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对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提升教学质量影响巨大。小学语文教师要与学生平等交流,把课堂还给学生,用激情和创意引领课堂,把生活和人文教育融入课堂,才能打造好一堂真正的语文课。
【关键词】小学语文;激发兴趣;语文素养;教学优化
《新课程标准》指出:“学习是一种个性化行动。”作为教师,应当在课堂教学环境中创设一个有利于张扬学生个性的“场所”,关注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让学生个性在宽松、自然、愉悦的氛围中得到释放,展现生命的活力。然而长期以来,我们的课堂忽视了学生情感、想象、领悟等多方面的发展,忽视了生命的存在,过多地强调知识的记忆、模仿,制约了儿童的嘴巴、双手、头脑,压抑了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最终使教学变得机械、沉闷、缺乏童心和灵性,缺乏生命活力。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曾强调:“活的人才教育不是灌输知识,而是将开发文化宝库的钥匙交给学生。”那么面对新课改的挑战,如何让我们的语文课堂真正活起来呢?笔者认为:
一、真诚面对学生,使学生成为学习主人
(一)平等、合作、交流
在课堂上教师与学生是平等的交流者。教师敢于蹲下来看学生,这是一种人文关怀。不仅是身体蹲下来,心灵也要蹲下来,全身心地融入到学生中间去,与学生一起合作、交流,共建有利于个性发展的课堂氛围,使学生有效地获取新的知识和能力。唯有师生平等,才能调动起师生合作的积极性,有利于师生的交流,使课堂成为交流的“沙龙”。
(二)倾听、赏识、激励
现代课程理念要求教师与学生在语文课堂教学中交往、互动,实施对话,这是值得教师反思的。以前的语文课堂,学生只是可怜的倾听者,谈不上和谁去“交流”,个性得不到张扬,没有积极的参与意识,思维就不能得到激活。这体现出教师要从一个教人者转化为学习者,真诚地学会倾听,和学生共探究,共同发展。同时教师又是一名成功的赏识者,要关注每一个学生每一件“小事”,赏识学生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积极表现。唯有此,学生才能在快乐中学习,在成功中长大。再则教师还要做个性张扬的激励者,让每个学生在教师个性张扬的激励氛围中得到尊重,进而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真正体验到学习的快乐。
二、课堂还给学生,用心灵碰撞思维火花
(一)“情”贯穿课堂
一个没有激情的教师,如何能调动学生的情感,能让学生充满热情地学习呢?在教学课堂中,教师应展示给学生一个“充满激情的我”,尊重“需要”,注重“激趣”。其次,要注重师生于课文、作者、情境之中,也就是“溶情”。“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教学当中的“情”犹如教与学的“催化剂”,有了它,学生才会在教师的点拨下进入课文佳境。如在执教《葡萄沟》时,由于学生对新疆这个地方很陌生,完全没有接触过维吾尔族人民,很难融入文本。后来,为了让学生有种身临其境之感,我精心设计这一环节:我把假期游览葡萄沟的相片处理整合,伴随着新疆民歌,以幻灯片形式播放给学生欣赏。我一边播放,一边给学生分享游览的感受。这时,学生的思维飞扬,课堂马上变得有活力。在这种直观演示氛围下,学生往往能产生积极向上的情感体验,从而自主地学习和发展。
(二)“创意”引领课堂
“教学不仅仅是一种告诉,更多的是学生的一种体验、探究和感悟”。只有营造和谐、自主、创意的课堂氛围,摒弃那种教师高压式、灌输式、一问一答式等单调乏味的教学模式,才能让学生在课堂上自由大胆表现好奇心、挑战心、想象力等,从而才能体验成功的喜悦。如教学《北京亮起来了》一课时,我先让学生谈谈对北京的认识,教室里一下了炸开了锅,同学们各抒己见。这时我因势利导,让他们打开书看看作者游览北京哪些地方,然后大胆放手给学生自行去组织活动,让小组长拿着一支导游旗当导游,学生喜欢游览哪里就跟着哪一位小导游。通过活动再现课文内容,一组游览“长安街”,一组游览“环形路”,另一组则游览“王府井、西单商业街”的“不夜城”……学生的合作在兴趣盎然中进行。在这种氛围下学生少了一份束缚,多了一份新奇,给学生一个心灵的自由,使课堂成为了他们快乐学习的乐园。
三、生活融入语文,让学生体味语文乐趣
让语文走进生活,在生活中学习语文。一直以来,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学习语文,使孩子们深切地感受到:语文离他们很近很近。这样,孩子们便会更加自信、更加主动地去学习。在生活中识字的教学实验就是很好的证明。大街上、电视上、车厢里……到处都成了孩子们识字的地方。抓住生活的点点滴滴,眼里有资源,心里有教育,课程资源就无处不在。
