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正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民间性、互助性和规范性缺失,政府缺乏必要的支持和监督,中国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发展需要漫长的过程,更需要政府的正确;l导和农民的积极努力。
关键词 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民间性;互助性;规范性
[中图分类号]F30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1962(2009)22-0060-03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村普遍实行了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但是,大部分地区农村集体经济的组织和服务功能匮乏,农村土地过分分散化无法形成规模经营,农业生产率低下的问题逐渐显露出来。为弥补农村经济体制的缺陷和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应运而生,这一时期的发展类型以技术合作为主。合作组织只具备雏形。20世纪90年代以来。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速度加快,各种生产经营型合作组织形成。但缺少政府的支持和法律的认可。2006年10月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四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2007年7月开始施行,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获得了合法性,并进人大发展阶段。但是,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数量相对较少、规模不大、发展不平衡,尤其是跨地区、全行业性的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缺乏。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基本特征还不十分清晰,仍然处于合作组织发展的初级阶段。X县隶属东北某农业大省,X县的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速度和数量走在了全省的前列。2009年8月调查组选取了X县政府相关部门推荐的三个当地比较有名的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进行了调研。
一、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存在的主要问题
从X县工商局反映的情况看,该县登记注册了300多个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合作组织发展已取得一定成绩,但通过对样本深入调查,这些合作组织存在严重问题。这些问题如果得不到及时解决。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发展将遭遇严重挫折。
第一,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民间性缺失。农民专业合作社法明确指出,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是在农村家庭承包经营基础上,同类农产品的生产经营者或者同类农业生产经营服务的提供者、利用者,自愿联合、民主管理的互助型经济组织。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不代表政府的立场,即民间性或非政府性,这是农民组织的最本质属性,是组织强大生命力的源泉。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从成立到具体运作都要坚持民间性。组织成立要尊重农民的意愿。主要由农民构成;组织的领导人必须是民主选举产生。不能由政府指派;组织管理是组织的内部事务,政府或政府官员无权干涉;组织的根本任务是维护农民利益,代表农民意愿,而不是贯彻政府的意志。但在调研中,我们发现一些农机合作社是某些乡镇领导干部为了套取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部门提供的农机支持项目而成立的官办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实质上具有明显的官办性质。
第二,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互助性不强。B养殖合作社是X县非常有名的合作社,其所在省人民代表大会代表调查本省合作社发展状况时就曾选择这个合作社做样本。去合作社之前,我们查阅了X县工商局登记的合作社档案材料,B养殖合作社于2008年10月登记,由5位农民共同出资兴办,其登记申请书,设立大会纪要、章程、法定代表人及理事的任职文件和身份证明,出资清单等一应俱全。但实际调查的结果却与此大相径庭。合作社的社长是所在村的村委会主任。合作社的全部资金都是社长个人投入的,合作社的其他4位成员是社长雇用的管理人员,社长给这些人员发固定的基本工资和年终奖金。合作社社长并未经过选举产生,村主任作为唯一的出资人自然成为社长,合作社的大事小情都由社长个人决定。合作原则是合作社的基本原则之一,而B养殖合作社普通会员并没有参与到合作社的经济事务中;合作社的事务由社长控制,普通会员不能平等地参与合作社的管理与决策;合作社的分配制度不健全,组织发展的成果不能惠及每一位成员等。这些问题都会使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被少数人利用,失去农民的支持,最终走向失败。
