15 d左右是快速生长期,然后进入绿熟期、转色期、红熟期。不同熟期果实中维生素C的含量不同,徐毅等研究表明,辣椒维生素C含量随果实熟期的推进呈上升趋势[3]。不过,在辣椒种植过程中还需注重辣椒的产量和品质等商品性,采摘时既要保证辣椒维生素C的含量较高,又不能降低辣椒产量和效益,最终实现辣椒品质和经济效益的最大化。本试验选取苏椒5号、新98A及双辣3号为材料,研究不同熟期辣椒果实的农艺性状、产量及维生素C含量的动态变化,并根据辣椒的经济效益和食用情况,确定简单方便、易明确的采收期,为辣椒种植提供切实有效的帮助。
1材料与方法
1.1选用辣椒品种
苏椒5号、新98A、双辣3号。
1.2试验设计
采用1% KMnO4浸泡0.5 h对辣椒种子进行杀菌消毒,穴盘育苗移栽;采用小高畦、宽窄行种植,宽行畦面宽1.2 m,窄行畦面宽1 m,每个畦面上移栽2行,种植密度为 72 720株/hm2,行距0.55 m、株距0.5 m、行长6.5 m,种植4行,2株/穴,每小区面积14.3 m2,随机区组排列,重复3次;对花挂牌标记,花后17、22、27、32、37、42、47、52 d取样测定农艺性状,冷冻后测定维生素C含量。辣椒果实绿熟期为果龄17~37 d、转色期为37~47 d、红熟期为果龄47~52 d。
1.3测定方法
农艺性状主要采用直尺和游标卡尺测量;维生素C含量采用2,6-二氯靛酚滴定法测定。
1.4数据分析
采用Excel进行数据分析。
2结果与分析
2.1辣椒果实农艺性状的变化
由图1可见,3个辣椒品种的果长随果龄的增加呈上升趋势;绿熟期上升缓慢,转色期上升幅度较大,果龄42 d左右时果长达到最大值,红熟期趋于平稳;双辣3号在果龄27 d之前与新98A的果长无差异,在果龄27 d后增长迅速;苏椒5号果长最短,变化相对平稳。果龄在40 d左右时是辣椒果实的转色期,即果实由绿色向红色转变,3个辣椒品种在果龄 42 d 果长有个小高峰,此时,果实颜色为红绿兼有。
由图2可见,3个辣椒品种的果粗随果龄增加呈上升趋势,变化平稳;绿熟期上升缓慢,转色期上升幅度较大,果龄42 d左右较粗;3个品种中新98A果实最粗,线椒双辣3号最细,苏椒5号粗度略细于新98A。
由图3可见,3个辣椒品种果厚随果龄的增加而增厚;绿熟期上升缓慢,转色期上升幅度较大,果龄42 d时达到最厚,
红熟期趋于平稳,且有下降趋势;新98A果实最厚,双辣3号最薄,苏椒5号居中。
由图4可见,3个辣椒品种的单果质量随果龄增加而增加;绿熟期上升缓慢,转色期上升幅度较大,果龄42 d时达到最大值;红熟期趋于平稳,且有下降趋势;新98A单果质量明显高于其他2个品种,双辣3号最轻,苏椒5号居中。
2.2辣椒果实维生素C含量的变化
由图5可见,3个辣椒品种的维生素C含量随果龄的增加呈上升趋势;绿熟期上升缓慢,转色期上升幅度较大,果龄42 d后趋于平稳;双辣3号维生素C含量最高,明显高于其他2个品种。辣椒维生素C含量与辣椒素含量呈正相关,因此,双辣3号在3个品种中为特辣口味。
2.3不同辣椒品种的产量
由图6可以看出,3个辣椒品种的鲜产差异较大,新98A产量最高,双辣3号产量最低,苏椒5号居中,这是由于双辣3号为线椒型,单果重相对最轻。
3结论
辣椒维生素C含量在茄果类中占首位,是番茄的7~15倍[1]。刘金兵等研究表明,无论是大棚栽培还是露地栽培,供试的4个辣椒品种从青熟果到紫熟果直至红熟果,果实中
维生素C、辣椒素及干物质含量均呈增长趋势,其中,青熟果含量最低,红熟果含量最高[4]。但是,目前关于果实发育过程中辣椒素含量的变化还没有形成统一的认识。随着生产和消费水平的提高,辣椒种植从以高产为主向注重品质转变,辣椒的主要营养品质指标是维生素C含量,尽可能在维生素C含量相对较高时采摘,消费者可以更多地利用其营养。
试验针对辣椒果实的果龄变化,研究不同熟期果实的农艺性状及维生素C含量变化,从动态果龄变化分析辣椒合适的采摘期,实现种植者和消费者共同的期望要求。辣椒单果质量由辣椒果长、果粗、果厚等因素构成,在绿熟期增加缓慢,绿熟期后到转色期一般上升幅度较大,在转色期达到一个相对的最大值,进入红熟期趋于平稳,部分指标还有下降趋势。本试验结果表明,3个辣椒品种在转色期采摘,产品的商品性和食用品质相对最优,此时,单果质量趋于较高,果长、果粗和果厚等农艺性状较好,尤其是果厚利于保存运输。如果到红熟期采摘,由于转色期到红熟期有5~8 d时间,维生素C含量既没有大幅度增加,果实在植株上又存在养分消耗,同时,红熟期的辣椒保存运输略难于其他熟期[5]。另外,如果红熟期进行采摘,可能会不利于下茬作物种植,从而影响土地的高效利用。因此,红熟期不是辣椒的最佳采摘时期。
参考文献:
[1]冉先德. 中华药海[M]. 上海:东方出版社,2010.
