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R473.74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2—1888(2008)4A—0886—02
重度颅脑损伤病人昏迷时间较长,自身代谢紊乱,易产生多种并发症,如肺部感染、上消化道出血、继发颅脑损伤、多器官功能衰竭等严重并发症,是导致死亡的重要原因。2005年1月—2006年12月我院收治重度颅脑损伤病人120例,经积极治疗并加强对并发症的防治,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我院2005年1月—2006年12月收治重度颅脑损伤病人120例,男106例,女14例;年龄16岁~72岁;闭合性损伤103例,开放性损伤17例;经手术治疗98例,非手术治疗22例;肺部感染90例,上消化道出血68例,继发性颅脑损伤56例,多器官功能失常14例。
2.并发症防治的护理
2.1肺部感染
2.1.1监测肺部体征 密切观察病情变化,经常进行肺部听诊,观察肺部有无湿啰音,观察痰液的色、量及性状,并定期进行痰培养,必要时行胸片检查确诊。
2.1.2加强呼吸道管理保持呼吸道通畅,定时清理呼吸道分泌物,必要时吸痰;昏迷病人应给予侧卧或仰卧位头偏向一侧,以利呼吸道分泌物的排除,深昏迷或不能有效清理呼吸道时应及早行气管切开;保持气道湿化,张口呼吸者给予湿纱布覆盖于口,常规雾化吸入每日3次,定时翻身、叩背,防止坠积性肺炎。保持口腔清洁,给予口腔护理每日2次。
2.1.3切断感染途径严格遵守消毒隔离制度及无菌操作规程,操作前洗手,戴手套和口罩,吸痰和吸氧装置应专人管理,每日更换,避免交叉感染;加强病房管理,控制陪护及探视人员,每日用紫外线照射2次,每次30 min,并用消毒液擦拭地面。
2.1.4控制感染 根据痰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选择敏感抗生素控制感染。同时,加强营养供给,提高机体抵抗力。
2.1.5营养护理加强营养,提高免疫力,营养均衡,特别是鼻饲饮食病人,由于进食限制造成低蛋白水肿时,应多食富含高蛋白、维生素、易消化流食,咸淡适宜,保持电解质平衡。
2.2继发性脑损伤严密监测病人意识、瞳孔及生命体征的变化。如病人出现意识障碍加重,瞳孔不等大或双侧瞳孔大于3mlTl。对光反射消失,血压明显升高,均提示有继发性脑损伤。应及时降低颅内压,可应用硝普钠微量静脉泵入,1 mL/h开始,并根据血压调节速度,同时进行心电监护;或者用甘露醇快速静脉输注,必要时复查CT,如为继发性脑出血、脑疝形成应立即完善术前准备,行钻孔引流术或开颅探查血肿清除术、去骨瓣减压术。同时,采用合适的体位,保持大小便通畅;根据具体情况使用冬眠疗法控制高热、烦躁病人。
2.3上消化道出血观察并记录胃液及大便颜色、量,每次鼻饲喂食前检查胃液,胃液呈咖啡色、血性或大便呈柏油样提示有消化道出血,同时监测生命体征,尤其是血压的变化,预防失血性休克的发生。及早预防性使用抑制胃酸分泌剂及胃黏膜保护剂。及时处理,给予局部止血药,应先将胃内积血抽出后灌注冰盐水+去甲肾上腺素,使局部血管收缩,减少出血,1 h后再灌注凝血酶、云南白药等止血剂。对大量出血者应禁食,少量出血者可给予冷流质,以增加热量及营养,补偿血浆蛋白的丢失,提高胃壁张力,压迫血管使出血停止,同时可中和胃酸保护溃疡面。
2.4多器官功能失常
2.4.1呼吸衰竭是重型颅脑损伤常见的并发症和死亡原因之一。应动态监测病人的血气分析、呼吸功能,连续监测血氧饱和度,并使血氧饱和度保持在90%以上,积极控制肺部感染,持续给氧3 L/min-4 L/min,纠正低氧血症,必要时给予呼吸机辅助呼吸。
2.4.2急性。肾衰竭由于失血、脱水、发热、水分摄入不足,大剂量甘露醇的应用可能会进一步加重肾功能损害,引起急性肾衰竭。因此,应重视可导致肾衰竭的各种因素,及时纠正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慎用甘露醇等肾排泄的高渗性脱水药物及抗生素。护理上应严密观察尿量,并详细记录24 h尿量,定时监测肾功能。