四、把人文教育有机地融入课堂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主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这是对语文课程性质的最新认识。过去语文课上,教师把课文条分缕析,肢解为字、词语、句子、段落等等弄得支离破碎,把语文课上成纯粹的工具训练课。语文教学的人文教育功能远远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语文课上没有思想的碰撞、心灵的触动、情感的陶冶、审美的熏陶,学生从中不能很好地体验到学习语文的乐趣,常常感到语文枯燥、乏味,时间一长就怕学语文,语文课不受学生的欢迎。新的课程标准把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人文性因素放在教学目标的突出地位,突出了语文教育应有的丰富内涵,充分展示了语文自身的无穷魅力,还语文本来的面目。许多文章都教学生做人,学生读起来很亲切,很有意思,就会对语文感兴趣,而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学生要学好语文就不是一件很难的事了,我们的语文课堂就不会沉闷、枯燥无味了,语文教师也就不会感到太辛苦了。
但要注意的是在教学中我们在突出体现语文人文性的同时,不能忽视其工具性,应当使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水乳交融。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和工具性是相辅相成的,是高度统一的。叶圣陶先生说过:语文教学的根在听说读写,是听说读写之内的挖掘与创新,而不是游离于听说读写之外的花样翻新。
总而言之,新课改背景下的小学语文课堂不再是“一讲到底”的陈旧模式,而是关注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又是折射出能力的一面镜子,让学生在课堂上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思维得以飞扬,灵感得到激发,使我们的课堂越加变得春光灿烂,精彩纷呈,难道这不是我们一直在追求的课堂魅力吗?
【关键词】小学语文;激发兴趣;语文素养;教学优化
《新课程标准》指出:“学习是一种个性化行动。”作为教师,应当在课堂教学环境中创设一个有利于张扬学生个性的“场所”,关注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让学生个性在宽松、自然、愉悦的氛围中得到释放,展现生命的活力。然而长期以来,我们的课堂忽视了学生情感、想象、领悟等多方面的发展,忽视了生命的存在,过多地强调知识的记忆、模仿,制约了儿童的嘴巴、双手、头脑,压抑了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最终使教学变得机械、沉闷、缺乏童心和灵性,缺乏生命活力。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曾强调:“活的人才教育不是灌输知识,而是将开发文化宝库的钥匙交给学生。”那么面对新课改的挑战,如何让我们的语文课堂真正活起来呢?笔者认为:
一、真诚面对学生,使学生成为学习主人
(一)平等、合作、交流
在课堂上教师与学生是平等的交流者。教师敢于蹲下来看学生,这是一种人文关怀。不仅是身体蹲下来,心灵也要蹲下来,全身心地融入到学生中间去,与学生一起合作、交流,共建有利于个性发展的课堂氛围,使学生有效地获取新的知识和能力。唯有师生平等,才能调动起师生合作的积极性,有利于师生的交流,使课堂成为交流的“沙龙”。
(二)倾听、赏识、激励
现代课程理念要求教师与学生在语文课堂教学中交往、互动,实施对话,这是值得教师反思的。以前的语文课堂,学生只是可怜的倾听者,谈不上和谁去“交流”,个性得不到张扬,没有积极的参与意识,思维就不能得到激活。这体现出教师要从一个教人者转化为学习者,真诚地学会倾听,和学生共探究,共同发展。同时教师又是一名成功的赏识者,要关注每一个学生每一件“小事”,赏识学生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积极表现。唯有此,学生才能在快乐中学习,在成功中长大。再则教师还要做个性张扬的激励者,让每个学生在教师个性张扬的激励氛围中得到尊重,进而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真正体验到学习的快乐。
