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影响独立学院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因素是独立学院的人才培养定位和办学条件,经济社会时该专业人才的要求,专业特点及独立学院学生的特点。对这四大因素的分析表明,独立学院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是培养复合型应用人才。
关键词:公共事业管理专业 人才培养模式
近十年来,独立学院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迅猛发展,专业点迅速增加,培养规模显著扩大。随着专业规模的发展,社会对独立学院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该专业人才培养中存在的人才培养意识不明确,培养目标不清晰等问题巫需解决,创新独立学院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势在必行。
一、独立学院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因素分析
影响独立学院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外因是学院的人才培养定位和办学条件,经济社会对该专业人才的要求。内因是该专业的特点及独立学院学生的特点。
(一)独立学院的人才培养定位和办学条件
不同层次的高等学校承担着不同规格的人才培养任务。通过十余年的办学实踐,独立学院普遍将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为培养本科层次的应用型人才,这一定位介于一般本科院校和高职高专之间 相对于一般本科院校培养的本科层次人才,独立学院培养的人才具有应用方面的特点;相对于高职类院校培养的岗位技能型人才,独立学院培养的人才又具有理论素养高的特点。也就是说,独立学院对学生在岗位技能方面的要求要高于一般本科院校本科生,在理论素养方面的要求要高于高职类院校并达到本科层次的最低要求 事实上,独立学院的办学条件也为本科层次的应用型人才提供了支持。
独立学院母体学校的办学实力和办学传统,能为独立学院培养本科层次人才提供有力指导和强大后盾;相对于其他本科院校,独立学院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思想阻力和历史包袱小,具有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后发优势。同时,独立学院教师科研任务和学位点建设等方面压力相对小些,能够集中精力培养本科层次的应用型人才
(二)经济社会对独立学院公共事业管理人才的要求
对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有人才需求的主要是政府部门,事业单位及一些非营利组织 总体而言,当前我国公共事业管理从业人员多是从其他学科转型而来,专业背景单一,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能力不足。因此,急需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培养一批宽口径,厚基础,专业特色明显的应用型人才来充实公共事业管理队伍 。
此外,从毕业生走向来看,相对于其他本科层次大学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独立学院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学生在政府和事业单位就业的不多,主要是在企业和相关社会团体就业。这就要求独立学院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强调一专多能。唯有如此,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在培养目标和培养措施上才能更契合独立学院在整个高等教育系统中的定位。
二、独立学院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复合型应用人才的培养对策分析
(一)更新理念,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观念
只有转变教育的价值观和人才观,才能切实推进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 我们要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观念,在知识,能力和素质培养的关系上,把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作为己任,将知识,能力和素质培养三者融为一体,特别注重文化素质培养,使学生在科技与人文,知识与道德,智能和情感等方面得到全面,协调发展,拥有持续发展的后劲。在教与学的关系上,树立“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的观念,重视学生独立学习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由只注重指导学生被动适应性学习向引导学生主动求索性学习转变,由灌输式教学向启发式教学转变,由
重视知识单向传授向重视师生平等讨论和知识创造转变 在理论与实践的关系上,树立“强化社会实践教学”的观念,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在培养规格上,树立多元化的人才观,从重视同一性和规范性向鼓励多样性和创造性转变,鼓励学生的个性成长,注重个性教育和个性化的教学,帮助学生发展特长和专长。 特别是在培养领域上,要从注重为政府和事业单位培养政治统治,社会管理人才扩展到为政府,事业单位和非营利组织培养社会服务人才,强调公共事业管理人才职业的非政府性和职能的服务性,注重为企事业单位培养公共事业管理人才
(二)强化实践教育环节,突出技能培训
一是要抓好实验课,将实验教学贯穿于培养全过程
除了政治学,逻辑学等少数纯理论性课程外,无论是学科基础课,还是模块课,或是选修课,都应根据课程特性在理论讲授之外配套适量的实验内容,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可以依托公共事业管理实验室和其他学科的实验室,引入最新的教学实验软件以及当前正在使用的软件,帮助学生掌握社会上广泛使用的管理软件运用技能,体验典型的管理运作模式。
二是要创新传统实践教育
以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为例,学生们面对巨大的就业压力,越来越无法在毕业论文和毕业实习方面投入太多精力 独立学院应提高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的关联性,将毕业实习与毕业论文结合起来,让学生从实习单位亟待解决的问题中确定论文的题目,在实习中收集论文
所需的详细资料,一边实习,一边写论文。通过这一模式,学生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的时间缩短了,有更多的时间去找工作,更重要的是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能进一步提高。
(三)多管齐下,建立与培养复合型应用人才相适应的师资结构
一是走出去
安排专业教师在政府或其他公共事业部门挂职,担任顾问,增加教师对公共事业管理相关理论的实际体会;通过参加各种专业培训班,学术研讨会等形式培训教师;增强校际学术交流,开展相互评课活动,提高教师的整体教学水平
二是请进来
聘请有实践经验的地方政府官员,非政府组织的管理人员及已卸任的官员来校讲学作报告,让他们将自己的实践经验传授给学生 。■
参考文献
[1]宣勇,何作井.复合型公共事业管理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与探索[J].中国行政管理,2002,(5).
[2]娄成武,李坚.公共事业管理概论[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3]崔运武.以专业基本课程建设为核心推进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中国大学教学,2003,(7).
