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以学生发展为本,以学生的学习活动为主线组织教学的基础上,构建了“自学—探疑—指导—反思”的教学模式。在教学活动中以学生自学为主,教师进行指导,师生共同探疑释疑,并及时进行反思,将教师的“学会教学”与学生的“学会学习’’统一起来,达到共同进步。
关键词:自学;探疑;指导;反思
一、问题的提出
在新课程理念下,“数学课已不是为了学科而存在,而是为了学生的发展而存在”。新世纪数学教育不是批发死知识的货站,不是以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单纯的学科能力培养为主要目标,而是要让学生通过数学学习“学会学习、学会思考、学会合作、学会生存”,并养成正确的数学态度和社会态度。也就是说,学生通过学数学不仅要使其明智,还要“以立信仰、以助生活、愉悦人生”。而这一课改目标的实现,最终要体现在教师的教学中,尤其体现在课堂教学之中。
课堂教学是完成教育教学任务的主渠道、主阵地,数学新课改教育目标的实现更多依赖于课堂教学的渗透和落实。而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其本质特征是“精英教育”“完人教育”,以知识传授为主,忽视了对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关注,学生的任务就是彻底的应试和接受评定。这种教学模式不利于创新人才的成长,更不利于创新潜质的开发。因此,数学教学必须建立与之相适应的新的课堂教学模式。
二、“自学—探疑—指导—反思”教学模式的基本构建
“自学—探疑—指导—反思”教学模式是把发展学生的探索能力放在首位,在教学活动中以学生自学为主,教师进行指导,在师生共同探讨的基础上得出的一种教学模式。在这个模式中,教学过程不是过去传统模式中的“教师说不停、学生听不停”的简单过程,对于学习者来说,是一个参与探索、获得知识的过程,对于教师来说,是一个按知识内在结构和学生认知规律进行指导与探索的过程。
“自学—探疑—指导—反思”教学模式由“课前专栏—探索性自学—反馈性质疑—点拨式指导—训练与反思”五个环节构成,在这个流程中,“教师指导”与学生“自学”贯穿始终,发挥着不同的作用。孔子曾说过:“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以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中国古代教育智慧为我们的教学模式提供了最好的印证。这一教学模式实施的具体程序见下表:
三、“自学—探疑—指导—反思”教学模式在数学教学中的实践
1.自学和体验相结合
自学是该模式的重要环节,也是掌握知识的必由之路,而阅读又是自学能力的开始,只有学会阅读,才可能进入深思“质疑”阶段。对于教材中的课前引言、大字正文和小字注解及章节后的阅读材料,学生在阅读时绝不可轻易放过,要带着问题去阅读,找出有效的信息,并适当做阅读笔记。同时,数学课堂教学必须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参与和体验,让学生用自己的全部身心去感受数学题型的灵魂,并能做到此类数学题举一反三。
2.“精心引入”和“设疑引导”相结合
根据高中生的认知特点,学生在初中阶段已有一些基本的知识结构,若还按传统的方法授课,学生可能会认为是“炒冷饭”。且高中年龄段学生的特征是:有一定的主见,思维活跃,思辨能力较强。所以我就采取逆,向思维,引导学生挖掘潜藏在教材背后的内容,激发他们的探究心理。在讲《概率》时,可以以家喻户晓的“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的故事引入。
三个臭皮匠VS诸葛亮
比赛双方:诸葛亮与臭皮匠团队(三人组成)。
比赛规则:各位参赛选手必须独立解题,团队中有一人解出即为团队获胜。
诸葛亮(手摇羽扇):依我以往的经验,我解出的把握有85%。
臭皮匠老二(垂头丧气):老大,你的把握有50%,我只有45%,老三只有40%,看来这奖品与咱是无缘了。
臭皮匠老大:别急,常言道: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我就不信,合咱三人之力,攻不下这个擂台。
现在请同学们猜测一下到底谁会赢呢?“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这句谚语已经在我们的脑袋里根深蒂固,那为什么会是这样呢?是集体的力量大吗?下面请看歪歪的观点。
歪歪的观点:当然啦!
设事件A:老大解出问题;事件B:老二解出问题;事件c:老三解出问题;事件D:诸葛亮解出问题
那么三人中有一人解出问题的概率即
F(A B C=P(A) P(B) P(C)=0.5 0.45 0.4=135>08=P(D).
所以,合三个臭皮匠之力,把握就大过诸葛亮。
歪歪的观点对吗?为什么?事件A,B,c之间具有什么关系呢?
