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加泰罗尼亚“可再生艺术”国际艺术节(DRAP ART)于2011年5月6日-2011年7月2日,在北京市朝阳区工体南路1号塞万提斯学院举办。这次展览是“可再生艺术”在中国的首次亮相,主办方精选2010/2011年度一系列精品之作为“可再生艺术”的“中国之旅”领航。此次“可再生艺术”展的成功举办得益于西班牙驻华使馆和加泰罗尼亚“可再生艺术”国际艺术节(DRAP ART)的鼎力协作,以及PekinFine Arts,EGG和Red Gate三家画廊的大力支持,是近期值得一看的艺术展览。
万物从未消失一切皆可再生
此次“可再生艺术”的主题为:“万物从未消失,一切皆可再生”。伴随这一主题“可再生艺术”展将带我们重温最简单的生活道理:建立颠覆性的组织,赋予日常生活用品最简单的幽默与不同寻常的概念,试图填补艺术和手工艺之间的鸿沟,打破消费主义观念至上的传统社会模式。
参展的艺术家有安娜·丽塔·杰洛特、阿尔贝托·卡瓦哈尔、克里斯蒂娜·皮诺、白宜洛、李晓峰等。其中自宜洛、孙家新、李晓峰和刘广云四位艺术家是中国的本土艺术家,刘广云的作品更是在马德里索菲亚美术馆等国际知名的美术馆展出过。展览在北京分为两次展出:第一次在“艺术北京一当代艺术博览会”上作为“艺术平台”项目的重要单元和公众见面;5月6日开始,全部作品由北京塞万提斯学院完整展示。
当代社会中由于人们对“一次性”产品的过度消费,日常生活已逐渐走向“物化”的阶段,此次“可再生艺术”展意味着人们开始正视这一问题,并由此引发对诸多问题的反思。展览首次批判建立在消费主义基础上扭曲的社会形态,呼吁人们重新审视赖以生存的自然资源的保护与再利用,主要目的是借此次展览号召广大公众合理利用日常生活中触手可及的可再生资源,并激发想象,对日常生活用品进行独立地有创意的可再生利用。
展览中所展出的作品风格各异,但都围绕“万物从未消失,一切皆可再生”这一主题,并且形式大胆前卫,极具社会责任感。老艺术家拉斐尔·阿罗约·魏勒穆(RafaelArroyoVillemur)的创作材料是旧餐具、搪瓷和铁丝。在《人物与昆虫》系列中,他将传统的陶瓷烧制工艺和现代的再生利用理念结合,将餐具的木柄、碎骨、灯泡等五花八门的物件组合在一起,制作成形态各异的小动物。作品《蓝银》中的昆虫,身体是一把旧餐刀,头部和四肢以铁丝和陶瓷装饰。艺术家诺尔贝托的作品《荒漠蔓延》借用了挪威表现主义画家蒙克的名作《呐喊》的画面与意向,这一作品被认为是最可以代表“彻底的再生艺术”的作品。艺术家拉盖尔(RaquelGomezDuenas)的作品《小蓝帽》是极具极简主义风格的拼贴雕塑,看起来简洁而轻盈,但却动用了全场作品中最为复杂的材料进行创作。艺术家阿尔门戈(ArmengolTolsa-Badia)的作品《潘多拉》,是将煤气罐改造为艺术品,并借此“向它们致敬”,原因是阿尔门戈生活的城市卡纳尔斯,随着管道煤气的普及,煤气罐已渐渐退出公众的生活。
体会再生艺术 环保从我做起
此次“可再生艺术”展览让再生艺术进入普通大众的生活,宣传环境保护与资源的再生利用,鼓励公众发挥创造力和自主性,给予我们日常生活中所产生的垃圾和废弃物以全新的面貌和第二次生命。面对“可再生艺术”展我们不得不去思考是否有必要追求那些新近的消费习惯?是否应该去改变现有的消费习惯7日常生活中消费品最终归宿何处?消费品是否能在被人们遗弃之前可以被重新利用起来?
