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创新已成为当代教育改革的主旋律。创新教育是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目标的教育。在中等职业学校里,语文教师应彻底转变教育观念,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能力为首要目标。本文结合学科特点和自己的教学体会,浅谈中职语文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的方法与意义。
关键词:中职语文教学;创新教育;教学方式;创新精神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民族要想走在时代前列,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一刻也不能停止理论创新。由于我国长期实行应试教育,造成大部分学生创新意识与创新精神都较差。笔者就是从应试教育当中走出来的一员,对此深有体会。因此,笔者认为,要实现国家兴旺、民族崛起,当务之急就是培养创新型的人才。
一、在中等职业学校提出创新教育的背景
首先,传统的“应试教育”妨碍创新能力的培养。我们时常说,学习语文可以从中体会、感悟人生,提高人文素养等。但是,在传统的语文课堂中,语文所特有的感性、人性和形象性渐渐消失了。教师在考试的指挥棒下,以“考试大纲”为教学依据,教学内容教条化,方法单一化,教学过程运用大量的题海战术,僵硬化的理解、背诵等行为,直接影响了语文教学的文学意味和文化品位,影响学生整体素养的培养与提高。苏霍姆林斯曾说过:“教育——这首先是活生生的、寻根究底的、探索性的思考。没有思考就没有发现,而没有发现就谈不上教育工作的创造性。”因而,语文教育要顺应新时代的要求,建立新的教学模式,探索“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课堂教育方式,构建以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综合能力、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为目标的教学方法。
其次,中职学生的特殊性更呼唤创新教育。中职学生的文化基础学科成绩相对不理想,他们厌倦传统的课堂模式,但他们不乏聪明才智,是富有个性的群体。作为一名教育者,教育对象的情况发生改变,那么教育方式自然而然也要转变。德国文化教育家斯普朗格说:“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传授已有的东西,而是要把人的创造力量诱导出来,将生命感、价值感‘唤醒’。”在这样的形式下,创新教育理念的提出,正顺应了这一要求。它要求教师改变教育理念,从而适应当前教育形式的要求。
二、创新教育对中职语文教师的要求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每一个儿童的思维发展都有其独特的道路,每一个儿童的聪明和才智各有各的特点。没有任何一个正常的儿童毫无能力、毫无天赋。”我们要探寻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目标的教育。在中等职业学校里,虽然没有升学率的束缚,但是学生要想在社会上占有一席之地,除了具备过硬的专业技术外,还必须拥有一定的人文素养。所以,在语文教学活动中,“以学生为本”,锻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以及培养质疑、求异、创新的精神是教学的关键。教师应教与学生面对社会的各种能力,比如,探索能力、综合能力、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等,使他们学会面向未来新的方法、新的技能,为对付未来问题和创造自己所期望的未来作好准备。
作为新时期的语文教师重在培养和造就适合新时代需要的未来人才,要真正确立“创新”的教育理念。就教师本身来讲,创新教育要求教师因时制宜,变化教学方式进行创造性思维教学。创新教育,也可以说是指导学生发展创造的才能,鼓励学生经历创造的过程,学习做有效创造的活动。就语文教学来说,过去通常的教法是教师滔滔不绝地讲中心、讲层次,学生被动地听老师灌输。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受到限制,根本谈不上创新和能力的培养。因此,如何在语文教学中拓宽学生思维的空间,达到知识的传授和综合能力培养的协调一致、同步发展,就显得十分重要。
三、创新教育在中职语文课堂中的应用
古希腊有位哲人说过:“人的头脑不是一个要被填满的容器,而是一支需要被点燃的火炬。”创新教育对教师要求不再满足于“传道、授业、解惑”的传统功能和作用,而要求教师能在学生接收创新意识的过程中起引导和示范作用,以自身的创新意识、思维以及能力去感染、带动学生。因而,必须鼓励学生多方位、多角度地思考,勇于打破常规的思路,进而激发他们潜在的创新意识,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因此,我认为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优化语文课堂教学,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1. 创设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激发创新意识
俗话说“严师出高徒”“教不严,师之惰”。“严”于是成了每一位教师必有的“标签”。但笔者认为,“严”不定就得板着一副脸孔。在中等职业学校里,学生文化基础科的兴趣不浓厚,特别是语文这一科,如果一味地严格要求学生理解文章中心、句子的含义的话,是完全行不通的。而这个时候教师没有试着去改变自己的教学方式,那么,久而久之,师生之间的关系必然一塌糊涂。
创设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非常重要,它是营造轻松、愉快学习环境的前提条件。苏霍姆林斯基就常把学生的情感比做土地,把学生的智力比做种子,他说:“只关心种子而忘了耕地,等于撒下种子喂麻雀。”他还说:“学校里的学习不是毫无表情地把知识从一个头脑里装进另一个头脑,而是师生之间每时每刻地进行心灵的接触。”这些话告诉我们,教师与学生之间不仅是传授与接受的关系,而应该有思想上、情感上的沟通交流。