2.4.3多器官功能衰竭一旦发生多器官功能衰竭,控制起来非常困难,因此,应及时消除各种诱发因素。有效预防和控制感染,保证有效的呼吸和循环通道,注重各脏器功能的监测和护理,包括密切观察生命体征的变化,常规进行血生化及血气分析,动态监测肝、肾功能,定时进行细菌学检查等。在有效的代谢支持前提下行亚低温治疗,早期经胃肠道营养维持胃肠道的屏障功能,选用对肝、肾功能毒性低的抗生素,防止。肾功能损害等。同时,应准备好抢救所需的仪器及药物,熟练掌握各种仪器的性能,调节好各种参数,以便及时进行救治。一旦发生多器官功能衰竭的征兆,应立即采取相应治疗措施。
3 讨论
继发性颅脑损伤是重型颅脑损伤术后的严重并发症,如处理不及时可造成不可逆的脑损伤,甚则危及生命。因此,早期发现并及时处理是防治继发性颅脑损伤的关键,密切观察意识、瞳孔变化、颅内压监护是重要手段。重型颅脑损伤后,因肺实质多有淤血、水肿,吞咽、咳嗽反射减弱或消失,气道内分泌物不能排除,加上侵入性操作和机体免疫力下降等因素极易并发肺部感染,严重肺部感染可导致呼吸衰竭,诱发多器官功能衰竭。因此,有效清理呼吸道是防止肺部感染的重点。上消化道出血是颅脑损伤后常见应激性损伤,早期预防性用药,可有效降低其发生率,发生后及时的止血治疗及饮食护理也相当重要,可有效降低死亡率。
重型脑损伤病人,由于机体受到创伤等致病因素的强烈刺激,产生全身性的自我破坏性严重反应,从而导致多器官功能失常,通常从一个器官损害开始,逐渐累及多个器官,甚至发生多器官功能衰竭。多器官功能衰竭预后差,且缺乏特效治疗,因此,采取预防、保护措施十分重要,应加强重要脏器功能的监护,加强药物疗效及不良反应的观察,加强全身营养及代谢支持。
本组资料表明,重型颅脑损伤病人极易出现并发症,如不及时控制可危及生命,严重影响病人的预后及生存质量。因此,临床上应高度重视颅脑损伤并发症的防治。
作者简介王秋玲、刘文权、焦芳工作单位:467000,河南省平顶山煤业集团总医院。
(收稿日期:2008—02—22)
(本文编辑 王钊林)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2—1888(2008)4A—0886—02
重度颅脑损伤病人昏迷时间较长,自身代谢紊乱,易产生多种并发症,如肺部感染、上消化道出血、继发颅脑损伤、多器官功能衰竭等严重并发症,是导致死亡的重要原因。2005年1月—2006年12月我院收治重度颅脑损伤病人120例,经积极治疗并加强对并发症的防治,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我院2005年1月—2006年12月收治重度颅脑损伤病人120例,男106例,女14例;年龄16岁~72岁;闭合性损伤103例,开放性损伤17例;经手术治疗98例,非手术治疗22例;肺部感染90例,上消化道出血68例,继发性颅脑损伤56例,多器官功能失常14例。
2.并发症防治的护理
2.1肺部感染
2.1.1监测肺部体征 密切观察病情变化,经常进行肺部听诊,观察肺部有无湿啰音,观察痰液的色、量及性状,并定期进行痰培养,必要时行胸片检查确诊。
2.1.2加强呼吸道管理保持呼吸道通畅,定时清理呼吸道分泌物,必要时吸痰;昏迷病人应给予侧卧或仰卧位头偏向一侧,以利呼吸道分泌物的排除,深昏迷或不能有效清理呼吸道时应及早行气管切开;保持气道湿化,张口呼吸者给予湿纱布覆盖于口,常规雾化吸入每日3次,定时翻身、叩背,防止坠积性肺炎。保持口腔清洁,给予口腔护理每日2次。
2.1.3切断感染途径严格遵守消毒隔离制度及无菌操作规程,操作前洗手,戴手套和口罩,吸痰和吸氧装置应专人管理,每日更换,避免交叉感染;加强病房管理,控制陪护及探视人员,每日用紫外线照射2次,每次30 min,并用消毒液擦拭地面。
2.1.4控制感染 根据痰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选择敏感抗生素控制感染。同时,加强营养供给,提高机体抵抗力。