1996年,仅仅创立一年的“可再生艺术”国际艺术节(DRAPART)在巴塞罗那举办了一场奇特的艺术活动,名为“创意&再生艺术马拉松”。创始人格拉斯请人将100万立方米的废弃物摆放在活动现场,交给100位艺术家做24小时的连续创作,最终艺术家们将所有废弃物都变成了一件件艺术品。这一庞大的艺术活动,帮助“可再生艺术”在艺术节亮了相,也赢得了知名度。15年来,艺术节一直都将“可再生艺术”的理念建立在反对“过度主义文化”之上,并很好地发挥这一理念。其年度大奖也取名为“余料艺术”,用意明确,希望能聚集艺术家去重新利用那些在狂热的消费浪潮中被淘汰下来的废旧材料,重新赋予它们全新的使用价值。现在的格拉斯毫不怀疑“可再生艺术”的艺术价值,并确信“可再生艺术”已发展成了全球性的现象。她认为“只要有废弃物的地方,就有再生艺术的用武之地”。
“可再生艺术”展是一次寓意积极的展览,意在让人们对可再生物品有重新的认识,并促使每个人都对现实发挥一定影响力,进而树立人们对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的信心。此次展览,堪称一次全新的富有想象力、新主张、新意向的当代艺术展。
万物从未消失一切皆可再生
此次“可再生艺术”的主题为:“万物从未消失,一切皆可再生”。伴随这一主题“可再生艺术”展将带我们重温最简单的生活道理:建立颠覆性的组织,赋予日常生活用品最简单的幽默与不同寻常的概念,试图填补艺术和手工艺之间的鸿沟,打破消费主义观念至上的传统社会模式。
参展的艺术家有安娜·丽塔·杰洛特、阿尔贝托·卡瓦哈尔、克里斯蒂娜·皮诺、白宜洛、李晓峰等。其中自宜洛、孙家新、李晓峰和刘广云四位艺术家是中国的本土艺术家,刘广云的作品更是在马德里索菲亚美术馆等国际知名的美术馆展出过。展览在北京分为两次展出:第一次在“艺术北京一当代艺术博览会”上作为“艺术平台”项目的重要单元和公众见面;5月6日开始,全部作品由北京塞万提斯学院完整展示。
当代社会中由于人们对“一次性”产品的过度消费,日常生活已逐渐走向“物化”的阶段,此次“可再生艺术”展意味着人们开始正视这一问题,并由此引发对诸多问题的反思。展览首次批判建立在消费主义基础上扭曲的社会形态,呼吁人们重新审视赖以生存的自然资源的保护与再利用,主要目的是借此次展览号召广大公众合理利用日常生活中触手可及的可再生资源,并激发想象,对日常生活用品进行独立地有创意的可再生利用。
展览中所展出的作品风格各异,但都围绕“万物从未消失,一切皆可再生”这一主题,并且形式大胆前卫,极具社会责任感。老艺术家拉斐尔·阿罗约·魏勒穆(RafaelArroyoVillemur)的创作材料是旧餐具、搪瓷和铁丝。在《人物与昆虫》系列中,他将传统的陶瓷烧制工艺和现代的再生利用理念结合,将餐具的木柄、碎骨、灯泡等五花八门的物件组合在一起,制作成形态各异的小动物。作品《蓝银》中的昆虫,身体是一把旧餐刀,头部和四肢以铁丝和陶瓷装饰。艺术家诺尔贝托的作品《荒漠蔓延》借用了挪威表现主义画家蒙克的名作《呐喊》的画面与意向,这一作品被认为是最可以代表“彻底的再生艺术”的作品。艺术家拉盖尔(RaquelGomezDuenas)的作品《小蓝帽》是极具极简主义风格的拼贴雕塑,看起来简洁而轻盈,但却动用了全场作品中最为复杂的材料进行创作。艺术家阿尔门戈(ArmengolTolsa-Badia)的作品《潘多拉》,是将煤气罐改造为艺术品,并借此“向它们致敬”,原因是阿尔门戈生活的城市卡纳尔斯,随着管道煤气的普及,煤气罐已渐渐退出公众的生活。
体会再生艺术 环保从我做起
此次“可再生艺术”展览让再生艺术进入普通大众的生活,宣传环境保护与资源的再生利用,鼓励公众发挥创造力和自主性,给予我们日常生活中所产生的垃圾和废弃物以全新的面貌和第二次生命。面对“可再生艺术”展我们不得不去思考是否有必要追求那些新近的消费习惯?是否应该去改变现有的消费习惯7日常生活中消费品最终归宿何处?消费品是否能在被人们遗弃之前可以被重新利用起来?
1996年,仅仅创立一年的“可再生艺术”国际艺术节(DRAPART)在巴塞罗那举办了一场奇特的艺术活动,名为“创意&再生艺术马拉松”。创始人格拉斯请人将100万立方米的废弃物摆放在活动现场,交给100位艺术家做24小时的连续创作,最终艺术家们将所有废弃物都变成了一件件艺术品。这一庞大的艺术活动,帮助“可再生艺术”在艺术节亮了相,也赢得了知名度。15年来,艺术节一直都将“可再生艺术”的理念建立在反对“过度主义文化”之上,并很好地发挥这一理念。其年度大奖也取名为“余料艺术”,用意明确,希望能聚集艺术家去重新利用那些在狂热的消费浪潮中被淘汰下来的废旧材料,重新赋予它们全新的使用价值。现在的格拉斯毫不怀疑“可再生艺术”的艺术价值,并确信“可再生艺术”已发展成了全球性的现象。她认为“只要有废弃物的地方,就有再生艺术的用武之地”。
“可再生艺术”展是一次寓意积极的展览,意在让人们对可再生物品有重新的认识,并促使每个人都对现实发挥一定影响力,进而树立人们对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的信心。此次展览,堪称一次全新的富有想象力、新主张、新意向的当代艺术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