作为语文教师,就应该像导游一般,带着学生们畅游、畅谈、畅想上下五千年的文化,带着学生感受人文科学的力量,带着学生们体验人文科学当中的美。
2. 多姿多彩的教学方式,提供创新平台
学习兴趣是学生追求知识、探索真理过程中带有情绪性的意想活动。只有当学生发生浓厚的兴趣时,才能使整个认识活动积极起来,学习情绪高涨,克服困难的意志增强,从而提高学习效率。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可根据特定的教学内容,多角度、多方位地设计课堂模式与教学方法,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研究表明,互动式课堂模式、讨论式课堂模式、设疑启发式课堂模式,均有利于发散思维、创新思维的发展。
教学实践中,笔者尝试不同的课堂模式与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开拓创新思维,使学生利用现学的知识,结合已学知识去创造、去探索。例如,大多数教师会选择自己批改作文,认为这样能让学生从中受到启发,从而提高写作水平。但我喜欢采用课堂上指导学生互改的教学方式。这样做的好处有:首先,为同学打分数写评语,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其次,学生在批改过程中学习他人的写作手法,从而提高写作水平。
此外,在教学中灵活巧妙地引入竞争意识,能最大限度地挖掘学生的潜力,会使课堂气氛活跃,让学生充分得到体验,从而提高教学效果。如组与组竞赛、学生与教师竞赛均能有效提高教学效果。
3. 利用课外活动实施创新教育,拓展创新思维
依赖课堂教学只能让学生掌握基本知识和初级的运用能力。《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沟通课堂内外,充分利用学校、家庭和社区等教育资源,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因而,课外活动是培养和发展学生语文运用能力的重要途径,同时也是激发学生创造思维火花的重要途径。因此,积极开展各种课外活动有助于学生增长知识、开阔视野,发展智力和个性、展现才能。如开展诗歌朗诵、演讲等一系列竞赛活动、组织学生开展辩论赛;改编课文,自编自演课本剧;创作专题手抄报和杂志等。通过这些形式尽可能让学生动脑、动口、动眼、动手,从而提高听、说、读、写能力,进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综上所述,在中等职业教学中,作为新时期的语文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创新的学习品质,不断探索课堂教学的新思路、新方法,努力开创新时期中职语文课堂教学的新天地。同时,教师运用多种手段,不仅要让学生“想问”“敢问”,而且要培养学生“能问”“善问”,促使学生成为新世纪所需要的创新型人才。
参考文献:
[1]林崇德,等.创新人才与教育创新研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9.
[2]赵颖,等.自主·愉快·创造性地学[M].北京: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
(广州市番禺区钟村职业技术学校)
关键词:中职语文教学;创新教育;教学方式;创新精神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民族要想走在时代前列,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一刻也不能停止理论创新。由于我国长期实行应试教育,造成大部分学生创新意识与创新精神都较差。笔者就是从应试教育当中走出来的一员,对此深有体会。因此,笔者认为,要实现国家兴旺、民族崛起,当务之急就是培养创新型的人才。
一、在中等职业学校提出创新教育的背景
首先,传统的“应试教育”妨碍创新能力的培养。我们时常说,学习语文可以从中体会、感悟人生,提高人文素养等。但是,在传统的语文课堂中,语文所特有的感性、人性和形象性渐渐消失了。教师在考试的指挥棒下,以“考试大纲”为教学依据,教学内容教条化,方法单一化,教学过程运用大量的题海战术,僵硬化的理解、背诵等行为,直接影响了语文教学的文学意味和文化品位,影响学生整体素养的培养与提高。苏霍姆林斯曾说过:“教育——这首先是活生生的、寻根究底的、探索性的思考。没有思考就没有发现,而没有发现就谈不上教育工作的创造性。”因而,语文教育要顺应新时代的要求,建立新的教学模式,探索“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课堂教育方式,构建以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综合能力、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为目标的教学方法。
其次,中职学生的特殊性更呼唤创新教育。中职学生的文化基础学科成绩相对不理想,他们厌倦传统的课堂模式,但他们不乏聪明才智,是富有个性的群体。作为一名教育者,教育对象的情况发生改变,那么教育方式自然而然也要转变。德国文化教育家斯普朗格说:“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传授已有的东西,而是要把人的创造力量诱导出来,将生命感、价值感‘唤醒’。”在这样的形式下,创新教育理念的提出,正顺应了这一要求。它要求教师改变教育理念,从而适应当前教育形式的要求。
二、创新教育对中职语文教师的要求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每一个儿童的思维发展都有其独特的道路,每一个儿童的聪明和才智各有各的特点。没有任何一个正常的儿童毫无能力、毫无天赋。”我们要探寻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目标的教育。在中等职业学校里,虽然没有升学率的束缚,但是学生要想在社会上占有一席之地,除了具备过硬的专业技术外,还必须拥有一定的人文素养。所以,在语文教学活动中,“以学生为本”,锻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以及培养质疑、求异、创新的精神是教学的关键。教师应教与学生面对社会的各种能力,比如,探索能力、综合能力、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等,使他们学会面向未来新的方法、新的技能,为对付未来问题和创造自己所期望的未来作好准备。