[2]胡应杰,潘康标,陈昌云,等.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辣椒中维生素C的含量[J]. 南京晓庄学院学报,2008(6):30-32.
[3]徐毅,除建南,罗兆荣,等. 辣椒维生素C含量变化的初步研究[J]. 江西农业学报,1990,2(1):53-58.
[4]刘金兵,赵华仑,孙洁波,等. 辣椒果实成熟过程中维生素C、辣椒素及干物质含量的变化[J]. 江苏农业学报,2000,16(1):61-62.
[5]高怀春. 辣椒果实存放及熟化过程中维生素C含量变化的研究[J]. 食品工业科技,2007,28(2):227-229.林桂玉,李美芹,杨天慧,等. 保护地专用番茄新品种潍科红5号的选育[J]. 江苏农业科学,2015,43(2):158-160.
关键词:辣椒果实;熟期;农艺性状;维生素C;含量
中图分类号: S641.304文献标志码: A文章编号:1002-1302(2015)02-0156-02
收稿日期:2014-04-02
基金项目:江苏省徐州市科技计划(编号:XF12C040)。
作者简介:冯营(1981—),女,山东潍坊人,硕士,助理研究员,主要从事作物栽培生理研究。Tel:(0516)61888879;E-mail:xzcotton@163.com。
通信作者:李卫华,博士,研究员,主要从事遗传育种研究。E-mail:xlcot@163.com。辣椒(Capsicum annuum L.)为一年生茄科辣椒属植物,是我国重要蔬菜作物之一,在全国各地均有栽培。辣椒富含维生素C、辣椒碱、辣椒红素、碳水化合物等,其中,维生素C含量在蔬菜中居第1位[1],辣椒中维生素C含量是茄子的35倍、西红柿的9倍、大白菜的3倍[2]。维生素C又名抗坏血酸,是一类水溶性活性物质,有较强的还原作用,对维持人体正常生理功能及健康具有相当重要的作用,人体维生素C含量一旦过低,会出现四肢乏力、精神差、抵抗力下降、易感染疾病、伤口愈合缓慢等情况,维生素C是人体不可缺少的维生素之一。适时收获辣椒,确保其果实中有较高的维生素C含量,对食用有很重要的意义。辣椒在开花后进入坐果期,果实随时间推移逐渐膨大,花后15 d左右是快速生长期,然后进入绿熟期、转色期、红熟期。不同熟期果实中维生素C的含量不同,徐毅等研究表明,辣椒维生素C含量随果实熟期的推进呈上升趋势[3]。不过,在辣椒种植过程中还需注重辣椒的产量和品质等商品性,采摘时既要保证辣椒维生素C的含量较高,又不能降低辣椒产量和效益,最终实现辣椒品质和经济效益的最大化。本试验选取苏椒5号、新98A及双辣3号为材料,研究不同熟期辣椒果实的农艺性状、产量及维生素C含量的动态变化,并根据辣椒的经济效益和食用情况,确定简单方便、易明确的采收期,为辣椒种植提供切实有效的帮助。
1材料与方法
1.1选用辣椒品种
苏椒5号、新98A、双辣3号。
1.2试验设计
采用1% KMnO4浸泡0.5 h对辣椒种子进行杀菌消毒,穴盘育苗移栽;采用小高畦、宽窄行种植,宽行畦面宽1.2 m,窄行畦面宽1 m,每个畦面上移栽2行,种植密度为 72 720株/hm2,行距0.55 m、株距0.5 m、行长6.5 m,种植4行,2株/穴,每小区面积14.3 m2,随机区组排列,重复3次;对花挂牌标记,花后17、22、27、32、37、42、47、52 d取样测定农艺性状,冷冻后测定维生素C含量。辣椒果实绿熟期为果龄17~37 d、转色期为37~47 d、红熟期为果龄47~52 d。
1.3测定方法
农艺性状主要采用直尺和游标卡尺测量;维生素C含量采用2,6-二氯靛酚滴定法测定。
1.4数据分析
采用Excel进行数据分析。
2结果与分析
2.1辣椒果实农艺性状的变化
