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英语是一门兼具实用性与文学性的学科,其作为语言本身,就是思维的输出物。在英语学科的各个板块中,阅读贯穿、融入在各个学习阶段、不同技能区域,为此在阅读教学中融入思维品质的熏陶,将起到立竿见影、举一反三的作用。
关键词:小学英语;阅读教学;思维浪花;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0)-50-226
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是小学英语学科教学中非常关键的任务之一,它不仅是核心素养的重要模块,也是促进学生深度学习的先决条件。我们在教学实践中发现,思维能力较强的学生,其自主性、钻研性、逻辑性、发散性均会优于刻板学习的学生,他们的阅读深度与广度也会随之得以升级。为此,本篇笔者从捕捉阅读细节,促进深度解读;提问激发思考,培养主动思维;读写互促共进,发散学习成果三个方面入手,浅析如何在小学英语阅读教学中,实现学生思维品质提升与教学质量拔高相辅相成。
一、捕捉阅读细节,促进深度解读
小学阶段的孩童,其思维的成熟度往往还未到达自主自发的程度。英语教师从基础入手,既从语篇整体出发,又要引导他们从细枝末节展开研读,找到细节与细节之间的关联,找到关键信息点与文章大意的关联。在这一步骤中,我们会借助思维导图等工具帮助实现,让学生围绕任务展开细节捕捉,又将各个分支的信息进行整体感知,进而一步步走进文章的中心,理解大意,了解深意。
二、提问激发思考,培养主动思维
课堂的有效提问可以最为直接地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让他们开启思维的大门,主动寻找真知的钥匙,可以提高学生思维的敏捷性。这对于教师而言,问题设置的巧妙与否,决定了学生答疑解惑过程是否有意义。具有启迪性质的问题可以帮助学生敞开心扉,接纳教学、循序渐进;具有发散性质的问题则有助于学生打开思路,发散想法、步步延伸。
三、读写互促共进,发散学习成果
如果说阅读是思维的整合与重塑,那写作就是认知的创新与输出。写作课不可能孤立于阅读存在,而阅读课如果可以以写作练习作为思维延伸与知识检验,学生的思维运转层次将随之拔高一个层次,也可能因此收获不一样的学习成果。比如,我们可以在阅读课后半段加入故事结尾续写的环节,让学生发散思维、创新思路,如此既回顾了阅读全文及知识要点,又综合所学知识将自己的想法进行表达。另外,教师也可以以翻转课堂的形式,由学生通过微课自学再完成写作任务,随后再进行课堂知识点释放,学生阅读起来也将更有重点,学习效率随之提高。
四、丰富教学内容,充分理解课文
小学英语教学内容较为广泛,但是课文受篇幅影响,无法把每个细节描述得面面俱到,不利于学生去理解课文内容,所以英语教学就不能只是局限于课文内容。教师要在课前备课充分,在课堂上对课文内容进行拓展延伸,保证学生在学习时既能充满兴趣又能充分理解课程内容。
比如,还是在《Dinner is ready》这篇课文的教学中,图片上男孩问女孩:“Would you like a knife and fork?”女孩回答说:“No,thanks.I can use chopsticks.”大家都不明白为什么要问这句话,这时可以告诉大家中西方吃饭的餐具是不一样的,我们中国人用的是筷子“chopsticks”,而西方国家用的就是刀“knife”和叉子“fork”,大家就记住了“chopsticks”“knife”和“fork”这三个单词,并且能够理解图画中男孩问女孩这句话的原因。然后大家发现图画中的餐桌上,只有每个人面前的盘子里有食物,而且每个人只是拿了自己吃的食物。这时我们又告诉学生,西方人在餐桌上实行分餐制,而且西方人的主食就是牛排“beef”,配菜一般是蔬菜“vegetables”,所以一个男孩说:“I’d like some beef.”另一个男孩说:“I’d like some vegetables.”大家听了之后不仅能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还了解了中西方餐桌文化的差异。这样在课堂上对课文内容进行延伸拓展,使得课程内容更加饱满,知识结构体系更加完整,课堂更加具有趣味性,学生更容易理解所学知识。