那么到底谁会赢呢?为什么呢?具体学了这快内容大家就会一清二楚了。
3.数学与现实相结合
在布置预习提纲时,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注重数学理论与生活实践相结合,特别是用数学回答生活问题,解决实际问题上,使学生不单纯局限于单科知识范围,充分发挥学生的聪明才智,突破数学理论的思维定势。如在大家热门的话题体育彩票问题上,为什么商家会热忠于搞体育彩票,没有利润是肯定不干的,具体是怎么回事呢?我们可以用所学的概率知识回答:体育彩票总共7个数字,要全都对上才能够中500万,而全中的概率只有0.00001%。也就是说要买到2000万时,才能中一个500万,可想而知利润多大。经过这一分析,学生们会迫切的想知道概率的神奇之处,当然对这一知识点的学习也是一个推动作用。
4.训练与反思相结合
巩固练习可以使学生对所学的数学知识形成持久记忆,在加深对知识理解的基础上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通过反思对问题及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进行全面地考察、分析和思考,从而深化对问题的理解,优化思维过程,揭示问题本质,探索一般规律,沟通知识间的相互联系,促进知识的同化和迁移。教师是学生的引路人,更是反思性学习的促进者。教师必须不断地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同时,在教学中,教师必须积极创造反思条件,强化学生反思意识,培养学生反思技能。“反思”实质上是将教师的“学会教学”与学生的“学会学习”统一起来,达到共同进步,并以此为基础,产生更高层次的新的问题。
四、“自学—探疑—指导—反思”教学模式的启示
无论是布鲁纳的“发现学习”,还是施瓦布的“探究学习”理论,都强调学生的独立探索、自主实践的活动。“自学—探疑—指导—反思”教学模式为学生创造了自主学习的活动空间,从而激励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绝大多数学生已能够在课堂上独立分析归纳,自己得出结论,不仅“学会”而且“会学”。但要想使“自学—探疑—指导—反思”教学模式发挥更大的效果,我觉得还要注意以下几点:第一,激发学生兴趣点,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第二,在温故知新的同时,善于抓住适合的“切入点”和“迁移点”,以点带面,使学生有意识地掌握解决新问题的方法;第三,教师要对学生加强自信心的教育,帮助他们找准成功点和闪光点,并根据每个学生的情况“因材施教”,给他们平等、竞争、创造、发展的机会。
[参考文献]
[1]郑菊萍.反思性学习简论[J].中学教与学,2003(1).
[2]靳玉乐.新教材将会给教师带来些什么—谈新教材新功能[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责任编辑:张华伟)
关键词:自学;探疑;指导;反思
一、问题的提出
在新课程理念下,“数学课已不是为了学科而存在,而是为了学生的发展而存在”。新世纪数学教育不是批发死知识的货站,不是以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单纯的学科能力培养为主要目标,而是要让学生通过数学学习“学会学习、学会思考、学会合作、学会生存”,并养成正确的数学态度和社会态度。也就是说,学生通过学数学不仅要使其明智,还要“以立信仰、以助生活、愉悦人生”。而这一课改目标的实现,最终要体现在教师的教学中,尤其体现在课堂教学之中。
课堂教学是完成教育教学任务的主渠道、主阵地,数学新课改教育目标的实现更多依赖于课堂教学的渗透和落实。而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其本质特征是“精英教育”“完人教育”,以知识传授为主,忽视了对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关注,学生的任务就是彻底的应试和接受评定。这种教学模式不利于创新人才的成长,更不利于创新潜质的开发。因此,数学教学必须建立与之相适应的新的课堂教学模式。
二、“自学—探疑—指导—反思”教学模式的基本构建
“自学—探疑—指导—反思”教学模式是把发展学生的探索能力放在首位,在教学活动中以学生自学为主,教师进行指导,在师生共同探讨的基础上得出的一种教学模式。在这个模式中,教学过程不是过去传统模式中的“教师说不停、学生听不停”的简单过程,对于学习者来说,是一个参与探索、获得知识的过程,对于教师来说,是一个按知识内在结构和学生认知规律进行指导与探索的过程。
“自学—探疑—指导—反思”教学模式由“课前专栏—探索性自学—反馈性质疑—点拨式指导—训练与反思”五个环节构成,在这个流程中,“教师指导”与学生“自学”贯穿始终,发挥着不同的作用。孔子曾说过:“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以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中国古代教育智慧为我们的教学模式提供了最好的印证。这一教学模式实施的具体程序见下表:
三、“自学—探疑—指导—反思”教学模式在数学教学中的实践
1.自学和体验相结合