由图1可见,3个辣椒品种的果长随果龄的增加呈上升趋势;绿熟期上升缓慢,转色期上升幅度较大,果龄42 d左右时果长达到最大值,红熟期趋于平稳;双辣3号在果龄27 d之前与新98A的果长无差异,在果龄27 d后增长迅速;苏椒5号果长最短,变化相对平稳。果龄在40 d左右时是辣椒果实的转色期,即果实由绿色向红色转变,3个辣椒品种在果龄 42 d 果长有个小高峰,此时,果实颜色为红绿兼有。
由图2可见,3个辣椒品种的果粗随果龄增加呈上升趋势,变化平稳;绿熟期上升缓慢,转色期上升幅度较大,果龄42 d左右较粗;3个品种中新98A果实最粗,线椒双辣3号最细,苏椒5号粗度略细于新98A。
由图3可见,3个辣椒品种果厚随果龄的增加而增厚;绿熟期上升缓慢,转色期上升幅度较大,果龄42 d时达到最厚,
红熟期趋于平稳,且有下降趋势;新98A果实最厚,双辣3号最薄,苏椒5号居中。
由图4可见,3个辣椒品种的单果质量随果龄增加而增加;绿熟期上升缓慢,转色期上升幅度较大,果龄42 d时达到最大值;红熟期趋于平稳,且有下降趋势;新98A单果质量明显高于其他2个品种,双辣3号最轻,苏椒5号居中。
2.2辣椒果实维生素C含量的变化
由图5可见,3个辣椒品种的维生素C含量随果龄的增加呈上升趋势;绿熟期上升缓慢,转色期上升幅度较大,果龄42 d后趋于平稳;双辣3号维生素C含量最高,明显高于其他2个品种。辣椒维生素C含量与辣椒素含量呈正相关,因此,双辣3号在3个品种中为特辣口味。
2.3不同辣椒品种的产量
由图6可以看出,3个辣椒品种的鲜产差异较大,新98A产量最高,双辣3号产量最低,苏椒5号居中,这是由于双辣3号为线椒型,单果重相对最轻。
3结论
辣椒维生素C含量在茄果类中占首位,是番茄的7~15倍[1]。刘金兵等研究表明,无论是大棚栽培还是露地栽培,供试的4个辣椒品种从青熟果到紫熟果直至红熟果,果实中
维生素C、辣椒素及干物质含量均呈增长趋势,其中,青熟果含量最低,红熟果含量最高[4]。但是,目前关于果实发育过程中辣椒素含量的变化还没有形成统一的认识。随着生产和消费水平的提高,辣椒种植从以高产为主向注重品质转变,辣椒的主要营养品质指标是维生素C含量,尽可能在维生素C含量相对较高时采摘,消费者可以更多地利用其营养。
试验针对辣椒果实的果龄变化,研究不同熟期果实的农艺性状及维生素C含量变化,从动态果龄变化分析辣椒合适的采摘期,实现种植者和消费者共同的期望要求。辣椒单果质量由辣椒果长、果粗、果厚等因素构成,在绿熟期增加缓慢,绿熟期后到转色期一般上升幅度较大,在转色期达到一个相对的最大值,进入红熟期趋于平稳,部分指标还有下降趋势。本试验结果表明,3个辣椒品种在转色期采摘,产品的商品性和食用品质相对最优,此时,单果质量趋于较高,果长、果粗和果厚等农艺性状较好,尤其是果厚利于保存运输。如果到红熟期采摘,由于转色期到红熟期有5~8 d时间,维生素C含量既没有大幅度增加,果实在植株上又存在养分消耗,同时,红熟期的辣椒保存运输略难于其他熟期[5]。另外,如果红熟期进行采摘,可能会不利于下茬作物种植,从而影响土地的高效利用。因此,红熟期不是辣椒的最佳采摘时期。
参考文献:
[1]冉先德. 中华药海[M]. 上海:东方出版社,2010.
[2]胡应杰,潘康标,陈昌云,等.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辣椒中维生素C的含量[J]. 南京晓庄学院学报,2008(6):30-32.
[3]徐毅,除建南,罗兆荣,等. 辣椒维生素C含量变化的初步研究[J]. 江西农业学报,1990,2(1):53-58.
[4]刘金兵,赵华仑,孙洁波,等. 辣椒果实成熟过程中维生素C、辣椒素及干物质含量的变化[J]. 江苏农业学报,2000,16(1):61-62.
[5]高怀春. 辣椒果实存放及熟化过程中维生素C含量变化的研究[J]. 食品工业科技,2007,28(2):227-229.林桂玉,李美芹,杨天慧,等. 保护地专用番茄新品种潍科红5号的选育[J]. 江苏农业科学,2015,43(2):158-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