五、更改课堂模式,激发学习兴趣
传统的课堂模式终究会让学生感到单一枯燥,教师要借鉴其他领域的一些方法,例如一些小游戏、演讲、比赛等,将这些方法经过改编运用到英语教学上,然后让学生对课堂学习产生兴趣,并以巨大的热情投入到学习中去,最终达到寓教于乐的效果。
比如,在《At the zoo》這篇课文教学中,教师把课堂教学改成情景剧的模式。学生两两为一组,让他们在课前自己去学习课文内容,主要是认识学习“animal”“monkey”“elephant”“bear”这些单词,然后练习互动对话表演;在课堂上他们就将自己对课文理解的内容表演出来,在表演过程中,学生不仅要读准每个单词发音,还要表演好在动物园参观时的动作表情,这使得学生要去反复朗读揣摩每个句子,才能做好这次表演。最后由教师进行点评改正,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在这次课堂上,有些学生不仅学习好了课文内容,还自己拓展学习了课外内容。比如一个学生特别喜欢大熊猫,就在表演里加入了大熊猫的元素,他在表演时说:“Look!Panda!It’s so fat!”学生对参与这种形式的课堂活动非常感兴趣,并且能够做到课前积极准备,课堂中认真表演,课后仔细反思,最终将所学知识深刻理解并吸收。
由上观之,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是一场长期攻坚战,需要我们持之以恒地坚持。小学英语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时,要具备长远的目光,不仅要将眼前的课时组织好,更要以培养学生的思维作为教学的出发点,在每一篇章节、每一次提问、每一个合作中进行渗透。同时,教师也要与学生形成一个教学共同体,实现彼此教学相长,即学生提升学习思维,教师也能在帮助、引导学生的过程中升级自己的教学思维与个人能力,进而让今后的教学更符合学生发展需求。
参考文献
[1] 梁伊丽.小学英语探究式教学探析[J].小学教学参考,2014 (12).
[2] 蒋旭.创设合适情境促进小学英语词汇教学[J].校园英语,2016 (34).
关键词:小学英语;阅读教学;思维浪花;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0)-50-226
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是小学英语学科教学中非常关键的任务之一,它不仅是核心素养的重要模块,也是促进学生深度学习的先决条件。我们在教学实践中发现,思维能力较强的学生,其自主性、钻研性、逻辑性、发散性均会优于刻板学习的学生,他们的阅读深度与广度也会随之得以升级。为此,本篇笔者从捕捉阅读细节,促进深度解读;提问激发思考,培养主动思维;读写互促共进,发散学习成果三个方面入手,浅析如何在小学英语阅读教学中,实现学生思维品质提升与教学质量拔高相辅相成。
一、捕捉阅读细节,促进深度解读
小学阶段的孩童,其思维的成熟度往往还未到达自主自发的程度。英语教师从基础入手,既从语篇整体出发,又要引导他们从细枝末节展开研读,找到细节与细节之间的关联,找到关键信息点与文章大意的关联。在这一步骤中,我们会借助思维导图等工具帮助实现,让学生围绕任务展开细节捕捉,又将各个分支的信息进行整体感知,进而一步步走进文章的中心,理解大意,了解深意。
二、提问激发思考,培养主动思维
课堂的有效提问可以最为直接地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让他们开启思维的大门,主动寻找真知的钥匙,可以提高学生思维的敏捷性。这对于教师而言,问题设置的巧妙与否,决定了学生答疑解惑过程是否有意义。具有启迪性质的问题可以帮助学生敞开心扉,接纳教学、循序渐进;具有发散性质的问题则有助于学生打开思路,发散想法、步步延伸。
三、读写互促共进,发散学习成果