第三,政府对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引导监督不够。据X县相关部门领导介绍。C种植合作社是本县合作社中的先进单位,县里领导经常光顾,甚至全市主管农业的副县长、农委主任和农业推广中心主任曾在这里召开过玉米种植现场会,C种植合作社的确小有名气。但是,事实上C种植合作社并没有在当地工商部门登记,C种植合作社大牌子就立在公路旁,运转近一年,当地工商部门视而不见。对于合作社未来的发展,社长希望有更多的农民以资金的方式入股,以缓解合作社资金压力,同时希望政府和银行在资金方面给予更多的支持和帮助。在调查中,我们感到政府明显缺位,既没有发挥监督作用,也没有给予必要的支持,这是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在发展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第四,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规模小,管理极不规范,作用发挥不够。从调查组走访的三个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看,农民合作的规模小得可怜。为了能够在工商部门登记,这些合作组织勉强凑够了5个社员。从这三个农民合作社章程看。合作社运作似乎很规范,但事实却并非如此。一是有的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没有登记注册:二是具体管理制度虽然写在章程上,但并不发挥作用,议事制度、监事制度、财务管理制度等重要制度是一纸空文;三是组织机构不健全,理事会、监事会等必要机构根本不存在:四是决策机制不健全。社长在管理决策中拥有突出的影响力,在实际运作中,“一人一票”的决策机制几乎不起作用。
二、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
调查组与当地政府官员和合作组织成员深入探讨了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存在问题的种种原因,这些原因既有主观的,也有客观的;既有制度层面的,也有文化层面的。
第一,农村基层干部整体素质偏低。农村基层干部素质包括很多方面,如理论修养、法治精神、责任观念、廉洁意识、奉献思想等。长期以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对农村基层干部的培养和教育,基层干部的理论水平较高。农村基层干部高度评价合作组织在改善农民生活和增加农民收入方面的作用,认为合作组织是未来农村发展的方向。但是,很多农村基层干部的法治精神不强、责任观念弱化、廉洁意识淡漠、奉献思想缺失。面对非法运营的合作组织,一些农村基层干部熟视无睹;面对弄虚作假的合作组织,一些农村基层干部视而不见;面对某些合作组织骗取国家资金和设备的行为,一些农村基层干部贪赃枉法,欺上瞒下;面对一些农民对合作组织相关法规和政策的无知,一些农村基层干部抱怨有余,无所作为;一些农村基层干部热衷于发财致富、吃吃喝喝、拉关系、走后门,对于关系到农村未来发展的合作组织不闻不问,敷衍了事。正是由于农村基层干部整体素质的低下,使得利国利民的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发展出现了严重的问题。
第二,农民教育长期缺失。调查中农村基层干部普遍 认为农民素质低下,农民教育难以进行。虽然农村基层干部的观点有些偏颇,但农民素质不高确实是制约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C种植合作社酝酿成立时,村委会成员挨家挨户动员农民参加,给农民讲合作组织在资金、技术、设备、采购、销售方面能给农民带来的好处,但很多农民固守传统的实用主义观念,对合作组织持怀疑和观望态度,最后只好由召集人个人出资,通过土地转让的形式形成规模种植,合作组织徒有其名。由于受长期的封建文化和计划经济的影响,农民还具有很强的保守性,尤其是北方农民,他们人均占有土地量远远多于南方农民,依靠土地可以维持温饱,因此,一些农民对于合作组织、规模种植、新技术等不感兴趣,只求维持现状。农民传统的分散性依然留存,合作所需求的理性、宽容、协商、妥协精神不够,致使合作组织即使成立也难以规范运作。近年来,农村中的优秀人才严重流失,留守在农村中的人群几乎没有接受各种技术和知识培训的机会。即使有个别优秀人才留在农村,也大都在忙于发家致富,对组织农民没有兴趣。在农村,有能力组织的人不愿意去组织,而愿意组织的人却没有能力去组织,这给农民组织的建立带来了很大困难。
第三,现存干部考核机制存在弊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体制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但政治体制改革却相对缓慢。对农村基层干部的考核以上级考核为主,群众评议为辅。县级组织把各项任务分配给乡镇组织,乡镇组织再分配给村级组织,然后,上级依据任务的完成情况评议下级干部。这种考评机制使得农村基层各级领导干部忙于应付上面的各项任务。为了提拔,一些基层干部弄虚作假,做表面文章;一些干部忙于结交上级领导,不能脚踏实地为农民办事。上级领导在考核下级干部时,往往走马观花、碍于情面。为了争取政绩,X县合作组织在不到一年的时间内竟然发展了300多家,而我们抽查的当地领导认为比较好的合作组织却徒有其名。现存干部考核机制不改革,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发展就会严重受阻,正如晏阳初在20世纪20年代末指出:“我们本不想干政治,可是为了实现我们改造社会的最后目的,为了事事能得到法的根据。使民众的力量表现得合法化,事实的情势使我们也不能不钻入政治。要政治能彻底改革,成为‘平民政治’,成为民主的政治。”(孟雷:《从晏阳初到温铁军》,华夏出版社2005年版,第110页)
三、结论