2.1.5营养护理加强营养,提高免疫力,营养均衡,特别是鼻饲饮食病人,由于进食限制造成低蛋白水肿时,应多食富含高蛋白、维生素、易消化流食,咸淡适宜,保持电解质平衡。
2.2继发性脑损伤严密监测病人意识、瞳孔及生命体征的变化。如病人出现意识障碍加重,瞳孔不等大或双侧瞳孔大于3mlTl。对光反射消失,血压明显升高,均提示有继发性脑损伤。应及时降低颅内压,可应用硝普钠微量静脉泵入,1 mL/h开始,并根据血压调节速度,同时进行心电监护;或者用甘露醇快速静脉输注,必要时复查CT,如为继发性脑出血、脑疝形成应立即完善术前准备,行钻孔引流术或开颅探查血肿清除术、去骨瓣减压术。同时,采用合适的体位,保持大小便通畅;根据具体情况使用冬眠疗法控制高热、烦躁病人。
2.3上消化道出血观察并记录胃液及大便颜色、量,每次鼻饲喂食前检查胃液,胃液呈咖啡色、血性或大便呈柏油样提示有消化道出血,同时监测生命体征,尤其是血压的变化,预防失血性休克的发生。及早预防性使用抑制胃酸分泌剂及胃黏膜保护剂。及时处理,给予局部止血药,应先将胃内积血抽出后灌注冰盐水+去甲肾上腺素,使局部血管收缩,减少出血,1 h后再灌注凝血酶、云南白药等止血剂。对大量出血者应禁食,少量出血者可给予冷流质,以增加热量及营养,补偿血浆蛋白的丢失,提高胃壁张力,压迫血管使出血停止,同时可中和胃酸保护溃疡面。
2.4多器官功能失常
2.4.1呼吸衰竭是重型颅脑损伤常见的并发症和死亡原因之一。应动态监测病人的血气分析、呼吸功能,连续监测血氧饱和度,并使血氧饱和度保持在90%以上,积极控制肺部感染,持续给氧3 L/min-4 L/min,纠正低氧血症,必要时给予呼吸机辅助呼吸。
2.4.2急性。肾衰竭由于失血、脱水、发热、水分摄入不足,大剂量甘露醇的应用可能会进一步加重肾功能损害,引起急性肾衰竭。因此,应重视可导致肾衰竭的各种因素,及时纠正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慎用甘露醇等肾排泄的高渗性脱水药物及抗生素。护理上应严密观察尿量,并详细记录24 h尿量,定时监测肾功能。
2.4.3多器官功能衰竭一旦发生多器官功能衰竭,控制起来非常困难,因此,应及时消除各种诱发因素。有效预防和控制感染,保证有效的呼吸和循环通道,注重各脏器功能的监测和护理,包括密切观察生命体征的变化,常规进行血生化及血气分析,动态监测肝、肾功能,定时进行细菌学检查等。在有效的代谢支持前提下行亚低温治疗,早期经胃肠道营养维持胃肠道的屏障功能,选用对肝、肾功能毒性低的抗生素,防止。肾功能损害等。同时,应准备好抢救所需的仪器及药物,熟练掌握各种仪器的性能,调节好各种参数,以便及时进行救治。一旦发生多器官功能衰竭的征兆,应立即采取相应治疗措施。
3 讨论
继发性颅脑损伤是重型颅脑损伤术后的严重并发症,如处理不及时可造成不可逆的脑损伤,甚则危及生命。因此,早期发现并及时处理是防治继发性颅脑损伤的关键,密切观察意识、瞳孔变化、颅内压监护是重要手段。重型颅脑损伤后,因肺实质多有淤血、水肿,吞咽、咳嗽反射减弱或消失,气道内分泌物不能排除,加上侵入性操作和机体免疫力下降等因素极易并发肺部感染,严重肺部感染可导致呼吸衰竭,诱发多器官功能衰竭。因此,有效清理呼吸道是防止肺部感染的重点。上消化道出血是颅脑损伤后常见应激性损伤,早期预防性用药,可有效降低其发生率,发生后及时的止血治疗及饮食护理也相当重要,可有效降低死亡率。
重型脑损伤病人,由于机体受到创伤等致病因素的强烈刺激,产生全身性的自我破坏性严重反应,从而导致多器官功能失常,通常从一个器官损害开始,逐渐累及多个器官,甚至发生多器官功能衰竭。多器官功能衰竭预后差,且缺乏特效治疗,因此,采取预防、保护措施十分重要,应加强重要脏器功能的监护,加强药物疗效及不良反应的观察,加强全身营养及代谢支持。
本组资料表明,重型颅脑损伤病人极易出现并发症,如不及时控制可危及生命,严重影响病人的预后及生存质量。因此,临床上应高度重视颅脑损伤并发症的防治。
作者简介王秋玲、刘文权、焦芳工作单位:467000,河南省平顶山煤业集团总医院。
(收稿日期:2008—02—22)
(本文编辑 王钊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