如果说阅读是思维的整合与重塑,那写作就是认知的创新与输出。写作课不可能孤立于阅读存在,而阅读课如果可以以写作练习作为思维延伸与知识检验,学生的思维运转层次将随之拔高一个层次,也可能因此收获不一样的学习成果。比如,我们可以在阅读课后半段加入故事结尾续写的环节,让学生发散思维、创新思路,如此既回顾了阅读全文及知识要点,又综合所学知识将自己的想法进行表达。另外,教师也可以以翻转课堂的形式,由学生通过微课自学再完成写作任务,随后再进行课堂知识点释放,学生阅读起来也将更有重点,学习效率随之提高。
四、丰富教学内容,充分理解课文
小学英语教学内容较为广泛,但是课文受篇幅影响,无法把每个细节描述得面面俱到,不利于学生去理解课文内容,所以英语教学就不能只是局限于课文内容。教师要在课前备课充分,在课堂上对课文内容进行拓展延伸,保证学生在学习时既能充满兴趣又能充分理解课程内容。
比如,还是在《Dinner is ready》这篇课文的教学中,图片上男孩问女孩:“Would you like a knife and fork?”女孩回答说:“No,thanks.I can use chopsticks.”大家都不明白为什么要问这句话,这时可以告诉大家中西方吃饭的餐具是不一样的,我们中国人用的是筷子“chopsticks”,而西方国家用的就是刀“knife”和叉子“fork”,大家就记住了“chopsticks”“knife”和“fork”这三个单词,并且能够理解图画中男孩问女孩这句话的原因。然后大家发现图画中的餐桌上,只有每个人面前的盘子里有食物,而且每个人只是拿了自己吃的食物。这时我们又告诉学生,西方人在餐桌上实行分餐制,而且西方人的主食就是牛排“beef”,配菜一般是蔬菜“vegetables”,所以一个男孩说:“I’d like some beef.”另一个男孩说:“I’d like some vegetables.”大家听了之后不仅能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还了解了中西方餐桌文化的差异。这样在课堂上对课文内容进行延伸拓展,使得课程内容更加饱满,知识结构体系更加完整,课堂更加具有趣味性,学生更容易理解所学知识。
五、更改课堂模式,激发学习兴趣
传统的课堂模式终究会让学生感到单一枯燥,教师要借鉴其他领域的一些方法,例如一些小游戏、演讲、比赛等,将这些方法经过改编运用到英语教学上,然后让学生对课堂学习产生兴趣,并以巨大的热情投入到学习中去,最终达到寓教于乐的效果。
比如,在《At the zoo》這篇课文教学中,教师把课堂教学改成情景剧的模式。学生两两为一组,让他们在课前自己去学习课文内容,主要是认识学习“animal”“monkey”“elephant”“bear”这些单词,然后练习互动对话表演;在课堂上他们就将自己对课文理解的内容表演出来,在表演过程中,学生不仅要读准每个单词发音,还要表演好在动物园参观时的动作表情,这使得学生要去反复朗读揣摩每个句子,才能做好这次表演。最后由教师进行点评改正,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在这次课堂上,有些学生不仅学习好了课文内容,还自己拓展学习了课外内容。比如一个学生特别喜欢大熊猫,就在表演里加入了大熊猫的元素,他在表演时说:“Look!Panda!It’s so fat!”学生对参与这种形式的课堂活动非常感兴趣,并且能够做到课前积极准备,课堂中认真表演,课后仔细反思,最终将所学知识深刻理解并吸收。
由上观之,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是一场长期攻坚战,需要我们持之以恒地坚持。小学英语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时,要具备长远的目光,不仅要将眼前的课时组织好,更要以培养学生的思维作为教学的出发点,在每一篇章节、每一次提问、每一个合作中进行渗透。同时,教师也要与学生形成一个教学共同体,实现彼此教学相长,即学生提升学习思维,教师也能在帮助、引导学生的过程中升级自己的教学思维与个人能力,进而让今后的教学更符合学生发展需求。
参考文献
[1] 梁伊丽.小学英语探究式教学探析[J].小学教学参考,2014 (12).
[2] 蒋旭.创设合适情境促进小学英语词汇教学[J].校园英语,2016 (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