[4]安艳芬,袁国涛.独立学院管理类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浅探[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7,(51).
关键词:公共事业管理专业 人才培养模式
近十年来,独立学院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迅猛发展,专业点迅速增加,培养规模显著扩大。随着专业规模的发展,社会对独立学院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该专业人才培养中存在的人才培养意识不明确,培养目标不清晰等问题巫需解决,创新独立学院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势在必行。
一、独立学院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因素分析
影响独立学院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外因是学院的人才培养定位和办学条件,经济社会对该专业人才的要求。内因是该专业的特点及独立学院学生的特点。
(一)独立学院的人才培养定位和办学条件
不同层次的高等学校承担着不同规格的人才培养任务。通过十余年的办学实踐,独立学院普遍将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为培养本科层次的应用型人才,这一定位介于一般本科院校和高职高专之间 相对于一般本科院校培养的本科层次人才,独立学院培养的人才具有应用方面的特点;相对于高职类院校培养的岗位技能型人才,独立学院培养的人才又具有理论素养高的特点。也就是说,独立学院对学生在岗位技能方面的要求要高于一般本科院校本科生,在理论素养方面的要求要高于高职类院校并达到本科层次的最低要求 事实上,独立学院的办学条件也为本科层次的应用型人才提供了支持。
独立学院母体学校的办学实力和办学传统,能为独立学院培养本科层次人才提供有力指导和强大后盾;相对于其他本科院校,独立学院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思想阻力和历史包袱小,具有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后发优势。同时,独立学院教师科研任务和学位点建设等方面压力相对小些,能够集中精力培养本科层次的应用型人才
(二)经济社会对独立学院公共事业管理人才的要求
对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有人才需求的主要是政府部门,事业单位及一些非营利组织 总体而言,当前我国公共事业管理从业人员多是从其他学科转型而来,专业背景单一,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能力不足。因此,急需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培养一批宽口径,厚基础,专业特色明显的应用型人才来充实公共事业管理队伍 。
此外,从毕业生走向来看,相对于其他本科层次大学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独立学院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学生在政府和事业单位就业的不多,主要是在企业和相关社会团体就业。这就要求独立学院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强调一专多能。唯有如此,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在培养目标和培养措施上才能更契合独立学院在整个高等教育系统中的定位。
二、独立学院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复合型应用人才的培养对策分析
(一)更新理念,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观念
只有转变教育的价值观和人才观,才能切实推进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 我们要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观念,在知识,能力和素质培养的关系上,把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作为己任,将知识,能力和素质培养三者融为一体,特别注重文化素质培养,使学生在科技与人文,知识与道德,智能和情感等方面得到全面,协调发展,拥有持续发展的后劲。在教与学的关系上,树立“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的观念,重视学生独立学习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由只注重指导学生被动适应性学习向引导学生主动求索性学习转变,由灌输式教学向启发式教学转变,由
重视知识单向传授向重视师生平等讨论和知识创造转变 在理论与实践的关系上,树立“强化社会实践教学”的观念,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在培养规格上,树立多元化的人才观,从重视同一性和规范性向鼓励多样性和创造性转变,鼓励学生的个性成长,注重个性教育和个性化的教学,帮助学生发展特长和专长。 特别是在培养领域上,要从注重为政府和事业单位培养政治统治,社会管理人才扩展到为政府,事业单位和非营利组织培养社会服务人才,强调公共事业管理人才职业的非政府性和职能的服务性,注重为企事业单位培养公共事业管理人才
(二)强化实践教育环节,突出技能培训
一是要抓好实验课,将实验教学贯穿于培养全过程
除了政治学,逻辑学等少数纯理论性课程外,无论是学科基础课,还是模块课,或是选修课,都应根据课程特性在理论讲授之外配套适量的实验内容,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可以依托公共事业管理实验室和其他学科的实验室,引入最新的教学实验软件以及当前正在使用的软件,帮助学生掌握社会上广泛使用的管理软件运用技能,体验典型的管理运作模式。
二是要创新传统实践教育
以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为例,学生们面对巨大的就业压力,越来越无法在毕业论文和毕业实习方面投入太多精力 独立学院应提高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的关联性,将毕业实习与毕业论文结合起来,让学生从实习单位亟待解决的问题中确定论文的题目,在实习中收集论文
所需的详细资料,一边实习,一边写论文。通过这一模式,学生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的时间缩短了,有更多的时间去找工作,更重要的是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能进一步提高。
(三)多管齐下,建立与培养复合型应用人才相适应的师资结构
一是走出去
安排专业教师在政府或其他公共事业部门挂职,担任顾问,增加教师对公共事业管理相关理论的实际体会;通过参加各种专业培训班,学术研讨会等形式培训教师;增强校际学术交流,开展相互评课活动,提高教师的整体教学水平
二是请进来
聘请有实践经验的地方政府官员,非政府组织的管理人员及已卸任的官员来校讲学作报告,让他们将自己的实践经验传授给学生 。■
参考文献
[1]宣勇,何作井.复合型公共事业管理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与探索[J].中国行政管理,2002,(5).
[2]娄成武,李坚.公共事业管理概论[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3]崔运武.以专业基本课程建设为核心推进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中国大学教学,2003,(7).
[4]安艳芬,袁国涛.独立学院管理类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浅探[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7,(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