自学是该模式的重要环节,也是掌握知识的必由之路,而阅读又是自学能力的开始,只有学会阅读,才可能进入深思“质疑”阶段。对于教材中的课前引言、大字正文和小字注解及章节后的阅读材料,学生在阅读时绝不可轻易放过,要带着问题去阅读,找出有效的信息,并适当做阅读笔记。同时,数学课堂教学必须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参与和体验,让学生用自己的全部身心去感受数学题型的灵魂,并能做到此类数学题举一反三。
2.“精心引入”和“设疑引导”相结合
根据高中生的认知特点,学生在初中阶段已有一些基本的知识结构,若还按传统的方法授课,学生可能会认为是“炒冷饭”。且高中年龄段学生的特征是:有一定的主见,思维活跃,思辨能力较强。所以我就采取逆,向思维,引导学生挖掘潜藏在教材背后的内容,激发他们的探究心理。在讲《概率》时,可以以家喻户晓的“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的故事引入。
三个臭皮匠VS诸葛亮
比赛双方:诸葛亮与臭皮匠团队(三人组成)。
比赛规则:各位参赛选手必须独立解题,团队中有一人解出即为团队获胜。
诸葛亮(手摇羽扇):依我以往的经验,我解出的把握有85%。
臭皮匠老二(垂头丧气):老大,你的把握有50%,我只有45%,老三只有40%,看来这奖品与咱是无缘了。
臭皮匠老大:别急,常言道: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我就不信,合咱三人之力,攻不下这个擂台。
现在请同学们猜测一下到底谁会赢呢?“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这句谚语已经在我们的脑袋里根深蒂固,那为什么会是这样呢?是集体的力量大吗?下面请看歪歪的观点。
歪歪的观点:当然啦!
设事件A:老大解出问题;事件B:老二解出问题;事件c:老三解出问题;事件D:诸葛亮解出问题
那么三人中有一人解出问题的概率即
F(A B C=P(A) P(B) P(C)=0.5 0.45 0.4=135>08=P(D).
所以,合三个臭皮匠之力,把握就大过诸葛亮。
歪歪的观点对吗?为什么?事件A,B,c之间具有什么关系呢?
那么到底谁会赢呢?为什么呢?具体学了这快内容大家就会一清二楚了。
3.数学与现实相结合
在布置预习提纲时,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注重数学理论与生活实践相结合,特别是用数学回答生活问题,解决实际问题上,使学生不单纯局限于单科知识范围,充分发挥学生的聪明才智,突破数学理论的思维定势。如在大家热门的话题体育彩票问题上,为什么商家会热忠于搞体育彩票,没有利润是肯定不干的,具体是怎么回事呢?我们可以用所学的概率知识回答:体育彩票总共7个数字,要全都对上才能够中500万,而全中的概率只有0.00001%。也就是说要买到2000万时,才能中一个500万,可想而知利润多大。经过这一分析,学生们会迫切的想知道概率的神奇之处,当然对这一知识点的学习也是一个推动作用。
4.训练与反思相结合
巩固练习可以使学生对所学的数学知识形成持久记忆,在加深对知识理解的基础上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通过反思对问题及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进行全面地考察、分析和思考,从而深化对问题的理解,优化思维过程,揭示问题本质,探索一般规律,沟通知识间的相互联系,促进知识的同化和迁移。教师是学生的引路人,更是反思性学习的促进者。教师必须不断地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同时,在教学中,教师必须积极创造反思条件,强化学生反思意识,培养学生反思技能。“反思”实质上是将教师的“学会教学”与学生的“学会学习”统一起来,达到共同进步,并以此为基础,产生更高层次的新的问题。
四、“自学—探疑—指导—反思”教学模式的启示
无论是布鲁纳的“发现学习”,还是施瓦布的“探究学习”理论,都强调学生的独立探索、自主实践的活动。“自学—探疑—指导—反思”教学模式为学生创造了自主学习的活动空间,从而激励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绝大多数学生已能够在课堂上独立分析归纳,自己得出结论,不仅“学会”而且“会学”。但要想使“自学—探疑—指导—反思”教学模式发挥更大的效果,我觉得还要注意以下几点:第一,激发学生兴趣点,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第二,在温故知新的同时,善于抓住适合的“切入点”和“迁移点”,以点带面,使学生有意识地掌握解决新问题的方法;第三,教师要对学生加强自信心的教育,帮助他们找准成功点和闪光点,并根据每个学生的情况“因材施教”,给他们平等、竞争、创造、发展的机会。
[参考文献]
[1]郑菊萍.反思性学习简论[J].中学教与学,2003(1).
[2]靳玉乐.新教材将会给教师带来些什么—谈新教材新功能[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责任编辑:张华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