中国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仍处于初始阶段,人们还没有真正领会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基本精神,在很多地区,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基本特性,包括民间性、互助性、规范性、合法性都没有体现出来,有些合作组织有名无实。中国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发展需要漫长的过程,需要政府的正确引导和农民的积极努力。
第一,积极借鉴世界各国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成功经验。农业比较发达的国家农民组织也较为成熟,以爱尔兰农民协会为例,现有成员8.5万,为了吸引农民参与农民协会,爱尔兰农民协会为处于分散状态的农民的社会交往和经验与信息交流提供场所,同时也向会员提供有关政策、法律咨询及经济和技术帮助。各级农民协会的负责人都由选举产生。农民协会的宗旨是坚决地代表和捍卫农民的利益;努力保障全体农民的较高的生活水准;为协会成员提供技术咨询和帮助。爱尔兰农民协会是欧盟及西方国家农民协会活动的一个普通的例子,世界各地比较成功的农民组织都遵循民间性、互助性、合法性和规范性的原则。农村各级领导干部应该认真研究这些农民组织的成功经验,结合我国农民实际,逐步发展和规范我国的农民专业合作组织。
第二,提高农民加入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积极性。农民是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主体,失去农民的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寸步难行,所以必须广泛地调动农民人社的积极性。其一,加大宣传组织力度。其二,发挥典型示范作用。其三,推行农民教育工程。农民教育工程应当以全体农民为教育对象;以建设新农村为教育目标;以文化教育、公民教育和技术教育为教育内容;以家庭、学校和社会合一的综合方式为教育方式。
第三,政府积极引导、认真规范合作组织的发展。国际经验表明,政府采取各种手段扶持农民组织是促进农民组织发展的共同选择。政府的支持并不意味着包办代替,政府对合作组织的帮助,国际上一般都采取市场运作的方式,政府通常不参与到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运作和管理中。同时,政府还承担着对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监督职能。首先,规范组织名称。其次,完善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制度规范。再次,从实际出发确定合作社组织形式。农村自然资源、人力资源和产业发展等差异较大,合作经济组织应采取多样化的形式。最后,对不符合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相关法规的合作组织进行整改和取缔,坚决惩处利用虚假合作社骗取国家各种支持的行为。
关键词 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民间性;互助性;规范性
[中图分类号]F30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1962(2009)22-0060-03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村普遍实行了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但是,大部分地区农村集体经济的组织和服务功能匮乏,农村土地过分分散化无法形成规模经营,农业生产率低下的问题逐渐显露出来。为弥补农村经济体制的缺陷和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应运而生,这一时期的发展类型以技术合作为主。合作组织只具备雏形。20世纪90年代以来。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速度加快,各种生产经营型合作组织形成。但缺少政府的支持和法律的认可。2006年10月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四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2007年7月开始施行,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获得了合法性,并进人大发展阶段。但是,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数量相对较少、规模不大、发展不平衡,尤其是跨地区、全行业性的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缺乏。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基本特征还不十分清晰,仍然处于合作组织发展的初级阶段。X县隶属东北某农业大省,X县的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速度和数量走在了全省的前列。2009年8月调查组选取了X县政府相关部门推荐的三个当地比较有名的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进行了调研。
一、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存在的主要问题
从X县工商局反映的情况看,该县登记注册了300多个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合作组织发展已取得一定成绩,但通过对样本深入调查,这些合作组织存在严重问题。这些问题如果得不到及时解决。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发展将遭遇严重挫折。