作为新时期的语文教师重在培养和造就适合新时代需要的未来人才,要真正确立“创新”的教育理念。就教师本身来讲,创新教育要求教师因时制宜,变化教学方式进行创造性思维教学。创新教育,也可以说是指导学生发展创造的才能,鼓励学生经历创造的过程,学习做有效创造的活动。就语文教学来说,过去通常的教法是教师滔滔不绝地讲中心、讲层次,学生被动地听老师灌输。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受到限制,根本谈不上创新和能力的培养。因此,如何在语文教学中拓宽学生思维的空间,达到知识的传授和综合能力培养的协调一致、同步发展,就显得十分重要。
三、创新教育在中职语文课堂中的应用
古希腊有位哲人说过:“人的头脑不是一个要被填满的容器,而是一支需要被点燃的火炬。”创新教育对教师要求不再满足于“传道、授业、解惑”的传统功能和作用,而要求教师能在学生接收创新意识的过程中起引导和示范作用,以自身的创新意识、思维以及能力去感染、带动学生。因而,必须鼓励学生多方位、多角度地思考,勇于打破常规的思路,进而激发他们潜在的创新意识,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因此,我认为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优化语文课堂教学,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1. 创设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激发创新意识
俗话说“严师出高徒”“教不严,师之惰”。“严”于是成了每一位教师必有的“标签”。但笔者认为,“严”不定就得板着一副脸孔。在中等职业学校里,学生文化基础科的兴趣不浓厚,特别是语文这一科,如果一味地严格要求学生理解文章中心、句子的含义的话,是完全行不通的。而这个时候教师没有试着去改变自己的教学方式,那么,久而久之,师生之间的关系必然一塌糊涂。
创设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非常重要,它是营造轻松、愉快学习环境的前提条件。苏霍姆林斯基就常把学生的情感比做土地,把学生的智力比做种子,他说:“只关心种子而忘了耕地,等于撒下种子喂麻雀。”他还说:“学校里的学习不是毫无表情地把知识从一个头脑里装进另一个头脑,而是师生之间每时每刻地进行心灵的接触。”这些话告诉我们,教师与学生之间不仅是传授与接受的关系,而应该有思想上、情感上的沟通交流。
作为语文教师,就应该像导游一般,带着学生们畅游、畅谈、畅想上下五千年的文化,带着学生感受人文科学的力量,带着学生们体验人文科学当中的美。
2. 多姿多彩的教学方式,提供创新平台
学习兴趣是学生追求知识、探索真理过程中带有情绪性的意想活动。只有当学生发生浓厚的兴趣时,才能使整个认识活动积极起来,学习情绪高涨,克服困难的意志增强,从而提高学习效率。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可根据特定的教学内容,多角度、多方位地设计课堂模式与教学方法,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研究表明,互动式课堂模式、讨论式课堂模式、设疑启发式课堂模式,均有利于发散思维、创新思维的发展。
教学实践中,笔者尝试不同的课堂模式与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开拓创新思维,使学生利用现学的知识,结合已学知识去创造、去探索。例如,大多数教师会选择自己批改作文,认为这样能让学生从中受到启发,从而提高写作水平。但我喜欢采用课堂上指导学生互改的教学方式。这样做的好处有:首先,为同学打分数写评语,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其次,学生在批改过程中学习他人的写作手法,从而提高写作水平。
此外,在教学中灵活巧妙地引入竞争意识,能最大限度地挖掘学生的潜力,会使课堂气氛活跃,让学生充分得到体验,从而提高教学效果。如组与组竞赛、学生与教师竞赛均能有效提高教学效果。
3. 利用课外活动实施创新教育,拓展创新思维
依赖课堂教学只能让学生掌握基本知识和初级的运用能力。《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沟通课堂内外,充分利用学校、家庭和社区等教育资源,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因而,课外活动是培养和发展学生语文运用能力的重要途径,同时也是激发学生创造思维火花的重要途径。因此,积极开展各种课外活动有助于学生增长知识、开阔视野,发展智力和个性、展现才能。如开展诗歌朗诵、演讲等一系列竞赛活动、组织学生开展辩论赛;改编课文,自编自演课本剧;创作专题手抄报和杂志等。通过这些形式尽可能让学生动脑、动口、动眼、动手,从而提高听、说、读、写能力,进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综上所述,在中等职业教学中,作为新时期的语文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创新的学习品质,不断探索课堂教学的新思路、新方法,努力开创新时期中职语文课堂教学的新天地。同时,教师运用多种手段,不仅要让学生“想问”“敢问”,而且要培养学生“能问”“善问”,促使学生成为新世纪所需要的创新型人才。
参考文献:
[1]林崇德,等.创新人才与教育创新研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9.
[2]赵颖,等.自主·愉快·创造性地学[M].北京: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
(广州市番禺区钟村职业技术学校)