二、课堂还给学生,用心灵碰撞思维火花
(一)“情”贯穿课堂
一个没有激情的教师,如何能调动学生的情感,能让学生充满热情地学习呢?在教学课堂中,教师应展示给学生一个“充满激情的我”,尊重“需要”,注重“激趣”。其次,要注重师生于课文、作者、情境之中,也就是“溶情”。“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教学当中的“情”犹如教与学的“催化剂”,有了它,学生才会在教师的点拨下进入课文佳境。如在执教《葡萄沟》时,由于学生对新疆这个地方很陌生,完全没有接触过维吾尔族人民,很难融入文本。后来,为了让学生有种身临其境之感,我精心设计这一环节:我把假期游览葡萄沟的相片处理整合,伴随着新疆民歌,以幻灯片形式播放给学生欣赏。我一边播放,一边给学生分享游览的感受。这时,学生的思维飞扬,课堂马上变得有活力。在这种直观演示氛围下,学生往往能产生积极向上的情感体验,从而自主地学习和发展。
(二)“创意”引领课堂
“教学不仅仅是一种告诉,更多的是学生的一种体验、探究和感悟”。只有营造和谐、自主、创意的课堂氛围,摒弃那种教师高压式、灌输式、一问一答式等单调乏味的教学模式,才能让学生在课堂上自由大胆表现好奇心、挑战心、想象力等,从而才能体验成功的喜悦。如教学《北京亮起来了》一课时,我先让学生谈谈对北京的认识,教室里一下了炸开了锅,同学们各抒己见。这时我因势利导,让他们打开书看看作者游览北京哪些地方,然后大胆放手给学生自行去组织活动,让小组长拿着一支导游旗当导游,学生喜欢游览哪里就跟着哪一位小导游。通过活动再现课文内容,一组游览“长安街”,一组游览“环形路”,另一组则游览“王府井、西单商业街”的“不夜城”……学生的合作在兴趣盎然中进行。在这种氛围下学生少了一份束缚,多了一份新奇,给学生一个心灵的自由,使课堂成为了他们快乐学习的乐园。
三、生活融入语文,让学生体味语文乐趣
让语文走进生活,在生活中学习语文。一直以来,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学习语文,使孩子们深切地感受到:语文离他们很近很近。这样,孩子们便会更加自信、更加主动地去学习。在生活中识字的教学实验就是很好的证明。大街上、电视上、车厢里……到处都成了孩子们识字的地方。抓住生活的点点滴滴,眼里有资源,心里有教育,课程资源就无处不在。
四、把人文教育有机地融入课堂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主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这是对语文课程性质的最新认识。过去语文课上,教师把课文条分缕析,肢解为字、词语、句子、段落等等弄得支离破碎,把语文课上成纯粹的工具训练课。语文教学的人文教育功能远远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语文课上没有思想的碰撞、心灵的触动、情感的陶冶、审美的熏陶,学生从中不能很好地体验到学习语文的乐趣,常常感到语文枯燥、乏味,时间一长就怕学语文,语文课不受学生的欢迎。新的课程标准把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人文性因素放在教学目标的突出地位,突出了语文教育应有的丰富内涵,充分展示了语文自身的无穷魅力,还语文本来的面目。许多文章都教学生做人,学生读起来很亲切,很有意思,就会对语文感兴趣,而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学生要学好语文就不是一件很难的事了,我们的语文课堂就不会沉闷、枯燥无味了,语文教师也就不会感到太辛苦了。
但要注意的是在教学中我们在突出体现语文人文性的同时,不能忽视其工具性,应当使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水乳交融。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和工具性是相辅相成的,是高度统一的。叶圣陶先生说过:语文教学的根在听说读写,是听说读写之内的挖掘与创新,而不是游离于听说读写之外的花样翻新。
总而言之,新课改背景下的小学语文课堂不再是“一讲到底”的陈旧模式,而是关注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又是折射出能力的一面镜子,让学生在课堂上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思维得以飞扬,灵感得到激发,使我们的课堂越加变得春光灿烂,精彩纷呈,难道这不是我们一直在追求的课堂魅力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