第一,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民间性缺失。农民专业合作社法明确指出,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是在农村家庭承包经营基础上,同类农产品的生产经营者或者同类农业生产经营服务的提供者、利用者,自愿联合、民主管理的互助型经济组织。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不代表政府的立场,即民间性或非政府性,这是农民组织的最本质属性,是组织强大生命力的源泉。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从成立到具体运作都要坚持民间性。组织成立要尊重农民的意愿。主要由农民构成;组织的领导人必须是民主选举产生。不能由政府指派;组织管理是组织的内部事务,政府或政府官员无权干涉;组织的根本任务是维护农民利益,代表农民意愿,而不是贯彻政府的意志。但在调研中,我们发现一些农机合作社是某些乡镇领导干部为了套取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部门提供的农机支持项目而成立的官办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实质上具有明显的官办性质。
第二,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互助性不强。B养殖合作社是X县非常有名的合作社,其所在省人民代表大会代表调查本省合作社发展状况时就曾选择这个合作社做样本。去合作社之前,我们查阅了X县工商局登记的合作社档案材料,B养殖合作社于2008年10月登记,由5位农民共同出资兴办,其登记申请书,设立大会纪要、章程、法定代表人及理事的任职文件和身份证明,出资清单等一应俱全。但实际调查的结果却与此大相径庭。合作社的社长是所在村的村委会主任。合作社的全部资金都是社长个人投入的,合作社的其他4位成员是社长雇用的管理人员,社长给这些人员发固定的基本工资和年终奖金。合作社社长并未经过选举产生,村主任作为唯一的出资人自然成为社长,合作社的大事小情都由社长个人决定。合作原则是合作社的基本原则之一,而B养殖合作社普通会员并没有参与到合作社的经济事务中;合作社的事务由社长控制,普通会员不能平等地参与合作社的管理与决策;合作社的分配制度不健全,组织发展的成果不能惠及每一位成员等。这些问题都会使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被少数人利用,失去农民的支持,最终走向失败。
第三,政府对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引导监督不够。据X县相关部门领导介绍。C种植合作社是本县合作社中的先进单位,县里领导经常光顾,甚至全市主管农业的副县长、农委主任和农业推广中心主任曾在这里召开过玉米种植现场会,C种植合作社的确小有名气。但是,事实上C种植合作社并没有在当地工商部门登记,C种植合作社大牌子就立在公路旁,运转近一年,当地工商部门视而不见。对于合作社未来的发展,社长希望有更多的农民以资金的方式入股,以缓解合作社资金压力,同时希望政府和银行在资金方面给予更多的支持和帮助。在调查中,我们感到政府明显缺位,既没有发挥监督作用,也没有给予必要的支持,这是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在发展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第四,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规模小,管理极不规范,作用发挥不够。从调查组走访的三个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看,农民合作的规模小得可怜。为了能够在工商部门登记,这些合作组织勉强凑够了5个社员。从这三个农民合作社章程看。合作社运作似乎很规范,但事实却并非如此。一是有的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没有登记注册:二是具体管理制度虽然写在章程上,但并不发挥作用,议事制度、监事制度、财务管理制度等重要制度是一纸空文;三是组织机构不健全,理事会、监事会等必要机构根本不存在:四是决策机制不健全。社长在管理决策中拥有突出的影响力,在实际运作中,“一人一票”的决策机制几乎不起作用。
二、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
调查组与当地政府官员和合作组织成员深入探讨了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存在问题的种种原因,这些原因既有主观的,也有客观的;既有制度层面的,也有文化层面的。
第一,农村基层干部整体素质偏低。农村基层干部素质包括很多方面,如理论修养、法治精神、责任观念、廉洁意识、奉献思想等。长期以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对农村基层干部的培养和教育,基层干部的理论水平较高。农村基层干部高度评价合作组织在改善农民生活和增加农民收入方面的作用,认为合作组织是未来农村发展的方向。但是,很多农村基层干部的法治精神不强、责任观念弱化、廉洁意识淡漠、奉献思想缺失。面对非法运营的合作组织,一些农村基层干部熟视无睹;面对弄虚作假的合作组织,一些农村基层干部视而不见;面对某些合作组织骗取国家资金和设备的行为,一些农村基层干部贪赃枉法,欺上瞒下;面对一些农民对合作组织相关法规和政策的无知,一些农村基层干部抱怨有余,无所作为;一些农村基层干部热衷于发财致富、吃吃喝喝、拉关系、走后门,对于关系到农村未来发展的合作组织不闻不问,敷衍了事。正是由于农村基层干部整体素质的低下,使得利国利民的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发展出现了严重的问题。
第二,农民教育长期缺失。调查中农村基层干部普遍 认为农民素质低下,农民教育难以进行。虽然农村基层干部的观点有些偏颇,但农民素质不高确实是制约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C种植合作社酝酿成立时,村委会成员挨家挨户动员农民参加,给农民讲合作组织在资金、技术、设备、采购、销售方面能给农民带来的好处,但很多农民固守传统的实用主义观念,对合作组织持怀疑和观望态度,最后只好由召集人个人出资,通过土地转让的形式形成规模种植,合作组织徒有其名。由于受长期的封建文化和计划经济的影响,农民还具有很强的保守性,尤其是北方农民,他们人均占有土地量远远多于南方农民,依靠土地可以维持温饱,因此,一些农民对于合作组织、规模种植、新技术等不感兴趣,只求维持现状。农民传统的分散性依然留存,合作所需求的理性、宽容、协商、妥协精神不够,致使合作组织即使成立也难以规范运作。近年来,农村中的优秀人才严重流失,留守在农村中的人群几乎没有接受各种技术和知识培训的机会。即使有个别优秀人才留在农村,也大都在忙于发家致富,对组织农民没有兴趣。在农村,有能力组织的人不愿意去组织,而愿意组织的人却没有能力去组织,这给农民组织的建立带来了很大困难。
第三,现存干部考核机制存在弊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体制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但政治体制改革却相对缓慢。对农村基层干部的考核以上级考核为主,群众评议为辅。县级组织把各项任务分配给乡镇组织,乡镇组织再分配给村级组织,然后,上级依据任务的完成情况评议下级干部。这种考评机制使得农村基层各级领导干部忙于应付上面的各项任务。为了提拔,一些基层干部弄虚作假,做表面文章;一些干部忙于结交上级领导,不能脚踏实地为农民办事。上级领导在考核下级干部时,往往走马观花、碍于情面。为了争取政绩,X县合作组织在不到一年的时间内竟然发展了300多家,而我们抽查的当地领导认为比较好的合作组织却徒有其名。现存干部考核机制不改革,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发展就会严重受阻,正如晏阳初在20世纪20年代末指出:“我们本不想干政治,可是为了实现我们改造社会的最后目的,为了事事能得到法的根据。使民众的力量表现得合法化,事实的情势使我们也不能不钻入政治。要政治能彻底改革,成为‘平民政治’,成为民主的政治。”(孟雷:《从晏阳初到温铁军》,华夏出版社2005年版,第110页)
三、结论
中国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仍处于初始阶段,人们还没有真正领会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基本精神,在很多地区,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基本特性,包括民间性、互助性、规范性、合法性都没有体现出来,有些合作组织有名无实。中国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发展需要漫长的过程,需要政府的正确引导和农民的积极努力。
第一,积极借鉴世界各国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成功经验。农业比较发达的国家农民组织也较为成熟,以爱尔兰农民协会为例,现有成员8.5万,为了吸引农民参与农民协会,爱尔兰农民协会为处于分散状态的农民的社会交往和经验与信息交流提供场所,同时也向会员提供有关政策、法律咨询及经济和技术帮助。各级农民协会的负责人都由选举产生。农民协会的宗旨是坚决地代表和捍卫农民的利益;努力保障全体农民的较高的生活水准;为协会成员提供技术咨询和帮助。爱尔兰农民协会是欧盟及西方国家农民协会活动的一个普通的例子,世界各地比较成功的农民组织都遵循民间性、互助性、合法性和规范性的原则。农村各级领导干部应该认真研究这些农民组织的成功经验,结合我国农民实际,逐步发展和规范我国的农民专业合作组织。
第二,提高农民加入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积极性。农民是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主体,失去农民的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寸步难行,所以必须广泛地调动农民人社的积极性。其一,加大宣传组织力度。其二,发挥典型示范作用。其三,推行农民教育工程。农民教育工程应当以全体农民为教育对象;以建设新农村为教育目标;以文化教育、公民教育和技术教育为教育内容;以家庭、学校和社会合一的综合方式为教育方式。
第三,政府积极引导、认真规范合作组织的发展。国际经验表明,政府采取各种手段扶持农民组织是促进农民组织发展的共同选择。政府的支持并不意味着包办代替,政府对合作组织的帮助,国际上一般都采取市场运作的方式,政府通常不参与到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运作和管理中。同时,政府还承担着对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监督职能。首先,规范组织名称。其次,完善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制度规范。再次,从实际出发确定合作社组织形式。农村自然资源、人力资源和产业发展等差异较大,合作经济组织应采取多样化的形式。最后,对不符合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相关法规的合作组织进行整改和取缔,坚决惩处利用虚假合作社骗取国家各种支持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